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B-lynch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剖宫产术中高危因素引起的子宫收缩乏力的患者127例,分为两组,I组(83例)在常规止血方法无效时,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Ⅱ组(44例)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无效时联合B-lynch缝合术。结果:Ⅱ组的剖宫术中出血率、产后2 h出血率显著高于Ⅰ组(P<0.05);而两组术后2 h的产后出血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能有效治疗子宫收缩乏力减少出血,但是在一些术中难治性子宫收缩乏力的病例单独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不能有效减少出血量的情况下,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B-lynch缝合术能明显控制出血,减少术中出血量,特别是减少术后2 h的出血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子宫缝合术对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子宫缝合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子宫缝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阴道出血量、阴道出血持续时间、止血效果、子宫保留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阴道出血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阴道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止血有效率、子宫保留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实施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子宫缝合术治疗,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及阴道出血时间,提高止血效果及子宫保留率,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子宫横向环形捆绑缝合术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160例,随机分为子宫横向环形捆绑缝合术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组(观察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各80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术中、术后2h、术后24 h出血量和产后出血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157.3±28.9ml),产后2h出血(208.2±50.8ml),产后24h出血(310.5±60.2ml)均低于对照组(183.7±27.9ml、357.5±52.2ml、448.6±75.5ml),产后出血发生率(16.3%)低于对照组(36.3%)(均P<0.05)。术后发热观察组3例、对照组5例,应用抗生素后均好转。无再次手术、肠套叠或产褥病等相关并发症发生,腹部切口均为Ⅰ期愈合并如期康复出院。结论:子宫横向环形捆绑缝合术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操作简单易掌握、安全有效、止血迅速,对手术器械及设备无特殊要求,可有效的控制迟缓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益母草注射液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欣母沛)治疗宫缩乏力剖宫产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有高危因素的行剖宫产术产妇156例,随机分为A组(采用益母草注射液防止产后出血)、B组(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防止产后出血)和C组(益母草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应用防止产后出血),每组各52例。比较三组产妇第三产程时间、术中出血量、产后2 h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A组与B组产妇第三产程时间、术中出血量、产后2 h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和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和B组比较,C组产妇第三产程时间、术中出血量、产后2 h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和产后出血发生率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母草注射液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防止宫缩乏力剖宫产出血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临床医学工程》2016,(3):375-376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在改良式子宫背带式缝合术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产后出血以及晚期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0例行改良式子宫背带式缝合的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此外,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系统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观察组的止血时间、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改良式子宫背带式缝合术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的产后出血患者,给予系统性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出血量和缩短出血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子宫缝合术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66例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采用子宫缝合术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在采用子宫缝合术治疗的同时,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出血量,结果显示,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73%,两组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针对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采用子宫缝合术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进行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行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B-Lynch缝合术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高危产妇剖宫产术中及产后出血的疗效,为高危产妇剖宫产术中及产后出血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7年3月在四川省盐边县人民医院产科住院分娩的80例高危产妇为研究对象,均行剖宫产术终止妊娠,根据就诊时间先后将研究对象分为缝合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所有产妇均在胎儿娩出时立即给予缩宫素,对照组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缝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B-Lynch缝合术治疗。比较两组产妇出血量、住院时间、输血与子宫切除情况、产后恶露持续时间、月经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缝合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4h出血量、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5)。两组产妇均未行子宫切除术。两组产后恶露持续时间、首次月经恢复时间、月经周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缝合组剖宫产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5)。结论 B-Lynch缝合术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可以减少高危产妇剖宫产术中与产后出血量,止血效果显著,且能保留产妇子宫,有利于产妇剖宫产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卡贝缩宫素对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将2012年9月至2016年9月于北京海军总医院行剖宫产的102例前置胎盘产妇分为两组,每组51例。对照组胎儿娩出后采取传统综合治疗措施作为基础治疗,使用卡贝缩宫素促宫缩;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联合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比两组患者的出血/止血情况(术中出血量、术后2 h出血量、止血时间、输血及子宫切除例数)、手术及术后情况(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临床疗效指标。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术中出血量、术后2 h出血量、止血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血液生化指标(白细胞计数、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输血例数、子宫切除例数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卡贝缩宫素对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具有较为确切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现代医院》2019,(9):1346-1348
目的分析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在临床中治疗疤痕子宫再次行剖宫产,术中出现子宫收缩乏力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6月—12月间因疤痕子宫第二次行剖宫产分娩的120例产妇,术中均出现子宫收缩乏力现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干预,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联合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干预,观察统计产时出血量,产后2 h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新生儿体重、输血率。结果观察组产时出血量、产后2 h出血量等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输血率以及新生儿体重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将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应用到疤痕子宫再次行剖宫产,术中出现子宫收缩乏力的患者中,可有效减少出血量,且输血率较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卡前列甲酯栓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48例。