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儿无通气期安全时限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40例小儿随机平均分成四组,I组预吸氧1分钟;Ⅱ组预吸氧2分钟;Ⅲ组和Ⅳ组预吸氧3分钟;Ⅴ组为成人对照组,预吸氧3分钟。用脉搏氧饱和度心电图仪监测SpO2和HR。发现预吸氧3分与1分相比前者能维持SpO2于安全水平更长时间,但2分钟组预吸氧足以达满意效果。琥珀胆碱对SpO2的降低时相无影响。在预吸氧时间相同情况下,成人SpO2降至95%和90%的时限明显比小儿长。随SpO2降低,小儿心率明显增快。  相似文献   

2.
本文观察了两种不同的麻醉下脑氧饱和度(rSO2)的变化,探讨其在小儿麻醉中应用的意义及影响因素。资料与方法33例小儿(ASAⅠ~Ⅱ级),随机分成两组。A组行连硬外麻醉(n=13),年龄4.54±3.12岁。体重16.54±5.88kg。B组行气管插管...  相似文献   

3.
小儿无通气期安全时限与年龄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40例小儿根据年龄分成四组,均以安定、氯胺酮、琥珀胆碱诱导麻醉,预吸氧3分钟。记录自开始无通气至SpO2=90%所需时间(T90)。结果显示,T90与小儿年龄有极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87例择期整形手术的小儿,年龄4个月~12岁。根据体重分成6组,Ⅰ组至Ⅳ组小儿的体重分别为<10kg、11~15kg、16~20kg、21~25kg、26~30kg和≥31kg。小儿均预吸氧2分钟结果证实,年龄和体重均与无通气期间SpO2降至95%和90%所需时间具有明显相关性。小儿心率的改变无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年龄和体重对小儿无通气间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87例择期整形手术的小儿,年龄4个月-12岁。根据体重分成6组,1组至Ⅵ组小儿的体重分别为<10kg,11-15kg,16-20kg,21-25kg,26-30kg和≥31kg。小儿均预吸氧2分钟,结果证实,年龄和体重均与无通气期间SpO2降至95%和90%所需时间具有明显相关性。小儿心率的改变无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硬膜外小剂量吗啡中枢呼吸调节抑制效应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观察了50例无心、肺疾患,ASAⅠ~Ⅱ级的子宫或卵巢部分或全切除的患者术后硬膜外注射 2.5mg吗啡的 CO2通气反应、止痛效应、脉搏氧饱和度(SPO2)和呼出气CO2分压(PETCO2)变化。硬膜外注药后 1、3、6、9和 12小时的CO2通气反应值,分别自术前8573(均值)降至 5 513、3 945、3398、4268和 5 2351ml· kPa-1· min-1。最大降低值发生在注药后 6小时有29例,3小时11例,9小时10例。 4例于注药后145~450分钟SpO2降至92%~95%,15例PErCO2于注药后100~480分升达6.13~7.20kPa.而呼吸频率无明显改变。呕吐(44%)和困倦(16%)发生在注药后80~100分。认为硬膜外小剂量吗啡的中枢呼吸调节抑制作用主要发生在用药后3~9小时。但因有较大个体差异,临床上监测呕吐、困倦、 PETCO2和 SpO2变比应持续12小时  相似文献   

7.
小儿蛛网膜下腔阻滞与单次硬膜外麻醉作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蛛网膜下腔阻滞与单次硬膜外麻醉作用比较张兆平,赵琼,李中杰全组45例,ASAⅠ~Ⅱ级,年龄3~14岁。随机分为脊麻组(n=20)和单硬外组(n=25),均为下腹部以下手术。脊麻组按0.5%布比卡因2份加10%葡萄糖1份(2:1);单硬外组采用0。...  相似文献   

8.
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静脉麻醉临床评价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作为TIVA常用药物,芬太尼复合70% N2 O时 Cp50i和 Cp50BAR分别为3.26ng·ml-1和4.17ng·ml-1。与异丙酚复合时具有明显的协同效应。3ng·ml-1芬太尼可使异丙酚Cp50i和Cp50s分别减少 89%和 40%。本实验旨在利用上述效应,对芬太尼-异丙酚TIVA进行临床评价研究。 资料与方法 ASAⅠ~Ⅱ级,18~59岁行胸及上腹部手术病人40例,随机分为芬太尼组(F组, n= 20)和异丙酚组(P组, n=20)。术前30min给予安定10mg,阿托品 0.5mg。麻醉…  相似文献   

