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脑白质疏松症白质扩散各向异性与认知功能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脑白质疏松症(LA)患者认知功能及其与白质扩散各向异性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LA患者31例,其中LA-1级13例,LA-2级12例,LA-3级6例;对照组18名,各组受检者年龄和受教育程度匹配.行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检查和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扫描,测量其扩散各向异性分数(FA)值和平均扩散系数(MD)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LA患者存在明显的认知功能降低,时间定向、地点定向和心算能力各项目评分与对照组相比都呈降低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对于LA-1级、LA-2级患者以及全部31例LA患者,白质形似正常区(NAWM)FA值、MD值均与认知功能障碍呈中度相关.结论 LA患者随脑白质病变程度加重总体认知功能呈降低趋势,MRI上显示的白质损害严重程度不能准确反映患者认知功能障碍,而LA患者白质纤维扩散各向异性与认知功能障碍具有高的相关性,认知功能障碍与FA值呈正相关,与MD值晕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白质稀疏症(Leukoaraiosis,LA)在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的表现,及LA病灶弥散、各向异性的改变.方法:对30例LA患者及20例正常人行弥散张量成像,测定LA病灶以病灶及周围看似正常白质(Normalappearing white matter,NAWM)的平均弥散系数(Average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av)和部分各向异性(Fraction anisotropy,FA)值.通过统计学比较来反映病灶同病灶周围NAWM之间的弥散及各向异性差别.通过LA病灶周围NAWM与年龄匹配正常对照组相应部位的脑白质参数比较,来反应这些参数之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LA病灶在ADCav图上表现为较高信号,与周围NAWM比较信号明显升高.而在FA图上表现为较低信号,与NAWM比较信号明显降低.LA病灶的ADCav及FA值与周围NAWM相应参数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应部位相应参数比较,LA病灶周围NAWM的ADCav及FA值也存在差异(P<0.05).结论:DTI可以定量反映脑白质稀疏症病灶的弥散及各项异性改变,甚至可以在病程早期反映这种改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DTI对诊断脑白质病的作用。方法对25例常规MRI诊断脑白质病患者白质异常信号区进行测量,与14例正常白质对照,以分析白质异常信号在DTI上的改变。结果异常信号区所测得的FA值较正常信号区白质FA值低。异常白质区域不同部位FA值无显著性差异。正常白质FA值与异常信号白质FA值之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DWI在检测早期脑梗塞最佳的方法,但在脑白质病信号表现无明显异常,DTI为检测组织分子弥散方向的序列,对病变的检出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3.0T MRI 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显示胶质瘤与相邻脑白质纤维束解剖关系在手术前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4例脑胶质瘤患者行常规MRI及DTI检查,原始数据采集后传入工作站,应用Functool 软件进行图像分析处理,分别获得各自的部分各向异性图(FA图)、彩色编码张量图及脑白质纤维束图;并测定8例高级别胶质瘤肿瘤病灶区、灶周水肿区及正常白质区的平均弥散系数(MD值)、各向异性指数图(FA值).分析肿瘤与相邻脑白质纤维束的解剖关系,并对患者手术前后的临床症状进行评价.结果 16例Ⅰ~Ⅱ级胶质瘤推移相邻脑白质纤维束,患者术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8例Ⅲ~Ⅳ级胶质瘤浸润破坏相邻脑白质纤维束,患者术后临床症状未明显改善.肿瘤病灶区和灶周水肿区与正常白质区的MD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肿瘤病灶区与灶周水肿区的MD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区域的FA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磁共振DTI 技术可在活体清晰、无创、直观地显示脑胶质瘤与周围脑白质纤维束的关系,DTI的MD值和FA值可区分高级别胶质瘤肿瘤病灶区、灶周水肿区及正常白质区.DTI技术对脑胶质瘤术前治疗方案的确定以及手术风险和患者临床预后的预测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弥散张量成像(DTI)在脑胶质瘤分级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收集该院78例脑胶质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进行MRI常规、DTI扫描,分析患者的肿瘤实质区、瘤周水肿区、水肿旁白质区的各项异性分数(FA值)、rFA值,并计算正常白质区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同时分别测量灌注最明显区域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值,计算出病变区与正常脑白质区的比值rCBV、rCBF。结果 78例胶质瘤患者中,26例低级胶质瘤,52例高级胶质瘤,低级别胶质瘤的肿瘤实质、瘤周水肿区、水肿旁白质区的FA值、rFA值均显著高于高级别胶质瘤的FA值、rFA值(P 0.05);低级别胶质瘤的肿瘤实质区、瘤周水肿区、正常白质区的ADC值依次为(1.012±0.085)、(1.198±0.127)、(0.781±0.231),均显著低于高级别胶质瘤的(1.195±0.129)、(1.014±0.153)、(0.847±0.178)(P 0.05)。