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李博  高鑫 《食品与机械》2015,31(4):23-26
采用臭氧熏蒸方法处理小麦,臭氧投加量为5 mg/L,分别处理0,0.5,1.0,1.5,2.0h,然后将小麦磨粉制作馒头。通过对馒头的比容、质构和感官评价的测定,探讨臭氧处理小麦对制作馒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臭氧处理时间的增加,馒头比容先增大后减小。在质构上,1.0h的臭氧处理时间会降低α-淀粉酶活性,使得面筋含量增加,馒头硬度和弹性增加。同时,馒头具有较好的色泽、结构和风味。  相似文献   

2.
裴世春  李妍  高建伟  王岩  王琳  韩基东 《食品科学》2018,39(10):312-317
为筛选东北地区采收期小麦、玉米和水稻中的真菌毒素产毒菌,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和聚合酶链式反应为分析工具,通过真菌分离、液体培养、产毒菌初筛、产毒性定性分析和分离菌的基因序列比对,筛选出产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和伏马毒素的产毒菌6?株,经DNA分析鉴定,分别属于Fusarium asiaticum、F. poae、F. graminearum和F. fujikuroi 4?种真菌。本实验结果为我国针对性的防控粮食中产毒性真菌污染提供了基础性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3.
ClO2作为一种新型的高效、安全、广谱的消毒剂,在果蔬保鲜中已有应用。以韭黄为试材,研究不同浓度ClO2熏蒸对韭黄采后生理和储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04m^3体积空间中用不同浓度ClO2熏蒸韭黄1.5h,20mLClO2溶液,浓度为3000mg.L^-1时抑制韭黄的腐烂效果最明显,并可降低采后韭黄的呼吸强度,能显著延缓SOD活性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降低,储藏初期虽对APX活性有一定的破坏作用,但可恢复。  相似文献   

4.
温度和pH对不同镰刀菌生长及产毒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从小麦、玉米、大米、大麦等作物中分离得到的12株不同种类的镰刀菌菌株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温度和p H对其生长及产毒的影响。结果表明,镰刀菌在10~35℃和p H3~11范围内均能够生长,最适温度为20~30℃,最适p H为6~8。供试镰刀菌能够产生的毒素主要为A型单端孢霉烯族毒素、B型单端孢霉烯族毒素、伏马毒素和镰刀菌酸,产毒温度为5~40℃,但不同菌株的最适产毒温度存在差异;产毒过程受p H影响较大,过酸(p H3~5)及过碱(p H9~11)的条件下均未检测到任何毒素。总体上看,不同种类镰刀菌产毒类型存在差异,毒素产量受温度和p H影响比生长更大,且大多数菌株的生长与产毒最适条件并不一致。   相似文献   

5.
以果胶为唯一碳源,对采集自湖南武冈市脐橙果园土样(pH 5.5~6.5)进行富集筛选,分离得到一株产果胶酶的菌株,编号为BM201。根据形态学观察、ITS rDNA及28S rDNA D1/D2序列同源性比对及系统进化分析对菌株进行多相鉴定,初步将该菌株鉴定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BM201。该菌株发酵产酶条件为30 ℃、160 r/min摇床发酵培养3 d,在该条件下获得的果胶酶酶活为421 U/L。该酶最适反应温度为50 ℃,在30~50 ℃条件下处理60 min,该酶的相对酶活在80%以上,表明该酶的热稳定性较好;该酶的最适作用pH值为5.0,在pH 4.0~7.0下处理60 min,该酶的相对酶活在50%以上,表明该酶在酸性条件下的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6.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是由镰刀菌在侵染小麦等禾谷类作物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有毒次级代谢产物,主要污染小麦、大麦、燕麦、黑麦和玉米等谷物。DON在植物和微生物作用下会转化形成各种衍生物,且这些衍生物可与DON原型同时存在,增加了谷物及其相关制品的安全风险。谷类辅食是婴幼儿膳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婴幼儿对毒素的敏感性更强,应严格限制DON及其衍生物在谷类辅食中被检出。已有研究表明谷物类食品的制作加工方式会对DON及其衍生物的含量水平产生影响,但专门针对婴幼儿消费人群的谷类辅助食品的加工过程如何影响DON及其衍生物水平还鲜有报道。目前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中DON及其衍生物含量存在超标问题,严重影响婴幼儿这类特殊人群的生长发育和健康。本文从婴幼儿谷类辅食中DON及其衍生物的污染状况及其在加工过程中的含量变化等方面进行较为详细的阐述,以期为婴幼儿谷类辅食中DON的风险评估及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有利参考。  相似文献   

