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是骨髓和脾脏中的骨髓生成途径产生的一组具有高度免疫抑制活性的不成熟异质性骨髓细胞,与机体自身免疫性疾病、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等疾病密切相关。MDSC的主要功能为通过抑制T细胞活化、促进Treg的增殖以及与巨噬细胞相互作用而减弱或抑制机体的免疫反应。中医认为阴阳失调是导致疾病的主要原因,因而中医药治疗疾病是以借助中药的偏性帮助机体维持阴阳平衡为目的和手段。免疫系统及其功能的阴阳平衡与免疫功能及其病理变化密切相关。近年来,研究发现多种中药及其活性成分能够调控MDSC的表达参与机体免疫调控来治疗肿瘤等多种疾病。本文就近年来中医药调控MDSC的相关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髓系来源抑制细胞(MDSC)是一群异质性细胞,其免疫抑制功能的重要性首先在肿瘤患者和荷瘤小鼠的研究中被提出。近年研究显示,MDSC和许多非肿瘤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MDSC可通过多种机制调节天然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其数量的改变常与肿瘤负荷、远处转移、分期和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MDSC在肝细胞癌、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对阐述MDSC在肝脏疾病发生、发展及预后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肿瘤免疫微环境被视为肿瘤"第七大标记性特征",肿瘤免疫逃逸与肿瘤发生和转移密切相关。作为肿瘤免疫逃逸的主要调控因子,TGF-β可抑制多种免疫细胞在肿瘤组织中增殖分化,表现为诱导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和TAN极化,阻断树突状细胞的成熟,促进调节性T细胞的产生,还可以募集髓系抑制性细胞,加强TGF-β信号在肿瘤微环境中的促癌作用。因此抑制TGF-β的功能,重建抗肿瘤免疫环境将成为治疗肿瘤的一个重要策略。本文对TGF-β在肿瘤免疫微环境中的相关作用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神经递质多巴胺对肿瘤单核细胞性髓源性抑制细胞( MDSC )抑制功能的干预作用及其对肿瘤生长的影响。方法:体内注射多巴胺,观察对肺癌小鼠模型肿瘤生长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多巴胺注射对荷瘤鼠骨髓单核细胞性MDSC 数量及细胞表型的影响;以T 细胞增殖实验检测多巴胺处理对MDSC抑制功能的影响。结果:多巴胺注射可延缓肿瘤生长、明显降低单核细胞性MDSC对T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并促进MDSC的分化成熟。结论:神经递质多巴胺可干预肿瘤单核细胞性MDSC的抑制功能,可能是其抗肿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西地那非对胃癌移植瘤小鼠外周血髓源抑制细胞(myeloid derived suppressor cells, MDSCs)的比例以及免疫功能的调节机制。方法: 建立胃癌MFC荷瘤小鼠模型,6周龄雌性615小鼠1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荷瘤PBS组和荷瘤西地那非组。接种移植瘤24 h后荷瘤西地那非组每天给予西地那非灌胃,荷瘤PBS组每天给予等体积的PBS灌胃。通过计算抑瘤率观察西地那非的体内抗肿瘤活性,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MDSC、T细胞亚群比例。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胃癌移植瘤小鼠外周血MDSC的比例升高(P<0.05),外周血CD4+/CD8+的比值降低(P<0.05)。外周血MDSC比例与CD4+/CD8+比值呈显著负相关(r=-0.858,P<0.01)。与荷瘤PBS组相比,西地那非可抑制胃癌移植瘤小鼠肿瘤生长,28 d后抑瘤率为41.2%,且可以降低荷瘤小鼠外周血MDSC的比例(P<0.05),提高外周血CD4+/CD8+的比值(P<0.05)。结论:胃癌移植瘤小鼠外周血MDSC比例升高,导致免疫功能紊乱。西地那非可能通过抑制MDSC数量,调节T细胞亚群的比例,增强抗肿瘤免疫,抑制肿瘤生长。  相似文献   

6.
髓系抑制性细胞(MDSCs)是一类具有未成熟性、异质性、可塑性的细胞群体,包括骨髓前体细胞和未成熟的骨髓细胞。在肿瘤、感染、创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病理状态下,MDSCs发生聚集并且活化,通过多种机制下调机体的免疫应答,发挥免疫抑制功能。研究者们正在研究各种克服MDSCs的方法,这样可以使抗肿瘤免疫和其他的免疫疗法得到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肿瘤微环境由通过癌细胞和周围基质细胞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产生的免疫抑制性网络组成。这种环境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是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代表未成熟骨髓细胞的异质群体,在分化的不同阶段停滞,并响应各种肿瘤因子而扩增。此外,这些细胞获得抑制表型,表达抗炎细胞因子和活性氧和氮物质,并抑制T细胞免疫应答。MDSC在调节免疫效应细胞和恶性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中发挥不同的作用,其数量增加与肿瘤发生进展,不良预后和免疫治疗策略有效性降低相关。了解MDSC的免疫调节功能及机制有助于探求有效的免疫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8.
陈玉娟  黄彦 《医学综述》2011,17(19):2935-2938
肿瘤相关调节性T细胞、髓系来源抑制细胞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调节性树突状细胞等免疫抑制细胞在肿瘤免疫逃逸过程中能够诱导免疫抑制反应。这些细胞在肿瘤源性因子等因素的影响下分化成熟、产生效应,并可迁移至其他部位,参与肿瘤的转移。在肿瘤免疫中,对这些肿瘤相关免疫抑制细胞的研究能够为发展新的抗肿瘤免疫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世纪50~60年代,Burnet和Thomas提出免疫监视(immunosurvellance)学说,认为机体免疫系统可以通过细胞免疫机制杀灭肿瘤细胞。此后,许多资料支持并丰富了这一学说。目前认为,T细胞、B细胞、NK细胞、巨噬细胞和多种细胞因子参与肿瘤杀伤过程。机体有一系列的免疫监视机制,但肿瘤仍能发生和持续发展,原因是肿瘤细胞存在多种免疫逃逸机制。近年研究显示,与凋亡有关的Fas/FasL系统在免疫逃逸中有重要作用。本文就此方面研究进展作一综述。yh1 Fas和FasLFas和FasL相互作用是细胞凋亡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环氧化酶1(COX-1)与肿瘤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其机制。方法使用野生型(WT)和环氧化酶1基因敲除(COX-1 KO)小鼠,建立肿瘤小鼠模型,观察肿瘤体积变化和小鼠生存时间,绘制肿瘤体积变化曲线和小鼠生存曲线;采用流式细胞计数,检测小鼠脾脏中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和体外诱导分化骨髓细胞中树突状细胞(DC)和MDSC的比例;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MDSC增殖相关因子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 COX-1 KO荷瘤小鼠,肿瘤生长速度加快,生存时间缩短;COX-1与骨髓细胞的分化成熟密切相关,COX-1基因敲除以后,骨髓细胞分化成熟障碍,成熟的免疫细胞减少而MDSC大量产生;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COX-1基因敲除以后钙结合蛋白S100A8、S100A9,细胞因子IL-10、VEGF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可能参与介导了COX-1抑制引起的MDSC聚集。结论 COX-1抑制可促进MDSC的产生和聚集,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的抑制,从而促进肿瘤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