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引言在过去的7年里,位于西雅图的IRIS数据管理中心的数据存档已成为地震学家为研究地球内部和震源情况而收集地震数据的数据源。在这些数据存档中,包含有执行IRIS PASSCAL项目期间部署的临时地震台站的数据,有IRIS全球地震台网的永久台站的数据,数字地震台网联盟的其他合作成员组织台网的数据以及来自美国地质调查局运行的早期数字台网的重要数据,由于中心还提供了获取这些波形数据有效方法,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地震波形数据的汇集中心。在大地震发生后的几小时内,地震学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地震台站巡检系统架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台站是开展地震观测和地震科学研究的基层机构,台站运行和维护关系到地震数据质量。以江苏省地震台站巡检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TOGAF的地震台站巡检系统架构,探索适合台站巡检的业务构架、数据架构、应用架构和技术架构,并给出地震台站巡检系统总体架构。该架构能够有效整合现有地震台站巡检系统应用,降低地震台站管理信息化建模难度,提高信息化架构规划和实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利用台站背景噪声方法对自贡的地震监测能力进行计算,结果显示:2018-2019年自贡及邻区共13个地震台站,自贡地震监测能力达到ML0.8;到2019年底又新增17个地震监测台站,自贡地震监测能力也随之提升到ML0.4,其中自流井、贡井、大安和沿滩4个区的地震监测能力达到ML0.2,荣县和富顺县局部地区的地震监测能力更是达到了ML0.1。通过震级与频度关系计算实际监测地震数据的最小完整性震级,发现实际监测能力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基本一致,可为后续自贡及邻区架设地震监测台站、调整地震监测台站布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福建地区的雷电活动频繁,地震台站的数据完整性和数据质量因雷电灾害严重降低。为确保台站仪器稳定运行及数据有效可靠,福建局实施多个措施对地震台站内、外部防雷进行整体改造。新型雷电预警系统设定多级报警阀值,并实时监视台站20km范围内大气电场强度,当系统监测值超阀值时,则发出预警并自动切换电源,为前兆仪器设备的防雷发挥着至关重要作用,也为取代人工断电模式提供安全保证,有利于地震台站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5.
地震台站是开展地震监测预报工作的基础,随着地震部门“国家地震速报与烈度预警工程”的实施,地震台站数量急剧增加,使得地震台站运维工作面临挑战。为此,本文使用ASP.net技术开发了陕西省地震台网运维故障管理信息化系统,该系统可对地震台站发生的故障进行信息化管理。该系统具备故障诊断、故障挂单、故障查询、故障完成等全流程信息化故障管理功能,还具备故障数据收集、导出、统计分析、企业微信通知、台站地图导航等多项功能,解决了台站发生故障后无标准化处置流程、资料均为纸质化、维修记录不全、管理不精准等问题。该系统可与陕西省地震局已开发的软件良好对接与使用,满足了陕西省地震台网管理工作的需要,大幅提高了运维工作效率,节约了人力成本,提高了台站信息化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前,国内无人值守数字地震台站数量众多,台站开关跳闸作为一项常见故障直接影响观测数据的稳定与连续,浪费大量人力物力。通过运用新产品自复位断路器能有效减少台站受雷电、漏电等原因影响造成的台站跳闸事故。该技术在无人值守数字地震台站中应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
地震台站台基噪声功率谱概率密度函数Matlab实现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选取2015年四川数字测震台网中筠连和华蓥山地震台记录的垂直分向连续波形数据,利用Matlab软件,计算地震台站台基噪声功率谱概率密度函数,分析地震台站环境噪声特征。结果表明,台站环境噪声功率谱密度概率密度分布对地震事件波形(体波、面波)、人为噪声(台站周围人为活动、车辆及机器噪声等高频干扰)、系统瞬变(数据丢失、地震计小故障)以及仪器标定信号等反映较好。使用台基噪声功率谱概率密度函数方法,有利于监测地震台站数据记录,提高观测数据质量。  相似文献   

8.
以廊坊市地震台站为例,分析研究现有市县地震台站现状,因地制宜制定台站发展规划,探索新型台站发展模式,为台站创新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针对南京市无人值守台站运维存在的不足,设计了一种基于GIS和3D台站模型的地震台站可视化运维平台。与目前台站维护系统相比,实现了台站设备监控信息多方位、多表现形式的展示,能够实时自动诊断台站故障,有效提高了南京市地震台网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晋冀蒙交界地区微震事件监测能力,以现有固定测震台站为基础增设临时地震台,并组网形成高密度临时测震台网;本文系统介绍了该临时测震台网的架设、运行方式、数据产出等关键环节。通过1年多的运行,该临时台网的组建使晋冀蒙交界地区的监测水平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1.
台湾地区复杂构造、高速率的地壳变形以及强地震活动,使其成为地球物理学家关注的热点.层析成像技术是应用较多的一门地球物理方法,Roecker(1987)很早就利用P波和S波走时成像技术研究台湾地区的结构.随着CWBSN地震台网大量三分量数字地震台站的架设,许多科学家利用这些台站记录的P波和S波走时数据先后反演了该地区的三维P波和S波速度结构.  相似文献   

