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居巢辨疑     
居巢本名巢,是商周南方小方国,旧说以为即商汤放桀之南巢。春秋末为楚邑,后易名居巢。秦汉为居巢县,东晋改置蕲县,隋改襄安县,唐更名巢县。其迁变之迹,典籍所载,班班可考。近世学者对居巢地望屡创新说,均证据不足,既与旧籍可信的记载相悖,又与史实不符,实难成立。  相似文献   

2.
居巢辨疑     
居巢本名巢,是商周南方小方国,旧说以为即商汤放桀之南巢。春秋末为楚邑,后易名居巢。秦汉为居巢县,东晋改置蕲县,隋改襄安县,唐更名巢县。其迁变之迹,典籍所载,班班可考。近世学者对居巢地望屡创新说,均证据不足,既与旧籍可信的记载相悖,又与史实不符,实难成立。  相似文献   

3.
岭南画派先驱、晚清著名画家居巢诗词创作丰富,大量刻画岭南风景名胜、民俗民情、典型物产。居巢诗词艺术特征上表现为以画家的眼光视角进行创作、“诗中有画”,审美上追求务实平和、清新自然,思想方面则继承了岭南坚韧不屈的遗民精神和开放包容的文化胸怀,呈现出典型的岭南地域特色。  相似文献   

4.
巢城考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拥有5000多年文明史的巢城堪称“中华第一古城”。古巢国都城址于何处?在今安徽巢城,还是在桐城县、寿县、舒城县?司马迁“巢即居巢”解、杜预“巢国小国”论和“庐江六县东”注,在后世学者中引发种种歧识和误解。古巢国在哪里?有几个?江西九江市、河南新蔡县、山东泰安市都有个巢国吗?本文罗列异说,博徵细考,辨伪存真,尤其是对“居巢”、“杜注”和“郹城”的考释,希望引起学界关注。  相似文献   

5.
六安考释     
新石器时代,六安地域即有人类活动。远古时期,六安这地方属于以有巢氏族部落生活区,商周时期,皋陶后裔偃姓部族活动和聚居地,境内先后形成英、六、蓼、群舒诸方国和诸侯国。春秋、战国时期属楚。六安的文史在江淮文史研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柘皋镇考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柘皋镇是个具有三千年历史的江淮名邑,曾以“矤叴”之名刻记楚简,“橐皋”之名载入《春秋》,汉代设县为治所。在漫长的历史流程中,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复杂显要的政史资历,使其一直是为皖中财物聚散的市埠,南北交通商旅的枢纽,江淮军事战略的要地,既为古代区域性文化即楚、吴、越文化与中原文化分野的一尊“界碑”,又是长江文化和黄河文化矛盾与交流、冲撞与融汇的一座“通埠”。湖北包山楚简的出土与研究,引起了海内外学者对柘皋的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7.
合肥考释     
合肥作为南巢古邑、巢湖流域首城暨安徽省省会,雄踞皖中,通络寰宇,既占据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拥有复杂显要的政制资历,又富储4000年历史积淀和人文蕴匮,诸多条件使其成为巢湖文化、江淮文化研究的中心、重点和前端。本文系统地介绍合肥古今各种名称及其来历,条陈其历代建置与政制演延,考辨“庐”字读音,并就古今文史学家有关记述进行勘核理析考辨,对江淮文化和合肥史地研究均具有学术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三河考释     
三河镇土沃水活,物产殷阜,素称“鱼米之乡”,自古车船辐辏,四方商贾云集,是“皖中物资商品走廊”,曾作为县级市建置而位显于江淮,民间称誉为“小南京”、“小上海”。诸多优势使其曾为战略据点而引历代兵家争夺,军事史册标名记载的即有“鹊岸之战”、“三河大捷”等,留下了丰富的名胜古迹与人文故事。古邑水镇的独特魅力,使其成为游览胜地,全国文明先进镇的现代风貌,令其美名响闻寰宇。其曾以“鹊岸”之名载入《春秋》,然历代论者争鸣不休。本文据史志文献及实地考察,在力考详释的基础上做出了令人信服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肥东考释     
肥东地域在远古及夏商时期系属于有巢氏族部落,西周属于庐子国,春秋时其境为巢、橐皋、舒诸国分领,汉置浚遒县后便以相对独立的行政区域载录于史册。地处江淮分水岭和南北通道线上,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境内古城多座,名胜星布。  相似文献   

