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 毫秒
1.
论高校民族预科教育的发展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索高校民族预科教育发展途径,是民族教育研究面临的新课题。确立现代高校民族预科教育观念,是培养创新民族人才的必由之路;创建特色高校民族预科教育模式,是培养实用型民族人才的根本途径;建构法制高校民族预科教育体制,是培养大规模合格民族人才的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2.
新疆高校民族预科教育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高校民族预科教育,是指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进入专业学习之前必须进行的汉语教育。民族预科教育评价,就是指对民族预科教育各方面指标的评价。新疆高校民族预科教育评价,按其主体和教育目的来设计,主要应有四个方面的内容,即办学水平的评价、预科学生评价、预科教师评价、预科教学质量的评价。  相似文献   

3.
民族预科教育伴随着民族高等教育成长,在发展我国民族高等教育事业中具有不容忽视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是黑龙江省唯一一所培养民族预科生的高校。24年来,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以民族预科教育作为一大办学特色,通过正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转变教育理念,以"衔接性教学"为特色,合理建构课程体系等一系列探索性研究,取得黑龙江省民族预科教育的稳步发展,为我国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5.
高校能否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关系到国家的前途、民族的未来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举办民族预科教育是促进民族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使之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提高民族预科教育教学质量 ,是提高民族高等教育整体教育质量及办学水平的关键与重要标志。因此 ,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民族预科教育教学改革。本文从我区民族预科教育发展概况和民族预科学生的特点入手 ,着重对内蒙古工业大学的预科教育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比较 ,并阐述了进一步深化预科教育教学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高校连续扩招,既为民族预科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也给预科教育教学带来更大的压力。民族预科教育面临亟须解决的重大问题,必须在科教兴国的战略布局中,寻找针对性实践策略,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推进自身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深化高校民族预科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杨光彦,蒋伟关键词民族预科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G640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经济建设重点向中西部转移的战略决策,这为包括民族预科教育在内的民族高等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加大民族预科教学改...  相似文献   

8.
文章就新时期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问题进行了探讨。作者认为,新时期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取得成效,必须从内容、方式方法到体制进行全面创新。内容创新主要应突出时代特点,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其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全球化及世界一体化,全面的发展观等作为重要的教育内容。要在根据不同集体,采取不同方法;采用民族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将思想政治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成就等原则下大力进行方式方法的创新,广泛采用引导法、讨论法、实践教育法以及榜样示范法。要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保障机制、评价机制、预警机制及调控机制,实现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民族预科教育中存在一些具体的问题,然而,让人困惑的是这些问题在有政策规定的情况下仍迟迟没有得到解决.由此,在我国民族预科政策执行中应明确以下几个问题:保稳定和培养人才之间应该是并行不悖的关系;高考体现的形式平等和我国民族预科教育追求的民族平等、教育平等应通过适当的措施进一步衔接;对“预科生”的认识应该抛弃以往的一些观念.  相似文献   

10.
少数民族地区是中国西部重要的组成部分,受历史、经济等因素的影响,长期以来形成了教育落后--人才匮乏--经济增长缓慢的恶性循环.如何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如何培养更多、更强的少数民族地方人才,从而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成为关系能否实现西部大开发宏伟蓝图的重大问题.笔者以民族预科教育为切入点,指出民族教育在西部开发中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提出如何改革、发展民族预科教育以适应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性战略.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创新要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高校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求高校党建工作不断创新,必须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高校党建工作,不断完善高校领导体制,加强党建后续力量的培养,以基层党组织作为创新平台,把党群关系作为突破口,完善民主监督机制,不断巩固党执政的根基,提高高校党建工作的水平和效能。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出现了一系列的新情况、新趋势,这要求我们在继承和发扬传统的基础 上,不断吸收国外德育工作的优秀成果,在方法上重新整合,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符合时代特征 的高校德育工作方法体系。德育工作方法的创新必须注重发展性、灵活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在本质论的意义上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其实是一种意识形态性的话语实践运动。高校培养目标中就直接蕴含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这个极为重要的时代命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具体教育活动实施者的遴选—参与权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过程的实施权力,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控制与营造的权力等当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关键节点。可以断论,新时代在内外部客观环境发生迅疾变化的时空结构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也必然面临诸多要素的影响和挑战,甚至在一定程度和一定空间内有可能导致话语权的自信危机。为此,高校必须通过制度建设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整体构建和良性运行,夯实话语权的政治和组织基础;必须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性“硬核”“保护带”的边界,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科学性基础;必须通过话语偏好引导、话语现场与话语过程设计和考核方式优化,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与教育对象的需要达到积极的契合,巩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价值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整体规划、统筹推进思政课课程内容建设的要求。从整体性视角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于完整把握教学目标、合理构建教学体系、系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把握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整体性,应着重从确立本、硕、博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理念,整体把握本科四门思政课的教学体系,深入理解四门思政课的理论逻辑几个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5.
如何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挑战和一项历史使命。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从更新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方面阐述了在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为今后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高校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贯注和落实到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内容、方式和体系,不断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话语身份是高校思政课教师主体话语与身份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议题。话语身份主体的内在规定与外在阐释、结构的宏观主导与微观参与、定位的个体独立与群体归属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话语身份的生成提供了学理依据。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话语身份建构,有赖于知识传播与价值导向、资源调控与启发教育、行为规范和伦理评价等功能的集体发力,也需要借助“排头兵”式预设策略、“放大镜”式凸显策略、“圈内人”式移情策略、“显微镜”式评价策略的支持。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思维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正广泛运用于社会各个领域,互联网思维引入高校育人模式给高校德育的改革创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借鉴互联网思维,通过创建O2O智慧德育平台、打造优质的德育产品、拓展多维度的德育资源等路径进行创新实践探索,是提升高校德育工作实效性和针对性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9.
615022民族预科教育是民族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侧重研究民族预科教育的“桥梁”作用,探索在预科学习阶段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相似文献   

20.
资助育人是集资助形式与育人内核为一体的人才培养事业。人的需要为资助育人提供内生动力,人的本质的可塑性、社会性和实践性为资助育人的实现提供了依据和条件。资助育人的价值旨归在于实现学生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新中国成立以来,资助育人在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关涉国计民生的伟大事业,是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的微观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具体实践,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生动演绎。新时代资助育人要坚持守正创新,汲取资助育人的历史工作经验,坚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纵深推进教育公平,助力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