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油田管道由于腐蚀、第三方损坏等原因发生穿孔后,容易造成输送介质损失、安全隐患、环境污染事故等。针对以上问题,研制的链条式堵漏工具可以实现管道带压快速堵漏,研制的快速堵漏引流器可以将泄漏原油引流到回收罐内,确保抢险人员在30min内将管道泄漏口封堵。两种工具均能满足输油管道带压快速堵漏和原油回收的具体要求,具有体积小、携带方便及操作简单等显著优点。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国内外现有输油管道泄露事故抢险技术的阐述,分析了输油管道泄露事故的起因及现有技术在抢险流程中存在的利弊,总结出一套低成本高效率安全系数高的适用于河流和陆地输油管道泄露抢险的方法。该方法填补了我国石油石化行业事故抢险和环境保护的缺项,是基层单位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3.
不停车带温带压堵漏技术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输油管道、法兰、阀门阀体等常见泄漏的带压处理方法,并对不同介质、不同漏点的具体堵漏方法、堵漏夹具制作等进行了详尽的介绍与分析。  相似文献   

4.
主要针对长距离输油管道的泄漏检测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并介绍了目前应用的检测技术和定位技术,以保证我国石油天然气长距离输油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海底高压输油管道油品泄漏后在水体中的扩散规律,对水深为20 m的管道,建立二维泄漏扩散模型,采用流体体积法,模拟不同运行工况下的海底输油管道泄漏扩散过程。对比分析运行压力、水流速度以及泄漏孔位置对油品扩散范围的影响,结果表明:运行压力<3 MPa的输油管道正上方发生小孔泄漏时,溢油到达水体表面的时间随管道运行压力的上升而缩短;如果管道运行压力>3 MPa,随着管道运行压力的上升,油品到达水体表面所需的时间基本不再变化;不同管道运行压力下的输油管道侧方发生小孔泄漏时,泄漏油品到达水体表面所需时间相近,均为30~34 s,且泄漏后的相同时间内管道运行压力越大,油品向下游的迁移距离越远。本研究对海底高压管道泄漏的应急抢险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基于GIS的长距离输油管道信息管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组件式GIS集成二次开发技术,设计了长距离输油管道信息管理系统(PGIS)。该系统的应用促使了输油管道建设和管理的电子化、自动化、网络化以及多媒体化,实现了图层操作、空间和属性信息双向查询处理、最短路径智能分析、泄漏点智能分析、SCADA系统数据分析及GPS巡线跟踪等功能,解决了输油管网的可视化、定位、查询、图纸资料与现场有机结合等问题,达到全面提高长距离管道输送系统安全性、可靠性,降低能耗、油耗和药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仪-长输油管道通信光缆微缆气吹技术与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仪-长输油管道工程中采用了通信光缆微缆气吹技术,有效解决了以往长距离大口径输油输气管道同沟直埋敷设通信光缆易出现的问题.文章对光缆同沟直埋敷设和微缆气吹敷设两种方法进行了技术经济对比,并结合仪-长输油管道的通信光缆项目,具体介绍了微缆气吹技术应用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8.
库尔勒—鄯善输油管道是国内第一次使用 API 5LX65管材的长距离输油管道。这种管材强度高、焊接工艺复杂。本文归纳了该管道工程的施工特点,并介绍了在焊接工艺、防腐结构等方面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在测量临济长距离输油管道工程中所采用的新技术,新方法及所达到的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0.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地形地貌特点,结合长庆油田输油管道建设的实践,总结了长庆油田输油管道的多项设计技术,涉及线路优化,低温、高压、低输量输送,管道压力、输量自动控制,水工保护和线路环境设计等方面,这些技术代表着鄂尔多斯盆地输油管道建设的最先进水平。此外,展望了长庆油田输油管道的技术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为满足国内管道快速维修的需要,开展了管道智能封堵技术研究。在介绍管内智能封堵机器人的封堵作业流程后,描述了封堵机器人的结构组成,包括双向清管式封堵单元、远程控制系统和地面控制中心,给出了主要技术参数。随后简要介绍和分析了封堵机器人的性能试验情况,包括通过性能试验、双向通信和压力试验以及解封试验。试验证明封堵机器人可在一段管道内实现多次封堵和解堵作业,大大缩短管道停输时间,且操作简单,封堵性能良好,能够封堵20MPa的高压,无渗漏。该智能封堵机器人的研制成功为国内管道维抢修技术提供了补充。  相似文献   

12.
小管径天然气管道局部冷冻封堵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小管径天然气管道实施管壁开孔局部封堵,存在动火操作复杂、置换作业时间长、费用高和安全隐患大的问题。为此,基于将管道中流体冷冻以承受压力,从而起到隔离作用的原理,提出了小管径天然气管道局部冷冻封堵技术,并进行了局部冷冻封堵机理试验、固水乳化剂的研制及性能测试、局部冷冻封堵室内试验和含凝析油管道动火试验等。结果表明,局部冷冻封堵技术承压能力可以提高至2.5 MPa,适用于小管径天然气管道的封堵,能够有效隔离管内的油气,不需要长时间置换扫线,封堵介质解冻后易清除,提高了施工后恢复输气的安全性,操作方便快捷,对管道安全动火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针对近年来长庆油田靖咸输油管道局部频繁迁建所带来的愈发突出的新建管道安全碰口问题与废弃局部管道妥善处置问题,提出了长输管道改迁连头"五位一体处置"工艺。通过带压封堵、密闭收油、投球清管、氮气封存及连头投运五项工艺技术的组合应用,进行了新建局部管道投产与废弃迁建管道处置一体化实施。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带压封堵"保证了碰口处能量有效隔离,动火作业安全性大大提高;"密闭收油"实现了作业管段内留存原油的全密闭回收,达到了环保要求;"投球清管"对迁建废弃管道内残留物进行了有效清理;"氮气封存"对迁建废弃管道内可燃气体进行了有效置换;"连头投运"实现了新建局部管道的高效投产。该应用成果为新建管道的安全连头、废弃管道安全环保隐患的消除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为新建局部管道投产工程提供了新的指导思路。  相似文献   

