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旱灾害是广西频繁发生、造成损失最大的自然灾害。通过开展水旱灾害风险普查及成果应用,为提升水旱灾害防治能力、防范化解水旱灾害风险提供基本决策依据。为推进水旱灾害风险普查成果应用工作,广西在2022年组织18个市、县连同自治区本级开展水旱灾害风险普查成果应用试点工作,初步形成了自治区、市、县3级成果应用体系,取得了明显的应用成效,达到了试点目的。对广西水旱灾害风险普查成果应用工作进行总结提升,可以为各地下一步普查成果应用工作持续深入推进提供指引与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2.
水旱灾害是辽宁省最大的自然灾害,发生频率高、灾害损失严重,是影响全省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加强防灾减灾,提高防御水旱灾害的能力,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任务。通过对辽宁省水旱灾害的历史回顾和水旱灾害资料的分析,总结辽宁省水旱灾害发生的一些规律和特点,提出对水旱灾害防治工作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3.
自从有人类历史以来,水旱灾害就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大敌,水旱灾害不仅直接影响和破坏人类的生产活动,而且常常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危害。在各种自然灾害中,水旱灾害发生的机遇最多,占的比重最大,造成的危害也最严重。加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水土流失,是减轻水旱灾害的治本措  相似文献   

4.
张翠艳 《水利天地》2009,(11):18-18
水灾和旱灾是当今世界发生最频繁、对人类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资料表明,在过去的2200多年间,我国共发生1600多次大水灾和1300多次大旱灾,其中以区域性的水旱灾害为多。为了抗御水旱灾害,减少灾害损失,需要我们迅速而准确地对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情况做出评估,以此作为组织实施抗灾救灾的决策依据。水旱灾害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危害和经济损失是一个客观的事实。迅速而准确地评估一次水旱灾害经济损失,除了需要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外,还需要科学的评估方法。目前,评估水旱灾害经济损失的方法主要有:  相似文献   

5.
水灾和旱灾是当今世界发生最频繁、对人类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有关资料表明,在过去的2200多年间,我国共发生1600多次大水灾、1300多次大旱灾,其中以区域性的水旱灾害为多。为了抗御水旱灾害,减少灾害损失,需要我们迅速而准确地对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情况做出评估,作为组织实施抗灾救灾的决策依据。水旱灾害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危害和经济损失是一个客观的事实,迅速而准确地评估一次水旱灾害经济损失,除了需要艰苦细致、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外,还需要科学的评估方法。目  相似文献   

6.
2013年我国水旱灾害严重。嫩江、松花江发生1998年以来最大流域性洪水,黑龙江发生1984年以来最大流域性洪水,一些中小河流发生超历史纪录的特大洪水,有9个热带气旋登陆,一些地区发生了较为严重的暴雨洪水和山洪地质灾害。西南、西北等地的部分地区发生了冬春旱,江淮、  相似文献   

7.
机构改革后,我国防汛抗旱工作体制机制发生了巨大变化,其职责由水利部和应急管理部共同承担。根据批复的"三定"方案,水利部成立了水旱灾害防御司,应急管理部成立了防汛抗旱司,各自职责也做了相关规定。如何做好新格局下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每一位水旱灾害防御工作者都必须加以认真思考并着力推进。简要回顾了我国防汛抗旱工作发展进程,分析了新格局下我国水旱灾害防御工作重点和难点,提出了做好新时期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举措。  相似文献   

8.
本文选择了Daule河的H0365站、Vinces河的H0347站、Babahoyo河的H0346站作为水文分析计算的依据站,分析Guayas河的洪水组成及遭遇情况。研究结果表明,Guayas河干流与主要支流年最大洪峰流量一般出现在12~5月,集中出现在1~4月,Guayas河洪水主要来源为Babahoyo河、Daule河、Vinces河。从洪水遭遇来看,2、3、4三个月发生遭遇洪水的机率最大,占88.5%,其中尤以2月份遭遇洪水最多,占40.4%。在1965年10月~2010年9月统计年限内,Babahoyo河、Vinces河、Paule河三条河流控制站没有发生年最大洪峰同时相遭遇的情况,三条河流控制站过程遭遇有7次,概率为14.9%。洪水遭遇与设计洪水地区组成分析,为防洪规划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2019年,得益于水利部坚强领导和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长江委)的科学指导,得益于全市各级水旱灾害防御部门不忘初心使命,履职到位、预报预警及时、调度科学、处置有力,得益于近年建成的水库、堤防等工程充分发挥防灾减灾效益,重庆市成功应对了13次区域性强降雨过程和1 102条次江河涨水过程,重要江河、水库未溃一堤、未垮一坝,水利工程未出现重大险情;成功防范了局部严重伏旱,没有发生一例人畜因断水死亡,没有因旱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全市水旱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和水利设施损毁为近5年均值的4成,将洪旱灾害损失降到了最低,取得了水旱灾害防御工作的阶段性胜利。  相似文献   

