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指引在骨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7月间收治的130例骨科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间的护理效果,患者的住院时间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另外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也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科护理中给予患者预见性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及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思路及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骨科创伤患者150例,将150例骨科创伤患者随机分为预见性护理组82例和对照组68例,其中观察组给予实施预见性护理,对照组给予实施骨科常规护理,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有效抢救的时间、住院费用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费用和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有效住院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患者。结论对骨科创伤的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预见性护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术后的并发症和住院费用减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析预见性护理对预防ICU危重症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在ICU接受治疗的50例危重症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对两组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置管时间、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对比。结果观察组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为4.00%,对照组为16.00%,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置管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00%,对照组为80.0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ICU危重症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后,可显著减少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加快患者康复,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析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手术室护理中效果的影响。方法手术治疗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55.00%,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3401,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运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能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提高临床效果及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临床护理路径和常规护理对子宫肌瘤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52例子宫肌瘤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健康知识掌握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健康知识掌握率和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2.3%、96.2%,均高于对照组的73.1%和80.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用于子宫肌瘤患者的效果确切,可缩短住院时间,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2月~2011年4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自理能力恢复情况、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自理能力完全恢复率分别为73.5%、5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为(25.6±1.9)d,对照组住院时间为(32.1±2.7)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2.9%、2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80,P<0.05),两组患者满意度分别为88.2%、8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3,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以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患者在椎体成形术围手术期给予预见性护理,探讨预见性护理对预防ERCP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意义。方法将需行椎体成形术的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以及患者的术后生存质量。结果在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病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WHOQOL-BREF量表得分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51,P=0.047)。结论对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患者在椎体成形术围手术期给予预见性护理,可以有效预防椎体成形术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干预对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感染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0例,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血液透析治疗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预防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感染的发生情况;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时间;调查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对照组比较,前者低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感染发生率为2.5%;对照组感染发生率为22.5%;观察组感染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不满意2例,护理满意度为95.0%;对照组患者中不满意共10例,护理满意度为75.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干预能够减少血液透析过程中的感染发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将预见性护理应用于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急诊急救中,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预见性护理),并记录分析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4.38±3.67)d,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为(21.43±5.46)d,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t=6.237,P=0.000);观察组患者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χ~2呼吸道感染=5.374,χ~2消化道出血=9.536,χ~2尿道感染=9.536,χ~2压疮=8.536,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能够有效减少急性脑出血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及预后,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并对其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探讨护理干预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58例消化内科病房住院并经胃镜明确诊断为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给予特殊的护理干预措施,而对照组则给予常规的对症护理,然后观察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方面的情况。结果58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分别经过两组不同的护理后,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2.4%、70.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止血时间及住院时间都比对照组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分别为8.6%、25.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7.3%、7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缩短了患者的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了并发症,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临床治疗的效果,所以护理干预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实施舒适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于我院外科96例实行手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时间为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手术指标。结果从护理满意度指标来看,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为72.92%及93.75%二者相比差异明显,两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从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指标来看,对照组指标变化幅度与观察组相比差异明显,两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实行舒适护理效果显著,能大大提高护理满意度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有利于患者术后机体康复。因此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及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手术室收治手术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两组,分别给予手术室细节护理与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管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3.33%)显著低于对照组(1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管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8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医院感染控制中,实施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有助于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指引在手足口病患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指引,并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均小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指引应用在手足口病患儿中可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同时可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预见性手术室护理对预防胃肠道手术切口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6月116例医院收治胃肠道手术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则采取预见性手术室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预后指标的差异,同时采用匿名问卷调查评估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 ①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术后切口感染率为5.2%,排气时间为(1.2±0.2) d,排便时间为(2.0±0.5) d,下床活动时间为(2.1±0.6) d,住院时间为(8.6±3.2) d;对照组术后切口感染率为15.5%,排气时间为(2.2±0.5)d,排便时间为(3.8±1.0)d,下床活动时间为(4.2±1.2)d,住院时间为(11.5±4.6)d,观察组术后切口感染率、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 <0.05);②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4.8%,对照组仅有82.8%,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预见性手术室护理相比于常规手术室护理具有更好的应用效果,能够降低胃肠道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率,促使患者尽早下床活动,从而缩短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手术室采用人性化护理的方法与效果。方法研究来自我院在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接诊的400例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手术室护理,分析两组患者所得到了护理满意度和住院时间效果数据。结果在护理满意度上,对照组为72.5%,观察组为93%康复时间上,观察组为(9.42±2.43)d,对照组为(12.13±3.42)d。结论手术室采用人性化护理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手术舒适度和满意度,减少护理纠纷,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手术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循证联合预见性护理模式对手术室护理服务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的效果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7年11月就诊该院进行手术室手术患者128例,依据患者护理管理模式差异,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64例),观察组采用循证联合预见性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服务质量(穿刺成功率、事故发生率、护理质量评价)、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穿刺成功率96.92%及护理服务质量评分(23.67±3.16)均高于对照组(P <0.05);事故发生率4.62%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46%显著高于对照组72.31%(P <0.01)。结论手术室护理服务采用循证联合预见性护理模式能够提高护理的服务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开颅手术患者采取围术期预见性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120例开颅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实施预见性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经过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看出(效果对比),研究组患者心率、收缩压、舒张压以及焦虑评分波动情况均比对照组波动低(t=-6.690,-22.129,-11.189,-14.237,P<0.05);且并发症发生率6.67%比对照组16.67%低(χ~2=4.851,P<0.05);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96.67%,明显比对照组85.00%高(χ~2=8.179,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低,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t=-8.474,P<0.05)。结论开颅手术患者围术期采取预见性护理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降低(减少)术前应激反应,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维持良好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手术室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中的应用研究。方法 2014年12月至2015年11月接收的86例手术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43例。其中,对照组手术室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则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的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和拆线时间做出客观的比较,并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和拆线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相比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5.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4%,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在手术室患者的护理中,不仅使得患者的减少了患者的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和拆线时间,治疗效果明显较好,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分析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率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患者200例,采用随机奇数偶数法将其分成对照组(n=100例)与观察组(n=10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手术室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比较两种不同的护理后患者护理满意度和术后肺部感染率。结果观察组采用手术室护理干预护理后,满意度为94%显著高于对照组接受传统护理的满意度75%,差距较为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采用手术室护理干预护理后,肺部感染发生率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巨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进行肠镜检查的患者给予预见性护理,探讨预见性护理对预防肠镜检查过程中发生晕厥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需行肠镜检查患者168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晕厥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出现1例晕厥,发生率1.18%(1/85);对照组患者中出现6例晕厥,发生率7.89%(6/76),二者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982,P=0.046)。结论 对进行肠镜检查患者给予预见性护理,可以有效预防晕厥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