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压力控制肺复张术对老年患者腹腔镜肝切除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肝切除术的老年患者46例,年龄61~78岁,ASAⅡ~Ⅲ级,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23例.A组患者在手术中常规控制呼吸,B组在手术过程中每隔1 h 25 cmH2O(1 cmH2O=98 Pa)涨肺1 min;两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其他麻醉处理均相同.记录麻醉前(T0)、拔管后(T1)、术后4h (T2)、术后24h (T3)患者的动脉血气分析结果(PaO2、PaCO2),于术后4h行B超检查有无肺不张,术后24 h拍床旁胸片.结果 与A组比较,B组T1、T2及T3 PaO2有所升高(P<0.05),PaCO2下降(P<0.05).A组术毕4h肺部B超显示肺不张发生9例(9/23),B组2例(2/23),B组肺不张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术后24h床边胸片显示,A组3例(3/23)发生肺部炎症,B组0例(0/23),B组肺部炎症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压力控制肺复张术可以减少老年患者腹腔镜肝切除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氨溴索对减少剖宫产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360例剖宫产病历,使用氨溴索病历1105例,为氨溴索组,于术后当日静脉滴注常规剂量氨溴索,疗程3d;未用氨溴索病历1255例,为非氨溴索组,接受相同的剖宫产常规治疗方案。观察患者术后有无呼吸系统并发症以及术后咳嗽程度、咳痰容易程度。结果氨溴索组患者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两组咳嗽和咳痰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剂量氨溴索对剖宫产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可能具有一定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对预防术后肺部并发症的作用。方法分析2010年至2012年医院收治的胸部及腹部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均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给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的α-糜蛋白酶、地塞米松、庆大霉素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症状疗效。结果患者肺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试验组肺部感染为4.00%、肺不张为6.00%,对照组肺部感染为16.00%、肺不张为18.00%,试验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第3天患者咳嗽的频率,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1周后症状总有效率,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19〈0.05)。结论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用于胸、腹部手术患者防治肺部并发症,比传统的雾化吸入药物具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对胸部创伤所致急性肺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2010年3月至2011年11月,应用盐酸氨溴索治疗胸部创伤导致急性肺损伤患者9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每天给予盐酸氨溴索60mg持续静脉滴注,实验组每天给予盐酸氨溴索300mg持续静脉滴注,连续7d。记录两组患者每天血气分析结果和肺功能状况。结果两组患者的PaO2和PaO2/FiO2水平治疗后均明显改善,试验组PaO2和PaO2/FiO2在治疗后7d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肺部并发症明显减少。结论大剂量盐酸氨溴索静脉滴注对胸部刨伤所致急性肺损伤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有助于减轻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氨溴索在心外科手术围术期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氨溴索对减少心外科手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作用。方法 127例患者根据是否使用沐舒坦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氨溴索组:63例,围术期用沐舒坦治疗;对照组:64例,围术期未使用沐舒坦。观察两组术后的呼吸系统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果氨溴索组呼吸系统并发症(肺部感染、肺不张)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沐舒坦可有效地防治心脏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连枷胸围术期服用盐酸氨溴索对肺部及呼吸功能保护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接受手术内固定治疗的连枷胸患者72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两组患者在围术期均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给予盐酸氨溴索(30 mg,静脉滴注,3次/d)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咳痰情况的变化、抗菌药物的使用天数以及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在术后第5和第7天的咳痰情况均明显改善(P<0.05和P<0.01),抗菌药物的使用天数明显减少(P<0.05),肺部感染和肺不张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连枷胸围术期,应用盐酸氨溴索能有效减轻肺损伤程度,改善呼吸系统症状,促进肺功能恢复,并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COPD并呼吸衰竭1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使用NIPPV和未使用NIPPV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及临床症状的改善。结果采用NIPPV治疗1d后pH值升高(P〈0.05),PaO2明显升高(P〈0.01),PaCO2明显降低(P〈0.01);未使用NIPPV治疗1d后PaO2升高(P〈0.05),治疗3d后PaCO2开始下降(P〈0.05)。同时NIPPV治疗组患者心脑并发症和死亡比例明显低于非NIPPV组(P〈0.01)。结论NIPPV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在早期纠正缺氧和CO2潴留,减少心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钱丹  朱好 《中国当代医药》2013,(36):168-169,171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联合子宫动脉阻断术在子宫肌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单独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患者30例为对照组。经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联合子宫动脉阻断术治疗的患者30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离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同时随访患者6个月,1、2年的肌瘤复发率及月经改善情况。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离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均较对照组少(P〈0.05);观察组随访6个月、1年、2年患者的肌瘤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随访6个月、1年后的月经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而2年后两组的月经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剔除术联合子宫动脉阻断术治疗子宫肌瘤临床效果好。不仅损伤小、恢复快,且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均明显降低,月经改善情况良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9.