结论 MRI弥散张量成像技术与常规MRI比较,其FA值、rFA值、ADC值能有效判断胶质瘤分级,为医师的治疗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MR扩散张量成像(DTI)多参数值在脑肿瘤中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评价扩散张量纤维不走过场束成像(DTT)在显示脑肿瘤与周围脑白质纤维束关系中的应用.方法 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星形细胞瘤(低级别、高级别)、脑膜瘤、转移瘤共44例.行常规T1WI、T2WI、增强T1WI及扩散张量成像.测量病灶肿瘤实质区、瘤周水肿区、囊变坏死区、水肿临近正常白质区及对侧正常白质区的DCavg值、FA值、1-VR值及RA值,分析各测量值与肿瘤的相关性.利用DTI数据进行扩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重建病变周围脑白质纤维束,观察肿瘤与脑白质纤维束的关系.结果 低级别、高级别星形细胞瘤、脑膜瘤及转移瘤的肿瘤实体、瘤周水肿区的FA值、1-VR值及RA值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FA图、FA彩色编码图、DTT图均能显示脑白质纤维受累情况.低级别星形细胞瘤及脑膜瘤良性肿瘤周围的白质纤维束多呈推挤水肿改变,而高级别星形细胞瘤及转移瘤恶性肿瘤周围的白质纤维束多表现为以浸润破坏为主.结论 DTI较常规MRI能更确切、直观地显示脑内肿瘤与周围脑白质的关系,结合FA值、1-VR值及RA值能为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更多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阿尔茨海默病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与临床认知评价相关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应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技术(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顶叶及胼胝体膝部脑白质损伤的情况与临床认知评价之间的关系进行初步研究.方法对22例AD患者和22例健康老年人进行脑部DTI扫描后,测量顶叶和胼胝体膝部的各向异性分数值(fractional anisotropy,FA),应用成组t检验对AD组和正常对照组的相应区域进行比较,并用部分相关性检验对AD患者脑中各部位相应取值与临床认知评价量表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结果AD患者左侧顶叶FA值与记忆相关量表评分呈正相关.胼胝体膝部FA值与MMSE评分呈正相关.结论DTI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AD患者脑白质受损情况与认知功能缺损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多参数综合分析及扩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在星形细胞瘤临床分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星形细胞瘤的患者33例,术前均行常规T1WI、T2WI、T1wI增强、DTI检查,其中5例患者术后再次行常规T1WI、T2WI、增强扫描、DTI检查.测量病灶肿瘤实质区、瘤周水肿区、囊变坏死区、水肿临近正常白质区及对侧正常白质区的DCavg值、FA值、1-VR值及RA值,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各个值在星形细胞瘤分级中的应用.利用DTI原始数据进行扩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重建病变周围脑白质纤维柬.结果 FA图、FA彩色编码图、DTT图均能显示脑白质纤维受累情况,而常规MRI难以显示;各组中的肿瘤实质区、囊变坏死区、瘤周水肿区及水肿临近正常白质区的DCavg值、FA值、1-VR值及RA值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低级别星形细胞瘤肿瘤周围的白质纤维束多呈推挤水肿改变,2例患者术后白质纤维束移位水肿减轻,预后良好,而高级别星形细胞瘤肿瘤周围的白质纤维束多表现为以浸润破坏为主,3例患者术后无改善.结论 结合常规MR图像,DCavg值、FA值、1-VR值及RA值均有助于区分肿瘤的实质区、囊变坏死区、水肿区及正常白质区;结合肿瘤实体、瘤周水肿区及水肿邻近正常自质区的FA值、1-VR值及RA值有助于低、高级别星形细胞瘤的鉴别;DTI及DTT可无创的显示脑白质纤维束的受累情况,显示重要的脑白质纤维束与脑肿瘤的位置关系,有助于患者术前计划的制定和手术效果的评价.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DTI技术探讨脑小血管病(c SVD)患者常规扫描表现正常白质(NAWM)区微结构改变,及其与认识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对23例c SVD患者及13例条件相匹配的正常志愿者进行常规MRI及DTI序列检查并完成Mo CA评分,后处理测量双侧额叶、顶叶、半卵圆中心、胼胝体膝部及压部NAWM区的FA值及ADC值,比较c SVD组与对照组间的差异,并进一步分析c SVD组FA值及ADC值与Mo CA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c SVD组双侧额顶叶FA值较对照组减低,ADC值升高,双侧半卵圆中心FA值较对照组减低,其余两组间区别无统计学差异。c SVD患者双侧额叶FA值下降最明显(右侧(0.354±0.051)vs(0.398±0.027),P=0.0 1,左侧(0.3 6 5±0.0 5 3)v s0.405±0.035,P=0.00)。双侧额叶白质的FA值与Mo CA评分呈正相关(右侧额叶:r=0.43,P=0.01;左侧额叶:r=0.50,P=0.02),ADC值与Mo CA评分呈负相关,(右侧额叶:r=-0.40,P=0.03;左侧额叶:r=-0.37,P=0.00);其余部位FA值及ADC值与Mo CA评分无统计学意义的相关性。