12.
将地震台站计算机作为探讨目标,分析研究前兆站点计算机经常出现的 “系统死机” “自动关机” 和 “蓝屏” 等故障原因,提出合理有效的解决办法,及时排除故障,有效保障台站计算机的正常运行,这对台站计算机维护管理人员的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物联网技术在浙江省地震台站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目前浙江省地震监测台站不断增多,地震设备管理存在严重不足的现状,设计一种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及现代通信技术的地震设备物联网化智能管理系统,实现对台站设备从采购、仓储、安装、维修、报废等整个生命周期的实时监控与盘点。与传统资产管理模式相比,该系统能确保地震台站设备管理精确和高效运行,并可为地震台站设备故障原因分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利用西昌流动地震台阵2013年1月至4月观测的垂直分量的地震连续波形数据,计算了各台站评价环境噪声的功率谱密度概率密度函数,对地震台站环境背景噪声特征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西昌流动地震台阵多数台站环境的噪声水平较低,平均噪声水平在0.01~10 Hz频段低于全球新高噪声模型(NHNM)的参考值,不同台站在0.1~1 Hz频段的噪声水平基本相同,更接近于全球新低噪声模型(NLNM)的参考值。当地震计架设在基岩上并采用密封措施后,可以有效防风和保温,并且降低了气压变化对地震计的干扰。  相似文献   

15.
由深源远震体波记录反演华北部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重点研究的地区为河北省北部包括京津地区,以及山西、内蒙的部分地区,在此区选取了29个台站;在向东延伸的背景区,选取了6个台站。利用这些台站的深源远震体波记录资料,通过选取介质结构模型,计算理论地震图,与观测图进行拟合,以确定地震台下介质结构的可接受模型。在拟合时,对每个地震台站都选择若干次深源远震的体波记录作为观测图。对每个地震台站一般都算出60个不同模型的理论图。实际上做出的结果比地壳深,为大约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原来偏僻的地震观测台站已经位于城市的中心,而城市的建设势必导致台站的观测环境被破坏,影响数据的可靠性和使用价值。如何在飞速发展的城市中求得生存,是台站迫在眉睫的问题。本文通过云南昭通地震台和元谋地震台的典型案例分析,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并借鉴,为地震台站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基于地震台站自身特点,专业和通用设备在运行和维护时,缺少对工作量、仪器设备、能源电力消耗和公共支出等方面的量化研究。通过对黑龙江省地震台站的数据整理和对定额编制意义及原则的分析,建立地震台站运行维护定额体系和框架,并用实例和模型分析台站耗煤量,发现个别台站差异量明显。  相似文献   

18.
针对福建省龙岩地区部分无人值守地震台站通信设备采用交流供电,运行不稳定的问题,对这些台站的通信设备改造为直流电源供电。实践证明,改造后消除了采用直流逆变器对观测资料的干扰,减少了直流逆变功耗,有效提高了无人值守地震台站通信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数据连通率。  相似文献   

19.
无人职守地震台站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吉锋  陈军辉  应昶  刘洋君 《地震研究》2012,(3):429-433,442
针对目前无人值守台站增加、台站系统运行维护存在的不足等现状,设计了一种基于传感技术及嵌入式技术的地震台站远程监控系统,以单片机为主控制器,实现对台站设备运行状态、UPS电源情况的检测;接收监控中心的指令,同时将检测到的异常信息及时上传至监控中心。与目前的技术系统相比,地震台站远程监控系统能实时自动判断出台站故障点位置,并通过短信、声音等形式进行报警,提升了故障排查效率。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可靠,有效提高了数字地震台网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0.
地震台站作为地震系统基础单元,是设置地震监测设施并开展地震监测的基层机构,完备的地震监测设施和良好的地震观测环境是地震观测的基础。掌握完整、准确的地震台站基础信息是做好地震台站管理的关键。由于观测手段更新、观测环境变迁和建设条件差异的原因,投入运行后的地震台站基础信息与规划设计有偏差,一定程度上影响地震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本文论述了地震台站基础信息完善的意义,通过实例说明准确、有效的地震台站基础信息,在地震观测干扰排查、观测环境保护和台站升级改造方面的应用,旨在引起行业重视地震台站基础信息的收集、管理和应用,进而确保地震观测数据科学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