韩靖  赵明玉 《中国医药》2008,3(9):560-561
目的探讨良性子宫疾病子宫次全切术子宫体大小对术式的选择。方法2005年3月至2007年10月对50例患良性子宫疾病且要求保留宫颈的患者,分剐实施阴式子宫次全切术(阴式组)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次全切术(腹腔镜组)。分析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平均手术时间:阴式组为90min,腹腔镜组为100min,2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出血量:阴式组为110ml,腹腔镜组为80ml,2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术后8h拔出尿管进食,无排尿困难,术后3—5d出院。结论阴式子宫次全切术适合于子宫体大小在8孕周以下且盆腔无粘连者,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次全切术则子宫体大小可放帘到12孕周、盆腔有轻度粘连者.  相似文献   

10.
王月新  王圣华  孟静 《河北医药》2009,31(12):1466-1467
目的 观察术中联合应用沐舒坦、长托宁对于吸烟患者全身麻醉(全麻)术后呼吸系统的临床观察。方法选择全麻下择期手术的吸烟患者60例(年龄≥50岁,ASAⅠ-Ⅱ级),随机分为2组。沐舒坦组在气管插管后、手术前缓慢静脉滴注沐舒坦针剂1500mg,长托宁在入手术室后静脉滴注0.5mg;对照组静注相同容量的0.9%氯化钠溶液。观察术后2组患者的咳嗽程度、咳痰容易程度、咳痰量、痰液性质,术后24h脉搏血氧饱和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沐舒坦组患者咳嗽程度较轻,痰易咳出,痰量少,而且痰液稀薄(P〈0.01)。术后24h脉搏血氧饱和度值较高(P〈0.05)。结论沐舒坦联合长托宁全麻术中应用对吸烟患者术后呼吸系统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张华  李伟 《河北医药》2016,(23):3595-3597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在老年胸部外科手术患者拔管后应用的临床疗效并确定与无创正压通气失败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1~12月行胸部外科手术的174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是否采用无创正压通气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7例,其中对照组单独给予常规呼吸治疗,观察组给予无创正压通气联合使用常规呼吸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第2天和术后第3天PaO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术后第2天和术后第3天PaCO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时间、住院时间和费用[(4.0±1.7)d,(12.8±4.3)d,(27392.3±2713.2)元]均显著低于对照组[(69.2±13.7)h,(5.3±2.7)d,(28.4±8.2)h,(17.3±5.3)d,(43623.4±3282.2)元]( 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及支气管痉挛发生率(2.3%,2.3%)显著低于对照组(18.4%,12.6%)( 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及SAPSⅡ评分是胸部手术后无创正压通气影响因素。结论无创正压通气能够显著改善老年胸部外科手术患者的动脉血气指标、降低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患者住院周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郑鑫  张延钧  田嘉欣  王洋  刘畅 《中国医药》2013,8(10):1398-1399
目的评价大剂量氨溴索在气道高反应患者术中应用效果。方法将择期下腹部及下肢手术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氨溴索组,各30例。插入气管导管后氨溴索组静脉输注氨溴索5mg/kg,1h输注完毕;对照组输注相同容积的生理盐水,1h输注完毕,监测指标包括麻醉前(T0)、麻醉后10min(T1)、0.5h(T2)、2h(T3)血气情况、氧合指数、气道峰压值及术后气道痉挛、苏醒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及肺部感染情况。结果氨溴索组术中肺功能改善情况明显,T2、T3PaO2值分别为(319±6)和(326±8)mmHg(1mmHg=0.133kPa),较用药前[(177±3)mmHg]升高。对照组无明显变化,用药后氨溴索组T3PaO2明显高于对照组[(267±6)mmHg](P〈0.05);用药后氨溴索组T3气道压[(15.5±1.1)cmH2O(1cm H2O=0.098kPa)]低于用药前[(26.6±3.4)amH2O]及对照组用药后[(24.2±2.8)cmH2O](P〈0.05)。氨溴索组苏醒时间为(13±4)min,对照组为(27±5)min;术后气道痉挛氨溴索组3例、对照组10例;术后肺部感染氨溴索组3例、对照组11例。氨溴索组术后苏醒时间、气道痉挛及肺部感染比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大剂量氨溴索在气道高反应患者围术期应用效果良好,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3.
