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物理学史课程教学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分五个部分:课程目标设计,教学内容设计,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方式,课程组织实施方式,课程考核方式.  相似文献   

2.
课程思政的出发点是突出课堂主渠道的立德树人作用,潜移默化地对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思政作为课程建设的创新,课程研制、构建涉及到顶层设计、统筹规划、教学体系、资源建设、教学方法等方面的一体化系统工程。以“国际市场营销学”课程为例,依据课程改革现状,提出了“知识、技能、思政”融为一体的教学目标,将家国情怀、人文素养、科学精神、深度学习及实践创新等思政元素融入到专业知识模块。教学实践方面,积极探索五维化课程评价体系、讲授方式创新及思政元素融入资源库开发等教学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3.
通过“中外建筑史”课程分析,从凝练“一核心一主线三台阶”课程思政目标、挖掘“有高度、深度、温度”的课程思政元素、重构模块化的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体系、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优化课程评价机制等方面构建起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并从教学团队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改革、协同联动等方面实践了课程思政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4.
为实现教学内容知识传递与价值引领的无痕衔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课程思政教学目的,针对“供电工程”课程的思政教学难点,有机融入“双碳”战略与“电力中国”元素,设计了结合课程知识传授与思政元素提取的切入点,以案例式、研讨式、项目式教学为主要抓手,实施教学方法改革,多环节构建课程思政考核评价体系。改革结果表明,通过有机嵌入知识传授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学生学习积极性获得极大的激发,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学业产出明显提升,改革成果达到课程思政的预期目标。本实践成果对专业课程的思政教学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高校口译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思政元素与口译教学内容不贴合、各自为政是课程思政融入口译课堂的最大障碍。借助跨文化交际理念ICC模型框架,让跨文化交际策略和国内思政元素渗透课堂,建立与专业知识相匹配的体系化叙事框架及内容元素,转变点对点式的口译课程“滴灌式”思政教学为线性的“喷灌式”授课,实现思政教学效率的最大化,是跨文化交际框架下高校口译课程思政建设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发挥化工类专业课程的思政育人功能,使专业课程成为思政教育的重要阵地.以课程为基础,以核心素养为统领,结合专业伦理、职业素养、国家人才需求等建设高等有机化学课程思政资源库,以“多步骤有机合成路线设计”章节为例,依据课程思政育人目标建设思路,围绕三大教学构成要素和课程思政相关素材设计经典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为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在全国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的环境下,在对课程思政教育的价值导向深刻解读的基础上,以解析几何教学为例,通过对解析几何课程中的思政资源总结与概况,力求探索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解析几何教学过程。根据课程内容特点,挖掘课程思政教学资源、教学案例,提炼出在教学过程中所融入的思政元素重点和融入方式,并形成可借鉴和参考的做法。进而逐步完成教材和网络资源的迭代,形成课程思政实施的规律和方法,达到师范类专业人才德育素质的培养要求,实现立德树人。  相似文献   

8.
针对课程思政如何在生物科学专业课上开展和推进,以“植物生理学”为例,详细介绍了如何将思政元素融入“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中,并且从课程思政教学切入点、教学方法和教学成效等方面,探索了“植物生理学”课程思政的教学方式,对“植物生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育德才兼备的大国工匠,如何将“课程思政”融入工科教学中是现代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过对电力电子技术的常规教学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针对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以赛促训等多种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使学生学习电力电子技术的能力得以逐步提高。通过探索电力电子技术课程中蕴含的潜在思政元素,将“课程思政”融入电力电子课程教学中,发挥课堂立德树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充分挖掘了“工业机器人技术”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提出了将思政元素引入该课程教学的必要性。同时,设计了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融合的实施路径,优化了教学考核细则,开展了思政元素切入点、切入方式与方法等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使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其他专业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提供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1.
课程思政是当前高校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工科类专业课程教学中恰当地融入思政元素并有效开展思政教育存在一定的难度。本文分析了工科类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所面临的师生认知偏差、课程德育目标缺位、思政元素挖掘不足、考核机制不健全等主要问题,同时分析了其主要原因。针对这些问题,以网络工程专业的“操作系统”课程为例,从纠正师生认知偏差、专业课教师思政能力提升、思政元素挖掘和课程德育目标考核机制等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并结合专业特点探讨了在工科类专业课中开展课程思政,探索思政育人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2.
为了深入挖掘VISSIM道路仿真实验教学中的育人元素,将实验教学设计的思路及过程进行分层分段式解析,优化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体系,完善教学设计内容,旨在将“思政教育”有效且柔性地融入实验教学的每个环节。以道路仿真实验课程中行人安全过街系统的教学设计为例,柔性化地插入“课程思政”元素,关注弱势群体在交通系统中遇到的现实问题,激发大学生尊老爱幼、关爱他人的情怀,强调“科学名世,人才报国”的重要性。将立德树人的理念贯穿于道路仿真实验的全过程,实现“课程思政”与专业课教学目标的显性化和清晰化。  相似文献   