结论 DTI能反映c SVD患者早期隐匿性脑白质损伤,额叶白质DTI指标改变一定程度可反映认知功能受损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维持性透析患者脑白质弥散功能成像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63例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作为研究组,2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进行常规MR、DWI、DTI检查,测量感兴趣区(额叶、颞叶、顶叶、枕叶、内囊、胼胝体及海马等)脑白质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及各向异性分数(FA),所有研究对象均采用中文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C-MoCA)并按评分分三个级别,即正常(C-MoCA≥26分),轻度认知功能障碍(26分C-MoCA≥21分),重度认知功能障碍(21分C-MoCA),与对照组及各级别之间进行统计学比较。最后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有统计学差异区域的ADC、FA值与C-MoCA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63例维持性透析患者中23例认知功能在正常范围,28例属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12例重度认知障碍。研究组额叶、顶叶脑白质ADC及FA值与对照组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C-MoCA不同分级的脑白质ADC及FA值之间亦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额叶、顶枕叶脑白质ADC值与C-MoCA呈负相关,FA值与C-MoCA呈正相关。结论维持性透析患者脑白质弥散功能成像可定量评价ESRD脑白质病变且与C-MoCA密切相关,有助于ESR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检出。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技术定量评价高级别星形细胞瘤(Ⅲ~Ⅳ级)与脑膜瘤瘤周水肿区的弥散改变特点及二者差别。方法收集经病理学证实高级别星形细胞瘤15例,良性脑膜瘤15例。分别对二者瘤周水肿区与对侧正常脑白质区的部分各向异性(fraction anisotropy,FA)值和平均弥散系数(average diffu-sion coefficient,DCavg)值进行测定、对比分析。结果二者瘤周水肿区的FA值和DCavg值分别显著低于和高于对侧正常脑白质区;高级别星形细胞瘤瘤周水肿区FA值较对侧正常脑白质区降低程度显著高于良性脑膜瘤。结论应用DTI技术定量评价高级别星形细胞瘤与良性脑膜瘤瘤周水肿区的FA值及DCavg值改变特点及二者差别,可以揭示常规MR不能发现的细微病理改变及二者差异。  相似文献   

12.
Background It is known that the brain structure changes with normal aging.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quantify the anisotropy and average diffusion coefficient (DCavg) of the brain in normal adults to demonstrate the microstrueture changes of brain with aging.Methods One hundred and six normal adults were examined with 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DTI). The fractional anisotropy (FA), 1-volume ratio (1-VR), relative anisotropy (RA) and average diffusion coefficient(DCavg) of different anatomic sites of brain were measured, correlated with age and compared among three broad age groups.Results Except in lentiform nucleus, the anisotropy increased and DCavg decreased with aging. Both anisotropy and DCavg of lentiform nucleus increased with aging. The normal reference values of DTI parameters of normal Chinese adult in major anatomic sites were acquired.Conclusions DTI data obtained noninvasively can reflect the microstructural changes with aging. The normal reference values acquired can serve as reference standards in differentiation of brain white matter diseases.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扩散张量成像(DTI)在颅内肿瘤定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良恶性肿瘤患者31例,其中良性肿瘤17例,恶性肿癯14例。31例患者均行常规MRI和DTI检查。结果在颅内肿瘤常见的MRI征象中,肿瘤内出血、不均匀强化及中重度瘤周水肿提示恶性肿瘤,而包膜、颅骨改变则提示良性肿瘤可能。良性肿瘤实质区DCavg值较恶性肿瘤高(P〈0.05),瘤周水肿区FA值较恶性肿瘤高(P〈0.01),良性肿瘤实质区FA值及瘤周水肿区DCavg值与恶性肿瘤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良性肿瘤瘤周水肿区白质纤维束以受压移位为主,而恶性肿瘤则有较多的瘤周水肿区白质纤维束破坏,两组之间瘤周水肿区白质纤维束改变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DTI肿瘤实质区DCavg值、瘤周水肿区FA值及白质纤维束改变,对颅内良恶性肿瘤的鉴别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基于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脑白质特征探寻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特异性影像标志物。