14.
在油气输送管道中,由于低温、高速流动、搅动等因素的影响,天然气在管道中易形成水合物堵塞管道,而油品则易发生凝结堵塞管道。为此,提出了利用管道堵塞前后两端压差的剧烈变化来检测管道的堵塞,并首次提出了利用管道水击过程中的正压波确定油气管道堵塞位置的原理和方法。其原理为:当管道堵塞时,在管道首端发出一个脉冲正压波,正压波沿管道向下游传播遇堵塞物后反弹向首端传播,在管道首端可以获得两次正压波信息;通过采集管道首端压力信号,并利用小波变换法提取压力信号突变信息,获得正压波两次通过传感器的时间差,最后结合正压波波速便可以确定管道堵塞的位置。该方法具有所需设备少、操作费用低、操作简单等优点,优于现有的管道堵塞位置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15.
现场清管作业时清管器经常被卡堵,严重时会影响正常生产。针对这一问题,文章对清管器的运动特征和堵塞机理进行分析,阐述了清管过程中可能引起清管器堵塞的原因,重点分析了天然气通过清管器节流生成水合物造成清管器堵塞。研究表明,清管器是以脉动方式向前推进的,清管器通过管线突变处、积液处或遇到杂物将减速或停止,天然气在清管器处发生节流效应,生成水合物堵塞。文章还提出了清管器冰堵工况预测方法,可以确定出清管器上游温度与生成水合物节流压差的关系,结果表明清管器上游温度越低,生成水合物的清管器上下游压差越小。该方法能够用于现场清管作业时清管器堵塞工况预测。  相似文献   

1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雅克拉、大涝坝、S3凝析气田属于压力高、温度高、埋藏深、凝析油含量高的凝析气藏凝析油具有"三低一高"的特点,属于低密度、低粘度、低含硫、高含蜡的轻质原油,凝析气田单井集输流程,采用一级布站方式,井口经油嘴一级节流,降压后经井口水套炉加温进集气处理站集中处理。因节流效应井口回压管线经常出现冻堵问题。为此,对雅克拉、大涝坝、S3凝析气田井口回压金属管线冻堵原因进行了分析、总结。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下解冻对策:(1)回油伴热+二级节流;(2)高矿化度盐水加注;(3)井下油嘴;(4)中频感应加热技术;(5)特种防堵管道该研究结果对类似气田井口回压集输管线冻堵具有较好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针对现有堵漏机构存在的堵漏速度慢、经济性差、工人劳动强度大等缺陷和不足,研制了一种新型顶压式快速夹紧堵漏装置。这种堵漏装置主要由本体机构、顶压机构和锁紧机构3部分组成,其特点是整个装置安装和拆卸快捷,顶压操作方便,堵漏效率高,作业时间短,工人劳动强度小,堵漏作业的自动化水平高,适用于长输管道的不停产带压堵漏。现场试验表明,该装置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性能可靠、操作简便、堵漏效果好、经济效益可观,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不停输带压封堵技术在川渝地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0年起,川渝地区天然气管线的建设与修理进入高峰阶段,随着管线停产检修数量增多、范围变广、影响加大,与管网运营任务持续加重的矛盾日益尖锐,管道带压施焊及开孔封堵技术则可以平衡这一矛盾。详细分析了在川渝地区输气管网停气检修连头频繁的情况下,不停输带压封堵技术的应用创新过程和技术关键;总结了川渝地区选择不停输带压封堵工艺的基本原则。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在川渝地区进行的3次Φ720 mm大口径管线、1次中口径管线的不停输带压封堵工程实例证明,这一技术作为管道维抢修的一种新的补充手段,有利于环保、提高生产能力、节约能源。  相似文献   

19.
长输管道在输送天然气过程中需消耗大量能源,输气管道节能问题一直是我国管道行业发展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通过分析长输管道系统和选用设备的能耗情况,为项目后续的节能评估提供明确的依据。从分析管道输送能耗入手,提出了天然气长输管道节能降耗的着力点应放在降低管道直接损耗。设计过程中根据能耗分析来确定工艺方案和设备选型等,指出采用内涂层技术和高压输送;适宜的输送温度;在外部条件适宜情况下合理选用压气站压缩机组的驱动方案;在未达到设计输量下减少运行压气站数量等,以优化输送工艺和设备选型来降低管道的直接能耗。  相似文献   

20.
为了节省天然气输送过程中的管线投资,一般长距离输气管线的天然气输送压力都很高。但高压天然气在进入城市燃气输配管网前,需要进行降压处理,降压过程中的压力损失,实际上是能量损失,这一过程会导致天然气的温度显著下降,产生大量高品质的冷能。通过对采用透平膨胀机进行降压的过程建立数学分析模型,论述了通过膨胀进行降压时高压天然气产生的冷能计算方法,对不同降压梯度的冷能进行了评估。同时,对经透平膨胀机膨胀降压后天然气的温度计算方法也进行了分析和改进,为充分利用天然气降压过程产生的冷能提供了量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