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贝伐单抗与顺铂胸腔灌注联合治疗肺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所收治的68例肺腺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按照计算机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顺铂,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贝伐单抗,对比分析2组治疗1周后的近期疗效,观察2组治疗4周后的胸水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测定结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近期总有效率(85.29%)显著高于对照组(61.76%),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53%(2例Ⅰ°骨髓抑制,6例消化道反应),对照组为32.35%(3例Ⅰ°骨髓抑制,8例消化道反应),研究组治疗后VEGF水平显著下降,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的变化(P>0.05)。结论贝伐单抗与顺铂胸腔灌注联合治疗肺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效果明显,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近期疗效率,另外,胸水VEGF也可能作为肺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检测因素,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梁业  吴小金  陈勇 《当代医学》2021,27(31):116-117
目的 探讨贝伐珠单抗对肺腺癌化疗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肺腺癌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贝伐珠单抗治疗.比较两组血清肿瘤标志物[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和细胞角蛋白19片段(CK-19)水平]、VEGF水平、恶性胸腔积液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TSGF(55.31±7.47)μg/L、CK-19(120.14±8.78)μg/mL、VEGF(72.38±19.49)pg/mL,均低于对照组的(75.14±6.35)μg/L、(144.21±7.42)μg/mL、(150.46±22.17)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恶性胸腔积液治疗临床总有效率为87.80%,高于对照组的65.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贝伐珠单抗能降低肺腺癌化疗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VEGF水平,抑制肿瘤生长,提高恶性胸腔积液治疗效果,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贝伐珠单抗(BEV)胸腔注射对肺腺癌恶性胸腔积液(MPE)患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癌胚抗原(CEA)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0月-2022年1月于新余市中医院治疗的88例肺腺癌MPE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化疗联合BEV静脉输注治疗,观察组采用化疗联合BEV胸腔注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CEA、VEGF水平,免疫功能。结果:观察组疾病控制率(DCR)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CEA及VEG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及CD4+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腺癌MPE患者采用化疗、BEV胸腔注射联合治疗有利于降低VEGF、CEA水平,提高免疫功能,减少MPE。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胸腔灌注榄香烯联合贝伐单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7年8月—2019年10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98例伴有恶性胸腔积液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9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榄香烯联合贝伐单抗胸膜腔内灌注,对照组给予贝伐单抗胸膜腔内灌注.观察比...  相似文献   

