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软件服务外包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软件工程专业大多沿袭传统研究型本科教育模式,不能满足软件服务外包专业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需求的问题,提出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按专业能力体系构建专业模块化教学体系及增加企业实训环节等途径,更好地满足软件服务外包程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的需要。同时阐述了模块化教学体系的构建方法,并给出相应的校内实训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2.
针对我国高等院校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现状,结合目前软件行业发展趋势,分析软件工程应用型人才特点,对软件工程硕士教育、软件工程本科教育及软件技术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建设、产学研结合平台搭建等角度分析应用型软件技术人才培养,旨在培养出高素质的软件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为软件行业发展储备优秀人才资源。  相似文献   

3.
应用型本科院校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探讨了应用型本科院校软件工程专业如何构建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的软件工程专业教学体系,并介绍了我院的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4.
汪洋  张飞 《计算机教育》2013,(21):16-18,22
如何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各高校关注的话题之一。黄淮学院是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如何构建适合自己的质保体系,文章以省级特色专业软件工程为例,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建设、学生学习和毕业设计4个方面探讨软件工程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与实践。  相似文献   

5.
根据我国高等院校软件工程专业教育现状以及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提出软件工程专业"知识+能力+素养"三位一体的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打造"软件构造基础、软件开发理论、软件工程应用+核心基础实践、应用专题实践"三段两层的实践教学体系。这种教学体系在实际应用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软件工程专业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软件工程专业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文章在总结办学经验的基础上,从选择合作企业、共建课程体系、构建面向能力培养的实践体系、教学评价等方面提出了软件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突出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色。  相似文献   

7.
以金陵科技学院软件工程专业为例,论述应用型本科院校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办学模式、课程体系和实践环节,提出高校要根据办学定位和社会对软件人才的需求,通过与软件企业合作办学,充分发挥产学研在人才培养中的协调作用。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软件产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结构,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实用型软件人才是当前高等院校的重要任务之一。文章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角度出发,探讨应用型本科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及优化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魏雪峰 《数字社区&智能家居》2013,(26):5942-5943,5947
主动适应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坚持并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学工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对软件工程专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进行改革。建立教学资源保障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以IT企业实际项目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本专业的教学改革成果将为高校软件工程专业及相关工程教育专业的建设和改革起到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分析西南地区软件工程人才培养定位以及培养过程中的问题,从人才能力培养基础、保障和形成3个层面,构建基于实训的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即通过"课程设计+创新活动"夯实基础知识并建立能力培养意识,通过"项目实践"培养专业能力,通过"项目实训"培养职业能力,同时介绍重庆师范大学与中软国际重庆ETC等公司合作建立实习基地的具体情况。  相似文献   

11.
针对我国高校培养的软件人才难以满足企业实际岗位需求这一情况,本文以合肥学院软件工程专业为例,阐 述了模块化教学改革的实施思路,探讨了其中的专业能力标准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教学方法改革和自主拓展学习等实 际举措,指出模块化教学改革可以有效培养具有较强应用创新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的软件工程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2.
Talents training scheme is the fundamental guidance document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alents training in universities. In order to train applied, compound and innovative talents to meet the needs of society, a new talents training plan is researched and de- signed, which supported by knowledge structure, ability structure and quality structure. The talents training plan is based on OBE ed- ucation concept, according to national standard and nat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keep up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discipline and specialty. The goal of personnel training is determined scientifically and reasonably, and the realization matrix is designed. The cur- riculum system consists of theoretical curriculum system, practical curriculum system and extracurricular innovative practice activi- ties, which covering the main areas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system. Courses reflecting the frontiers of disciplines, school charac- teristics and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are added as elective subjects. Bilingual course, subject competition and enterprise project prac- tice are added too.  相似文献   

13.
针对本校软件工程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依据“新工科”概念的提出,从“新”字出发,在新理念、新模式、新体系上进行本校软件工程特色专业的探索与实践。新理念突出与大数据、深度学习相融合,培养面向地方经济建设的应用型人才;新模式体现在深层次地与企业进行合作,构建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实现产教融合;新体系落脚点在根据人才培养定位划分为课程群,提高实习实训课程比例,建立“递进式”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不错的成效,为探索新工科背景下的软件工程特色专业建设进行了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4.
基于FPGA技术的嵌入式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修订为背景,针对FPGA技术在嵌入式系统中日益广泛的应用,提出嵌入式技术与应用专业方向基于FPGA设计技术的嵌入式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结合学校现有的教学条件,详细介绍基于Xilinx FPGA实验平台的课程体系设置、课程的理论和实验教学内容等。该课程体系围绕FPGA技术由浅入深展开教学,在培养学生全面掌握FPGA器件开发技术的同时,也培养其基于FPGA的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应用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机器人工程专业以项目驱动教学、强化理论与实践的协同互融,以创新实践型人才培养为核心任务和基本职能。通过调研分析和教学实践,在机器人工程专业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在个性化培养创新人才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同时在实施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和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对本科生导师制在实践过程中的存在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并从制度建设和制度完善的角度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移动互联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课程体系结构、教学内 容、教学模式还需进一步修订与完善。论文通过对国内外移动互联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构建出一个以“能力培养为 核心、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结构,并结合武汉工程科技学院的实际情况,对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移动互联网方向的培 养目标和培养方案进行重新定位,同时探索并分析应用型本科移动互联网方向理论课程及实践课程的设置。  相似文献   

17.
该文在分析目前我国地方高等院校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与应用专业(专科)人才培养现状的基础上,以石家庄学院计算机系多媒体技术与应用专业为例,针对专业目标定位、人才规格的定位、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8.
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社会不仅需要高精尖的科技和管理人才,更需要大量的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较 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但当前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很多都是采取传统的课堂教学,很少把企业真实的IT 工作任务和岗位模拟引入课堂中。本文提出通过实施“企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方法,优化传统课程体系结构,同时对“企业导师 制”人才培养模式进行阶段性监督评价,总结经验,形成有效的人才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19.
当前产业转型升级的大环境下,企业对于设计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地方院校应与地方产业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找到一条能够平衡各方利益、合作共赢的发展之路。基于产学研平台合作的“校企双向驱动”的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在高校教学团队与企业研发团队、项目教学与项目研发、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之间能够建立双向互动关系,井且能够整合高校的教学资源、创新资源和企业的生产资源、市场资源。最终实现多方共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