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薛凯 《新闻与写作》2001,(10):21-22
在《半月谈》上刊登的,由新华社山西分社记者帅政和盂晖采写的报道《张平:为人民而歌》,一经发表,就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并被评为新华社的部级好稿。张平评价说.《半月谈》的这篇槁件是对他创作历程的最全面、最恰当的论述。 这篇报道为什么能取得这么好的社会影响?我觉得,其中有很多值得总结的经验。 首先是选题准,抓住了老百姓关心的热点问题。 当时,反腐电影《生死抉择》轰动了大江南北,这部电影改编自张平的小说《抉择》。人们痛恨腐败,关心反腐败,而张平的小说正好传达了他们的心声,因此。张平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  相似文献   

2.
重在把握──对舆论导向中热点问题报道的思辨胡占凡在当今中国新闻传播媒介中,热点问题报道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焦点访谈》、《新闻纵横》等以报道社会热点问题为己任的广播电视节目,问世不过一两年,就以它们鲜明的特色、犀利的笔触、活泼的形式,迅速赢得了社会公...  相似文献   

3.
在日常生活中热点新闻是社会热点问题在新闻报道中能动的反映,因此,研究热点新闻报道必须首先研究什么是社会热点问题,只有弄清了什么是社会热点问题,才能正确确定报道内容,选择报道角度,找准切入点,明确哪些热点问题应当报道,哪些热点问题不应当报道,哪些热点  相似文献   

4.
越来越多的评论家,把一部分人的小说创作,称为“私小说”。这个定义,无非是把那些读不懂的小说、个人渲泄的小说归结在一个范畴里,提醒读者们可以关注它也可以不必去关注它。直话直说,在当今这个五光十色的社会里,读不读小说已经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但是写不写小说,对于我来说却十二分地重要。从我打算写小说的那一天开始。我就遭遇了无休无止的忙碌和辛  相似文献   

5.
热点报道是重大事件,社会矛盾,焦点问题在媒体中的集中反映,随着媒体对社会关注程度的增强,热点报道因其所特有的新闻价值,宣传价值和引起的受众广泛兴趣,使之成为媒体报道中突出的视点和亮点,同时,热点问题又往往是社会的焦点,难点问题,媒体在对此进行报道时又存在着诸多困难,如报道从何处入手,如何进行积极而有效的引导,选择什么样的引导方式,如何掌握分寸,注意节奏,把握好“度”等等,前不久,《菏泽日报》在对学生课业负担这一热点问题的报道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并取得一些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6.
热点问题报道,作为一种特殊的新闻产品备受关注。对热点问题,引导的好,能够理顺群众情绪,解决问题,促进工作,服务大局,反之,就会激化矛盾,对社会大局造成危害,在热点引导中,笔者认为,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7.
所谓热点问题报道是某一段时期内受到社会关注的新闻报道。它往往是舆论引导中的难点,也是我们广播新闻宜传的重点。热点问题报道的目的是为了理顺情绪、化解矛盾、针砭时弊、弘扬正气、改进工作、维护稳定、在这里认真选题是保证广播热点问题报道成功与否的关键。为此,我们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切实做好广播热点问题报道的选题工作。江泽民同志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指出:“新闻舆论单位一定要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新闻舆论工作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从、服务于全党全国工作的大局。…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新闻媒体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报道比重越来越大,社会热点新闻针砭时弊,时代特点鲜明,和群众生活密切相连,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成为群众和政府沟通的有效桥梁,也为报纸、电台、电视台增加了不少“卖点”。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作为一个时期内公众关注的中心问题,社会热点问题背后往往隐含着一些复杂的社会问题甚至反映了某一领域较激烈的矛盾,如果报道不当,很容易引起不良社会效果。因此,记者在对社会热点新闻进行报道时,一定要谨慎、理智,把握好原则。   社会热点新闻的报道要讲政治。记者是舆论引导的排头…  相似文献   

9.
褚廷有 《新闻窗》2007,(6):98-99
社会新闻摄影在众多的新闻媒体中,已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主导“产品”,在提高新闻可读性、可视性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越来越被人们广泛关注,这对摄影记者关注社会生活,报道社会热点问题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创作新写实的电视栏目,实际上就是一创作现实主义小说的电视栏目",这也许被看作是一个奇怪的措辞,现实主义小说与电视栏目本来就有些风马牛不相及,如今又要后者创作前者,颇有些不知所云的味道。可是,如果认真看过"荧屏连着我和你"节目,你就会在惊愕之余,默念之中,嫣然一笑了,在顿悟的微笑里,这个奇怪措辞的意蕴豁然开朗,它在一个隐喻的意义上道出了新版"荧屏连着我和你"的基本特征:以生活中的人为主角,通过叙述事件与体验刻画人物,通过刻画人物在荧屏上再现现实生活的真善美。传统的现实主义是一种高度抽象和概括的典国化人…  相似文献   

