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以二连盆地阿尔凹陷低孔低渗储层为研究对象,在分析该区块地质特征、储层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凝灰质含量对储层渗透率的影响,从而得出凝灰质含量高是致使该区块渗透率低的主要原因,为进一步提高阿尔凹陷地区的储层综合评价,建立精细的渗透率解释模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海拉尔盆地南屯组凝灰质砂岩储层含水饱和度计算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海拉尔盆地南电组储层普遍含有凝灰质,且储层物性变化大等特点,对凝灰质砂岩储层建立凝灰质砂岩体积模型.利用放射性铀测井曲线确定凝灰质含量以达到与泥质含量的区别,计算出岩石的储层参数.将计算得出的孔隙度与岩心分析的孔隙度进行对比,可以得出孔隙度的绝对误差为1.51 p.u.,相对误差为10.16%.对同一区块多口井的南屯组凝灰质砂岩进行解释并且与试油资料进行分析对比,计算出的含水饱和度与实际试油的对比显示出很好的一致性.结果表明,建立的凝灰质砂岩解释模型与处理方法提高了储层描述的准确性,可以为该类凝灰质砂岩储层提供可靠的测井解释结果与储层参数,在海拉尔地区南屯组一段该类储层中的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含凝灰储层原始含油饱和度测井评价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Y油田南一段储层普遍含凝灰,孔隙结构复杂,准确确定储层原始含油饱和度难度大。通过岩心分析、薄片、岩电实验等资料系统分析了凝灰质储层的特点及其测井响应特征,探索了凝灰质含量的计算方法,形成了针对含凝灰储层的原始含油饱和度测井评价方法。研究表明,当孔隙度相同,地层因素与凝灰质含量成正比;地层因素与孔喉半径比和孔隙曲折度成正相关;应用阿尔奇公式采用变参数的方法可反映储层孔隙结构变化,能够很好地确定含凝灰储层的原始含油饱和度。  相似文献   

4.
凝灰质砂岩储层的岩石成分和孔隙结构复杂,物性变化大,准确计算出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特别是凝灰质的含量,是提高这类储层测井解释精度的关键。在求解此类问题时,传统测井解释方法中的简单矿物模型及其方程组解法容易出现不稳定的解或不合理的解释结果。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萤火虫算法的最优化测井解释方法,结合岩石体积物理模型,应用于海拉尔盆地凝灰质砂岩储层解释。在综合考虑各种误差与约束条件的情况下,计算出了凝灰质含量、孔隙度等储层参数。计算结果与岩心数据吻合度较好,说明萤火虫算法可行,最优化测井解释的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5.
利用阿尔凹陷测井资料、岩石物理试验资料及试油资料,确定了影响该区块产能评价的因素主要为孔隙度、渗透率、泥质胶结物含量、可动油饱和度等。在准确求取阿尔凹陷低孔低渗储层评价参数的基础上,以概率统计为理论,建立了适用于研究区产能定量计算的3种模型,即利用渗透率、孔隙度计算产能,利用孔隙度、泥质体积分数计算产能,利用渗透率、可动油饱和度计算产能,并进行了实际应用,模型计算结果与试油结论符合度较高,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针对阿尔凹陷储层评价,应用核磁共振测井资料开展储层喉道大小与孔隙结构特征关系、喉道大小与渗透率关系研究,提出了基于核磁共振测井孔喉的渗透率计算方法,提高了渗透率计算精度。在此基础上,建立储层分类标准及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储层有效性评价方法,在实际应用中见到了良好的效果,在阿尔凹陷高效勘探开发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利用测井资料计算储层孔隙度是测井定量评价的基础内容,储层孔隙度计算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后续的储层评价可靠性.对于岩矿组分复杂地层,如何快速、准确地开展孔隙度测井评价是复杂储层解释与评价的首要问题.A凹陷L组发育凝灰质砂岩储层,由于砂质成分复杂多变,且受后期成岩作用影响,导致不同层位骨架测井响应规律存在明显差异,进而导致基...  相似文献   

