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我国结核病仍是常见病、多发病,肺结核是结核病最常见的类型。X线检查既经济又简单易行仍是目前诊断本病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为我科近期发现肺结核病人的结果分析,着重探讨其临床X线表现特点及应注意的问题。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均摄胸部正位片一张。依据李氏等提出的标准诊断:(1)痰涂片和/或培养查到抗酸杆菌;(2)X线胸透和胸片查到肺部病变且排除其他疾病者;(3)病史、症状和常规检查符合肺结核病者。上述3项具备2项,即可诊断为肺结核。我科自2004年12月至2005年2月,按上述标准诊断肺结核64例,其中男56例,女8例,男女比为7∶…  相似文献   

2.
结核病是临床容易误诊的传染病之一。本文收集了我科3年来收治的36例老年肺结核误诊病例,现将误诊情况加以分析。1 临床资料 凡我院1996年8月~1999年8月收治并确诊为肺结核患者均为调查对象。肺结核诊断标准:(1)具有结核中毒症状、X线胸片显示结核浸润影、痰徐片抗酸杆菌阴性;(2)具有结核中毒症状或互线胸片显示结核浸润影,同时痰涂片抗酸杆菌阳性;(3)具有结核中毒症状、X线胸片显示结核浸润影,抗炎治疗无效,抗结核治疗有效;(4)既往有明确肺结核病史,现在具有结核中毒症状,一系列X线胸片提示肺内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肺下野结核误诊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53例在外院误诊,转本所后经反复多次涂片查痰、痰培养、纤支镜术后痰培养、病理活检、胸部CT扫描、排除其他肺部疾患后给予诊断性治疗观察追踪而诊断的肺下野结核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3例患者中确诊49例,确诊率为92.5%,10例多次反复痰涂片找到抗酸杆菌;8例痰培养找到抗酸杆菌;5例纤支镜术后痰培养找到抗酸杆菌;1例纤支镜术后病理活检确诊;经皮肺活检确诊1例,9例经胸部CT扫描、PPD试验强阳性确诊;19例根据X线胸片及临床综合分析排除肺部其他病变后给予诊断性抗结核治疗观察追踪2个月确诊15例,4例病灶无变化或扩大.结论 对肺下野或其他比较特殊部位的病灶,在常规检查不能确诊、高度怀疑肺结核的情况下,尽早到结防机构采取细菌学检查、病理检查、诊断性治疗等综合手段,以尽快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4.
杜广增  杜家胜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8):2850-2850
病例介绍:患者。女,56岁.因发热、咳嗽2个月,加重伴咳脓痰3天,于2004年4月21日入院。2月前,因发热、咳嗽在市某医院诊治,X线胸片示双肺中上野斑片状密度增高影。诊为双肺结核,转入市胸科医院住院治疗。住院后查结核菌素试验阴性,3次痰涂片抗酸分枝杆菌阴性.痰培养无抗酸分枝杆菌生长,诊为痰菌阴性肺结核.给予链霉素0.75g肌肉注射1次/日、异烟肼0.3g1次/日、利福平0.45g1次/日,并对症支持治疗11天,病情无明显好转,患者自动出院。出院后仍按上剂量服用。3天前.患者咳嗽加重并咳大量脓性痰.痰中不带血入院。  相似文献   

5.
呼吸道感染是肺结核患者常见的并发症,重症肺结核继发肺感染更是诱发死亡的主要因素。为探讨肺结核患者呼吸道致病菌分离耐药情况及并发肺感染时的临床特点,我们对252例活动性肺结核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l)病例:选择我院1996年1月~12月经临床确诊为活动性肺结核的住院患者252例。男186例,女66例,年龄12~76岁,平均48.2岁。(2)症状与体征:主要症状为发热、咳嗽、咳痰、咯血等。252例中87例肺部可闻及干湿 音及呼吸音减低等,72例痰涂片抗酸染色见结核菌,89例X线胸片或胸CT检查肺内发现空洞,102例结核病变分布范围在…  相似文献   