CO2气腹及体位对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腹腔镜妇科手术中CO2气腹及体位对血流动力学及呼吸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各30例,分为LC组(A)和腹腔镜妇科手术组(B),两组均予静吸复合全麻维持麻醉,记录麻醉诱导前、插管后3min、平卧位气腹后3min、体位改变后3min、平卧位放气后3min的心率(HR)、血压(BP)、氧饱和度(SPO2)、气道压及PETCO2,并抽取桡动脉血行血气分析测定PaO2、PaCO2、pH,并对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与气腹前相比,气腹后两组患者的BP、HR均增高,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气道压、PETCO2、PaCO2在气腹后明显高于气腹前(P〈0.05),而B组病例T位气腹后PAW、PETCO2及PaCO2显著高于A组(P〈0.05);两组患者pH值在气腹后各时点及放气后3min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应用腹腔镜进行胆囊切除或妇科手术时,CO2气腹对呼吸循环功能均有一定的影响,而妇科手术时的Trendelenburg体位又较LC的头高位对呼吸功能的影响更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老年人双侧腹股沟疝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于我院接受完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的老年双侧腹股沟疝患者32例,与同期行常规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的30例老年双侧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住院时间腹腔镜组短于开放组,(P<0.05);住院费用腹腔镜组高于开放组(P<0.05),疼痛评分上腹腔镜组低于开放组(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7%。开放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6.7%,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随访时间6~24个月,均无复发病例。结论腹腔镜全腹膜外无张力疝修补术应用于老年双侧腹股沟疝是安全有效的术式,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Miles术乙状结肠造口方式治疗老年人直肠癌的疗效。方法选取78例行Miles术老年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观察组行腹腔镜下操作Miles术,对照组行开腹式Miles术。比较两组安全性、早期并发症情况以及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6个月造口功能临床优良率分别为5.13%、66.67%,均优于对照组的38.46%、20.51%(χ2=12.70、9.69,均P<0.05);观察组排便感优于对照组(χ2=29.40,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的躯体功能方面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t=3.30,P<0.05)。结论腹腔镜下Miles术乙状结肠造口治疗老年直肠癌较传统开腹手术疗效更好,在降低近远期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有着明显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与开腹全子宫切除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1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与对照组行开腹全子宫切除。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疼痛程度、肛门排气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2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疼痛率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未出现并发症,对照组出现6例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为10.9%( 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刘彬  许卫江 《中国医药》2007,2(8):478-479
目的探讨肺复张手法对纠正心脏术后低氧血症的可行性并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心脏术后接受机械通气的低氧血症患者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常规机械通气,治疗组选择呼吸模式、潮气量、呼气末正压同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取肺复张治疗,并对2组氧合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肺复张治疗后血氧饱和度(SaO2)明显改善(P〈0.01),动脉血氧分压(PaO2)较对照组增高(P〈0,05),2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pH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呼吸机治疗时间、感染机会、住ICU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均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心脏术后尽早应用肺复张治疗可明显纠正低氧血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8.
三种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经开腹、阴式、腹腔镜下三种途径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52例(开腹组)、经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35例(阴式组)、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30例(腹腔镜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各组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开腹组手术时间(94.5±21.3)rain明显短于腹腔镜组的(131.2±49.2)min、阴式组的(109.8±32.5)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9、4.6,均P〈0.05);阴式组术中出血量(121.5±90.5)ml,明显少于开腹组的(151.6±90.8)ml、腹腔镜组的(149.6±96.8)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1、4.5,均P〈0.05);阴式组术后排气时间(24.3±6.7)h明显短于开腹组的(35.4±13.4)h(t=3.9,P〈0.05);阴式组与腹腔镜组在手术时间、起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及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经阴式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创伤较小、术后疼痛较轻、并发症较少、恢复较快,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微创手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分析老年胃癌患者行腹腔镜辅助和开放手术下远端胃癌根治术的术后短期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普外科2013年1月—2014年1月92例手术时年龄≥60岁的行远端胃大部切除胃癌患者临床资料,比较腹腔镜组(24例)和开腹组(68例)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两端切缘距离、第一次通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两端切缘距离无统计学差异(P >0.05);而腹腔镜组在术中出血量[(105.3±39.9)mL vs(127.6±37.6)mL,P <0.05]、术后住院天数[(10.0±3.2)d vs (11.8±3.0)d,P <0.05]、通气时间[(2.7±0.8)d vs (4.1±0.3)d,P <0.05]优于开腹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两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腔镜手术短期疗效优于传统开放手术,同时并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更适用于老年胃癌患者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腹腔镜和开腹直肠癌根治手术后患者术后疲劳综合征( POFS)及免疫状态情况,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分析。方法直肠癌根治性手术68例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手术组,每组34例。记录一般情况、手术、住院情况等临床信息。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检测患者术前、术后1、3、7 d的VAS评分,检测同时点转铁蛋白水平,进行POFS评价。测定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3、7 d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及NK细胞计数、T细胞亚群CD4+、CD8+、CD4+/CD8+水平。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比开腹组延长,但腹腔镜组术中出血少、术后住院时间短( P <0.05)。2组患者术前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术后2组VAS评分均较术前升高,但腹腔镜组VAS评分在3、7 d低于同时点的开腹组( P <0.05)。2组患者术前转铁蛋白( TS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术后TSF水平2组均明显降低,开腹组下降更为明显( P <0.05)。2组患者术前免疫球蛋白、NK细胞计数、T细胞亚群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术后2组指标均明显降低,开腹组降低更为明显( P <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相比恢复较快、POFS程度较轻,这与腹腔镜手术创伤小、免疫功能损害较轻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