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乳头溢液;临床上较常见,占乳头疾病的3%~13.7%。我们采用近红外线乳房扫描及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明显提高了诊断率,现报告如下。IIM床资料1.回一般资料:本组45例病例均为女性,年龄22~69岁,均无自觉症状来门诊检查病人,经病检证实良性病变平均41岁,乳癌平均50岁。溢液的类型:本组病例中溢液为血性6例,浆液性10例,浆液血性24例,水样5例。病变部位及肿块大小,均为单侧,左乳22例,右乳23例。内上象限11例,内下5例,外上象限12例,外下8例,乳头部9例。合并乳腺肿块19例,肿块大小约0.5~5.scm。1.2治疗与结果:导管单…  相似文献   

2.
乳腺增生病是妇女常见的乳腺疾病,自1992年以来,我们用自拟疏肝益肾散结汤治疗本病64例,收到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64例均为女住,年龄18岁~52岁,其中31岁~4O岁最多,有38例,占59%;病程1年以内24例,l年~5年35例.5年以上5例;未婚6例,已婚58例(其中来生育11例);双侧乳房肿块者48例,单侧肿块岩16例;乳房疼痛者61例,其中经前周期性疼痛50例,伴有乳头溢液者8例。全部病例均经冷光源乳腺诊断仪检查或银靶X线摄片.或结节穿刺活俭等确诊为乳腺增生病b2治疗方法流肝益肾散结汤组成:柴胡10g,赤白芍各15g,当归129…  相似文献   

3.
产后乳房按摩用于预防乳腺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炎是细菌通过乳头皲裂处侵入乳腺组织或乳腺管内积乳,不正确地挤压乳房组织及乳房按摩而引起,其临床以发热、乳房疼痛、乳房肿胀为表现。我院自2000年至今,对每例产妇常规施行乳房按摩,有效地预防了乳腺炎的发生,现将方法及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分期辨治哺乳期急性乳腺炎5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志华 《河北中医》2008,30(1):27-28
急性乳腺炎是发生于乳房部的一种急性化脓性疾病,多见于哺乳期妇女,发病急,变化快,易化脓,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2004—2006年,笔者采用分期辨治哺乳期乳腺炎58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58例均为本院乳腺科门诊或住院患者,年龄22~36岁;哺乳时间1~5个月;发病1~5  相似文献   

5.
消痈散治疗乳腺炎12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扬 《辽宁中医杂志》2000,27(12):554-554
乳腺炎 ,属中医“乳痈”范畴 ,临床以乳房肿痛、畏寒、发热为主证。笔者自拟消痈散治疗乳腺炎 1 2 5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 2 5例中绝大部分是青年妇女 ,年龄2 5~ 30岁 1 0 6例 ,31~ 35岁 1 4例 ,35岁以上 5例 ;发病与产次 :初产 91例 ( 72 .8% ) ,第二产 32例 ( 2 5.6% ) ,第三产仅 2例 ( 1.6% ) ;除 1例妇女的乳腺炎是源自乳头畸形的逆行感染之外 ,1 2 4例均系产后哺乳期妇女 ;患病部位 :发生在左侧乳房 6 0例 ( 4 8% ) ,右侧乳房 6 2例 ( 4 9.6% ) ,两侧同时发病 3例 ( 2 .4 % ) 。发生于乳腺之外上象 5 8例 ,两…  相似文献   

6.
笔者采用阳和汤合透脓散加味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59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9月~2017年9月在本院收治的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59例为观察对象,年龄26~47岁,平均年龄33.0±5.6岁;平均病程5d^16个月;其中乳头溢液12例,内陷4例;左乳房、右乳房及双侧乳房发病分别为36例、22例和1例;未哺乳及既往哺乳者分别为13例和46例。  相似文献   