6.
卢玉山  邓辉 《江西医药》2002,37(4):293-294
痰结核菌涂片(培养)阳性是确诊活动性肺结核的直接病原学证据,是发现传染源的依据.但临床应用上涂片阳性率低,培养时间长.而对于X线表现不典型、涂片阴性者仍是造成误诊的最主要的原因.本文对本院经X线诊断的65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同时进行痰结核菌检查、血清结核抗体和PPD皮试检测,以评估3种方法联合测定对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成人不典型肺结核病的漏诊误诊原因和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方法对我们医院自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的80例成人不典型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0例成人不典型肺结核患者中,经痰涂片抗酸染色阳性而确诊的有3例,经痰培养而确诊的有4例,经胸腔积液检查而确诊的有15例,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而确诊的有18例,经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而确诊的有24例,经手术而确诊的有16例。结论成人不典型肺结核患者的诊断应当结合胸部影像学、实验室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CT引导下肺穿刺以及手术获取组织病理等手段进行综合判断,从而减少漏诊误诊,提高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肺下叶结核的诊断、误诊原因及X线胸片的特点。方法 对 114例肺下叶结核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痰涂片菌阳 6 8例 (5 9 6 5 % ) ;4 6例痰菌阴性 ,经纤支镜检查确诊 19例 ,2例手术证实 ;另 2 5例抗结核治疗后确诊。结论 肺下叶结核容易造成误诊 ,肺下叶结核易并发支气管内膜结核。对一、两次痰菌阴性、X线胸片有可疑的病例 ,仍需进一步作痰菌培养、检测抗结核抗体、CT及纤支镜等检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在痰菌阴性肺结核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菌阴肺结核患者的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结果,了解镜下表现及组织活检病理、支气管镜刷检涂片和术后痰涂片找抗酸杆菌3种不同取材方法对肺结核诊断的阳性率。结果 60例患者中54例镜检发现异常,电子支气管镜主要表现为黏膜充血水肿36.7%(22/60)、溃疡或干酪样坏死13.3%(8/60)、增厚粗糙6.7%(4/60)、管腔狭窄21.7%(13/60)及肉芽肿样结节11.7%(7/60)。组织活检、刷检涂片及术后痰涂片检查的阳性率分别是59.3%、66.6%和43.3%,全部病例均经电子支气管镜确诊,确诊率100%。结论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在菌阴肺结核诊断中有重要价值,可提高确诊率,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0.
杨晓秋  王文玲 《贵州医药》1992,16(2):103-104
近年来文献报告粟粒型肺结核在老年人发生率有增高趋势,且老年患者临床表现多样或隐匿,诊断常有困难,误诊较多。为此,将我院1979~1989年间经痰菌和 X 线胸片检查并结合临床表现确诊,年龄在50岁以上的粟粒型肺结核共47例的临床特点、误诊原因和预后等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性别年龄:男28例,女19例。年龄在50~59岁26例,60~69岁14例,70岁以上7例。二、诊断情况: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19例,肺炎9例,肺癌、伤寒、胃溃疡各2例,胆囊炎、慢性胃炎、沙感各1例,误诊率80.9%,均为院外误诊。发病后半月内确诊者7例,最长者4个月才确诊。  相似文献   

11.
曹莉 《中国实用医药》2010,5(14):116-117
目的探讨支气管内膜结核的临床特点及诊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诊断明确的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支气管内膜结核未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误诊比例较高。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确诊支气管内膜结核,尤其是影像学改变不明显和痰涂片抗酸菌检查阴性者的重要方法 。  相似文献   

12.
活动性肺结核病人中有相当一部分患者虽经反复多次痰浓集找抗酸杆菌(简称痰集菌)检查仍为阴性,尤其是在X线胸片和临床症状不典型时诊断比较困难,我们对5例病人作选择性的纤支镜检查获得了阳性的证据,从而明确了诊断。资料与方法5例中男性3例,女性2例。年龄26~51岁。既往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X线胸片诊断肺癌过程中的误诊原因,进一步提高阅读X线胸片的水平以及诊断肺癌的综合分析能力。方法整理河南省胸科医院呼吸科经病理及CT诊断为肺癌的27例误诊病例资料,分析X线表现和误诊原因。结果 27例患者经X线胸片误诊报告为肺炎8例,结核性胸膜炎7例,浸润性肺结核6例,肺结核空洞4例,纵隔肿瘤2例。全部患者经病理及CT复查为肺癌。结论肺癌灶不典型以及发生多部位转移时,其X线表现与肺结核等疾病相似,且鉴别较难,需要密切结合临床症状和借助其它检查设施综合分析或进一步检查,进而降低误诊率。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告我院近3年来应用利福平、雷米封治疗肺结核过程中致类赫氏反应3例.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例1,患者男,28岁,确诊为左上肺浸润型肺结核并左侧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痰涂片抗酸菌阳性。确诊后给予雷米封、利福平、乙胺丁醇、毗咦酸胶抗病治疗及胸腔穿刺抽液.l周后胸水消失。于抗衡后dls又出现咳嗽、左侧胸水再发。经多次抽液后胸水消失,但复查胸部X线见在上肺结核病灶扩大,并于左中下肺野出现新的小片浸润影。考虑为类赫氏反应.继续按原方案治疗并加用强的松30mg/d.干抗榜治疗的d60复查胸片,见病灶明显吸收。例2,患者男…  相似文献   

