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行政监察的权力,是指由国家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国家行政监察机关执行法律规范、实施行政监察活动的权力,是行政监督权的组成部分。根据《行政监察法》,我国监察机关拥有四项基本权利,它们分别是:检查权、调查权、建议权和决定权。只有全面、正确地认识行政监察的权力,才能充分发挥行政监察机关在依法行政中的作用与功能。  相似文献   

2.
刑事自诉制度有其独立存在的价值意义。现行刑事诉讼法在刑事自诉案件的范围、自诉人的证据调查权、简易程序的适用、自诉案件的起诉期限等方面的规定有明显不足。刑事诉讼法再修改时应在扩大自诉案件的受案范围、赋予自诉人证据调查权等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3.
论未成年人公诉案件办理机制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绕"轻缓"刑事政策的实施.分析了我国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公诉环节存在的问题.为充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认为应推行将成年人与未成年人分案起诉的制度,充分行使量刑建议权,改革针对未成年人的讯问方式,并积极运用刑事和解制度和辩诉交易制度.  相似文献   

4.
在毒品犯罪的司法适用中,应当坚持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指导地位。为了严格限制毒品犯罪死刑的适用,首先需要从观念上树立起保障人权的理念,不将毒品数量作为决定毒品犯罪死刑适用的唯一标准,而要综合考虑毒品犯罪案件的具体情节。对毒品犯罪适用财产刑,有助于消除毒品犯罪分子实施犯罪的经济基础,能够抑制行为人实施毒品犯罪的心理,具有重要的刑事政策意义。  相似文献   

5.
惩治环境犯罪的目的不仅包括惩戒犯罪行为人,同时还应当包括保护社会受害人权利和保护环境的目的。然而传统刑事司法在惩治环境犯罪时只注重对犯罪行为人的惩戒,忽视对损害后果的关注,不利于环境犯罪惩治目的的实现。恢复性正义以实现"所有人的正义"为宗旨,关注对犯罪损害后果的修复,对环境犯罪的惩治具有重大的意义。将恢复性正义引入到环境刑事司法中,完善我国现有的环境刑事责任承担方式,同时将公众参与制度引入惩治环境犯罪的活动中,对环境犯罪惩治目的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洗钱犯罪是近年来国内外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我国的反洗钱立法也较为完善。但是。由于我们过于强调洗钱是一种刑事犯罪,忽视其是一种行政犯罪的特点,因此对于洗钱犯罪的立法偏向刑事禁止,而从行政立法上预防洗钱行为的力度有待加强。应对我国现行反洗钱行政立法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刑事和解不起诉是基于刑事和解作出的不起诉决定,是刑事和解在起诉阶段的体现.在我国现行不起诉制度的框架下,结合司法实践,可考虑将符合酌定不起诉条件的案件因为达成和解而转变为法定不起诉;另外如果犯罪情节轻微,即使没有不需要判处刑罚或免除刑罚情节,但是已达成和解,也可作出不起诉,从而使刑事和解不起诉独立存在,扩大酌定不起诉的范围.同时刑事和解不起诉目前应限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过失犯罪案件、第二类自诉案件,并在启动程序和运作程序上作出相应规定.  相似文献   

8.
文章分析了严格责任及其在环境犯罪中的适用。指出,在我国,绝对严格责任在环境犯罪中不适用;相对严格责任因其既注重功利与效率又注重公平与正义、既与罪过理论相符合又不违背无罪推定理论、既满足了我国打击环境犯罪的实际需要又与环境犯罪国际刑事立法趋势相符合。因此被引入环境犯罪。  相似文献   

9.
从我国刑事立法看,对毒品犯罪的刑罚适用经历了一个从严趋缓再转严的发展过程。然而,随着我国刑事政策由“惩办与宽大相结合”向“宽严相济”的转变,对毒品犯罪的刑罚适用也应充分体现刑事政策的这种变化。我国现行《刑法》对毒品犯罪适用刑罚的规定,应当根据“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理论的要求,作出必要的完善:可以通过提高死刑标准来限制死刑的适用,特别是对于弱势群体中的贩卖、运输毒品行为,可以从宽处理,严格限制死刑的适用,而对于制造和走私毒品犯罪则可以从严处理;扩大财产刑的适用范围;正确把握毒品数量这一适用刑罚的标准。  相似文献   