13.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针对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教师授课形式、学生学习方式、课程考核方式均相对单一的问题,探索基于OBE理念、融入思政元素的《控制工程基础》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从教学思路确定、教学目标设置、教学内容重构、教学方法创新、课程思政融入、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效果评价等多方面进行研究实践,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实现育人育才一体化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4.
高校英语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是以课堂话语为媒介,教师和学生共同诠释思政意涵、构建价值理解、达成理性共识的过程.分析英语专业的12节课程思政课例,梳理教师在课堂话语中融入的高频思政元素,构建了涵盖人文情怀、家国情怀、个人品格和科学观的思政元素框架图.教师运用以互文性为前提的互动、意义协商和突显信息焦点的课堂话语策略,形成"对话—理解—共识"的课程思政教学路线,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英语专业教学实践中.未来高校英语专业教师需要提升挖掘思政元素的能力,以价值引领为基本,掌握并拓宽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教学的话语策略.  相似文献   

15.
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具有重大的时代价值。在理解习近平法治思想理论内涵的基础上,分析当前高校在法治教育与思政教育方面融合不足的问题。对此,提出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充分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深入挖掘法学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构建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大思政课”格局;有效应用“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思政教育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6.
“课程思政”是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本文以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地理课程为例,梳理课程在百廿建设历史中,德育、思政目标的演进历程.课程新增了人地协调观、生态文明思想等观念塑造,世界眼光、科学精神等价值引领,但培养学生“国家认同”的责任使命始终未变.现今中国地理课程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确立了“同课异构-分类指导”的课程思政实施方案,构建“情境创设-问题驱动”的融入方式和“教师引导-学生生成”的融入路径,将思政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作业实践、学习评价等多个环节,形成“全程融入-拓展延伸”的课程思政立体化模式.   相似文献   

17.
为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育人理念,我校电磁学教学团队对该课程融入思政元素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与实践.团队教师多方面构建思政建设基础、深挖思政元素,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中"课前思政引领,课中思政实施,课后思政强化"的路径,将思政教育全程隐性渗透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全程育人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课程“面向对象的设计与分析”为研究对象,首先探讨该课程思政教育的必要性、可行性。然后,从挖掘“思政”元素、探索融入路径与设计思政教学案例等三个方面阐述本课程思政教学的设计方案。并且,以“‘三省六部制’案例融入包图设计”的教学为例,介绍本课程思政教学的具体实施。在“面向对象的设计与分析”课程引入思政教育,有助于帮助学生克服困难、以提升知识习得能力;强化实现民族复兴责任感及职业道德感,有助于实现全面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在新时代"三全育人"方针的指导下,"课程思政"不断融入专业课,不仅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而且是一种新的教学思维方式,要求全课程都将思政教育渗透入教育的全部过程.中医学各类课程要与思政理论课形成协同效应,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本文旨在挖掘《方剂学》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并融入教学设计中,在讲好中国故事的同时,不但可以使学...  相似文献   

20.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振兴本科教育与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重要着力点,成果导向教育理念是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流教学思路。遵循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反向设计、学生中心和持续改进三个关键因素,分析英语专业核心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内容融入思政教育的切入点、达成目标的教学组织形式以及教学评价方式,以期达成语言知识传授、语言应用能力培养、价值观塑造与社会需求相融合的“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