10.
无为考释     
无为县境历史悠久,远古时期,这里属于中华最古老的有巢氏族,并渐以形成有巢氏族部落和巢国(方国),中原称之为“南巢”。夏、商、西周时期,地属古巢国。春秋为巢国地,为楚吴争夺之域。秦置襄安县,汉、晋续设,并于境内设置临湖县。北宋始置无为县,后随历史演延而不断变换行政名称及区划。本文对“无为”来历与异说,无城城建史和古镇史料的考释,具有参考价值,略见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1.
冯玉祥对故乡巢县(今安徽巢湖)有着深厚的感情。为了帮助遭受水旱灾害的故乡人民,他多次捐款捐物;为了给故乡培养人才,他致力于兴办学校;为了帮助故乡发展经济,他努力种植树木、养殖牲畜、发展渔业;为了保卫故乡免受战乱,他捐助枪支等物资,支持当地民众进行抗日斗争。这些无不可以使人想见冯玉祥爱乡爱民的一片深情。  相似文献   

12.
冯玉祥对故乡巢县(今安徽巢湖)有着深厚的感情.为了帮助遭受水旱灾害的故乡人民,他多次捐款捐物;为了给故乡培养人才,他致力于兴办学校;为了帮助故乡发展经济,他努力种植树木、养殖牲畜、发展渔业;为了保卫故乡免受战乱,他捐助枪支等物资,支持当地民众进行抗日斗争.这些无不可以使人想见冯玉祥爱乡爱民的一片深情.  相似文献   

13.
历史上曾经出现的“古巢国”,我们知之甚少,从文献记载的只言片语中我们知道,春秋战国时“巢伯国”成为吴、楚两国争夺的目标,先是归服于楚,后为吴所灭。北山头一、二号墓的发掘为我们寻找这个神秘消失了的国家“古巢国”,提供了最有力的实物依据。我们从墓中出土的那些价值极高的艺术品中,能够感受到居巢国在历史上曾拥有的辉煌。  相似文献   

14.
梳、盖巢县方言,木长截短,说"锯断它"/"锯成三截"。若待破析成板(从端部开锯),则说"梳成板"/"梳成三块(板)"。《诗.墓门》:"斧以斯之"。陆德明《经典释文》:"斯,所宜切,又如字,又音梳。"清.徐鼒《读书杂释》卷三"斧以斯之"条:"今南方以锯开木谓之梳,即‘斯’字之古音也。"案:依巢县方言,似当见"成板"字样谓"南方以锯开木成板谓之梳"较胜。木长且粗,开之成板(或成段)则必用无梁大锯——一人坐地一人上立,上下拉动,巢县说"盖"。《尔雅.释言》:"盖,割裂也。"清.邵晋涵《尔雅正义》:"郑注《缁衣》云:‘割之言盖也。’盖、割双声,义存乎声。"是盖之为言"割",盖、割一声之转。巢县说:"拿大锯盖"/"盖成板"。破木为板,木小谓梳,木大谓盖:巢县方言如此。  相似文献   

15.
一定历史时期一个地区的政治现实包括已成型的政治体制、政制结构、领导的政治信仰、人民的政治行为习惯等等。即使是在同一历史时期,不同地区的政治现实也可能是不同的,正是这种不同的客观现实决定了不同政治思想的形成及其发展趋势的不同。  相似文献   

16.
《理想国》由于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而被许多学者认为是哲学达到了古代思想家们所曾经达到过的顶峰。柏拉图的国家观博大精深,对国家的起源、职能以及政制的研究影响深远,试从探讨国家的起源开始,论述理想国的国体与政体思想,揭示柏拉图的国家观意旨在挽救日渐衰落的雅典城邦制度。  相似文献   

17.
一、方言标音,例用国际音标;考虑排印方便, 本文权且采用《汉语拼音方案》.  相似文献   

18.
废除封建土地制度,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任务,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基本条件。抗美援朝战争前后,根据上级统一部署,巢县县委领导广大农民群众有步骤地进行了土地改革。巢县的土地改革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50年9月初至1950年底为第一阶段,选择典型乡开展土改试点工作;1950年底至1951年6月底为第二阶段,土改工作在全县铺开;1951年7月至1951年12月底为第三阶段,对土改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复查纠偏。虽然土改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但及时得到纠正,保证了土改工作的顺利进行。巢县的土地改革,改变了农村地区的封建土地关系,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巩固和壮大了乡村基层政权和自治组织。  相似文献   

19.
舶自西方的宪政,在中国的不同历史时期其内涵各有不同。究其根源,是历史语境与价值观博弈的结果。深挖中国历史上宪政内涵的嬗变之因,才能深刻解读今天宪政实践的实质、路径、问题的解决,也才能为中国未来宪政的发展增添理论与实践价值;中国当下政制,是中国近代以来宪政运行最富时代特色、中国特色,最富理性的政治实践,它从宪法、宪政制度、路径选择、逻辑起点与焦点问题等多方入手,是渐进的、理论与实践互动的宪政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20.
梁启超以"三世六别"论证政制改革的必然趋向,援引"政体本于国情"之说,阐述政改途径的多样性。进而提出,中国政制改革应以"变官制"为要,走"拾级而升"的渐进性变革之路;政制改革须与社会经济、政局、舆论、国际政治协调运作;而"开民智"、"伸民权"乃实现政制近代化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