15.
38例肺结核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淑红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7):120-120
目的:探讨肺结核误诊原凶,提高肺结核的诊断水平。方法:对北京市顺义区南法信卫生院和区肺结核防治所2004-2008年38例肺结核误诊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同顾分析。结果:误诊疾病分别为感冒(病毒性)、慢性支气管炎7例、肺炎9例,支气管扩张、肺脓疡、炎性假瘤各2例、肺癌5例、其他并发症11例。结论:为避免肺结核误诊.应规范及反复多次进行痰涂片培养检查;尽早完成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定期复查,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初治空洞性肺结核的临床特点及短程化疗方案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确诊的49例空洞性肺结核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49例患者中咳嗽45例,发热43例,乏力、盗汗27例,痰涂片阳性36例。X线胸片表现为单发、薄壁、干酪性空洞43例,病变累及2个以上肺野34例。6个月疗程结束后,病程小于30d者空洞治疗有效率为75.6%,病程大于30d者空洞治疗有效率为42.1%。结论初治空洞性肺结核多有典型的结核中毒症状,X线胸片以单发、薄壁、干酪性空洞为主,病变累及多个肺野,早期治疗有利于空洞的吸收。  相似文献   

17.
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抗结核治疗疗效,以便早期诊断,合理治疗,提高治愈率.方法 收集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56例(糖尿病组),随机入选同期不合并糖尿病的肺结核患者60例(非糖尿病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胸部X线表现、抗酸杆菌痰涂片检查、抗结核治疗疗效等.结果 糖尿病组患者中,急性或亚急性起病患者33例(58.9%),咳嗽咳痰患者49例(87.5%),咯血患者35例(62.5%),盗汗患者34例(60.7%),消瘦患者50例(89.3%),X线表现以大片浸润或干酪性肺炎(64.3%)、空洞形成(41.1%)为主,抗酸杆菌痰涂片检查阳性率为69.6%,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糖尿病组患者抗结核治疗总有效率89.3%,痰菌阴转率76.9%,低于非糖尿病组(P<0.05).结论 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上大多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临床表现较明显,胸片检查多表现为大片浸润.干酪性肺炎以及空洞形成,抗酸杆菌痰涂片检查阳性率高,强化血糖控制及适当延长抗结核疗程有助于提高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18.
肺下叶结核114例诊治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肺下叶结核的诊断、误诊原因及X线胸片的特点。方法:对114例肺下叶结核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痰涂片菌阳68例(59.65%);46例痰菌阴性,经纤支镜检查确诊19例,2例手术证实;另25例抗结核治疗的确诊。结论:肺下叶结核容易造成误诊,肺下叶结核易并发支气管内膜结核。对一、两次痰菌阴性、X线胸片有可疑的病例,仍需进一步作痰菌培养、检测抗结核抗体、CT及纤支镜等检查。  相似文献   

19.
例1男,72岁。因低热、咳嗽1个月于2004年9月8日入院,诊断继发性肺结核、初治。胸部X线片及胸部CT显示两上叶病变,右上2.5cm×1.5cm空洞形成,痰涂片抗酸杆菌(+),血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正常。予2SHRZ/4HR方案,链霉素(SM):9.75g肌肉注射,每日1次;异烟肼(INH)0.3g每日1次,口服;  相似文献   

20.
我院呼吸科自1998年11月~2002年11月 ,经作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纤支镜检查 )、病理活检、刷检涂片找抗酸杆菌等确诊支气管结核21例 ,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 :21例中 ,男8例 ,女13例 ,年龄22~69岁 ,平均43岁 ,30岁以下3例 ,31~40岁9例 ,41~50岁5例 ,51~60岁3例 ,69岁1例。1 2临床表现 :就诊时病程3月以下9例 ,3月以上12例 ,病程最长者16月 ,主要症状 :咳嗽17例 (主要为刺激性咳嗽 )、咯血5例、发热8例、盗汗7例、胸痛3例、胸闷气促2例、乏力3例、体重下降5例。1 3胸部X线检查结果 :提示肺结核4例 ,肺炎7例 ,阻塞性肺炎2例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