7.
小麦是全球第二大粮食作物,每年因病害造成小麦严重减产,品质下降。一些病原菌还能够产生真菌毒素,进一步危害小麦及其制品的质量安全,对人畜健康造成巨大危害。由镰刀菌引起的小麦赤霉病是我国最主要的小麦病害之一,由交链孢引起的小麦黑胚病也备受关注。这2种真菌既能引起小麦病害,又能产生真菌毒素,故称之为产毒病害。镰刀菌产生的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伏马菌素等和交链孢产生的交链孢酚(alternariol,AOH)、交链孢酚单甲醚(alternariol monomethyl ether,AME)和细交链格孢酮酸(tenuazonic acid,Te A)等是2类病原菌产生的主要真菌毒素。本文综述了能引起小麦产毒病害的镰刀菌和交链孢的特点、真菌毒素以及病害和毒素的防控技术,尤其是2类病原菌引起的小麦病害和真菌毒素的防控。这将为后期防治小麦产毒病害及控制毒素产生的研究提供有利参考。  相似文献   

8.
植物内生菌能够产生与宿主相同或相似的生物活性物质,因此药用植物内生菌产色素具有广阔的药用价值和研究前景.该研究以产红色素卷边桩菇[Paxillus involutus(Batsch Fr)]内生真菌为研究对象,通过形态学特征及基因序列对其进行菌种鉴定,并应用气相色谱对卷边桩菇内生真菌红色素的脂肪酸组成进行初步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臭氧熏蒸对玉米胚中真菌毒素消除效果,固定臭氧质量浓度为150 mg/L,以蒸馏水调节玉米胚水分至不同质量分数(5%、10%、15%、20%、25%、30%),并熏蒸不同时间(20、30、40、50、60、80min),分析熏蒸处理后玉米胚中真菌毒素含量以及玉米胚和玉米油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玉米胚水分质量分数为2...  相似文献   

