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檀亚军  何本祥 《中国骨伤》2010,23(11):870-872
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是腕部的一种严重损伤,在临床中比较少见,治疗难度较大,若治疗不及时或不当易造成腕关节不稳、腕关节功能障碍、舟骨及月骨发生缺血性坏死等不良后果[1-3].自2001年1月至2009年6月,采用牵引推送手法复位埋形托板外固定治疗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3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经舟状骨的月骨脱位一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舟状骨的月骨脱位一例报告孙晓林,靳方运,郭斌,王秀花当腕部外伤舟骨骨折时,骨折后尺侧半个舟骨连同月骨向掌侧脱位,此种腕关节的骨折脱位比较少见,常由腕部的严重损伤引起。我们于1991年收治1例,经2年随访,功能恢复良好。患考男,40岁。乘拖拉机时不慎...  相似文献   

3.
月骨脱位及月骨周围性腕骨脱位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12例少见的、新鲜的闭合性月骨脱位及月骨周围性腕骨脱位,其中月骨掌侧脱位6例,月骨掌侧脱位合并舟骨骨折3例,月骨周围性腕骨背侧脱位2例,经舟骨月骨周围性腕骨背侧脱位1例,全部以手法复位治疗,随访时间为6个月 ̄6年。结果:患肢日常生活无障碍者10例,轻度障碍者2例、本文对其损伤机制、诊断要点、治疗及预后方面作了较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4.
腕舟骨骨折合并月骨周围脱位的治疗(附2例报告)郭爱民张勇王世武张海涛刘学新腕舟骨骨折合并背侧型月骨周围脱位是典型的腕部损伤。作者收治2例,结合有关资料,就治疗问题与同道商榷。1病例介绍例1男,31岁,因酒醉骑摩托车翻致左腕部损伤,伤后疼痛,活动受限8...  相似文献   

5.
腕骨脱位占腕部损伤的10%,其中背侧月骨周围脱位多见。由于临床上认识不足,早期误、漏诊率高,晚期易发生骨坏死、腕关节不稳及创伤性关节炎。自2002-2007年我院收治背侧月骨周围脱位11例,现将诊治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的早期手术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早期复位并进行切开内固定和修复损伤的腕掌侧关节囊和韧带的治疗方法。方法 从1995年6月~2001年6月,共7例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患者接受这种治疗方法。手术均在受伤后2周内进行,所有患者均为后脱位。结果 7例都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0.5个月。6例舟骨骨折愈合,腕关节功能恢复良好;1例出现骨不连,腕关节功能部分受限。尚未发现月骨坏死者。采用Cooneyr评分法:优2例、良3例、可1例和差1例,优良率71.4%。结论 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应早期复位及切开内固定治疗,同时修复损伤的腕掌侧关节囊、桡舟头韧带和桡舟月韧带。可早期提供腕舟骨稳固的固定,有利于舟骨近段和月骨血供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分析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手术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 术前通过拍摄标准的患侧腕关节正位、侧位X线片,观察月骨的旋转和倾斜移位来判断腕关节的稳定性。对不稳定的腕关节手术时可采用克氏针贯穿固定头月桡关节,同时修复损伤的腕部韧带,新鲜的腕舟骨骨折选用双克氏针内固定,陈旧性腕舟骨骨折应选用微型螺丝钉加压固定,舟骨断端有骨缺损者给松质骨植骨。结果 腕舟骨骨折均顺利愈合,陈旧性损伤者舟骨骨折的愈合时间明显延长。腕关节僵硬、屈伸受限、头月关节半脱位是常见并发症,与原始损伤重有关。结论 正确的早期诊断,准确的手术复位和坚强的内固定是获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陈旧性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采取近排腕骨切除加骨间掌、背侧神经终末支切断术的临床疗效。[方法]从1999年6月~2007年12月收治的22例陈旧性经舟状骨骨折月骨周围腕骨脱位患者,术前病程28d~1.2年,术后测量腕关节的活动度、握力和腕部疼痛程度,腕关节功能评定采用Krimmer评分法。[结果]术后随访24~72个月,腕关节腕掌屈、背伸活动度平均72°,尺桡偏平均35°,健侧为68°±8°;侧握力为(26±8)kg,健侧握力为(45±10)kg;疼痛值为28;腕关节功能评分为72,腕关节X线片显示:未见骨关节炎表现;满意率90%。[结论]本术式是用于治疗陈旧性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引起腕部功能障碍和腕部疼痛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我科于1999~2005年共收治腕部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12例,现就本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月骨脱位及月骨周围脱位1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敦进 《中国骨伤》1998,11(1):27-28
我院1988年2月~1994年8月共收治腕月骨脱位及月骨周围脱位15例,现就其诊断治疗分析讨论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5例中男13例,女2例;年龄16~54岁;跌伤11例,车祸3例,机器挤伤1例;伤后至确诊时间4小时~30天;新鲜脱位13例,陈旧脱位2例;月骨脱位4例,月骨周围脱位1例,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10例;合并伤包括三角骨骨折5例、尺桡骨茎突骨折3例、股骨骨折1例、脑挫伤1例、四肢软组织伤2例,15例中误诊3例,漏诊2例,均为闭合脱位。治疗方法13例新鲜脱位均在臂丛麻醉下手法复位。对月骨脱位,…  相似文献   