7.
浆细胞性乳腺炎或导管扩张症,中医称为粉刺性乳痈,好发干中青年妇女。难治性浆细胞性乳腺炎有以下特点:病情反复,或多次切开排脓引流,伤口仍长期反复渗液、流脓,经久不愈;病变范围广泛,乳房明显变形。我们自2004年~2006开始采用病灶切除术联合乳头及临近腺体整形术治疗54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魏玉姣 《国医论坛》1998,13(1):44-44
乳腺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多见于初产妇。本病单用抗生素治疗,不仅疗程长,易留硬结,久不消散,且易复发。笔者自1974年至1994年间,运用中药配合推拿治疗急慢性乳腺炎25O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一股资料250例乳腺炎患者为1974年~1994年的接诊病人。其中年龄最小20岁,最大32岁;初产妇225例,经产妇25例;急性乳腺炎203例,慢性47例。急性乳腺炎主要表现为乳房红肿胀痛或硬结,乳汁排泄不畅,伴全身乏力和发热恶寒;慢性乳腺炎主要表现为乳房结块和疼痛,无明显红肿和寒热。2治疗方法内服中药自拟消乳饮。药物组成:金银花20g,…  相似文献   

9.
笔者应用硼砂蜂蜜糊外涂治疗乳头皲裂,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2005年3月~2009年4月在我院分娩的发生乳头皲裂的38例产妇,其中初产妇29例,经产妇9例;年龄22~35岁,平均26.9岁;分娩后哺乳最短2天发生皲裂,最长26天,平均17.5天;单侧乳房发生皲裂症16例,由单侧发生至双侧18例,同时发生双侧皲裂症4例;所有病例均排除急性乳腺炎病变。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笔者运用自拟消癖汤治疗乳腺增生病36例,结合辨证论治,收到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共36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2~40岁,平均30岁。全部病例均有乳房胀痛,月经期前3~5天更甚,行经后胀痛减轻。乳房可们及大小不一、圆形或椭圆形质韧的结节,有触压痛,常分散于整个乳房,也可局限于乳房的一处,与皮肤无粘连,可活动,随月经周期而变化,多为经前增大,经后缩小,乳房外观正常,腋窝淋巴结无肿大。36例中单侧乳房发病者10例,双侧同时发病者26例。病程3个月~5年,平均2.5年,全部病例经西医检查确诊…  相似文献   

11.
乳痛是乳房急性化脓性疾病,多发生于产后哺乳期,笔者用针灸拔火罐治疗15例,获效满意。今介绍如下。1一般资料15例均为青壮年妇女,年龄最大32岁,最小23岁;10例系初次哺乳,6例乳头破裂,1例曾施排脓术,3例曾中西医治疗;病在双乳8例,单乳7例;病史最长10天,最短2天。2治疗方法2.l针刺:主穴相继取肩井、膻中、乳根、少泽、足临泣。针刺肩并时嘱患者端坐,上肢平放,贴于胸胁两侧,用30号2.5寸毫针,针尖斜刺向颈根,深1~1.5寸,体胖者深达2寸,使针感直达前胸乳房,或由后背达肩胛区。针刺膻中用30号1.5寸毫针,沿皮向下斜刺1…  相似文献   

12.
三越了哥王片治疗乳腺炎5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笔者近年来采用三越了哥王片口服配合外敷治疗乳腺炎 50例 ,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兹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50例均为门诊病人 ,年龄 2 2~ 2 9岁 ,其中产后哺乳期 47例 ,因断乳而中止哺乳 3例 ;病程最短 1小时 ,最长 1月余 ;单侧乳房发病者 3 7例 ,双侧乳房发病者 1 3例。本病的诊断主要根据其临床表现及体征 ,并排除化脓性乳腺炎。症状 :恶寒 ,发热 ,头痛 ,身重 ,局部红热肿痛 ;体征 :排乳不畅 ,乳房结块 ,胀痛拒按 ,皮肤微红或正常 ,乳头内陷或破裂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有不同程度的升高。2 治疗方法采用三越了哥王片口服 ,每次 3片 ,…  相似文献   

13.
急性乳腺炎是一种常见病,多见于初产妇,发病大多在产后2~6周,以往多采用抗生素,手术切开引流等方法.疗程较长,病人较痛苦,我科自1993年10月~2000年3月采用中药配合氦氖激光照射治疗急性乳腺炎56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56例,年龄最小23岁,最大38岁,产后2~6周发病34例;6~12月22例,单侧乳房患病52例,双侧乳房患病4例,肿块直径最大13cm,最小2cm,56例病人均为郁乳期。  相似文献   

