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有机磷类农药乐斯本,沙蚕毒素类农药杀虫双和阿维菌素类农药阿巴丁、害极灭、杀虫素对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实验种群成虫和1—2龄幼虫的LC_(50)分别为:成虫48.68,20.97,4.27,1.40和0.63ppm;幼虫70.94,30.42,2.21,2.91和2.08ppm。阿维菌素类农药对美洲斑潜蝇成虫和幼虫均具有较强的毒性.通过比较测定美洲斑潜蝇敏感种群和自然种群幼虫对农药敏感性的差异,得出美洲斑潜蝇对乐斯本的抗性已达到低抗性水平,抗性倍数为9.6倍;而对阿维菌素类农药处于敏感水平.  相似文献   

2.
三种斑潜蝇的酯酶同工酶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法分析了美洲斑潜蝇 L iriomyza sativae、南美斑潜蝇 L iriomyzahuidobrensis和番茄斑潜蝇 L iriomyza bryoniae的酯酶同工酶的变化 ,结果表明这 3种斑潜蝇的酶谱均有区别。美洲斑潜蝇有 5条带 ,南美斑潜蝇有 3条带 ,番茄斑潜蝇有 6条带  相似文献   

3.
历时5年对美洲斑潜蝇进行观察研究,我们初步摸湖美洲斑潜蝇在芜湖的分布和危害情况,及其基本的生物学特性。针对该虫在芜湖地区秋季重发的发生规律,提出有效控制及化学防治措施,为美洲斑潜蝇的检疫和综合控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前提。  相似文献   

4.
美洲斑潜蝇、南美斑潜蝇寄主植物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洲斑潜蝇和南美斑潜蝇的寄主植物都十分广泛 ,两者的寄主范围既有重叠 ,也有差异。如在福州郊区 ,美洲斑潜蝇的寄主植物有 2 0科 58属 85种 (含变种 ) ,南美斑潜蝇的寄主植物有 2 0科 5属 73种 (含变种 ) ;4 6种为它们共同的寄主植物。而且两种斑潜蝇对寄主植物的嗜好性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5.
通过室内饲养观察和田间系统调查,研究了海南岛美洲斑潜蝇的生物学特性,并采用干扰作用控制指数(IIPC)评价了几种杀虫剂对美洲斑潜蝇种群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1)该虫在海南年发生19 ̄20代,卵历期2 ̄4d,幼虫历期3 ̄7d,蛹历期7d,成虫寿命在15d左右;2)1.8%集琦虫螨克和1%农哈哈对美洲斑潜蝇种群控制效果较好,其干扰作用控制指数分别为0.116和0.111;而98%的巴丹对美洲斑潜蝇种群  相似文献   

6.
为了明确3种常用农药及其混配对茴香薄翅野螟幼虫的毒力。采用胃毒法,室内测定3种农药的LC_(50)及3种混配药剂的共毒系数。结果表明:在处理24 h之后,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0.31+0.74)mg/L和阿维菌素+毒死蜱(0.31+0.42)mg/L两个配比对茴香薄翅野螟幼虫的毒力均呈现出增效作用,共毒系数分别为302.34和441.73,其中阿维菌素+毒死蜱的配比增效作用最大。高效氯氰菊酯+毒死蜱(0.74+0.42)mg/L配比对茴香薄翅膀野螟的毒力呈现拮抗作用,共毒系数仅为1.19。在处理48 h之后,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阿维菌素+毒死蜱和高效氯氰菊酯+毒死蜱3个配比对茴香薄翅野螟幼虫的毒力均呈现出增效作用,共毒系数分别为644.08,155.21和239.58,其中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配比增效作用最大,说明这两种药剂混配在生产中防治该虫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张文  闫君  陈婷  张新中  张兰 《甘肃科技》2016,(21):144-148
本试验采用食品安全指数和农药残留风险系数法评估甘肃省3个城市春季的蔬菜、水果中16种农药残留风险。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采用多离子监测模式(MRM)对16种农药进行测定。结果显示:甘肃省3个城市春季蔬菜、水果的农药残留不合格率较低,检出率高的农药种类主要为腐霉利、毒死蜱、氯氟氰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氯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叶菜类蔬菜因毒死蜱、氯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存在不合格,安全指数值大于1,存在一定的风险;其它蔬菜、水果种类的农药残留安全指数值均小于1,表明所检测的29类蔬菜、水果的安全状态均为可以接受。16种农药中毒死蜱、腐霉利、氯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属于中度风险。为市场监管和抽检监测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不同寄主植物及寄主植物不同生育时期和不同温度条件下美洲斑潜蝇各龄幼虫头咽骨、口钩和取食道长度的测量,结果表明,按各龄幼虫头咽骨长度可以准确进行美洲斑潜蝇幼虫分龄,而取食道长度不同处理间的差异较大,不宜做为分龄标准。  相似文献   

