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分析痤疮面部清除术联合红蓝光治疗仪治疗面部痤疮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1年 5月-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88例面部痤疮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 组44例。对照组实施痤疮面部清除术,联合组采用痤疮面部清除术联合红蓝光治疗仪,比较两组临床疗 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GAGS评分、皮损症状积分和心理状态。结果 联合组治疗后GAGS评分低于对 照组(P <0.05);联合组治疗后皮损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联合组治疗后SDS和SAS评分均 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采用痤疮面部 清除术联合红蓝光治疗仪治疗面部痤疮能够提高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皮肤问题,减轻其不良情绪,是一种 安全性较高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盐酸米诺环素胶囊联合抗菌功能性敷料治疗轻中度寻常痤疮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5月于笔者医院就诊的96例轻中度寻常痤疮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给予抗菌功能性敷料治疗,观察组给予盐酸米诺环素胶囊联合抗菌功能性敷料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疗效、免疫细胞因子、生活质量、皮肤生理指标及症状。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3.88%,高于对照组的78.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情感功能、自我感知、社会功能、痤疮症状评分较治疗前上升,且观察组变化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6周、12周,两组患儿皮损评分、面部脂溢评分、面部含水量在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两组皮损评分、面部脂溢评分、面部含水量比较存在分组及时间效应(P<0....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异维A酸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方案治疗脂溢性皮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单县南城人民 医院2021年10月-2023年12月收治的90例脂溢性皮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观 察组,各45例。参照组采用他克莫司软膏治疗,观察组采用异维A酸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方案治疗,比较两 组炎症因子水平、皮肤屏障功能、面部皮肤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IL-10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 高于参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TNF-α、INF-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参照组(P <0.05);两 组治疗后皮肤经皮水丢失量、皮脂分泌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参照组(P <0.05);两组治疗后皮肤 含水量、皮肤pH值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参照组(P <0.05);两组治疗后红肿、皱纹、斑点、毛孔 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参照组(P <0.05)。结论 他克莫司软膏联合异维A酸治疗脂溢性皮炎有 助于改善患者面部皮肤症状,提高皮肤含水量,减轻炎症反应程度。  相似文献   

4.
张颖 《医学美学美容》2023,32(17):40-42
目的 评价米诺环素联合红蓝光治疗面部痤疮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8月-2022年8月收 治的126例面部痤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3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米诺环素 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红蓝光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 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 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诺环素联合红蓝光治疗面部痤疮临床疗效较好,并且安全可靠,值得在 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采用LED红蓝光照射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 4月-2023年10月麻城市皮肤病防治所皮肤科收治的92例寻常痤疮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与试验 组,每组46例。参照组实施LED红蓝光照射治疗,试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比较两 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时间、皮肤症状与生理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 率为95.65%,高于参照组82.61%(P <0.05);试验组结痂时间、脱痂时间、完全愈合时间均短于参 照组(P <0.05);试验组治疗后TEWL、面部脂溢评分、炎性皮损评分、角质层含水量均优于参照 组(P <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7%,低于参照组的15.22%(P<0.05)。结论 运用LED红蓝光 照射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能够改善寻常痤疮患者临床症状,缩短治愈时间,改善面部脂溢评分、角质层含 水量,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皮肤科2021年1月-2022年10月收治的96例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 组及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单一药物治疗,治疗组采用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皮肤屏障功能、免疫球蛋白水平、炎性因子水平以及症状积 分。结果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 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皮肤屏障功能改善情况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IL-4、IFN-γ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IgE、 IgA、IgM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灼热、瘙痒、疼痛、干皱以及紧胀症状积 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激素依赖 性皮炎效果较佳,可有效促进皮肤屏障功能及皮损恢复,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绽妍医用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修复软膏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他克莫司软膏治疗 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皮肤屏障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3月-2022年5月我医 院皮肤科收治的78例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 例。对照组采用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绽妍医用重组Ⅲ型人 源化胶原蛋白修复软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皮肤屏障功能指标、面部症状及体征主客观评分、生活 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高于对照组的71.79%(P<0.05);观察组 治疗后经表皮水分流失量低于对照组,表皮含水率、表皮油脂量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 面部症状、面部体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7、14 d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评分均低 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6%,低于对照组的17.95%(P<0.05)。结论 绽妍医用 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修复软膏辅助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临床效果良好,可有效减轻患者面部症 状及体征情况,改善皮肤屏障生理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指数,且不良反应少,应用安全性较高。 激素依赖性皮炎;医用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修复软膏;皮肤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DPL 500 nm精准脉冲光联合医用愈肤生物膜治疗敏感性皮肤伴面部红斑的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1年1月笔者医院就诊的142例敏感性皮肤伴面部红斑患者为研究对象,予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DPL 500 nm精准脉冲光)71例,观察组(DPL 500 nm精准脉冲光联合医用愈肤生物膜)71例。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皮肤生理指标、面部症状积分和红斑参数值,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81.69%vs92.96%,P<0.05)。观察组治疗后角质层水含量高于对照组,TEWL、表皮油脂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红斑参数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症状积分、红斑参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皮肤灼热4例、水肿3例,观察组仅2例患者出现湿敷部位轻度发红(P<0.05)。结论:DPL 500 nm精准脉冲光联合医用愈肤生物膜治疗敏感性皮肤面部红斑效果较好,抗过敏、抗炎、抗微生物营养肌肤的同时促进受损皮肤的修复。  相似文献   

9.