11.
书业内外     
《出版参考》2009,(16):7-7
“官场小说”教会我们什么? 据《天天新报》报道:不知从何时起,市场上悄然出现了一种以描写官场生涯或政府官员日常工作生活的小说。这类被归为“当代文学”的作品在坊间自有其专用别名,谓之“官场小说”。写“官场小说”的人,应该持有的创作态度是——冷静、客观,而这样的创作态度又完全取决于创作的出发点——反映现实以纠正偏差。  相似文献   

12.
热点报道是个常说常新的话题。因为改革和发展越是深入,读者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就会越多,特别是当前,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步入关键时期,新闻媒体在热点报道中更要积极引导社会舆论,努力为党和政府排忧,为人民群众解难。因此,加强对社会热点问题的选题与引导,是  相似文献   

13.
所谓社会热点问题,是指在一段时间与范围内引起公众舆论高度关注的某一社会现象、新闻人物或事件等问题。社会热点问题报道,是指大众传播媒体对其关注程度的介入,并通过介入将舆论引导至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14.
詹爱华 《新闻窗》2006,(1):50-51
在社会生活热点纷呈,社会新闻不断涌现的情况下,作为新闻传媒的报纸,热点问题的报道也呈现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态势。但是,报纸要真正做出读者欢迎,并符合方针政策要求的热点新闻报道,就必须掌握好热点新闻报道的尺度,充分注意其真实性,把握其本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把热点报道的群众性和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在热点新闻报道的“度”上把好关,达到弘扬社会主旋律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在热点上做文章所谓热点问题,就是指一段时期,领导重视,群众关心,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对这类热点问题进行成功的报道,就能使我们的新闻媒体既起到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又真正起到“团结稳定鼓劲”的作用。如何才能对热点新闻进行成功的报道呢?第一,必须正确认识热点,准确把握热点,围绕“热点”做文章。若要认识和把握“热点”,做好“热点”问题文章,首先要以正确引导舆论为原则。“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是我们社会主义新闻媒体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对“热点”问题的报道必须在这一基本原则的指导下,把正…  相似文献   

16.
社会的转型和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催生了许多教育热点问题。正确地看待这些热点问题,是做好教育报道的前提和先导。做好教育热点问题的报道,对媒体的社会责任、专业品质等都有很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乔阳 《新闻窗》2005,(5):65-65
教育新闻的深度报道,是指那些通过教育事实的现象层面,揭示其内部本质的报道。如:教育改革中的一些热点问题,招生考试、收费上学等等。这些热点问题往往隐含着许多复杂的背景和具体情况,一般的“纯新闻”报道,就难以向读者交代清楚。深度报道则可以弥补这一缺陷,用相对多一点的时间,挖掘有关背景材料,把新闻事件放在特定的社会条件和背景下来分析,让读者能更透彻地了解问题的本质和全貌。  相似文献   

18.
我为什么要写战争小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突然有一天,我发现有人称我作家了,不久我又发现我被人称为战争小说作家,这使我感到很惶惑。直到今天,我仍然拿不定主意,是否或者说有没有必要接受“战争小说作家”这个称谓。但有一点是清楚的,那便是,我也确实写了一些与战争有关的小说,并且给人的感觉我是以此为创作主项,从这个意义上讲,被人定义为“战争小说作家”,又似乎不算太牵强。 如此,我就有必要回头看看了,我为什么要写战争小说。 事实上,不仅是战争小说,就连战争这东西,我本来都是很陌生的。二十年前我参军到了军营,并不是冲着战争来的。天晓得怎么会那么巧,我…  相似文献   

19.
金雷  杨啸 《新闻传播》2004,(12):51-51
所谓战役性报道,是指那些围绕某个重大新闻事件或某个社会热点问题而展开的系列性报道。由于这类报道的新闻题材本身就具有较高的社会关注度,加上报道集中,持续时间长,涉及的内容比较深广,因而特别能吸引读者,往往会在社会上产生轰动效应。如何搞好这类报道?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就战役性报道题材的选择和把握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0.
读法拉奇的文章,很难不被她感染,看法拉奇的生平,很难不为她倾倒。意大利著名女记者法拉奇身上的确有着神话般的光彩,令人叹服。 法拉奇一生著述颇多。1946年,16岁的法拉奇走进新闻界,最初报道犯罪、医药新闻及一些社会热点问题,6年之后,她到《欧洲人》杂志报道好莱坞娱乐新闻,1958年她出版了作品合集《好莱坞的七宗罪》。此后,法拉奇开始逐渐焕发出光彩,出版了报道妇女生活状况的《无用的性别》、小说《战争中的珀涅罗珀》、专访合集《讨人嫌的人》、关于人类征服月球的报道合集《假如太阳陨落》。1967年,已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