10.
西部开发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一项集环保资源开发与科教人才战略于一体的系统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与西部脆弱的生态环境现状,决定了西部开发中保护资源环境的重要性。刑法作为环保法律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对预防环境犯罪、保护资源环境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我国的环境刑事立法还不够完善,导致对环境犯罪打击不力。完善我国环境刑事立法,加强对环境犯罪的刑事抗制,是适应西部开发中环境保护所面临的严峻形势之需要。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现行《刑法》中没有关于环境犯罪危险犯的规定.目前的现实情况是仅仅依靠民事、经济、行政等法律手段已不足以对严重危害环境行为进行有效的防治.从环境立法价值取向的转变以及环境犯罪的特点等方面分析,结果都表明确立环境犯罪危险犯是必要的.应大胆吸收和借鉴国外在惩治环境犯罪方面的有益经验,完善我国的环境刑事立法,使其适应有效惩治和预防环境犯罪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2.
我国现行《刑法》中没有关于环境犯罪危险犯的规定。目前的现实情况是仅仅依靠民事、经济、行政等法律手段已不足以对严重危害环境行为进行有效的防治。从环境立法价值取向的转变以及环境犯罪的特点等方面分析,结果都表明确立环境犯罪危险犯是必要的。应大胆吸收和借鉴国外在惩治环境犯罪方面的有益经验,完善我国的环境刑事立法,使其适应有效惩治和预防环境犯罪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3.
就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在司法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规范化建设的角度出发,结合工作实践,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规范化建设,确保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正确适用的措施:转变观念,提高认识,依法行使不捕权和不诉权;编制严格的操作规程和操作标准,确保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正确适用;加强对有关人员进行规范化建设方面的培训,提高干警规范办案能力;进一步加强内控和外监,全面推广不捕说理制度,创建合理评判机制。  相似文献   

14.
基于刑事政策考虑增设的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恐有实际扩大处罚范围之虞。站在刑法的实质主义立场,从利益衡量、行为可罚性及刑法谦抑性三个角度考虑,宜提倡在司法实践中审查涉案行政责令是否具有正当性。只有正当行政责令履行的义务与法律、法规规定的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的交集才是本罪的作为义务,保证不值得刑事处罚的行为不在犯罪圈之内。  相似文献   

15.
针对凉山地区毒品犯罪的状况,提出了在社会层面加强打击的力度,不断扩大和巩固打击成果,克服监禁刑的局限性,运用社区矫正防止潜在的犯罪危险性变为实际的犯罪行为.社区矫正要以社区为主,有关机关在必要时予以法律、政策、经费等方面的指导和协助,要把社区矫正工作纳入无毒社区建设中.  相似文献   

16.
专利制度是依据专利法,通过授予专利权来保护和鼓励发明创造,从而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一种法律制度。专利制度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商品化及市场经济而发展起来的。它有严格的法律程序。 科技成果鉴定是指有关科技行政管理机关聘请同行专家,按照规定的形式和程序,对科技成果进行审查和评价,并作出相应的结论。科技成果鉴定工作是主管科技工作的政府机关的行政行为。  相似文献   

17.
强化廉政法制建设,是国家机关反腐倡廉、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和行政管理效率的重要保证,是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联系的主要途径。据此,提出廉政法制建设的基本思路:加强对行政机关公职人员的法律意识教育,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稳步推进机构改革,强化监督制约机制;完善行政刑事立法和经济立法,及时规范行政行为,保障廉政建设。  相似文献   

18.
通过梳理我国针对网络谣言犯罪的刑事立法发展过程,分析了有关网络谣言犯罪的刑法规制特点。联系网络谣言犯罪的特点和保护公民言论自由的需要,对改进网络谣言犯罪的刑事规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巴西环境犯罪法》的主要内容,分析了《巴西环境犯罪法》在立法模式、罪名规定和刑事责任实现措施设置等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巴西环境犯罪法》的主要内容,分析了《巴西环境犯罪法》在立法模式、罪名规定和刑事责任实现措施设置等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