观察复方黄柏液湿敷联合黄光治疗在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 寿光市人民医院皮肤科2021年6月-2023年3月收治的80例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 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黄光治疗,观察组予以复方黄柏液湿敷联合黄光治 疗,比较两组症状和体征积分、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2.50%,高于对照组的75.00%(P <0.05);观察组治疗后面部症状和体征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对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采用复方黄柏液湿敷联合黄光治疗的效果优于单一黄光治 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面部症状和体征,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强脉冲光联合A型肉毒毒素治疗玫瑰痤疮的疗效及对患者皮肤屏障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3月-2021年12月笔者医院收治的124例玫瑰痤疮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1组(41例)接受A型肉毒毒素治疗,对照2组(42例)接受强脉冲光治疗,观察组(41例)接受强脉冲光联合A型肉毒毒素治疗。记录疗效、不良反应、1年复发情况、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皮肤屏障功能、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问卷(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DLQI)。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1组、对照2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症状积分、皮肤屏障功能(经皮水分丢失量、皮肤含水量、皮脂含量)及DLQI均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0.05),对照1组与对照2组的症状积分、皮肤屏障功能、DLQI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1年复发率低于对照1组、对照2组(P<0.05)。结论:强脉冲光联合A型肉毒毒素治疗玫瑰痤疮能够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皮肤屏障功能和DLQI。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舒缓保湿修护霜在面部敏感性皮肤患者中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于笔者医院就诊的50例面部敏感性皮肤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者为对照组(23例),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外用舒缓保湿修护霜者为观察组(27例)。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皮损面积评分、表皮含水量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皮损面积评分及表皮含水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者皮损面积评分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表皮含水量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6.30%)高于对照组(65.22%)(P<0.05),且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舒缓保湿修护霜治疗面部敏感性皮肤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果酸换肤联合外用主含马齿苋提取物和青刺果油护肤品治疗轻、中度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轻、中度寻常痤疮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果酸换肤治疗)、观察组(果酸换肤治疗联合外用主含马齿苋提取物和青刺果油护肤品),每组60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角质层含水量和经表皮水分流失量(Transepidermalwaterloss,TEWL)。结果:治疗12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8.33%(P<0.05)。治疗6周、12周后观察组患者的角质含水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与治疗前相比,治疗6周、12周后,观察组患者的角质含水量均升高(P<0.05)。治疗6周、12周后,观察组患者的TEWL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在治疗6周、12周后TEWL均降低(P<0.05)。结论:果酸换肤联合主含马齿苋提取物和青刺果油护肤品治疗面部轻、中度寻常痤疮疗效显著,同时可增加皮肤含水量,降低经表皮水分流失量,使用安全感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A型肉毒毒素真皮内给药联合红蓝光治疗轻中度痤疮的疗效及对患者皮肤屏障功能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 自2019年5月至2021年4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〇医院烧伤整形科选取轻中度痤疮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30例/组。对照组予以阿达帕林凝胶联合红蓝光治疗,观察组予以A型肉毒毒素真皮内给药联合红蓝光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满意度及治疗前后痤疮综合分级系统(global acne grading system, GAGS)评分、痤疮瘢痕权重(echelle d’evaluation clinique des cicatrices d’acne, ECCA)评分、黏脱蛋白质含量、皮脂腺分泌率、Toll样受体2(toll-like receptor,TLR2)、TLR4表达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较对照组(73.33%)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GAGS评分、ECCA评分黏脱蛋白质含量、皮脂腺分泌率及TLR2、TLR4表达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梅花针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头部脂溢性皮炎(Seborrheicdermatitis,S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于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笔者医院接受治疗的168例头部SD患者,随机分为梅花针组和西药组,每组84例,西药组给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梅花针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给予梅花针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学积分、头皮状况[皮肤角质层含水量、油脂分泌、黏着性头皮鳞屑分值(Adherentscalp flakingscale,ASFS)],比较随访1年内两组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梅花针组治疗有效率98.81%高于西药组(88.09%)(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皮肤角质层含水量均较治疗前升高,中医症状学积分、油脂分泌和ASFS评分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且梅花针组皮肤角质层含水量高于西药组,中医症状学积分、油脂分泌、ASFS评分低于西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梅花针组复发率3.57%,低于西药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双波长强脉冲光(IPL)联合30%超分子水杨酸治疗面部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及美容效果。方法 以2020年1月-2021年8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皮肤科接诊的60例面部寻常痤疮病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对照组行双波长IPL治疗,观察组采用双波长IPL联合30%超分子水杨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痤疮综合分级系统(GAGS)评分、皮肤屏障功能[皮肤经皮水丢失(TEWL)、角质层含水量、pH值]、不良反应、痤疮瘢痕情况以及皮肤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GAGS评分均有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TEWL、pH值低于对照组,角质层含水量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痤疮瘢痕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皮肤毛孔、红斑、紫质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波长IPL联合30%超分子水杨酸治疗面部寻常痤疮疗效显著,可促进皮损消退,改善皮肤屏障,减轻痤疮瘢痕,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6.