方法 选用公开数据集ADNI中43例AD、187例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和145例正常对照(normal control,NC)的T1加权的结构磁共振图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和DTI数据,基于解剖图谱的分析法计算不同脑区的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平均扩散率(mean diffusivity,MD)、轴向扩散率(axial diffusivity,DA)和径向扩散率(radial diffusivity,DR),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评价全脑及脑区的弥散特征值,寻找特异性脑区,并与MMSE和CDR-SB评分进行Pearson关联。结果AD组特异性脑区均出现FA值下降,而MD、DA、DR值升高。特异性脑区有FA值7个,MD值14个,DA值11个,DR值18个。双侧扣带(海马)的MD值、右扣带(海马)的DA值和左扣带(海马)的DR值与MMSE评分均呈负相关;双侧扣带(海马)的MD值、胼胝体膝部DA值、双侧扣带(海马)的DA和DR值与CDR-SB评分均呈正相关。结论DTI脑白质特征能反应人脑白质的变化,其中AD组脑白质结构变化明显,且其特异性脑区可作为AD诊断的影像标志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用核磁共振(MRI)弥散张量成像(DTI)研究缺血性脑白质损害(ILA)患者常规MRIT2加权像上脑白质损伤区和一些形似正常脑白质(NAWM)区的变化及其与认知功能之间的联系。方法:对34例ILA患者和19例健康对照者进行常规MRI、DTI及神经心理学检查。结果:DTI扫描时,ILA组的脑白质损伤区及NAWM区的平均弥散系数(MD)值较对照组NAWM区的MD值升高,部分各向异性指数(FA)值降低;ILA组NAWM区的MD值变化和韦氏全智商及执行功能障碍相关,FA值的变化和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衡量的总体认知损害相关。结论:DTI可显示ILA患者常规MRI上NAWM区的病理变化,其变化与认知障碍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技术对颅内胶质瘤进行研究,探计DTI对颅内胶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3.0TMR对15例胶质瘤的病人术前行常规MRI及DTI检查,经后处理得到彩色FA图及脑白质纤维束图,测量肿瘤实质部分、周围胼胝体区及正常白质区的FA值,并观察肿瘤与白质纤维束的关系。对手术标本进行肿瘤细胞密度的检测并评价FA值与细胞密度的关系。【结果】15例病人均显示纤维束破坏;正常白质区与肿瘤实质部分的平均FA值有显著性差异;FA值与细胞的密度成正相关(r=0.71,P〈0.05)。【结论】术前测量FA值及纤维束成像可预测肿瘤的恶性程度,直观地显示纤维束受累的情况,有助于手术方案的制定或指导定位活检及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no dementia, VCIND)是血管性认知障碍最常见亚型,早期诊断是改善预后的关键。神经影像为VCIND早期诊断、严重程度及疗效评价提供依据,但传统结构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不能较好阐明结构改变与认知损害的关系。本项目利用弥散张量成像技术(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DTI)探讨VCIND患者脑白质结构改变及其和认知障碍的关系。方法 利用DTI对31名VCIND患者和22名正常对照者进行全脑246个脑区的白质连接完整性检测,并对所有受试者进行认知评估。然后分析患者各脑区DTI各向异性程度值(fractional anisotropy, FA)和平均弥散率(mean diffusivity, MD),并与认知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及中介分析。结果 VCIND患者全脑246个脑区中的部分关键区域发生了显著的白质连接改变,尤其额叶脑区显著。FA值与总体认知评估及记忆、执行功能评分正相关,MD值与总体认知评估及记忆、执行功能评分负相关。中介分析发现VCIND患者白质结构连接的改变介导了神经心理量表评分的改变。结论 本研究显示DTI可以为VCIND的早期诊断及认知严重程度的评估提供客观影像学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在检查评估不同社会支持度轻度颅脑损伤(mild traumatic brain injury,mTBI)患者预后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急诊外科及神经外科就诊的mTBI患者99例,按照入院时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RSS)得分(≥20分设置为区分点)分为高社会支持度组(54例)及低社会支持度组(45例),评估2组患者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得分,对其进行DTI检测,记录其各项异性分数(FA)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并进行对比。 结果 ①高社会支持度组患者MMSE及MoCA量表得分均高于低社会支持度患者(均P<0.05);②低社会支持度患者两侧额叶、两侧颞叶、胼胝体膝部FA值出现下降,与高社会支持度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③低社会支持度患者额叶左侧白质、额叶右侧白质、颞叶左侧白质、颞叶右侧白质、胼胝体膝部ADC值高于高社会支持度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不同社会支持度mTBI患者认知状态、认知功能会存在明显差异,同时DTI检测FA及ADC值也有部分差异,认知障碍可能与额叶、颞叶、胼胝体白质受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