8.
王鹏  赵玉莲  韩琳 《岩性油气藏》2010,22(1):114-118
凝灰质砂岩储层是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最主要的储层。由于凝灰质对储层导电机制影响很大, 传统的阿尔奇公式在此已不适用。通过建立体积模型,确定各成分骨架参数,可计算凝灰质的体积含量。 该文借鉴托尔诺布伊东的饱和度模型,针对凝灰质砂岩储层,对饱和度模型进行了一定的改进。在导电模型中,粘土的附加导电性不可忽略,同时凝灰岩成分的存在增加了岩石的导电性,将凝灰质砂岩的电阻 看作是凝灰岩成分、泥质成分和地层水的电阻并联之和。应用该模型对凝灰质砂岩进行评价,经试油验证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泥页岩油气储层是目前非常规油气领域备受关注的勘探目标。以苏北盆地高邮凹陷阜宁组泥页岩地层为研究对象,采用岩心、试油测试等资料刻度测井和录井信息,开展非常规泥页岩油气储层的识别研究。通过分析泥页岩储层类型及其测井与录井响应特征,发现泥页岩储层多数为脆性矿物含量高的灰质泥页岩岩相(发育裂隙),少数为脆性矿物含量低的不含(或少含)灰质的泥页岩岩相。根据这2种泥页岩储层类型,提出了2种相应的成因机制解释模型,借鉴气泡图和雷达图较好地显示出了这2种解释模型的测井与录井特征差异,进而建立了基于测井和录井信息相结合的泥页岩储层识别方法,为苏北盆地泥页岩油气储层识别及有效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南贝尔油田凝灰质砂岩储层岩性识别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贝尔油田岩性复杂,岩石类型众多,砂岩储层普遍含凝灰质.由于凝灰质成分的介入,含凝灰质砂岩在矿物成分、碎屑含量及蚀变程度等方面与正常沉积砂岩相比具有较大的差异,在测井响应上也具有复杂性和多解性.针对岩性认识在储层精细评价中的作用,在岩石物理试验分析基础上,突出凝灰质鉴定和含量分析,明确了不同岩性的测井响应特征,确定了分...  相似文献   

11.
PDC钻头钻井岩屑粒径小,一般小于2 mm,通过岩屑进行岩性识别面临较大挑战。以东海西湖凹陷某气田上白垩统八角亭组钻遇的一套凝灰质地层为例,通过岩屑薄片鉴定、X-衍射分析、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等技术方法组合,建立了凝灰质储层岩性识别方法,识别出了4种主要岩石类型:凝灰岩、晶屑凝灰岩、晶屑-玻屑凝灰岩及凝灰质砂岩,其中凝灰质砂岩储层物性较好。在此基础上,结合岩电特征分析,明确了研究区凝灰质砂岩储层测井响应特征;试采结果证实了凝灰质砂岩为有效储层,从而为东海天然气勘探与开发开辟了新领域。本文探索出的毫米级钻井岩屑凝灰质储层岩性识别方法,对于缺少岩心情况下的复杂岩性识别提供了一种有借鉴价值的技术组合方法,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2.
火山碎屑沉积岩储层泥质与凝灰含量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霞  赵志伟  鲁红  毕广武 《测井技术》2009,33(4):371-373
火山碎屑沉积岩储层普遍含凝灰,凝灰与泥质测井特征相似,均为高自然伽马.用常规石英砂岩的测井解释方法无法计算其储层泥质含量.研究凝灰、泥质的测井响应特征,利用中子曲线定量计算储层泥质含量;利用自然伽马与中子曲线结合,定量计算储层凝灰含量.分别用相对指示法、统计法计算储层泥质含量与凝灰含量.统计法在火山碎屑沉积岩储层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其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9.6%和11.5%,为下一步开展储层评价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惠州H5油田位于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古近系恩平组下段砂岩储层是其主力油层,但储层中因火山作用而发育了致密的凝灰质砂岩。此类致密砂岩导致储层性能下降,使得优质储层的预测面临挑战。准确识别凝灰质砂岩并刻画其分布范围是惠州H5油田优质储层预测的关键。为此,根据已钻井资料和地震资料进行了含凝灰质砂岩的岩石物理建模,得到了识别凝灰质砂岩的敏感岩石物理弹性参数;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地震资料叠前反演和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的储层定量预测;在储层预测结果的基础上,识别并刻画了致密的凝灰质砂岩及其分布范围,从而突出优质砂岩储层。提出了凝灰质砂岩岩石物理建模和岩石物理模型驱动下的人工智能储层预测技术及其流程。该技术应用于惠州H5油田的储层评价,在钻前成功识别了H5-3d井区和H5-5d井区恩平组下段发育的凝灰质砂岩,准确刻画了其分布范围和边界,为后续评价井的钻探和储量申报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昌图凹陷复杂岩性储层测井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昌图凹陷岩心镜下鉴定资料为基础,讨论了昌图凹陷各种岩石类型测井曲线的响应特征,根据岩心室内分析资料,建立岩性解释模型,确定储层物性参数计算方法;针对火山碎屑岩储层空间具有裂缝-孔隙型双重体积的特点,根据测井解释理论,探讨了火山碎屑岩储层物性解释方法,为储层评价提供合理、准确的储层参数。  相似文献   