11.
月骨周围性腕骨掌侧脱位是一种罕见的腕部损伤,我们1982年至1994年收治3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3例均为男性,年龄18~33岁,左侧1例,右侧2例;均为新鲜损伤;闭合性损伤2例,开放性损伤1例.致伤原因:汽车手摇柄打击伤1例,高处坠落伤1例,机器压砸伤1例.脱位类型:月骨周围性腕骨掌侧脱位2例,经舟骨月骨周围性腕骨掌侧脱位1例.合并伤:1例合并同侧挠骨下端背侧缘骨折、骨盆骨折及腰2椎压缩性骨折,1例合并大多角骨骨折.3例均伴有正中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12.
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的早期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早期复位并进行切开内固定和修复损伤的腕掌侧关节囊和韧带的治疗方法。方法 从1995年 6月~ 2 0 0 1年 6月 ,共 7例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患者接受这种治疗方法。手术均在受伤后 2周内进行 ,所有患者均为后脱位。结果  7例都得到随访 ,平均随访时间 2 0 5个月。 6例舟骨骨折愈合 ,腕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1例出现骨不连 ,腕关节功能部分受限。尚未发现月骨坏死者。采用Cooney评分法 :优 2例、良 3例、可 1例和差 1例 ,优良率 71 4 %。结论 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应早期复位及切开内固定治疗 ,同时修复损伤的腕掌侧关节囊、桡舟头韧带和桡舟月韧带。可早期提供腕舟骨稳固的固定 ,有利于舟骨近段和月骨血供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切开复位内固定联合腕骨间韧带修补治疗急性经舟骨骨折月骨周围脱位或经月骨周围脱位的疗效.方法 2004年2月至2006年8月共收治12例月骨周围损伤的患者,其中8例经舟骨骨折月骨周围脱位,4例月骨周围脱位.全部采用切开复位,3.0mm AO空心螺纹钉或通用公司Bold钉固定舟骨骨折,克氏针固定腕骨间关节,并使用Nitek锚钉修补腕骨间韧带.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37个月(33~48个月),X线片显示所有舟骨骨折均愈合,舟月角平均50°(35°~65°),桡月角平均5.(-10°~15°),腕骨高度指数平均0.51(0.50~0.53).临床检查腕关节活动度平均为92.5°,握力达健侧的76.7%,腕关节无痛者8例、轻痛者2例、中度疼痛者2例.按照改良Mayo腕关节评分法平均为72分(50~95分),其中极好1例、好4例、可4例、差3例.结论 早期切开复位治疗月骨周围损伤可获得较满意的腕关节功能,结合韧带修补可防止腕骨间不稳以及继发的腕关节塌陷.  相似文献   