10.
2019年,贵州省各级水利部门在水利部的指导下,在贵州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精神,切实把水旱灾害防御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努力夺取了2019年水旱灾害防御工作的全面胜利。(1)切实加强水旱灾害防御工作领导。针对机构改革后贵州省水旱灾害防御工作面临的新形势,省水利厅切实加强水旱灾害防御工作领导,成立水旱灾害防御工作领导小组,由厅长任领导小组组长,对全省水利部门水旱灾害防御工作负总责,明确领导小组各成员水旱灾害防御工作职责,确保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有序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在防御和减轻水旱灾害中具有重要作用。不仅要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而且要加强水旱灾害的科学研究。研究水旱灾害发生的规律,尤其是特大洪水和极端干旱的发生规律,预测水旱灾害发展的趋势和提出防治水旱灾害的具体技术措施。1 水旱灾害在自然灾害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在全面综合分析忻州市地质、降水、气候等环境因素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该区域内水旱灾害的形成特点和发生规律,计算得出了水旱灾害的表现频率,认真分析了水旱灾害的主要成因,具体提出了应用先进科学技术手段防治和减轻水旱灾害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卷首语     
江河安澜,神州康泰。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了60华诞。60年前,在频繁发生的水旱灾害的肆虐下,神州大地常常出现民不聊生、哀鸿遍野的悲惨景象。  相似文献   

14.
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决定了宜章县水多水少都成灾,水旱灾害往往交替发生。文章针对近年所发生的水旱灾害,结合现有水利设施抗灾能力,分析了造成宜章县水旱灾害的成因,并提出抗御水旱灾害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党和国家新一轮机构改革后的第一年,面对严峻的水旱灾害形势,湖南各级水利部门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的防灾减灾救灾理念,切实贯彻落实水利部、省委、省政府关于水旱灾害防御工作部署,坚持以防为主,提前准备,主动作为,将水旱灾害防御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最直接最生动的实践平台,全面履行监测预警、水工程调度和应急抢险技术支撑等职责,最大程度减轻了水旱灾害损失,最大限度确保了水利工程安全,最大力度保障了群众生活生产用水安全。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汛期芙蓉江与乌江干流年最大洪水的遭遇机率及其洪水遭遇特性 ,定性分析了洪水遭遇的成因 ,着重定量分析了两江年最大洪水遭遇的可能组成范围 ,即当芙蓉江发生某量级的洪水时 ,乌江干流来水可能发生的最大流量和最小流量值。在实际计算中 ,仅仅作为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 ,为江口水电站施工导流和消能防冲设计、计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2013年,湖北省水旱灾害均有发生,尤以干旱危害为重。总结了2013年湖北省水旱灾害特点,评估了湖北省2013年水旱灾害预测结论,分析了2014年湖北省水旱灾害趋势,提出了加强治理水患教育、加强工程抗灾基础、加强规制体系建设、加强城市渍涝抢排、加强基础保障工作、加强创新发展驱动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8.
《中国防汛抗旱》2020,(1):66-68
2019年,安徽省旱涝交织,水旱灾害防御任务异常繁重。沿江江南地区先后遭受多次强降雨过程;淮河以南地区发生近40年最严重的伏秋冬连旱。在水利部的正确指导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安徽省水利厅以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为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最高目标,坚持以人为本,超前部署,水旱灾防御两手抓,聚焦"监测预警、工程调度和技术支撑",有力有序有效防抗暴雨洪水、抵御旱灾,全力保障防洪安全和城乡供水安全,最大限度减轻了水旱灾害损失和影响。  相似文献   

19.
洪涝灾害是松花江流域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 尤其是嫩江、松花江( 以下称为两江) 交汇处时常出现洪水遭遇 而造成的大洪水现象。以两江洪水在三岔河口附近的遭遇现象作为工程背景, 基于两江历史洪水资料分别采用统 计学方法及 Copula 函数 2 种方法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综合分析两江洪水的洪峰遭遇及洪水过程遭遇情况, 为提高 两江的防洪能力提供有力帮助。通过研究发现: 两江洪水以小量级洪水遭遇居多, 且遭遇发生在 8 月 7 日左右的概率最大; 通过计算还得到两江在同频率洪水下每日的遭遇风险以及遭遇概率最大时两江在不同频率洪水组合下的遭遇概率。采用 2 种方法所得的遭遇规律相同, 结论可信。洪水遭遇可通过上游水量调节等方式予以避免。  相似文献   

20.
《中国防汛抗旱》2020,(1):112-113
2019年2月以来,青海省玉树、果洛等地区遭遇近十年来最大雪灾,局部地区积雪深度达45 cm,形成3州13县(市)大范围雪灾,导致34 256户、13.62万人受灾。入汛后,黄河源区连续降水,黄河上游地区降水量多6成,龙羊峡水库自6月18日起开始泄洪,黄河干流贵德至民和段防汛形势异常严峻,开展了近30年来首次全线抗洪抢险工作。省内其他地区强对流天气频发,有15县(市)多次引发山洪泥石流灾害。面对严峻的水旱灾害防御形势,青海省各级水利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在水利部的指导支持下,做到思想早发动、工作早部署、措施早制定,积极应对、综合施策、有效处置,汛期没有因灾死亡人员,有效降低了灾害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