10.
为系统了解烟草根茎部主要病原真菌,采集根茎部发黑腐烂病株进行室内分离与鉴定,共分离到病原真菌64株。根据菌落、菌丝和孢子形态特征观察以及多基因位点系统发育分析对病原菌进行分类鉴定,并在烟草叶、茎和根部进行病原菌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病原菌包括: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接骨木镰刀菌(F. sambucinum)、共享镰刀菌(F. commune)、苏拉威镰刀菌(F. sulawesiense)、柑橘镰刀菌(F. citri)、番薯镰刀菌(F. ipomoeae)、条纹孢壳属(Lasiodiplodia brasiliense)、小孢根霉(Rhizopus microspores)和枝状枝孢菌(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致病力测定表明,这些病原真菌对烟草都有致病力,其中接骨木镰刀菌、尖孢镰刀菌、共享镰刀菌和L. brasiliense的致病力较强,苏拉威镰刀菌、番薯镰刀菌、柑橘镰刀菌、小孢根霉和枝状枝孢菌致病力稍弱。病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结果将为科学、合理、有效地防治烟草根茎部病害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即食米面制品中蜡样芽胞杆菌的污染状况及食源性蜡样芽胞杆菌中毒力基因的分布规律,以餐饮服务场所采集245份即食米面制品为蜡样芽胞杆菌的污染调查材料,通过国标法及持家基因分离鉴定得到49株蜡样芽胞杆菌阳性株,并对其进行13种毒力基因的PCR检测。结果表明:蜡样芽胞杆菌的平均检出率为10.61%(26/245),阳性检出样品主要为盒饭及米饭,其蜡样芽胞杆菌平均检出水平为3032 CFU/g,其中以盒饭的检出程度最高。49株分离菌株均检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毒力基因,非溶血性肠毒素基因nheentFM检出率最高,分别达到100%及91.84%,是分离菌株的主要毒力基因;溶血素基因hblA、hblC、hblD检出率分别为20.41%、38.78%和40.82%。同时携带nhe三个基因又携带hblA、hblChblD基因的强毒株有7株,占14.29%,且这7株菌均含有entFM基因。呕吐型毒力基因ces、cer、EM1仅2株检出,检出率为4.08%。本研究对即食米面制品中蜡样芽胞杆菌的监控、预警及爆发引起食物中毒后追踪其感染源和传播途径及构建基因指纹图谱库和分子溯源平台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李佩琪  江山  戴群  卫蔚  林洁 《食品工业科技》2022,43(19):146-153
目的:猕猴桃和青菜在储存和运输的过程中容易因病原菌导致腐烂而造成经济损失,因此,了解其病原菌的种类和特性对病原菌的防治十分必要。方法:本研究通过致病性鉴定、形态学鉴定及ITS鉴定从发病猕猴桃及青菜中分离得到病原真菌,并且对其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的探究。结果:从发病猕猴桃中分离纯化得到4株病原真菌,经鉴定为壳囊孢属Cytospora sp.、波兰青霉Penicillium polonicum、加州灰霉菌Botrytis californica和盖姆斯木霉Trichoderma gamsii。从发病青菜中分离纯化得到3株病原真菌,经鉴定为圆形镰刀菌Fusarium circinatum、枝孢梭菌Cladosporium angustiterminale和加州灰霉菌Botrytis californica。壳囊孢属在10~28 ℃范围内均可生长,其余6株病原真菌在4~30 ℃范围内均可生长,并且最适生长温度为20~28 ℃。除枝孢梭菌外,其余6株病原真菌的的最适pH在6~8之间。枝孢梭菌的耐酸性较强,其最适pH可能在4以下。壳囊孢属在pH为4~9范围内均可以生长,其余6株病原真菌在pH为4~10范围内均可以生长。结论:经致病性鉴定后,发现这7株真菌均可对应地引起猕猴桃和青菜腐烂,而其中的加州灰霉菌Botrytis californica可同时引起猕猴桃和青菜的腐烂。波兰青霉、加州灰霉菌、盖姆斯木霉和枝孢梭菌在4 ℃情况下均可以生长,说明冰箱冷藏的温度并不能防止这些病原菌侵染蔬果。本文为猕猴桃及青菜病原真菌的防治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鉴定导致患病鲫鱼肛门红肿、腹部有出血点症状的病原菌,并建立一种快速检测该病原菌的方法.本研究从患病鲫鱼中分离了病原菌,采用形态学、理化特性分析及16SrDNA序列分析方法鉴定菌株.采用PCR扩增法检测该菌毒力基因,琼脂纸片扩散法检测该菌株的耐药性,致病性能验证试验检测其致病性.针对该菌ail基因、inv基因和intB...  相似文献   

14.
副溶血弧菌毒力因子及致病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副溶血弧菌为一种嗜盐性革兰氏阴性短杆菌,是引发人食源性疾病的主要致病菌之一,主要分布在海洋环境中。副溶血弧菌的毒力因子主要包括黏附因子、侵袭因子、溶血性毒素、尿素酶、脂多糖、外膜蛋白、蛋白酶、Ⅲ型分泌系统和摄铁系统等。本文就副溶血弧菌的主要毒力因子及其致病机理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可为进一步研究该菌的分子致病机理、制定快速精确的检测方法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实验用不同剂量(0、15、30、60μL/L)的ClO2对蚕豆进行熏蒸处理,测定蚕豆贮藏0、2、4、6、8d后的色差、硬度、质量损失率、褐变指数及腐烂指数,研究ClO2熏蒸处理对蚕豆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剂量的ClO2均可抑制蚕豆质量损失率、褐变指数及腐烂指数的上升,保持蚕豆豆荚的硬度,其中30μL/L的ClO2处理效果最佳。此外,30μL/L ClO2处理明显降低了常温贮藏蚕豆在8 d内的呼吸强度,抑制叶绿素的降解以及丙二醛的积累,抑制超氧阴离子生成速率和过氧化氢含量的上升,维持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力,减轻细胞膜的氧化损伤。且该处理能够抑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力,维持苯丙氨酸解氨酶的活力及总酚的含量,延缓蚕豆的褐变。30μL/L的ClO2处理还明显提高了蚕豆籽粒的好粒率以及VC、可溶性蛋白和淀粉含量,抑制了还原糖含量的上升,维持了较好的蚕豆籽粒的品质。结论:30μL/L ClO2处理在提高蚕豆抗氧化能...  相似文献   