探讨异维A酸联合红蓝光治疗在中重度痤疮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9月- 2023年3月遵义市红花岗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中重度痤疮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 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异维A酸治疗,观察组采用异维A酸治疗联合红蓝光治疗,比较两组 症状改善情况、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症状改善情况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 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观察组不良反 应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13.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中重度痤疮患者采用异 维A酸联合红蓝光治疗,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率,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治疗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复合酸辅助强脉冲光(Intense pulsed light,IPL)治疗玫瑰痤疮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医院收治的85例玫瑰痤疮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3)和研究组(n=42),对照组采用IPL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复合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皮损改善情况、皮肤状态、皮肤屏障功能指标,观察并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6周后,两组皮损评分均低于治疗前,研究组皮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12周,两组经表皮水分流失量(TWEL)较治疗前逐渐降低,皮脂含量、角质层含水量均较治疗前逐渐增加(P<0.05);同时间段研究组TWEL均低于对照组,皮脂含量、角质层含水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瘙痒、刺痛、潮红及水肿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合酸辅助IPL能减少玫瑰痤疮患者面部炎性皮损,改善患者皮肤状态,提高皮肤屏障功能,临床疗效较好,安全性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裸花紫珠片结合羟氯喹治疗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的疗效。方法:纳入2019年6月-2021年6月笔者医院收治的109例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4例),对照组采取羟氯喹治疗,观察组采取裸花紫珠片联合羟氯喹治疗。观察两组疗效、毛细血管扩张缓解时间、红斑好转时间、皮肤敏感及潮红好转时间,观察患者主客观症状评分、美学效果评分及皮肤红斑指数E值、血清白介素-37(IL-37)水平变化,采用痤疮特异性生活质量问卷(Acne-QoL)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患者毛细血管扩张缓解时间、红斑好转时间、皮肤敏感好转时间及皮肤潮红好转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主观、客观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患者美学效果评分均升高,皮肤红斑指数E值、IL-37水平均降低,观察组改善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cne-QOL评分均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清热利湿方联合1%吡美莫司乳膏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7年12月湖北民族学院附属民大医院和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共同收治的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14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73)和观察组(n=73)。对照组外用1%吡美莫司乳膏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清热利湿方进行治疗。两组患者连续治疗4周。比较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皮肤生理指标[皮肤含水量、经表皮失水量(TEWL)、皮脂分泌率和pH值。分别于治疗前(T0)、治疗后1周(T1)、2周(T2)和4周(T3)检测患者血清组织蛋白酶S(CatS)水平,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84.9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9.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皮肤含水量明显高于治疗前,而TEWL和皮脂分泌率显著低于治疗前,同时观察组治疗后各项皮肤生理参数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0相比,两组患者T1、T2和T3时血清Cat S水平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治疗后各时间点血清Cat S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血清Cat S水平显著下降(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利湿方联合1%吡美莫司乳膏治疗面脂溢性皮炎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皮肤生理参数及血清Cat S水平,安全性高、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超皮秒激光联合透明质酸注射进行面部年轻化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6月在笔者医院要求进行面部年轻化治疗的就医者9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33,单纯透明质酸治疗)、B组(n=33,单纯超皮秒激光治疗)、C组(n=33,超皮秒激光联合透明质酸治疗)。评价疗效,对比皮肤生理指标、皮肤屏障功能、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C组总有效率90.91%高于A组(69.70%)及B组(66.67%)(均P<0.05)。C组VISIA皮肤图像分析仪各项指标、经皮水分散失(Trans epidermal water loss,TEWL)、角质层含水量、表皮皮脂含量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治疗后C组各指标改善均优于A组、B组(P<0.05)。三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皮秒激光联合透明质酸注射用于面部年轻化疗效肯定,可改善皮肤生理指标、皮肤屏障功能,且未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