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周小丽  罗忆 《建筑技术》2006,37(4):256-258
上海铁路南站主站房屋面工程采用多层构造阳光板屋面系统的构造和节点设计,为高通透性的屋面系统的开发及推广,提供了一种新的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2.
申城“十五“期间的重大交通基础设施——上海铁路南站工程面积达6万平方米的圆型主站屋屋面系统安装2月上句完成。意味着整个南站工程已基本建成,将于今年上半年投入运营。铁路南站不断吸引着来自各方的关注目光。1月24日上午,随着位于南站城市动力广场北侧的“火炬石”周边绿化顺利完成,标志着铁路南站的景观绿化工程已基本建成,这也是上海园林公司融入上海建工集团后完成的首个大型项目。  相似文献   

3.
1工程概况 上海铁路南站是为了解决上海已有客运枢纽能力的不足而进行的地下空间开发建设的上海21世纪标志性工程,也是上海市的重大工程.它的成功建造,将为加快上海交通运输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市内各交通枢纽之间的联系,并带动上海西南部地区的快速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针对上海铁路南站工程地下工程量大、周边环境极其复杂的特点,本文主要介绍了施工过程中所采取的一些关键施工技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上海铁路南站雨篷工程中新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继  方源 《钢结构》2008,23(1):28-31
上海铁路南站站台无柱雨篷工程,将斜撑变径管与铸钢件组合使用,使得雨篷整体结构简洁明快;3mm厚银白色铝板与进口16mm厚X型聚碳酸酯阳光板相组合,保证站台白天通透明亮;先进的屋面节点设计可确保屋面的防水等级。  相似文献   

5.
方刚 《建筑施工》2005,27(10):10-13
新建上海铁路南站主站屋工程位于原上海南站位置上,跨越了沪杭铁路线,施工期间如何保证沪杭铁路正常运行,是主站屋施工组织最为关键的技术难点.介绍了保证沪杭线铁路正常运行环境下上海铁路南站主站屋基础及结构施工组织中的相关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6.
太原南站异形聚碳酸酯板采光屋面板与板之间采用专用防水铝型材与倒鱼刺形钢龙骨连接固定,同时通过屋面细部节点的构造防水设计及合理施工,解决了温度变化引起聚碳酸酯板伸缩变形以及渗漏等问题。该屋面采用的聚碳酸酯板质轻、透光性好、隔音、节能、阻燃、抗冲击、承载力强,能满足采光屋面设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波形沥青板坡屋面防水保温系统施工技术在双层保温层之间铺设波形沥青板,在屋面结构内形成贯通的空腔,提升坡屋面的通风性能,可提高屋面的绝热保温性能,降低房屋的能耗;保温层的上方采取防水板材+防水层的结构形式,进行坡屋面的防水处理;面瓦铺设时采用防风搭扣对面瓦进行固定,有效地避免了面瓦被风刮走.  相似文献   

8.
碳酸酯耐力板(又称聚碳酸酯实心板、PC耐力板、PC防弹玻璃、PC实心板,聚碳酸脂板)是以高性能的工程塑料聚碳酸酯(PC)加工而成,用耐力平板压成波浪型就变成实心耐力瓦,由于其高强度、高韧性、高采光性等优点,被广泛用于体育场馆屋面、雨棚材料、高速公路隔音板等。本文介绍了淮安体育中心幕墙项目将聚碳酸酯耐力板设计成屋面系统,采用双层聚碳酸酯耐力板,从而形成屋面系统。  相似文献   

9.
以蒸压加气混凝土板在某工程中的应用为例,重点叙述了在施工过程中各工序的质量控制要点,包括审查板材排板图、板材及安装附件质量控制、板材安装质量控制、板缝处理质量控制、涂料施工质量控制以及屋面防水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等,可为类似工程的监理和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世博轴地下空间绿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婷婷 《园林》2009,(12):24-27
借鉴地下空间绿化的成功案例 上海铁路南站广场地下空间和室内空间绿化工程的成功案例,对世博轴地下空间的绿化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上海铁路南站广场于2004年在地面广场与地下车库、地下铁路之间连接的下沉式地下空间,种植了乌哺鸡竹,五年多的时间过去了,其长势良好。而在候车大厅内,通过顶部天棚引入阳光,种植了苏铁、绿萝等植物,取得了较好的景观效果。  相似文献   

11.
对上海铁路南站主站屋新型大跨度钢屋盖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有限元分析,研究了影响此类屋盖结构动力特性的不同因素。得出的结果有:预应力效应影响屋盖结构的振型频率分布;下部混凝土结构与上部屋盖的共同工作效应相当于为屋盖提供了刚度较大的弹性支座;几何非线性特性影响不显著。在时程分析基础上,研究了多维地震输入对屋盖地震响应的影响,指出内柱为屋盖结构的一个较薄弱部位;给出了拉索预应力的初始设计值;并通过时程分析,验证了该预应力设计值可以保证拉索体系在多遇和罕遇地震下均能够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12.
长沙南站是武广客运专线上的一个大型枢纽站,其A,B区上部大跨钢屋盖为曲面空间网格结构,局部采光顶屋面为张弦梁结构,网格厚度为3.6m;网格结构采用了多点支承,支承结构为钢管柱和多级分叉树形柱。为了满足建筑效果及节点承载力的需要,部分节点采用了铸钢节点,并对该类型节点进行了节点试验和有限元分析;工程通过风洞试验及风振分析解决了抗风问题,归纳了长沙南站屋面工程风荷载的分布规律。工程安装方案采用了改进版的分块吊装法施工,设计中用SAP2000软件进行了全过程的施工模拟分析,并比较了考虑施工模拟工况后对分析结果的影响。介绍了该复杂空间网壳结构的造型、布置、结构建模、节点设计、抗风计算、施工模拟和结构分析。  相似文献   

