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蛋白C、蛋白S活性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蛋白C(PC)、蛋白S(PS)活性与缺血性脑血管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检测49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急性期、21例恢复期及20例非脑血管病患者PC、PS活性.结果 PC、PS活性急性期、恢复期及对照组三组间存在明显差异(P<0.01).急性期PC、PS活性明显低于恢复期和对照组(P<0.05);恢复期PC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而恢复期PS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进一步比较发现,≤45岁的缺血性卒中组的PC、PS活性明显低于>45岁组(P<0.01).结论 PC、PS活性降低是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的重要因素,特别与45岁以下的缺血性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明确益气活血方药治疗中风的临床疗效证据,检验中风气虚血瘀生风病机假说。方法:运用系统评价方法,检索益气活血方药治疗中风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文献,筛选合格研究,应用Jadad评分法评价研究质量,应用Meta-分析等方法合并统计相关数据,应用敏感性分析、失效安全数计算分别定性、定量检验统计结果的稳定性,获得相对可靠的临床疗效证据。结果: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恢复期及中风后遗症期,通心络胶囊及脑心通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均有效,且其Meta-分析结果稳定。结论:检验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恢复期及中风后遗症期气虚血瘀生风病机假说的临床疗效证据相对充分,气虚血瘀证是缺血性中风的基本证候类型,气虚血瘀生风作为缺血性中风基本病机认识具有较强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对115例脑血管疾病病人血清免疫球蛋白(Ig)、补体C_3和循环免疫复合物(CIC)进行了测定,并对其中的67例急性期脑血管病病人脑脊液Ig,补体C_3,白蛋白、IgG指数进行检测;对缺血性脑血管病进行了脑动脉硬化期、TIA期、急性发作期、恢复期的动态观察.结果表明,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体液免疫指标随着病情的加重有升高的趋势.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都有体液免疫反应增强和血脑屏障破坏(BBB),后者还有CIC的形成增多.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动态观察发现其临床前期、急性期及恢复期体液免疫变化持续存在.提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原理可能与免疫反应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化痰通络汤治疗脑梗死恢复期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化痰通络汤治疗脑梗死恢复期及后遗症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脑梗死恢复期及后遗症期患者3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对照组给予营养脑细胞、控制血糖、管理血压及其他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化痰通络汤口服;疗程均为30 d.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均有改善,但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化痰通络汤.可明显改善脑梗死恢复期及后遗症期患者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症状.  相似文献   

5.
我科自1993年~1995年末,共收治脑血管病急性期、恢复期、后遗症期老年病人共158例.出院后对其与脑血管病相关的疾病进行了回顾性调查.  相似文献   

6.
脑血管病人社区规范化治疗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脑血管病人恢复期及后遗症期社区规范化治疗的疗效。方法 把住院治疗后出院的50例脑血管病人根据病人及其家庭的经济状况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无规范治疗,仅每年定期输液治疗2次;治疗组30例,根据病人具体情况进行社区规范化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脑血管病人恢复期和后遗症期主要在社区治疗,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社区规范化治疗,包括健康教育、危险因素的干预和康复治疗,不能盲目冲血管。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刺加TDP与单纯激素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疗效。方法:10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给予针刺+TDP治疗,对照组(50例)给予激素、扩血管、营养神经药物,1疗程(10 d)后恢复期和后遗症期都采取相同的针刺疗法,对两组患者急性期病情控制、各期疗效、开始恢复时间、痊愈所需时间、并发症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急性期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恢复期和后遗症期痊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完全面瘫转变成完全性面瘫发展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开始恢复时间以及痊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针刺加TDP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8.
中风包括现代医学中的脑血管意外,临床上根据病理的不同分为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临床辩证又分为中经络和中脏腑,根据病程的不同又可分为急性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使用中医的方法治疗中风病疗效确切,随着近年对该病的中医治疗研究的深入,出现了一些新的观点和方法,并取得较好的疗效,本文就近年中医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有关临床和研究报道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良性前列腺增生伴脑梗死患者的排尿情况,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对9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伴脑梗死患者行尿流动力学检查,记录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PVR)、初尿意膀胱容量(FBS)、最大测压膀胱容量(MCBC)、最大逼尿肌压(MDP)、膀胱顺应性(BC).将患者资料按脑梗死病程(病程<1月为急性期、1月≤病程≤1年为恢复期组、病程>1年为后遗症期组)分为急性期组、恢复期组、后遗症期组共3组.对检查结果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Qmax(ml/s)表现为急性期(7.11±1.76)小于恢复期(10.77±1.24)和后遗症期(10.33±1.61)(P<0.01);PVR(ml)表现为急性期(361.33±43.10)大于后遗症期(129.62±30.82)和恢复期(83.31±14.95)(P<0.01);FBS(ml)表现为急性期(347.33±69.95)大于恢复期(132.27±13.16)和后遗症期(211.25±26.81)(P<0.01);MCBC(ml)表现为急性期(696.00±42.39)大于后遗症期(537.92±62.74)和恢复期(233.38±38.30)(P<0.01);MDP(cmH2O)表现为急性期(16.11±4.11)小于恢复期(55.18±14.40)及后遗症期(50.85±15.27)(P<0.01);BC(ml/cmH2O)表现为恢复期(11.85±1.21)小于急性期(52.22±2.64)及后遗症期(39.75±1.14)(P<0.01).结论 脑梗死急性期对膀胱尿道功能影响最大,引起逼尿肌收缩无力;恢复期对膀胱尿道功能亦有较大影响,引起逼尿肌反射亢进,呈不稳定膀胱;后遗症期对膀胱尿道功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0.
笔者于1997年4月~1998年5月以云南灯盏花注射液治疗脑梗塞78例,并与1997年4月以前治疗72例脑梗塞患者进行对照,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符合1986年第2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诊断标准。经头颅CT确诊为脑梗塞。(1)治疗组78例,男47例,女31例,年龄43岁~78岁,平均64岁;急性期(<1个月)28例,恢复期(1~6个月)30例,后遗症期(>6个月)20例;(2)对照组72例,男35例,女37例,年龄40岁~70岁,平均63岁;急性期19例,恢复期28例,后遗症期25例。病程4小时~2年。2治疗方法 治疗组以常规药物加灯盏花注射液静脉滴注,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