14.
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早期诊断和手术的重要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切开复位内固定同时修复损伤韧带治疗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重要性。方法:1995年6月至2001年6月,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同时修复损伤韧带治疗14例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患者,其中男13例,女1例;年龄21~38岁,平均25.4岁。手术均在受伤后2周内进行,所有患者均为后脱位。结果:14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24~60个月,平均28.3个月。13例舟骨骨折一期愈合,腕关节功能恢复良好;1例出现骨不连,腕关节功能部分受限。未发现舟骨和月骨坏死者。采用Cooney评分法:优9例,良3例,可1例和差1例。结论:对于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患者,如能得到早期诊断,采取早期复位及切开内固定治疗,同时修复损伤的腕掌侧关节囊、桡舟头韧带和桡舟月韧带,可早期提供腕舟骨稳固的固定,有利于舟骨近段和月骨血供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姚燚 《骨科》2012,3(4):205-206
目的探讨分析月骨周围腕骨脱位的临床诊断根据以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于2011年2月~2012年6月接受治疗的16例存在月骨周围腕骨脱位患者,总结其诊断依据;随访了解患者腕部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详细地总结月骨周围腕骨脱位的诊断依据;治疗后改良Mayo腕关节评分法显示,优10例,良5例,差1例,优良率为93.8%。结论月骨周围腕骨脱位较为罕见,临床诊断中常常会出现漏诊病例,导致错失治疗的最佳时机而引起严重后果;及时确诊和治疗月骨周围腕骨脱位对患者腕部功能的恢复十分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切开复位螺钉固定舟骨、锚钉修复月三角韧带治疗急性期经舟骨月骨周围背侧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背侧入路切开复位螺钉固定舟骨、锚钉修复月三角韧带治疗13例经舟骨月骨周围背侧脱位患者。末次随访时进行评估: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腕部活动度(ROM)、握力、Cooney腕关节评分、舟骨愈合情况。结果 13例均获随访,时间13~24个月。VAS评分0~6(1.8±0.9)分,其中9例患腕基本无疼痛。患腕屈伸ROM和尺桡偏ROM分别为对侧的73.9%和74.1%。患腕握力达对侧的91.1%。末次随访时Cooney评分:优1例,良9例,可2例,差1例。舟骨骨折愈合时间10例为12~18周,3例为30~39周。结论经舟骨月骨周围背侧脱位早期诊断、早期手术,采用背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舟骨、修复月三角骨间韧带,可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7.
月骨周围脱位8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8例中男6例,女2例;年龄19~41岁;左侧5例,右侧3例;新鲜脱位5例,陈旧性脱位3例;闭合性损伤6例,开放性损伤2例。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1例,砸伤3例,摔倒跌伤4例。月骨周围脱位6例,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2例,合并股骨骨折1例。其中误诊为colle○s骨折等损伤3例,漏诊1例。1-2 治疗方法 本组5例新鲜脱位在臂丛麻醉下行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术,均获成功。3例陈旧性脱位2例行腕关节融合术,1例行近排腕骨切除术。1-3 结果 手法复位5例,腕部功能恢复满意,手术…  相似文献   

18.
早期手术治疗经舟骨月骨周围骨折脱位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早期手术治疗经舟骨月骨周围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15例经舟骨月骨周围骨折脱位的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加压螺钉和克氏针内固定.术后评估腕部疼痛、腕关节活动度、手部握力及骨折愈合,并用腕关节Krimmer评分法评估疗效.结果 13例获得6~12个月随访,平均9个月.2例出现静息痛,3例活动时疼痛.腕关节屈伸活动度(65±11)°,尺桡偏角度为(10±8)°,平均握力较健侧减少10%.X片检查3例腕关节炎,2例舟骨骨折近端骨质吸收致舟骨不愈合.11例腕舟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4.8个月.Krimmer评分法评估总体疗效:优7例,良1例,可3例,差2例.结论 早期切开复位应用克氏针和加压螺钉同时内固定治疗经舟骨月骨周围骨折脱住手术方式可行、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9.
经舟骨月骨周围骨折脱位是一种诊治较困难的损伤,常因误诊而延误治疗,成为陈旧性损伤。1996年5月-2004年11月我科共收治经舟骨月骨周围骨折脱位青年患者22例,经手术治疗后随访3个月~8年,效果满意。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共22例,男20例,女2例;年龄14~28岁,平均22岁,18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舟状骨骨折月骨周围腕骨脱位的损伤病理变化和诊断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989年来收治的6例经舟状骨骨折月骨周围腕骨脱位患者,年龄18-27岁,其中高处坠落伤2例,骑摩托车摔伤2例,跑步摔伤1例,机器压伤1例。结果:本组中5例误漏诊,时间达7-27d。结论:月骨和舟状骨骨折近端解剖位置正常,其他腕骨全部脱位命名为经舟状骨骨折月骨周围腕骨脱位更符合损伤病理变化。了解致伤机制,掌握腕部X线解剖,对减少本病误漏诊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