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川属多山区,又是地震高发的地区,近些年发生了包括汶川8.0级地震、芦山7.0级地震及九寨沟7.0级地震等数次7级以上大地震,地震引发了大量的地质灾害,对灾区造成了的巨大的破坏。地震所形成的地裂缝,是地震引发次生地质灾害的一种,对地震灾区的建筑物特别是对山区输电线路影响较大。本文根据近些年四川地震灾区典型地段地震地裂缝统计,分析了地震地裂缝类型、分布特征、性质及对输电线路的影响,并对工程处理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魏占元 《青海电力》2009,28(3):22-24
通过对青藏铁路110 kV输变电工程自立塔锥柱基础发生沉降、位移原因进行分析,阐述了多年冻土对输电线路工程地基与基础的危害及破坏机理,并对多年冻土地区输电线路工程建(构)筑物的地基处理方法和施工措施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对多年冻土地区输电线路工程地基基础设计和施工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满足东部发达地区电力供应需求,多个西电东送工程应运而生,但目前正遭遇高烈度地震、重覆冰、无人区等困境,使得输电线路的建设及运行面临极大的困难,远超常规地区。然而,由于西电东送工程横亘中国长达2000 km,以上问题却又无法避免。为解决以上难题,以汶川大地震及2008年大冰灾后国内输电线路的统计数据为基准,对高烈度地震地区、重覆冰地区及无人区的输电线路进行分析研究,制定较为经济合理的设计优化对策和运行维护对策,为环境恶劣区域的输电线路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高压输电线路防震减灾研究现状及震害防御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强烈地震是威胁输电线路安全可靠运行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输电线路主要震害资料的分析, 论述了输电线路防震减灾领域的研究方法和取得的最新成果。针对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提出了输电线路防震减灾有待进一步开展的研究方向。在现有输电线路防震减灾经验的基础上, 提出了输电线路的震害防御对策。  相似文献   

5.
电力设施的抗震能力决定地震中电网的供电安全。根据芦山地震的特点和对电力设施震害的调查,结合对GB50260—1996及GB50260—2013《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的设计谱、特高压电气设备抗震设计谱和芦山地震记录加速度反应谱的对比,分析电力设施,尤其是电气设备的破坏原因,进一步提出改进建议,希望尽快提高电气设备的抗震能力,确保我国电网的地震安全。  相似文献   

6.
芦山7.0级地震及电力设施破坏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力设施的抗震能力决定地震中电网的供电安全.根据芦山地震的特点和对电力设施震害的调查,结合对GB 50260-1996及GB 50260-2013《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的设计谱、特高压电气设备抗震设计谱和芦山地震记录加速度反应谱的对比,分析电力设施,尤其是电气设备的破坏原因,进一步提出改进建议,希望尽快提高电气设备的抗震能力,确保我国电网的地震安全.  相似文献   

