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李艳静 《中国科学美容》2011,(19):115-115,117
目的分析断指再植患者心理状况,探讨临床护理对策。方法以53例断指再植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护理干预前后断指再植患者SAS、SDS评分及紧张、恐惧及悲观情绪构成比。结果本组53例断指再植患者术后成活48例,成活率为90.57%;本组53例断指再植患者护理干预前SAS、SDS评分明显高于界值,并普遍存在紧张和恐惧心理;护理干预后患者SAS、SDS评分及紧张和恐惧情绪构成比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1),但存在悲观情绪患者构成比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断指再植患者普遍存在焦虑、抑郁、紧张、恐惧和悲观心理,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干预是缓解患者不良心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断指再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骨科八病区2019年1月-2021年 4月收治的92例断指再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每组46例。A组予以常规护 理,B组予以心理护理,比较两组疼痛度、心理状态、生活质量与手功能优良率。结果 B组护理后VAS评 分低于A组(P<0.05);B组护理后SAS、SDS评分低于A组(P<0.05);B组护理后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 均高于A组(P<0.05);B组手功能优良率为95.65%,高于A组的78.26%(P<0.05)。结论 心理护理在断 指再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较高,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度与负性情绪,促进患者手功能恢复与生活质量 提高,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陈金露 《医学美学美容》2023,32(12):157-160
目的 探究心理护理在断指再植手术后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2月我院收治 的70例断指再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35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 用心理护理,比较两组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舒适度及焦虑抑郁情绪。结果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 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舒适度各项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高于常规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后SAS、SD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护理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断指 再植手术患者中应用心理护理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舒适度和护理满意度,降低患者焦虑抑郁情 绪,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疼痛管理路径对断指再植患者夜间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2016年10月-2017年12月,选取断指再植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应用疼痛管理路径模式进行护理。分别比较术后当日、术后1、2、3 d患者的夜间疼痛程度、再植指血液循环状态、疼痛控制总体满意度。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当日和术后1、2、3 d,观察组夜间疼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再植指血液循环状态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疼痛的经历、疼痛控制总体满意度和疼痛教育满意度评分也分别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疼痛管理路径对断指再植患者进行疼痛管理能显著减轻患者的夜间疼痛程度,促进再植指血液循环,提高患者疼痛控制总体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护理联合出院后延续性护理在断指再植患者中的应用,并观察其对再植指功能恢复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9年6月笔者医院收治的行断指再植术的患者11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7例。对照组予以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和出院后延续性护理,观察组予以围手术期FTS护理和出院后延续性护理。记录两组再植指成活情况,对两组行疗效评定,进行功能评定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 74,GQOLI-74)评分,并调查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断指再植成活率96.20%,高于对照组的87.18%,且观察组优良率94.74%,高于对照组的75.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两组功能恢复评分和GQOLI-74评分均高于同组,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6个月,观察组满意率92.98%,高于对照组的71.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TS联合出院后延续性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断指再植的成活率,促进再植指的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功能不良再植断指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寻找再植指功能不良的原因,提高断指再植的功能疗效。方法 对无锡市手外科医院因工伤纠纷、医疗投诉、伤残鉴定、再入院手术和手再度受伤的入院病例,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分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可、差级者共73例134指,均属功能不良。结合创伤和手术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134指运动功能全部不良,伴感觉恢复不良58指,外观不良26指,伴血液循环不良24指,伴血液循环、感觉、外观等二项以上不良26指。