15.
准西地区苏13井区石炭系储层发育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准噶尔盆地西缘苏13井区的勘探效果,综合利用测井、录井、岩石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以及三维地震等资料,对准噶尔盆地西缘苏13井区石炭系岩性发育特征、储集空间类型、储集物性特征以及有利储层控制因素等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石炭系岩性以凝灰岩、沉凝灰岩、凝灰质砂岩、凝灰质泥岩及泥岩为主;储集空间类型以裂缝为主;有利储层主要受岩性和构造作用控制,凝灰质砂岩和凝灰岩为有利储层的主要发育岩性,构造作用形成的应力集中带为构造裂缝发育的有利区,即不同走向断裂的交汇处或者断裂密集发育区为裂缝的有利发育区;由于苏13井区石炭系发育的各类岩性中易溶组分的含量均较低,不易发生溶解作用,导致风化淋滤作用和溶蚀作用对储层发育的影响较小。研究成果可为研究区石炭系有利储层预测及下一步勘探部署提供重要指导。  相似文献   

16.
无孔隙度测井条件下储层孔隙度求取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缺乏孔隙度测井系列的井区, 利用标准测井资料, 通过“岩心刻度法”可建立起测井孔隙度解释模型, 常见的有采用自然电位减小系数和视电阻率建立的2 种孔隙度模型。通过利用泥质含量参数建立的孔隙度模型与这2 种模型的对比研究, 发现泥质含量孔隙度模型计算出的孔隙度与岩心分析孔隙度吻合程度更高, 其平均绝对误差为0.162, 平均相对误差为5.934%。因此认为: 在研究区, 利用泥质含量孔隙度测井解释模型计算储层孔隙度相对更精确, 从而实现利用标准测井资料分析评价储层及定量计算储层参数的目的, 为研究区在缺乏孔隙度测井资料条件下定量求取储层参数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深部储层特别是低渗储层具有复杂的测井响应特征和流体分布规律,给储层评价研究带来极大的困难,其测井评价的难点在于流体性质识别与饱和度的计算。根据东海西湖凹陷测井、录井响应特征和深层岩心的岩电、核磁联测实验,由实验结果获得了岩电参数与束缚水饱和度模型;利用地层组分分析程序,采用最优化原理计算储层参数;在分区块建立精细模型的基础上,首次在西湖凹陷应用双饱和度法对深层油气层与水层进行识别,取得了较好效果,并初步形成判别标准。在西湖凹陷尝试利用测井资料计算气油比对深部储层流体性质进行识别,并与含气饱和度结合能有效地定量区分油层和气层。这样便可对深层的油层、气层和水层进行很好的识别和区分。  相似文献   

18.
针对西湖凹陷B气田开发过程中发现的一套含气凝灰质砂岩进行研究。根据现有资料,重点利用钻录井、测井、地震、分析化验及测试数据,运用地震地质综合研究的方法,采用点-线-面-体的研究思路,对B气田凝灰质砂岩成因进行研究,分析其成藏模式,评价其勘探开发潜力,为B气田后续开发及挖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认识埋藏过程中酸性流体对碎屑岩储层中凝灰质的溶蚀改造效应及控制因素,选取珠江口盆地珠一坳陷惠州—陆丰地区古近系文昌组凝灰质砂岩储层,设计开展了岩心尺度的流体—岩石相互作用模拟实验。通过显微镜下观察、流体成分分析、物性表征等方法,对比分析了实验前后不同流体流速、不同凝灰质含量条件下砂岩储层的溶蚀作用和物性响应特征。结果表明,酸性流体环境中凝灰质溶蚀现象普遍,但不同实验条件下,凝灰质溶蚀强度及储层物性响应不同:成岩体系的开放性与封闭性决定凝灰质的溶蚀作用强弱。相同岩石和相同酸性流体条件下,高流速开放体系中凝灰质溶蚀量高于封闭体系,且低流速相对封闭体系中溶蚀产物趋于沉淀,溶蚀作用增孔效应有限。凝灰质含量显著影响溶蚀效应,富凝灰质砂岩中溶蚀作用有限,含凝灰质砂岩和贫凝灰质砂岩能够溶蚀增孔,且含凝灰质砂岩的溶蚀增孔效率更高。凝灰质含量相对中等—较低的储层中,中浅层埋藏阶段的开放成岩流体体系最有利于粒间凝灰质溶孔的发育。经历晚期酸性流体溶蚀改造后,较易形成次生溶蚀型优质储层,这一认识有助于不同地区的溶蚀型储层甜点预测。  相似文献   

20.
对黄骅坳陷歧口凹陷西斜坡带主要目的层段沙一下沉积体系、储层特征、测井评价的难点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研究,对该区勘探方向和目标选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以六间房地区地质特征为例,在分析沉积物源、沉积储层特征以及油藏特征的基础上,针对泥晶灰质白云岩储层和砂屑灰岩储层油层评价的难点,提出了利用钻井取心资料和交会图法进行储层岩性的有效识别。利用录井+气测法、录井+气测+成像测井法、MDT测试技术法以及油藏综合评价技术进行油气层的有效识别,从而形成了一套针对该类储层油层评价的有效方法。利用该方法,对歧口凹陷西斜坡带沙一下泥晶灰质白云岩储层新、老井开展新一轮精细油层评价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进一步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