9.
术前肝动脉化疗栓塞对肝细胞癌切除术疗效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了探讨术前肝动脉栓塞(TAE)能否改善肝癌切除术预后,作者分析了肿瘤直径3cm以上,无门静脉癌栓的77例患者,术前进否行肝动脉化疗栓塞对肝癌切除术后疗效影响,77例患者按术前是否接受TAE分为栓塞组(A组,n=26)和非栓塞组(B组,n=51),每组按肿瘤直径再分A1,B1(3~8cm),A2,B2(〉8.0cm)两个亚组,结果术后1,2,3年无瘤存活率各组分别为A1组(n=14)的50.0%,  相似文献   

10.
喉罩置入对婴幼儿呼吸和循环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观察喉罩内对婴幼儿呼吸循环的生理影响。方法 30例(1 ̄3)岁、ASA(Ⅰ ̄Ⅱ)级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喉置(n=15,L组)和气管插管(n=15,T组)维持通气。分别于置入前1、2、3分,置入即刻,置入后1、2、3、4、5分记录患儿Ppeak、DP、SP、PETCO2等数值,并描计P/VLoop图表。结果:两组置入前Ppeak、DP、SP、PETCO2无显著差别,置入即刻与置入后1、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异丙酚-阿芬太尼和七氟醚-氧化亚氮麻醉对脑血管CO2反应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40例ASAⅠ~Ⅱ级的腹部外科手术病人,常规诱导插管后,随机分成两组异丙酚组(n=20例)采用异丙酚0.1mg.kg^-1.min^-1+阿芬太尼1μg.kg^-1.min^-1微量泵静脉输注维持麻醉,七氟醚组(n=20)例则采用1%七氟醚+N2O/O2吸入维持,中调节通气指数使呼气未二氧化碳分压(PETCO2_  相似文献   

12.
氧化亚氮对安氟醚脑电功率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安氟醚(Enf)组和安氟醚加氧化亚氮(Enf/N2O)组,每组10例。静脉硫喷妥钠5mg/kg、阿曲库铵0.6 ̄0.7mg/kg诱导后气管内插管,机械通气维持PetCO24.27 ̄4.93kPa。间断静脉注射阿曲库铵10 ̄15mg,维持T4/T3〈25%,SpO2≥99%,采用FP1-A1、FP2-A2双导联脑电监测,记录原始脑电以观察脑电功率谱和95%边缘频率(SEF  相似文献   

13.
二氧化碳气腹不同压力对呼吸,循环,血气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47,自引:1,他引:46  
对腹腔镜胆囊切除(LC)患者150例随机分成A组(气腹压力1.3 ̄1.9kPa)、B组(气腹压力2.0 ̄2.7kPa),观察不同气腹压力对呼吸、循环、血气各参数的变化。结果B组气腹后15分aw、PETCO2、SpO2、MAP、HR、pH、PaCO2、SaO2的变化明显,各参数与A组比较相差显著及非常显著(P〈0.05 ̄0.01)。提示LC时CO2气腹压力维持在1.3 ̄1.9kPa为宜,气腹压力超2  相似文献   