结论 创伤严重可导致再植指功能不良,但再植指征过宽,内固定技术失当,不重视康复训练,是再植指功能不良的重要原因,临床医师必需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综合护理的同时加强心理干预对颌面外伤整形缝合患者心理变化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100例行颌面部外伤清创整形缝合术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传统护理组和心理护理组,每组50例。传统护理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心理护理组实施综合护理联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较干预前下降,且心理护理组低于传统护理组(P<0.05);干预后,心理护理组患者术后恢复优良率(94.00%)高于传统护理组(80.00%),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心理护理组评分显著高于传统护理组(P<0.05);干预后,心理护理组患者护理满意率94.00%显著高于传统护理组护理满意率80.00%,P<0.05;干预后,心理护理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00%)低于传统护理组(16.0...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镜像理论指导下的康复护理模式在断指再植患者术后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2月于笔者医院接受断指再植术治疗的15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75)和观察组(n=75)。对照组术后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结合镜像理论指导下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再植指感觉功能分级、Michigan手功能评估量表(Michiganhandoutcomequestionnaire,MHQ)评分、静态两点辨别觉(Statictwo-point discrimination,S2PD)以及医学应对方式量表(Medicalcopingmodesquestionnaire,MCMQ)评分。结果:术后3个月,观察组面对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回避、屈服维度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再植指感觉功能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HQ量表的外观、日常活动、工作情况、满意度和总体功能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再植指S2PD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镜像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探究显微镜下末节断指再植手术治疗手指末节断指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 8月遵义市播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42例手指末节断指患者纳入研究,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21例) 和对照组(21例)。观察组实施显微镜下末节断指再植手术,对照组实施常规断指再植手术,比较两 组治疗效果、断指修复指标及断指功能。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80.25% (P<0.05);观察组DIPJ大于对照组,断指指甲长度长于对照组,两点辨别觉短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 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各维度断指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予以手指末节断指 患者显微镜下末节断指再植手术治疗效果理想,可促进断指修复,提升断指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改良冲洗装置联合标准化疼痛护理对中重度压疮患者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236例中重度压疮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118例)和观察组(11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负压冲洗装置处理创面并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改良冲洗装置处理创面并进行标准化疼痛护理,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疼痛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心理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创面愈合满意度、生活质量[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74,GQOLI-74)]。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渗液消失时间缩短,换药次数减少,治疗2周后的压疮愈合评价量表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VAS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气球操联合渐进式病房管理模式在显微外科断指再植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宁波市第六医院显微外科2021年5月-2022年12月收治的断指再植手术的患者3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205例和对照组175例,对照组男106例, 女69例, 年龄(35.92±5.14)岁, 进行常规渐进式病房管理模式护理;观察组男120例, 女85例, 年龄(36.70±5.24)岁, 应用气球操联合渐进式病房管理模式实施护理,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组护理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采用国际手外科联合会运动功能总活动度(TAM)系统评估手指运动功能, 采用英国医学研究会(BMRC)感觉评定标准评定手指感觉功能, 采用纽卡斯尔病人对护理服务满意度(NSNS)量表评估护理满意度, 并评价干预前、后的锻炼依从性、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再植成活率, 数据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SAS评分分别为(50....  相似文献   

12.
