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秸秆水解生产燃料乙醇的残渣(ER)、尿素(U)、甲醛(F)和三聚氰胺(M)为原料,制备了秸秆乙醇残渣三聚氰胺脲醛(ERMUF)树脂。分别考查了U、M、ER用量对制备的ERMUF树脂的性能及其制备三合板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反应的最优原料配比为n(F)/n(U)为1.5, n(M)/n(F)为0.15, m(ER)/m(ER+U)为0.48,在该条件下得到的ERMUF树脂制备的三合板的胶合强度1.03MPa,满足国家II类板要求,甲醛释放量0.24mg/L,满足E0级要求。探讨了固化体系对ERMUF树脂固化性能的影响,选出了适宜的固化体系为NH4Cl和H3PO4复合固化剂,用量分别为1%和0.5%,此条件下ERMUF树脂的固化时间较短148s,胶合强度较高为1.09MPa,甲醛释放量为0.25mg/L。  相似文献   

2.
采用M(三聚氰胺)对低n[F(甲醛)]∶n[U(尿素)]比例的UF(脲醛树脂)进行改性,制备了MUF(M共聚改性UF);通过差示扫描量热(DSC)法表征了M的投料时间和比例对UF固化特性的影响,并对MUF的理化性能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随着M掺量的不断增加,MUF胶粘剂的固含量呈增长趋势,固化速率减慢,MUF中游离F含量显著降低。M投料时间对MUF的游离F含量、固含量和固化速率的影响不同,M在缩聚前期投料时,MUF的固含量较高,固化速率基本不变,游离F含量随M掺量增加而逐渐降低;当M在缩聚前期加入且w(M)=3%~4%(相对于U总质量而言)时,MUF中的羟甲基含量相对最低、MUF胶粘剂的综合性能相对最佳。  相似文献   

3.
脲醛树脂的固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缩聚法制备出脲醛树脂,考察了制备单组分固化剂NH4C l、2%HC l、5%的H3PO4、H2O2及双组分固化剂NH4C l和2%HC l、NH4C l和5%H3PO4的使用条件,并确定了复合固化剂的配比和用量。发现双组分固化剂固化时间适宜,固化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吕建  黄纾洁韦春 《塑料工业》2007,35(B06):158-160
研究了非等温过程中改性低毒脲醛树脂固化体系和未改性脲醛树脂固化体系的固化行为,并研究了不同固化剂施用量对改性树脂固化的影响,对不同树脂体系固化后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改性的UF树脂固化后的交联度大于未改性树脂固化后的交联度。  相似文献   

5.
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在木塑复合材中固化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在木材中固化。结果表明,固化剂种类,固化剂浓度,固化温度以及固化时间对复合材性能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安琪 《橡胶科技》2011,9(6):45-45
玲珑GREEN Max轮胎在芬兰2011年夏季轮胎测试中表现出色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在木材中的固化。结果表明,固化剂种类、固化剂浓度、固化温度以及固化时间对复合材性能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以酶解木质素(EL)、尿素(U)、甲醛(F)和三聚氰胺(M)为原料,采用碱反应工艺制备了酶解木质素改性三聚氰胺脲醛树脂(ELMUF)。分别考查了EL用量对制备的ELMUF树脂的固化时间、固化温度、游离甲醛量及其制备胶合板胶合强度和甲醛释放量等性能的影响,随着EL用量的增加,ELMUF树脂游离甲醛量从0.26%逐渐降低至0.12%,固化时间从96 s逐渐延长至152 s,黏度由86 mPa·s迅速升高至1 140 mPa·s。通过DSC测定不同EL用量的脲醛树脂固化过程,结果表明:随着EL用量的增加脲醛树脂的反应活性逐渐降低,固化温度由120.6℃逐渐升高至132.0℃,对热压工艺要求更加苛刻。  相似文献   

9.
张伟  许玉芝  储富祥  王春鹏 《粘接》2014,(2):29-32,39
以秸秆乙醇副产物、苯酚、甲醛为原料,NaOH为催化剂,通过逐步共聚制备了秸秆乙醇副产物改性酚醛树脂胶粘剂,并进行了中试放大试验和人造板生产试验。通过工艺优化发现,秸秆乙醇副产物最高可替代50%质量的苯酚,且不影响酚醛树脂胶粘剂的性能,其游离甲醛含量0.22%;制备的桉杨三层胶合板100℃水煮3 h,粘接强度为0.98 MPa,达到国家Ⅰ类板要求;甲醛释放量为0.23 mg/L,达到E0级。  相似文献   

10.
淀粉与脲醛树脂复合胶粘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聚乙烯醇(PVA)、硼砂、玉米淀粉、次氯酸钠、亚硫酸钠和纳米高岭土等为主要原料,制备淀粉胶粘剂;然后以常温固化的UF(脲醛树脂)作为淀粉胶粘剂的交联改性剂,制备UF/淀粉复合胶粘剂。研究结果表明:当w(PVA)=10%、m(硼砂)∶m(干淀粉)=12.5∶30、w(纳米高岭土)=2%和m(淀粉胶)∶m(UF胶)=5∶5时,相应复合胶粘剂的综合性能(包括流动性、耐水性和干湿胶接强度)相对最佳。  相似文献   