16.
蓝莓果实常温贮藏过程中表面病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蓝莓果实采后常温贮藏过程中极易腐烂变质,严重影响了蓝莓果实的贮藏品质。以"蓝丰"蓝莓果实为试材,通过对采后常温贮藏过程中自然发病果实表面病原菌的分离与筛选,明确蓝莓腐烂的主要病原菌的种类。采用传统混菌法对表面病原真菌进行培养和纯化,经形态学观察分析,初步确定蓝莓表面病原真菌种类,并进行返接试验再确定。最终采用真菌ITS区特异性引物对所分离的蓝莓病原真菌ITS区进行PCR扩增,测序后比对分析确定蓝莓果实常温贮藏过程中的表面病原真菌为青霉、产黄青霉和链格孢霉。分别确定各菌种的最适生长温度,其中青霉、产黄青霉和链格孢霉的最适生长温度分别为28,26~28℃和26℃。本研究结果为蓝莓果实贮藏保鲜过程中病害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从桑树枝叶中分离得到并鉴定内生真菌,对其及合成的1-脱氧野尻霉素(1-deoxynojirimycin,DNJ)进行分析。采用乙醇与升汞漂洗,无菌水冲洗数次的方法对桑树枝叶进行表面灭菌,使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otato dextrose agar,PDA)培养基分离桑树枝叶中的内生真菌,FMOC-Cl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DNJ的含量。分离的内生真菌鉴定其与Hypoxylon sp.SUT242具有较高的同源性,DNJ含量的平均值:对照组2.987 μg/mL,试验组3.485 μg/mL,试验组DNJ百分比含量增加16.6%。结果表明,从桑树中分离的内生真菌可能属于Hypoxylon的一个种,能够将桑树枝条中的某些物质代谢转化成DNJ。  相似文献   

18.
香蕉枯萎病已严重威胁香蕉产业的发展,为了分析香蕉枯萎病菌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4号生理小种(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 race 4,Foc4)中miRNA-like(milRNA)及其调控功能,本研究构建了3个Foc4菌丝小RNA测序文库,测序得到原始数据11783990条,其中可用...  相似文献   

19.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蒸汽熏醅(120 ℃,21 h)和传统炭火熏醅(80~90 ℃,5 d)2 种山西老陈醋的香气成分动态分析。结果显示,未熏醋醅中检出48 种香气物质,蒸汽熏醅后增加到83 种,而炭火熏醅后减少到46 种,其中杂环化合物在蒸汽熏醅21 h后增加了27 种,炭火熏醅5 d仅增加了2 种。在2 种熏醅工艺中,随着熏醅时间延长,酸、酯、酮类和醇类化合物总含量均呈现逐渐降低趋势,与熏醅前比,蒸汽熏醅21 h后分别降低了35.72%、68.14%、67.91%和57.87%,炭火熏醅5 d分别降低了67.10%、76.00%、67.12%和71.84%;总杂环和四甲基吡嗪含量均呈现增高趋势,与熏醅前比,蒸汽熏醅21 h后分别增高了21.58 倍和56.07 倍,炭火熏醅5 d仅增高了0.09 倍和0.39 倍。蒸汽熏醅相比炭火熏醅不仅极大的缩短熏醅时间,减少香气成分损失,还可以显著提高杂环类香气的生成,此工艺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采用无菌滤纸培养烟苗的方法对贵州主栽的4个烤烟品种裸种进行了带菌检测,并对种子携带真菌进行了分离与鉴定。结果表明,K326、贵烟4号、韭菜坪2号和南江3号的种子带菌率分别为15%、77.78%、21.67%和61.39%。分离和鉴定发现种子携带的真菌有链格孢菌属(Alternaria sp.)、拟茎点霉属(Phomopsis sp.)、支顶孢属(Acremonium sp.)、柄孢壳属(Zopfiella sp.)、曲霉属(Aspergillus sp.)、镰孢菌属(Fusarium sp.)、青霉菌属(Penicillium sp.)、赤霉菌属(Gibberella sp.)、芽枝孢菌属(Cladosporium sp.)、离蠕孢属(Bipolaris sp.)和Stagonosporopsis cucurbitacearum等。获得40株真菌中共有22种真菌,优势菌群主要为链格孢属、芽枝孢菌属、镰孢菌属和赤霉菌属。链格孢菌属在4个烤烟品种上均有发现。镰孢菌属主要来自于贵烟4号、韭菜坪2号和南江3号,其中南江3号种子上最多。芽枝孢菌属仅来自贵烟4号。贵烟4号和南江3号种子上的真菌种类和数量较多。这些种子携带真菌的发现对烤烟种子的生产与加工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