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卡前列甲酯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产后2h、24h出血量、止血起效时间、血性恶露持续时间等治疗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后2h、24h出血量较少,且止血起效时间、血性恶露持续时间较短(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23%)较对照组(66.67%)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16.67%vs对照组12.5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采用卡前列甲酯栓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可减少产后出血量,且止血起效快,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分析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依据我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接收的96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应用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7.1%,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3.8%,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用药后止血时间、用药后出血量,观察组均具有优势(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2 h、24 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相对于常规治疗方法,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更有利于止血,可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120例有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 h及24 h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试验组:胎儿娩出后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 μg同时静滴缩宫素20 U.对照组:胎儿娩出后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200 μg同时静滴缩宫素20 U.结果 试验组比对照组产后2 h及24 h平均出血量减少,第三产程时间缩短,产后出血率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比米索前列醇更有效预防产后出血,且具有安全,高效,迅速,方便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子宫背带式缝合治疗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剖宫产术中出血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子宫背带式缝合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出血量、输血例数和输血量以及再出血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3.33%(28/30)比70.00%(21/30),P<0.05];出血量、输血例数、输血量和再出血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603.35±52.62) ml比(689.17±50.36)ml、3例比10例、(640.21±63.58)ml比(726.17±68.74)ml、3.33%(1/30)比26.67%(8/30),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子宫背带式缝合可提高剖宫产术中出血患者的疗效,并能减少出血量和输血量,降低再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产后出血产妇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改良式B-Lynch缝合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6年10月-2018年10月的94例产后出血产妇应用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并分别采用卡前列素氮丁三醇联合改良式B-Lynch缝合术及子宫切除术进行治疗,判别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指标主要包括手术时长、出血量和患者的住院时长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产后出血的产妇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改良式B-Lynch缝合术进行治疗,能够尽可能的优化患者的临床指标,提高患者子宫的保留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瘢痕子宫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效果和经济成本。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241例拟行剖宫产的瘢痕子宫孕妇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组,126例)和生理盐水(对照组,115例),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和血液制品输注率,比较两组住院费用及其构成,以及人力资源成本差异。结果: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组术中及术后的出血量,以及产后出血和输入血液制品比率均较对照组减少(P0.05);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组住院费用并未显著增加(P0.05),反而降低了使用血液制品、抗生素费用和护理费用,减少了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家属误工时间(P0.05)。结论:预防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可减少瘢痕子宫剖宫产妇女术后出血量,且不增加医疗等总费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卡前列氨丁三醇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2月具有宫缩乏力高危因素孕妇228例,随机分为卡前列氨丁三醇组114例和卡前列甲酯栓组114例,收集并比较术中及术后24h出血量。结果卡前列氨丁三醇组在术中及术后24 h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卡前列甲酯栓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卡前列氨丁三醇能很好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17.
高晓艳 《智慧健康》2024,(3):144-147
目的 探讨补气凉血汤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效果及对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纳入2022年1—12月本院收治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共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试验组(45例),分别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和补气凉血汤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出血量、出血持续时间、产后出血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治疗前后超氧化物歧化酶、脂质过氧化物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水平。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出血量和出血持续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试验组后期出血和产褥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超氧化物歧化酶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两组治疗后脂质过氧化物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但试验组治疗后超氧化物歧化酶、脂质过氧化物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补气凉血汤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可有效促进子宫收缩,控制出血量,缩短出血时间,降低产后出血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并有助于调节机体氧化应激水...  相似文献   

18.
《临床医学工程》2019,(7):905-906
目的分析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产妇,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缩宫素治疗,观察组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能够有效减少产妇的出血量,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少,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一次性宫腔压迫双球囊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防治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患者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患者64例,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两组(n=32),对照组术中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一次性宫腔压迫双球囊,比较两组产后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产后2 h及24 h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产后出血发生率(9.4%)低于对照组(40.6%)(均P<0.05);胎盘和子宫因素共同存在时子宫出血发生率更高(P<0.05);两组手术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子宫切除术率、Blynch缝合术率、输血率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患者在剖宫产术中联合应用一次性宫腔压迫双球囊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能够有效预防产后出血,降低子宫切除风险,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卡贝缩宫素对剖宫产后出血患者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imer)及泌乳功能的影响,为有效预防及治疗剖宫产后出血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在汉中市三二〇一医院产科具有剖宫产手术指证的产妇11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给予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观察组给予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卡贝缩宫素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效果,并检测治疗前、后NO、NOS、FIB、D-dimer水平以及泌乳功能。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产妇子宫复旧有效率为93. 2%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的74. 6%,NO、NOS、FIB、D-dimer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产妇剖宫产术后2 h、24 h出血量及产后出血率、宫缩持续时间、恶露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产妇,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产妇泌乳时间少于对照组产妇,产后1 d泌乳量评分及产后2 d泌乳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产妇,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卡贝缩宫素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能有效改善患者NO、NOS、FIB、D-dimer水平及术后2h、24h出血量、产后出血率、宫缩持续时间及恶露持续时间,缩短产妇泌乳时间,提高产妇产后1d、2d泌乳量评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