13.
太原南站直立锁边铝镁锰合金金属屋面由48把单元伞组成,其面层系统构成包括镀锌钢丝网、铝合金支座、杜邦特卫强隔气膜、玻璃保温棉、特卫强防水透气膜以及"贝姆"压型铝镁锰金属屋面板。本文述及该屋面的设计及施工技术,指出它具有防水性能强、抗屋盖变形、防火及防雪崩的特点,非常适用于钢构建筑。  相似文献   

14.
上海铁路南站是上海西南地区的交通枢纽,其钢屋盖采用圆形平面,最大直径为275m,由径向布置的18根Y形主梁和位于中心的顶压环组成,并布置了主索和环索以提高屋盖的抗扭刚度。屋盖体系支承在内、外两圈共54根柱子上,其中外柱设有斜索以提高结构体系的抗侧刚度。大跨度空间结构的特殊风荷载、由温度变化产生的胀缩效应引起的侧向力、结构的整体稳定性以及复杂节点的受力特性成为主要的设计难点。文中介绍了针对上述问题进行的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根据风洞试验的结果并考虑了结构在脉动风荷载作用下的动响应,得到了对应不同响应的等效风荷载;通过在外柱顶设置弹性支座,部分释放了由于温度变化产生的侧向力;通过对整个屋盖体系以及单根主梁分别进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得到了结构的整体稳定系数;通过节点有限元计算,根据应力分布对节点构造进行设计优化,保证了重要节点的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5.
大跨屋盖结构风致抖振响应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建立基于非定常风荷载的大跨屋盖结构风致动力响应的试验和分析方法。该方法采用多通道测压系统扩大同步测压点的数目,更全面地获得屋盖表面风压的时空特性,为准确计算结构风致响应奠定了基础。在动力分析方法上应用CQC法计算屋盖结构的风振响应,考虑多模态及模态间的耦合影响,编制了结构风致动力效应计算程序SWDP。最后对上海铁路南站工程屋盖结构的抖振响应结果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多通道测压系统可以有效地扩大同步测压点的数目;基于非定常风荷载的CQC方法是计算复杂大跨屋盖结构风振响应的有效方法;背景响应对于总响应的贡献通常是不可忽略的。  相似文献   

16.
大型基坑工程都具有复杂、工程难度大、成本高等特点,对其进行优化设计尤为重要。以上海南站南广场大型基坑为例,对其设计进行优化。优化内容包括利用场地条件采取可靠措施减少围护墙荷载、改变支撑体系、减少支撑道数、调整预留土台及加固体宽度及高度并设置与改变支撑体系相适应的挖土施工工艺等。实施结果表明该优化方案能节约工程成本、缩短工期。  相似文献   

17.
大跨度屋盖结构等效静力风荷载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构风致振动是控制大跨度屋盖结构设计的主要因素。大跨屋盖结构模态密集,风致振动有多模态参与并受模态交叉项影响的特性,这给建立大跨度屋盖结构等效静力风荷载的计算方法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本文基于计算共振分量的修正SRSS法,将LRC法和考虑模态耦合系数的惯性风荷载法相组合来表示等效静力风荷载。本文的方法能考虑模态之间相互耦合的情况,给出的等效静力风荷载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最后将该方法运用于一个实际工程,检验了计算方法的精度。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和CQC法得到的响应值非常接近,最大误差约为3%,相对而言SRSS法的计算误差较大。  相似文献   

18.
刘岩  盛平  王轶 《建筑技术》2014,(1):46-48
广州新南站高架候车层的钢筋混凝土楼盖面积大,属大型钢筋混凝土楼盖,高架候车层楼盖采用"跳仓法"施工技术,将混凝土的变形通过"先放后抗"的方法,实现了"抗放兼施,以抗为主"控制混凝土裂缝的目的。设计采用部分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部分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设计与"跳仓法"施工技术的结合,使高架候车层楼盖在使用过程中处于合理的工作状态。高架候车层混凝土楼盖浇筑完毕至今未见裂缝,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9.
在钢网架结构上施工超长弧形铝板+压型钢板屋面系统,既保证其防水、又要保证整体美观的建筑效果,文章就宁启铁路扬州火车站主站房采用的超长铝板+压型钢板的双层开放式弧形屋面工程的施工技术措施、制作安装施工工艺、质量控制等进行了系统的阐述。该屋面工程施工措施得当、工艺合理、质量控制严格,从而全面达到预期的工程施工目标。  相似文献   

20.
田承昊  董城  刘明  郑健  史月珍 《钢结构》2012,27(6):5-8,77
北京南站是大型现代化客运火车站,首次实现了桥梁结构和建筑结构的统一,即为"房桥合一"的结构体系。结合建筑特点对屋面与楼面结构体系进行优选:屋盖平面呈椭圆形,受力体系采用由两边跨的钢管桁架与中间跨的实腹式箱梁相结合的形式,站厅层采用框架结构。应用通用有限元软件进行整体结构分析,并着重介绍该工程的体系特点、中央屋盖钢结构形式方案优选、列车移动荷载激振下的振动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