5.
目的:讨论贝伐单抗治疗肺癌患者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该院在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80例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顺铂进行局部灌注,观察组使用贝伐单抗进行局部灌注.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贝伐单抗治疗肺癌患者恶性胸腔积液有很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贝伐单抗联合顺铂对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治疗效果。方法纳入本院自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给予对照组施行单纯顺铂治疗,给予研究组施行贝伐单抗联合顺铂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近期疗效、生活质量以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近期疗效、生活质量明显低于研究组,而不良反应发生率则明显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采用贝伐单抗联合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析联合贝伐单抗与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8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接收的86例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3例。给予对照组顺铂常规化疗,研究组则实施贝伐单抗联合顺铂治疗。对两组近期疗效、治疗前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生活质量展开对比。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0.70%)高于对照组(72.09%)(P<0.05)。治疗后各时间点研究组的VEGF水平下降程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总稳定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贝伐单抗与顺铂联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效果确切,能有效控制患者的胸腔积液VEGF水平,提升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恶性胸腔积液(malignantpleuraleffusion,MPE)由恶性肿瘤胸膜转移或胸膜间皮瘤引起,它的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和提示预后不良。目前MPE的主要治疗方法是,在原发肿瘤进行全身治疗的基础上,对胸腔进行局部治疗(腔穿刺术、胸膜固定术、胸腔埋管引流、胸腔内灌注治疗等),其中胸腔内灌注治疗有着较好的疗效和发展空间。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及其受体是一组影响血管生成的重要配体和受体,在控制血管生成中起重要作用,与MPE的发生关系密切。贝伐珠单抗是一种重组的人源化VEGF单克隆抗体,可与内源性VEGF竞争性结合VEGF受体,抑制新血管生成以及降低血管通透性,阻碍胸腔积液形成,延缓肿瘤发展进程。本综述讨论贝伐珠单抗胸腔灌注联合治疗肺癌、晚期消化道癌、恶性胸膜间皮瘤介导的恶性胸腔积液的研究进展,探讨贝伐珠单抗胸腔灌注联合用药的疗效、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11):1567-1570
目的:研究贝伐单抗联合卡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对肿瘤标志物、血管新生分子、侵袭性生长分子的影响。方法:选择诊断为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胸腔积液的68例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联合组患者接受贝伐单抗联合卡铂化疗,卡铂组接受卡铂化疗。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周期、6个周期时,检测胸腔积液中肿瘤标志物、血管新生分子、侵袭性生长分子的含量。结果:治疗后3个周期、6个周期时,两组患者胸腔积液中CEA、SCCAg、CYFRA21-1、sHLA-G、VEGF、VEGFR、PTN、MMP7、MMP10的含量显著低于治疗前,TIMP1、TIMP2的含量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患者治疗后3个周期、6个周期时胸腔积液中CEA、SCCAg、CYFRA21-1、sHLA-G、VEGF、VEGFR、PTN、MMP7、MMP10的含量均显著低于卡铂组,TIMP1、TIMP2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卡铂组。结论:贝伐单抗联合卡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能够有效杀伤癌细胞、抑制血管新生及细胞侵袭。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热疗联合胸腔内顺铂化疗治疗晚期肺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61例晚期肺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31例给予胸腔积液置管引流后灌注顺铂化疗及局部胸腔热疗,对照组30例接受胸腔积液置管引流后单纯胸腔内灌注顺铂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并采用KPS评分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胸腔积液控制客观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7.1%vs 60.0%,P0.05),生活质量的总改善率亦明显优于对照组(83.9%vs 56.7%,P0.05)。两组毒性反应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胸腔热疗联合胸腔内灌注顺铂化疗治疗晚期肺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疗效确切,毒副反应轻,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心内科自1995年10月--2005年10月,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52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观察抑酸药对小儿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 4 2例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患儿分成 3组 ,分别以西米替丁、雷尼替丁、洛赛克静脉滴注治疗。结果  3种药物的显效率分别为 4 0 .0 %、4 6 1%、77.8%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χ2 =3.6 5 4 ,P >0 .0 5 ) ;总有效率分别为 90 .0 %、92 .3%、88.9%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χ2 =4 .372 ,P >0 .0 5 )。结论 抑酸药对小儿消化性溃疡伴出血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奥氮平联合氟西汀治疗伴自杀意念抑郁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伴自杀意念抑郁症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氟西汀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奥氮平治疗。比较两组的抑郁量表(HAMD-17)评分、自杀意念(BSSI量表)评分、认识功能(MoCA量表)评分、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周、4周、8周后,两组HAMD-17评分和BSS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MoCA总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00%,与对照组的42.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氮平联合氟西汀治疗伴自杀意念抑郁症患者,可降低抑郁评分和自杀意念评分,提高认识功能和治疗总有效率,效果优于单纯氟西汀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环境中致癌物质越来越多,以及人们一些不良生活方式等许多因素,使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增加。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治疗癌症的药物品种亦不断增加,使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均明显提高,新药艾恒(即注射用奥沙利铂,OXA)自2003年3月在本科室应用观察,对治疗应用5-氟脲嘧啶(5-Fu)失效的大肠癌患者取得一定的效果。本品是1、2-二氨基环已烷铂类的水溶性衍生物,与其他铂类一样,艾恒通过产生烷化结合物作用于DNA,形成链内链间交联,从而抑制DNA的合成及复制,一些对顺铂耐药的细胞系,艾恒治疗均有效,癌胚抗原持续下降,通过对临床33例患者用药的观察及护理,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6例(95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3例(47眼)与观察组43例(48眼)。对照组采用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观察组采用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视力水平、眼压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1、6个月视力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6个月眼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可提高视力水平,降低眼压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其效果优于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  相似文献   

17.
胆结石与胆囊炎互为因果,相互伴发,是常见多发病。我们近十年来采用排石汤合双金散治疗胆结石并发胆囊炎190例,排石率为94.74%。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非布司他联合秋水仙碱对高尿酸血症患者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3(NALP3)、IL-1β的影响。方法将86例高尿酸血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3例。观察组采用非布司他联合秋水仙碱治疗,对照组采用别嘌醇联合秋水仙碱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酸(BUA)、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NALP3、IL-1β水平。记录治疗过程中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BUA、NALP3、IL-1β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BUA、NALP3、IL-1β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cr、BUN水平未发生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16.28%)显著低于对照组(25.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布司他联合秋水仙碱能显著降低高尿酸血症患者血清NALP3、IL-1β的水平,疗效较别嘌醇更好。  相似文献   

19.
20.
本应用抗入CD20,CD3及其亚群单克隆抗体,检测了43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及27例正常月经周期妇女的CD20,CD3,CD4,CD8百分率。其中24例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用参合剂保留灌肠加他莫西芬治疗,并观察了其治疗前及治疗两个疗程后CD20,CD3,CD4,CD8,CD4/CD8比值的变化。结果表明:本病患机体存在明显的免疫功能紊乱,其紊乱程度随着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理变化程度而上升;丹参合剂加他莫西芬治疗对调整机体免疫功能,改善了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症状起了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