14.
目的:测定健康足月妊娠妇女宫高/身高(HOU/BH)正常值范围,并在此范围内探讨HOU/BH于不同麻醉平面下对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患者在不同阻滞平面下,按HOU/BH值分A1(大于0.21)、A2(小于0.21)和B1(大于0.21)、B2(小于0.21)四个亚组,其中A1、A2为高平面组,B1、B2为低平面组。各组分别于麻醉前、胎儿娩出前、娩出后30分钟记录VT、RR、SpO2。结果:健康足月妊娠妇女HOU/BH正常值范围0.16~0.25。HOU/BH大于0.21,麻醉平面高于T6时VT将减少,RR增加,SpO2降低,患者常诉有呼吸困难。结论:HOU/BH大于0.21的剖宫产患者,应适当掌握麻醉平面,以免影响其通气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与方法:20例心脏手术病人采用连续温度稀释法进行转术期CO和S^-vO2测定。结果:(1)CCO从诱导后至CPB启动明显降低,CPB后升高,关胸后下降,术后2h降至最低,随后缓慢升高,48h后显著升高;(2)CCO和ICO高度相关,r=0.932(n=40);(3)机器S^-vO2和血气S^-vO2高度相关,r=0.954(n=31)。结论:(1)本法测定CO和S^-vO2标准可靠;(2)动态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cute necrotizin pancreatitis,ANP)时血浆内皮素(endothelin,ET)的变化及其病理意义,进行了前瞻性动物实验。即将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组(ANP组,n=2),组胆胰管注入5%牛磺胆酸钠(STC 1ml/kg)制造ANP模型,假手术组(SO组,n=24)和血小板激活因子拮抗剂BN50739组(BN组,n=24)。测定  相似文献   

17.
脑电功率谱分析用于监测手术切皮时的麻醉深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脑电功率谱分析技术反映麻醉深度的准确性。方法:65例ASAⅠ级腹部手术病人,快速静脉诱导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维持PETCO2在正常范围内。麻醉:O2-N2O(1∶2)-七氟醚吸入,切皮前不追加长效肌松药。随机分为三组:Ⅰ组n=25、Ⅱ组n=20、Ⅲ组n=20。七氟醚呼气末浓度分别为1.0%、1.5%、2.0%,至少维持15分钟。应用数量化脑电图监测仪监测手术切皮前、后3分钟脑电图的改变,同时监测MAP、HR的改变,切皮后四肢肌肉活动、面部表情变化、呛咳或切皮前不能耐受气管插管刺激者定为切皮反应阳性。结果:切皮前三组病人的EEG随七氟醚呼气末浓度增加,波谱边缘频率(SEF)、中频率(MF)、双谱指数(BIS)明显降低(P<0.01),δ波比率(δR)明显升高(P<0.01),MAP仅Ⅰ组和Ⅲ组之间有差异(P<0.05),HR三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切皮反应者的SEF、MF、BIS明显高于无反应者,δR明显低于无反应者(P<0.01)。反应者切皮前、后的MAP和HR变化差明显大于无反应者(P<0.01)。结论:EEG数量化指标SEF和BIS能较准确地反映切皮前七氟醚麻醉深度。  相似文献   

18.
最近,我们在硬膜外阻滞中对含钾利多卡因作用效果进行了研究,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选择ASAⅠ~Ⅱ级进行硬膜外阻滞的下腹部手术40例,年龄18~55岁,其中男性18例,女性22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n=20)2%利多卡因和B组(n=20)2%...  相似文献   

19.
七氟醚诱导麻醉中的心率变异功率频谱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应用心率变异功率频谱分析(HRV-PSA),观察七氟醚诱导麻醉中自主神经紧张度的变化。方法 21例ASAⅠ~Ⅱ级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为A组(1.0%七氟醚,n=11)和B组(3.0七氟醚,n=10)。面罩吸入七氟醚-N2O-O2混和气进行麻醉诱导。持续监测血液动力学指标;使用带有HXO-Ⅰ型多功能监护系统的486PC机连续记录心电图并进行HRV-PSA。结果 麻醉诱导期,两组的心率无显著性变  相似文献   

20.
700例施择期整形外科手术的病人,在麻醉恢复室用脉搏氧饱和度仪持续监测SpO2,以观察年龄对术后早期低氧血症的影响。根据年龄将病人分成四组:Ⅰ组为年龄小于1岁的婴儿;Ⅱ组为年龄1~3岁的幼儿;Ⅲ组为年龄大于3岁的儿童;Ⅳ组为年龄18~58岁的成人。结果发现年龄愈小,手术后早期的SpO2愈低,低氧血症的发生率愈高。到达麻醉恢复室后,Ⅰ、Ⅱ、Ⅲ、Ⅳ组病人的低氧血症发生率分别为44.4%、31.7%、17.3%和8.3%。婴儿的低氧血症主要发生在术后40分钟内,而1岁以上小儿和成人则主要发生在术后15分钟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