11.
李吉  熊涛  孙鑫  张一甫 《粘接》2021,45(3):5-9
脲醛树脂(UFR)作为木材胶粘剂使用,其应用于室内面板的甲醛释放被认为是导致室内环境病态建筑综合征的主要因素之一.对UFR固化机理和固化物性能的研究将成为解决甲醛污染的关键所在.文章依据UFR固化机理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归纳了UFR的游离甲醛及制成品的甲醛释放、固化剂以及固化剂种类等问题,分析了UFR固化的经典理论与胶体...  相似文献   

12.
以甲醛与尿素缩聚反应生成脲醛树脂为基础,加入橄榄油与三乙醇胺形成的三乙醇胺皂化物,合成了橄榄油-脲醛树脂胶粘剂,主要探讨了胶粘剂的固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橄榄油的加入延长了脲醛树脂胶粘剂的固化时间,增大了固化反应起始反应温度和放热峰值温度。此外,橄榄油的加入降低了胶膜硬度的同时,大幅提升了胶粘剂的耐水性能。  相似文献   

13.
研究采用水泥固化法处理氯化法工艺制备四氯化钛过程中产生的氯化残渣,通过条件实验较系统研究了养护时间、粉煤灰配入量、硅灰配入量和氯化残渣配入量对有害成分渗出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养护时间40 d左右,粉煤灰、硅微粉、氯化残渣的配入量(质量分数,下同)分别约为20%、10%和10%。通过正交实验,得到最优固化氯化残渣配方,即粉煤灰、硅微粉、氯化残渣的配入量分别为20%、8%和8%。3者配入量对固化效果影响大小依次为:氯化残渣>硅微粉>粉煤灰。  相似文献   

14.
以NH4Cl为固化剂胶接的木制品在回收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剧毒物质二噁英.本文结合固化剂存在下中密度纤维板的内结合强度、游离甲醛释放量、耐水解性等指标的评价,对某种新型复合固化剂存在下脲醛树脂的固化特性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与NH4Cl固化剂相比,新型复合固化剂存在下,脲醛树脂的游离甲醛释放量更低,化学结构更稳定,耐水解性...  相似文献   

15.
脲醛树脂的固化是将线型可溶性树脂转化成不溶不熔体型结构并获得胶接强度的过程。固化剂是脲醛树脂胶接固化的关键组成,其种类与用量都会密切影响固化树脂的性能。氯化铵是脲醛树脂胶粘剂的传统固化剂,然而随着F/U的降低、合成工艺的调整、改性剂的加入等操作,使脲醛树脂的固化历程、固化前的化学结构、固化特性等发生改变,氯化铵已难以再满足脲醛树脂的胶接固化要求,人们研究提出了多种固化剂体系。为此,综述了脲醛树脂胶粘剂的不同固化体系及其固化特性。  相似文献   

16.
对不同固化体系下低毒脲醛树脂以及其与封闭异氰酸酯反应的固化速度、适用期及pH值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单组分固化体系中,硫酸铝固化速度最快.磷酸与氯化铵组成的双组分固化体系,固化速度虽然很快,但适用期较短;鸟洛托品对延长脲醛树脂胶的适用期效果较好.加入封闭异氰酸酯后会加快脲醛树脂固化速度,但其适用期有所缩短,而在硫酸铝和磷酸的固化体系中不明显.pH值在15min内下降较快,30min之后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7.
以甲醛、尿素为原料,纤维素乙醇水溶液为pH调节剂和改性剂,三聚氰胺、聚乙烯醇为改性剂,合成了微游离醛脲醛树脂,并运用单因素变量控制法研究了制备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当n(甲醛)∶ n(尿素)=1.1∶ 1.0,加成反应温度为60℃,反应pH为8.5~9.5,缩聚反应阶段添加10%的纤维素乙醇水溶液调节pH为4.8~5.1...  相似文献   

18.
采用3种典型的脲醛(UF)树脂合成方法合成UF树脂,并对合成UF树脂的性能、化学构造、胶接性能、甲醛释放量及其固化历程进行了研究。揭示了UF树脂化学构造与合成方法、胶接性能、固化特性及甲醛释放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证明UF树脂的胶接性能、固化历程、甲醛释放量与UF树脂的化学构造直接相关,尤其是树脂中羟甲基含量与结合方式、亚甲基的构造对树脂性能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9.
脲醛树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本工作简化了脲醛树脂胶粘剂的合成工艺,省略了其中的脱水步骤,研究了树脂合成过程中原材料纯度、尿素和甲醛的摩尔比、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等对粘度和因含量等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在此树脂中加入聚乙酸乙烯酯和面粉等来改善其胶合性能,研究了聚乙酸乙烯酯和面粉的加入量对胶合层的胶合强度、胶膜的拉伸强度和吸水性能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尚海萍  邓宇  周雅文 《杭州化工》2009,39(2):9-11,42
用三步法合成了磺化三聚氰胺脲醛树脂(SMUF),通过正交试验,得出合成SMUF的最佳条件。该减水剂对水泥具有较高的减水率,并能明显提高混凝土抗压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