9.
李辉 《甘肃科技》2001,17(6):40-40
鉴于我省发生危害的斑潜蝇主要有美洲斑潜蝇和南美斑潜蝇,而且在一半以上地区呈现南美斑潜蝇为优势种。为了做好斑潜蝇害虫的防治研究工作,笔者对上述两种斑潜蝇的种群数量动态及流行规律做了调查研究。 1 调查方法 采用黄板诱集和田间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分别设置温室监测点和露地监测点;用黄板调查时,将黄板吊置于作物上部10cm处,每7天更换一次,换黄板时,记录寄主,调查虫叶率、虫情指数和百叶虫数。并将黄板带回实验室,在显微镜下鉴别虫种并分别记数。 2 结果与分析 2.1 斑潜蝇在温室内的发生消长 美洲斑潜蝇在温室中2月中旬开…  相似文献   

10.
海南岛美洲斑潜蝇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饲养观察和田间系统调查,研究了海南岛美洲斑潜蝇的生物学特性,并采用干扰作用控制指数(IPC)评价了几种杀虫剂对美洲斑潜蝇种群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1)该虫在海南年发生19~20代,卵历期2~4d,幼虫历期3~7d,蛹历期7d,成虫寿命在15d左右;2)1.8%集琦虫螨克和1%农哈哈对美洲斑潜蝇种群控制效果较好,其干扰作用控制指数分别为0.116和0.111;而98%的巴丹对美洲斑潜蝇种群控制效果较差,IPC值为0.246;40%的氧化乐果的控制效果最差,IPC值为0.301  相似文献   

11.
三维散射问题通常采用电场积分方程(EFIE)结合矩量法(MOM)来求解,为了消除基于双线形4边形的混合域基函数在伽列金-矩量法的应用中所出现的积分奇异性,采用了参数坐标变换、相对坐标变换和奇异值提取相结合的技术,有效地消除了被积函数中出现的奇异性,并降低了原4维奇异性积分的维数,实例计算结果表明,该处理方法是正确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文章在“软件模拟硬件”思想指导下 ,实现基于RISC技术的指令流水虚拟机 ,突出介绍了利用VisualC + +的面向对象开发环境实现虚拟机器的基本构思、设计方法和过程 ,在虚拟机的设计和实现中应用了RISC与指令流水线两大技术 .该虚拟机的实现表明 ,在计算机上建立虚拟系统应用于实验、教学和进一步的研究中是具有可行性的 .  相似文献   

13.
线性代数课程是工科各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行列式的定义、计算和应用是线性代数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学生而言,行列式定义很难理解和掌握,从而导致很多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产生了畏惧和厌倦心态,甚至部分学生产生了放弃的想法。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该文对行列式一章教学内容进行了适当的增减优化,并采用问题式教学方法,教学实践证明,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4.
15.
CDMA蜂窝网无线定位技术测试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检测移动台信号到达2个基站的时间差实现CDMA蜂窝网中移动台定位的方法研究,对该定位技术进行了实际测试,分析了造成蜂窝网络中无线定位误差的原因,提出了实际情况下实现该项技术必须考虑的因素,通过验证,达到了较高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16.
专业定位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问题。本文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所在学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现状,分析了该专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了该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技术主导型应用人才,给出了技术主导型应用人才所需要的专业能力结构,据此设计出相应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7.
一种复合混凝土膨胀剂类制品氯含量测定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一种复合混凝土膨胀剂类制品氯含量测定方案,简述了该方案的探索过程,通过该方案用于复合混凝土膨胀剂类制品氯含量测定,以及其他样品应用该方案后的测定结果与应用其它国标方法测定结果的对比分析,认为该方案实用、可行。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给出适用于所有最小相位系统为被控对象的MRAS的简化工程设计方法,对于解决一般工程控制问题具有普遍意义.作为本方法的理论依据,文中给出一条定理及其数学证明.定理表明使用该方法设计的MRAS满足渐近超稳定性条件.文中还讨论了该方法的应用情况,从而论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赵勇超  徐庆生  秦海菲 《江西科学》2013,(6):830-832,853
在一般的数字签名中,任何拥有签名者公钥的人,都可以验证该签名的有效性.但这种性质,在签名者想要保护其隐私性的情况下,是该签名者所不期望的.指定验证者签名概念的提出,能很好解决这种情况下的问题,而基于身份技术的使用,又能对公钥授权机构的密钥分发问题加以很好的解决.利用双线性对可实现密码学上基于身份的签名应用.就基于身份的指定验证者签名方案进行研究,利用双线性知识,参照前人的指定验证者签名方案,在系统设置阶段增加一个单向的无碰撞Hash函数,在签名阶段选取一个参数,在签名和验证阶段应用系统初设阶段所定义的Hash函数构造本方案.并对方案在可验证性、安全性及性能做了相应分析.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JD2-1型雨量数据采集仪的安装调试及近5年的观测使用,对该仪器的构造、功能、原理、使用方法及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就本地区在使用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