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临床综合征,其病情变化多样,既可逆转为稳定型心绞痛,也可迅速发展为AMI或猝死。因此,对UAP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有着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我院采用小剂量尿激酶(UK)延迟溶栓治疗UAP24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临床综合征,其病情变化多样,既可逆转为稳定型心绞痛、也可以迅速发展为AMI或猝死,因此,对UAP  相似文献   

3.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一种中间临床状态,是发生心脏事件的高危因素;UAP患者病情严重,预后欠佳,极易发展为AMI和发生猝死,因此,选择适当的治疗对改善其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不稳定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一种中间型临床综合症。UAP的发生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栓形成密切相关。我们用小剂量尿激酶治疗UAP14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赵诚 《中原医刊》2007,34(1):86-87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一种临床状态,病情较重,如不有效进行治疗,可能迅速转化为AMI甚至猝死。我们对40例糖尿病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取得明显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是介于稳定性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和急性心肌梗塞(Acute myocardial infarct,AMI)之间的一组不稳定的心肌缺血综合征。UAP患者的发生与冠脉内血栓形成和血小板聚集有关,如不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发展为AMI或猝死,在临床上选择适宜的药物治疗方案,对改善UAP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韩俊峰 《中原医刊》2007,34(17):64-65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一组综合征,其发病率较高,极易发展为心肌梗死,甚至猝死。因此,积极治疗UAP可预防AMI的发生。在广大基层医院,不具备介入条件,药物治疗是惟一的手段,我院自2002年开始对UAP病人采用小剂量尿激酶(UK)溶栓疗法,获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是介于稳定性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和急性心肌梗塞(Acute myocardial infarct,AMI)之间的一组不稳定的心肌缺血综合征。UAP患者的发生与冠脉内血栓形成和血小板聚集有关,如不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发展为AMI或猝死,在临床上选择适宜的药物治疗方案,对改善UAP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丽  肖俊营 《当代医学》2010,16(1):144-144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为稳定性劳累性和心肌梗死之间的状态,它包括了除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外的所有类型的心绞痛,还包括冠状动脉成形术后心绞痛,冠状动脉旁路术后心绞痛等新近提出的心绞痛类型。不稳定型心绞痛易发生急性心肌梗死(AMI)和猝死。我们通过对UAP患者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加西药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研究,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对心电图、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一组临床心绞痛综合征。我院应用低分子肝素钠,辛伐他汀治疗UAP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李楠 《基层医学论坛》2010,(27):864-864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一种中间型心肌缺血状态,发病率高,病情变化快,可逆转为稳定型心绞痛,也可能迅速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正确诊断,及时救护是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预后的关键。现将我院急诊救护36例UAP患者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潘淑荣 《中外医疗》2009,28(13):59-59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笔者使用氯吡格雷加丹参注射液对4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进行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介于急性心肌梗死(AMI)与稳定型心绞痛(AP)之间的一种临床综合征,病情极不稳定,可迅速发展为AMI或心源性猝死^[1].其综合的规范的药物治疗中,抗血小板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将昆明市五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UAP资料完整患者68例,随机分为冠心病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在常规治疗上加用小剂量硫酸氢氯吡格雷组(治疗组)两组,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一种综合征,可逆转为稳定型心绞痛,也可迅速发展为AMI或猝死。发病率高,危险眭大,是冠心病患者常见就诊病因。我院自2004年1月~2006年6月,使用低分子肝素钙(博璞青,由天津红日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及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舒亚,由齐鲁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3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性心绞痛(SAP)和急性心肌梗塞(AMI)之间的一组综合征。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病情较重,预后不良,极易发展为急性心肌梗塞和猝死,选择适当的治疗对改善其预后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水蛭粉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旨在观察水蛭粉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有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找出缺血修饰白蛋白(IMA)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关系。方法通过对23例心肌梗死(AMI)组、4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和150例健康对照组的IMA的检测,得出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MI组和UAP组比对照组IMA值明显升高,AMI组与UAP组IMA值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7.
何士利 《中外医疗》2009,28(14):132-132
不稳定型心绞痛(LI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塞死(AMI)之间的一种中间型心肌缺血状态,发病率高,病情变化快,可逆转为稳定型心绞痛,也可能迅速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正确诊断,及时救护是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预后的关键。现将我院对48例UAP患者急诊护理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易发生急性心肌梗死(AMI)和猝死。我们通过对UAP患者用红花注射液、葡萄糖注射液加西药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研究,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对心电图、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陈广湛 《中外医疗》2009,28(3):29-30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ACS患者48例,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P)24例、心肌梗死(AMI)24例,正常健康人25例为对照组,采用透射比浊法分别测定ACS组、UAP组及对照组的hs-CRP浓度,常规检测所有患者的血脂和心肌酶水平。结果AMI组与UAP组hs-CRP、LDL-C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但AMI组hs-CRP浓度高于UAP组(P〈0.05);AMI组与UAP组HDL-C浓度低于对照组(P〈0.05),LDL-C与HDL-C浓度在UAP、AMI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K和CK-MB浓度AMI组高于UAP组与对照组(P〈0.05)。结论将hs-CRP结合血脂和心肌酶的变化,对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性心绞痛的辅助诊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一种,它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AMI)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其发生过程千变万化,从数分钟内症状缓解到胸痛症状反复发作并快速进展为AMI。粥样斑块不稳定及所伴发的冠状动脉痉挛和血栓形成是UAP的病理基础,治疗及时恰当可挽救濒死的心肌,降低并发症及病死率。低分子肝素(LMWH)具有快速和持续的抗血栓形成作用,并能改善血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