目的改进康复训练指导方法,增强患者对康复训练依从性.提高断指再植患者手功能恢复效果。方法在常规康复训练指导方法的基础上,根据断指再植患者手功能恢复的特点,制定康复计划,先培训护士,再由其对患者、陪护人员进行培训,定期复查指导。结果通过对181例断指再植患者康复训练后3个月和6个月康复训练依从性的调查,平均依从率分别为98.90%和97.79%。在康复训练6个月时按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进行手功能评定,手功能恢复的优良率为95.02%。结论改进康复训练指导方法,是增强患者对功能锻炼依从性,提高患手功能恢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手指末节离断伤断指再植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320例断指患者采用急诊在显微镜下进行断指再植手术。结果手指离断伤386指经再植手术后,成活325指,坏死42指,局部感染19指,成活率为84.2%,术后患指功能及外观恢复均较满意。结论手指末节离断伤断指再植是在恢复患指正常解剖的基础上重建血液循环,其目的是达到恢复再植手指的功能和外观。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自控镇静(PCS)对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本组232例断指再植患者,随机分为P组(n=130)与C组(n=102).两组均采用连续腋路臂丛麻醉,术后行腋路臂丛阻滞镇痛.P组术后以咪唑安定复合芬太尼行PCS,C组术后给予心理护理,必要时应用镇静剂,两组镇痛镇静时间均为72 h.观察患者镇痛(VAS)镇静(Ramsay)评分、焦虑评分(SAS)、再植指血管危象发生及成活情况、PCS期间生命体征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P组术后各时间点的Ramsay评分均高于C组(P<0.01),镇静不足病例P组明显少于C组;两组VA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SAS评分P组明显低于C组(P<0.01),焦虑发生率P组明显低于C组(P<0.01);P组血管危象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两组PCS期间生命体征均平稳,无恶心、呕吐、低血压、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PCS能够为断指再植患者术后提供安全有效的镇静治疗,从而降低血管危象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索提高无静脉可吻合的断指再植的成功率的方法.方法 对缺乏静脉的断指,吻合双侧指动脉后,将一侧指动脉在指根部结扎,利用动脉吻合口至动脉结扎处,此段动脉的伴行静脉进行血液回流,以保证断指的血液循环.结果 临床应用32例,40指,术后再植指完全成活,获随访的26例,随访时间1~3年,断指无萎缩变细,2例因甲床损伤指甲发育欠佳外.其余断指外观及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该手术方式操作简单,术后再植指血液循环近似于生理血液循环,术后不需要小切口放血及拔甲等处理,易于术后处理及护理,手术成功率高,是缺乏静脉的断指再植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高新超 《医学美学美容》2023,32(13):149-152
目的 探讨对末节断指患者开展不缩短指骨显微外科手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21年 3月-2023年3月收治的67例末节断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手术组(n=33)和显微外科组 (n=34)。常规手术组给予常规残端修整术治疗,显微外科组给予不缩短指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比较两 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生活质量、断指关节功能、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满意度。结果 显微外科组治疗 优良率为91.18%,高于常规手术组的54.55%(P<0.05);显微外科组VA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常规 手术组(P<0.05);显微外科组治疗后断指关节功能各项评分均高于常规手术组(P<0.05);显微外科 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88%,低于常规手术组的27.27%(P<0.05);显微外科组治疗满意度为100.00%,高于 常规手术组的69.70%(P<0.05)。结论 不缩短指骨显微外科手术在末节断指再植中的应用价值确切,可 提高治疗效果,减轻疼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断指关节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 的发生几率,有利于提升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索提高无静脉可吻合的断指再植的成功率的方法.方法 对缺乏静脉的断指,吻合双侧指动脉后,将一侧指动脉在指根部结扎,利用动脉吻合口至动脉结扎处,此段动脉的伴行静脉进行血液回流,以保证断指的血液循环.结果 临床应用32例,40指,术后再植指完全成活,获随访的26例,随访时间1~3年,断指无萎缩变细,2例因甲床损伤指甲发育欠佳外.其余断指外观及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该手术方式操作简单,术后再植指血液循环近似于生理血液循环,术后不需要小切口放血及拔甲等处理,易于术后处理及护理,手术成功率高,是缺乏静脉的断指再植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索提高无静脉可吻合的断指再植的成功率的方法.方法 对缺乏静脉的断指,吻合双侧指动脉后,将一侧指动脉在指根部结扎,利用动脉吻合口至动脉结扎处,此段动脉的伴行静脉进行血液回流,以保证断指的血液循环.结果 临床应用32例,40指,术后再植指完全成活,获随访的26例,随访时间1~3年,断指无萎缩变细,2例因甲床损伤指甲发育欠佳外.其余断指外观及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该手术方式操作简单,术后再植指血液循环近似于生理血液循环,术后不需要小切口放血及拔甲等处理,易于术后处理及护理,手术成功率高,是缺乏静脉的断指再植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索提高无静脉可吻合的断指再植的成功率的方法.方法 对缺乏静脉的断指,吻合双侧指动脉后,将一侧指动脉在指根部结扎,利用动脉吻合口至动脉结扎处,此段动脉的伴行静脉进行血液回流,以保证断指的血液循环.结果 临床应用32例,40指,术后再植指完全成活,获随访的26例,随访时间1~3年,断指无萎缩变细,2例因甲床损伤指甲发育欠佳外.其余断指外观及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该手术方式操作简单,术后再植指血液循环近似于生理血液循环,术后不需要小切口放血及拔甲等处理,易于术后处理及护理,手术成功率高,是缺乏静脉的断指再植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索提高无静脉可吻合的断指再植的成功率的方法.方法 对缺乏静脉的断指,吻合双侧指动脉后,将一侧指动脉在指根部结扎,利用动脉吻合口至动脉结扎处,此段动脉的伴行静脉进行血液回流,以保证断指的血液循环.结果 临床应用32例,40指,术后再植指完全成活,获随访的26例,随访时间1~3年,断指无萎缩变细,2例因甲床损伤指甲发育欠佳外.其余断指外观及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该手术方式操作简单,术后再植指血液循环近似于生理血液循环,术后不需要小切口放血及拔甲等处理,易于术后处理及护理,手术成功率高,是缺乏静脉的断指再植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