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环氧合酶-2与宫颈癌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宫颈癌是全球妇女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的首位.目前,从分子水平探索宫颈癌的发病机理,寻找早期诊断、有效治疗和预后评估的新靶点是国内外研究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环氧合酶(COX)是近年来肿瘤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并且COX-2抑制剂有望成为肿瘤治疗新的靶点.本文就COX-2致癌机理及其与宫颈癌的相关性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子宫颈癌组织中环氧合酶-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及其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并研究二者的相关性.方法 以62例宫颈癌患者的宫颈癌组织作为研究组,35例因其他原因行子宫切除术患者的正常宫颈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宫颈癌及正常宫颈组织中环氧合酶-2、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情况.结果 环氧合酶-2、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宫颈癌和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环氧合酶-2、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而与年龄、临床分期和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环氧合酶-2与病理分级无关(P>0.05),而基质金属蛋白酶-9与病理分级有关(P<0.05).环氧合酶-2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之间呈正相关(r=0.3220,P<0.05).结论 环氧合酶-2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与宫颈癌的侵袭转移相关,对宫颈癌的淋巴结转移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宫颈癌是危害广大妇女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是癌症造成妇女死亡的第二位原因.目前,从分子水平探索宫颈癌的发病机理,寻找早期诊断、有效治疗和预后评估的新靶点是国内外研究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肿瘤相关的酶学研究是攻克肿瘤的一个方向,较多报道表明,环氧合酶-2、一氧化氮合酶、端粒酶、基质金属蛋白酶等均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相关,可望成为宫颈癌诊断和预后判断的新标志物或肿瘤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4.
宫颈癌是危害广大妇女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是癌症造成妇女死亡的第二位原因。目前,从分子水平探索宫颈癌的发病机理,寻找早期诊断、有效治疗和预后评估的新靶点是国内外研究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肿瘤相关的酶学研究是攻克肿瘤的一个方向,较多报道表明,环氧合酶-2、一氧化氮合酶、端粒酶、基质金属蛋白酶等均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相关,可望成为宫颈癌诊断和预后判断的新标志物或肿瘤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5.
摘要:放疗抵抗(radioresistance)是导致临床放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肿瘤患者治疗效果。环氧合酶-2升高产生的乏氧效应、细胞周期阻滞、抑制肿瘤细胞凋亡和促进肿瘤细胞侵袭转移等多种因素都与放疗抵抗密切相关。研究环氧合酶-2与放疗抵抗的关系,并寻找有效应对措施以减少或逆转放疗抵抗是提高放疗疗效的关键。因此,对环氧合酶-2的研究可能成为放疗增敏的新思路和新靶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动脉介入化疗前后宫颈癌组织内肿瘤细胞环氧合酶-2及核因子-κB表达的动态变化.方法 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6例宫颈癌介入治疗前后标本环氧合酶-2及核因子-κB的表达.结果 介入治疗前与介入治疗后第14天、第28天,环氧合酶-2表达率分别为80.77%、42.31%、53.85%;核因子-κB表达率为73.08%、38.46%、42.31%.环氧合酶-2及核因子-κB表达 3个时间点两两比较,除介入后第14天与第28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介入治疗前与介入治疗后第14天、第28天环氧合酶-2表达率比较:χ2分别为8.13和4.28,均P<0.05;核因子-κB表达率比较:χ2分别为6.31和5.04,均P<0.05.结论 介入治疗能有效地逆转癌组织局部肿瘤细胞环氧合酶-2及核因子-κB的表达.  相似文献   

7.
半乳糖凝集素(Galectins)是四类凝集素中的一种.参与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包括细胞生长和凋亡、细胞黏附、新生血管形成和肿瘤浸润与转移等.目前Galectins与宫颈癌的关系研究主要集中在Galectin-1、-3、-9 三个亚型,但尚处在开始阶段.近期实验研究表明,Galectins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宫颈癌发生、侵袭、转移、复发、预后密切相关.Galectins有望成为宫颈癌诊断的重要标志物和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中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COX-2)、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免疫组化检测56例子宫颈癌及76例上皮内瘤变患者组织COX-2及MMP-9的表达,53例正常宫颈组织为对照组,研究COX-2及MMP-9的表达与病理分级、分期组织学类型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对照组、CIN组及宫颈癌COX-2及MMP-9表达阳性率依次升高,任意2组COX-2及MMP-9表达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COX-2在淋巴结转移阳性及深肌层浸润宫颈癌患者阳性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MMP-9在高病理分级、高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阳性及深肌层浸润宫颈癌患者阳性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CIN中COX-2与MMP-9表达的符合率为78. 1%,宫颈癌中COX-2与MMP-9表达的符合率为82. 1%。结论宫颈癌MMP-9与COX-2的高表达与肿瘤浸润、转移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宫颈癌患者磁共振成像特征及扩散加权成像(DWI)参数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7年6月该院收治的100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磁共振平扫以及DWI检查,并分析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与磁共振成像特征及DWI参数的相关性。结果病变部位以宫颈为中心,信号特征为T_1WI呈等信号,T_2WI呈高信号,T_2脂肪抑制序列(T_2FS)呈显著高信号,DWI呈高信号。宫颈癌分化程度为中或高、无淋巴结转移以及肿瘤细胞间质占比70%患者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分别高于分化程度为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以及肿瘤细胞间质占比≥70%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宫颈癌病理分期为Ⅰ~Ⅱ期和Ⅲ~Ⅳ期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可得: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分期与ADC值无关,肿瘤分化程度与ADC值呈正相关(r=0.523,P=0.000),淋巴结转移以及肿瘤细胞间质占比与ADC值均呈负相关(r=-0.565,P=0.000;r=-0.572,P=0.000)。结论磁共振成像特征以及DWI参数均与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可为临床上宫颈癌治疗、预后评估提供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14ORF166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临床意义及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3月于海南省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80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手术切除80例宫颈癌组织标本及80例癌旁正常组织标本,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宫颈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C14ORF166蛋白表达情况,分析C14ORF166蛋白表达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C14ORF166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8. 75%(31例),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2. 50%,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C14ORF166蛋白表达与宫颈癌患者年龄、病理类型、组织分化无显著相关性(P0. 05),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 0. 05)。C14ORF166蛋白高表达者5年总生存率为64. 29%,明显低于C14ORF166蛋白低表达者(86. 79%)(P0. 01)。结论 C14ORF166蛋白在宫颈癌中呈明显高表达,且与宫颈癌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