14.
朱燕 《西部中医药》2004,17(12):48-50
浆细胞性乳腺炎又称管周性乳腺炎、乳腺导管扩张症,是一种以非周期性乳房疼痛、乳头溢液、乳头凹陷、乳晕区肿块、非哺乳期乳房脓肿、乳头部瘘管为主要表现的良性乳房疾患[1],其发病率约占乳房良性疾病的4%~5%[2]。祖国医学古代文献对本病尚无明确记载,现代中医学者根据其临床表现将浆细胞性乳腺炎归属“乳痈”范畴[3]。由于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的增多,诊断标准的成熟,诊断条件的先进,误诊率已大大下降,但治疗上仍无统一认识,现代中医学者对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深入探讨,对其认识也越来越深刻,现介绍如下。1 病因病机本病古…  相似文献   

15.
怀孕时某些孕妇牙龈易充血肿大,分娩后自行消退或减轻,称为妊娠牙龈炎,常发生在孕后第2~3个月。现对孕初一个月妇女进行全口洁治术、用正确方法刷牙,与未进行孕初全口洁治术,只用正确方法刷牙的妇女,妊娠期牙龈炎进行比较。l临床资料1.1检查对象:随机抽取妊娠一个月妇女96名,分为两组。1.2检查者:全部检查工作由一名口腔医师进行。1.3排除标准:已有牙周病者排除(牙周探诊龈上皮附着于正常釉牙骨质界下)。1.4临床检查标准:牙间乳头的大小,龈缘和牙间乳头有无暗红、发亮,触之有无出血及自发性出血。1.5临床疗效标准:显…  相似文献   

16.
1临床资料2011—01—2012—10本院就诊的50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平均年龄36.2岁。均经临床及活检病理证实为浆细胞性乳腺炎,单侧发病42例,双侧发病8例,共58个病灶。其中33例肿块位于乳头及乳晕周围,17例肿块各位于四个象限,其中有12例脓肿形成。2例瘘管形成。  相似文献   

17.
1.1一般资料:患者共8例,全都男性,年龄21~58岁,8例均为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经检查扁桃体有红肿,扁桃体一级肿大者5例,二级肿大2例,扁桃体化脓1例。  相似文献   

18.
急性乳腺炎是以乳房周围局部组织红、肿、热、痛 ,甚者成脓为其主要症状。笔者近 5年以针灸配合微波理疗 ,治疗急性乳腺炎 56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均为初产妇 ,年龄大多在2 5~ 33岁之间 ,最小 2 3岁 ,最大 4 0岁 ,多数发生在哺乳期。发病原因中乳头破裂者 7例 ,乳头内陷乳汁瘀积者 12例。乳房受挤压者 6例 ,无明显诱因者 31例。  治疗方法 :取肩井、合谷、内关、足三里 ,以乳房硬结为阿氏穴 ,用常规针具 1~ 2寸不锈钢毫针以泻法施治。乳房患处硬结采用散剌。留针 2 0~ 30分钟 ,取针后配微波理疗 2 0…  相似文献   

19.
急性乳腺炎是乳房部最常见的外科急性化脓性感染疾病 ,近年来发病率又有所回升。笔者自 1 997年 5月至 2 0 0 2年 6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乳腺炎 32例 ,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组 32例均为女性 ,最小年龄 2 2岁 ,最大 35岁 ,平均 2 5岁 ,乳房红肿痛 2天以内来院就诊者 8例 ,2~ 4天 1 7例 ,4~ 6天 7例 ,其中形成脓肿 4例 ,本组 32例患者均有乳房红肿痛 ,或有结块 ,或已化脓 ,且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1 2 治疗方法1 2 1 中医治疗以疏肝通络、清热解毒为基本治则 ,采用自拟方 ,每日 1剂 ,水煎分 2次服…  相似文献   

20.
1997年7月~1998年12月,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尖锐湿疣50例,并与单纯西医治疗的20例作对照观察,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70例均为门诊女性患者,均经活组织病理检查而确诊。随机分为两组(周一、三、五为治疗组,周二、四为对照组)。治疗组50例,年龄15~44岁,平均28.3岁;病程1周~2年,平均25.2天;皮损形状:丘疹形对例,菜花形10例,乳头形7例,鸡冠形2例。对照组20例,年龄16~42岁,平均27.6岁;病程1周~1.5年,平均27.6天;皮报形状:丘疹形12例,菜花形4例,乳头形3例,鸡冠形1例。两组患者病根部位均在双侧小明唇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