7.
针对重庆舟白机场及多普勒全向信标台的特点,分析了向—上±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相关塔位与机场净空保护间距、全向信标台场地保护间距的要求,并对有源干扰进行了评估,得出输电线路相关塔位需要限制铁塔高度,并在实际工程中实施。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输电线路基础特点,分析了混凝土、钢筋腐蚀破坏机理,并对国内输电线路基础防腐研究的进展和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梳理,总结了已有研究成果对输电线路防腐设计的启发,为设计人员提供一些思路并为进一步深入开展此项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随着岩石锚杆基础在山区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中应用的逐步推广,其在工程项目总体经济效益、施工周期、环境保护及安全生产管理等方面已渐显优势。但其对以工程地质调查方法为主的注重于查明场地稳定性为主要任务的传统山区输电线路勘测方法提出了更高要求,即更加重视查明场地地基条件,尤其是场地下伏基岩的坚硬程度和完整程度。本文介绍一种以适合于山区输电线路工程场地的轻便型勘探手段为主、辅以工程地质条件精细化描述和勘测过程控制信息化管理的勘测方法,以期能对提高拟选山区输电线路铁塔岩石锚杆基础场地勘测成果的可靠度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
西南山区大部分为具覆盖层下伏基岩场地,并且地势陡峻。在其输电线路工程中,场地在地震作用下的稳定性对上部杆塔结构的安全影响较为明显。目前对于不同场地条件对地震动的影响有一定的研究,但针对西南山区陡坡地形,特别是具基岩场地中基岩强度对场地地震效应的研究还较少。以西南山区某典型输电线路场地为研究对象,采用FLAC3D数值分析软件,运用时程分析方法,分析场地地震峰值加速度放大系数、场地永久位移随覆盖层厚度和基岩强度的变化特征,探讨西南山区不同场地地基条件的地震效应。研究表明:随着覆盖层厚度的增加,场地峰值加速度放大系数逐渐减小、永久位移逐渐增大;随着基岩强度的增大,场地水平峰值加速度放大系数逐渐减小,竖向峰值加速度放大系数逐渐增大、永久位移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基于有限元法(FEM)的输电线路附近电场的三维分布特点,引入输电线路弧垂方程建立三维模型,计算松江洞泗线上500 k V等级的超高压输电线路的三维电场分布,并与模拟电荷法进行比对,验证了该计算方法的有效性;研究分析了相导线布置方式、分裂导线尺寸、地形起伏等因素对空间电场强度和分布特征的影响;最后,将计算结果与多组实际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其电场强度变化趋势相近、分布特征一致,比二维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际测量值的偏差从60. 94%缩小至9. 58%。为有限元法在输电线路附近三维空间电场的计算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并对工频电场计算和输电线路选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螺旋锚复合基础是近年来在高电压等级输电线路软土地基中逐步推广应用的一种新型基础,较之目前普遍采用的台阶式混凝土基础、灌注桩基础具有较大的优越性,其特点是混凝土用量及基坑开挖量小,充分利用原状土,减少对农田和植被的破坏,便于施工、节省投资,在输电线路上使用有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电瓷型电气设备的高强瓷套管是其地震作用中的薄弱环节,具有较高的断裂易损性。为分析此类设备的地震易损性,从高强瓷材料的强度机制出发,确定了材料强度的Weibull分布形式和弯矩作用下尺寸效应计算公式,并结合基于反应谱法得到的地震作用随机参数,建立了震害为瓷套断裂的易损性分析方法。选取了某500 kV避雷器为例进行地震易损性分析,研究了地震动、场地条件、结构尺寸对设备易损性影响。分析方法可用于电瓷型电气设备瓷套强度计算、设备场地选址、结构抗震设计优化、震害风险预测等工作,为提高电网抗震能力,减少震害损失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特高压输电线路是生命线工程,但是现有的规范标准对特高压铁塔的抗震规定并不明确。为此对特高压建设中的典型杆塔酒杯型铁塔进行了模态分析和振型分解反应谱分析研究,使用了梁杆混合模型,考虑了地震作用效应与风荷载等其他荷载效应的组合,确定了地震作用下酒杯型铁塔的最不利杆件,通过在不同抗震设防烈度、不同的场地类型的条件下的振型分解反应谱分析,得到了地震荷载组合效应值与常规工况效应值的应力比,提出了特高压酒杯型输电杆塔抗震设防分级标准。研究表明,特高压酒杯型铁塔建立在8度以上地区时,需要进行抗震验算,对于不满足抗震要求的杆件,需要进行相应的加强。  相似文献   

15.
以内蒙古锡盟—江苏泰州±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中某两基相邻塔位作为案例,对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抗地震液化措施的设计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对输电线路地震液化机理及抗地震液化措施进行总结,对案例在地震作用下的基础作用力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进行详细计算,结合地质条件和实际基础荷载进行技术多方案抗液化措施的经济性比较,推荐类似情况的特高压直流工程采用桩基础作为抗地震液化措施。  相似文献   

16.
龚继志 《湖南电力》2012,32(1):36-38
本文介绍了湖南电网2010年输电线路跳闸情况,对当前输电线路外力破坏类型及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结合输电线路外力破坏特点探讨了外力破坏防治对策,通过现场应用,进一步证实了其效果,对输电线路的防外力破坏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对地区污染总体情况以及输电线路金具腐蚀的诱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分析方法以及防护措施。结果表明:四川区域酸性湿沉降主要分布在川南和川西区域,分布在夏秋季节;高硫污染高酸型湿沉降环境,是金具腐蚀速率加快的环境外因;由此建立了输电线路金具锈蚀多因素模型,获取金具区域腐蚀分布图;还提出金具材料防腐、线路图像识别以及输电线路维护等多种防护措施。相关结果为高湿区域输电线路金具锈蚀防护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前平整场地中输电线路基础上拔稳定计算可采用土重法,但山地输电线路日益增加,基础在斜坡场地中的上拔稳定计算成为亟待解决的一个工程问题。基于平整场地中的土重法计算原理,推导了斜坡场地的输电线路基础上拔稳定计算公式,并通过与平整场地下土重法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评价斜坡基础上拔稳定的斜坡承载力系数,得出了斜坡条件对基础上拔稳定的影响及规律,研究成果可为斜坡输电线路基础上拔稳定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正> 苏联列宁格勒工业大学电器教研室主任格·尼·阿列克赛特洛夫教授,于1989年9月17日至10月3日应邀到西安电力机械制造公司讲学并进行学术交流。 苏联教授介绍了苏联对紧凑型输电的研究,以及与之有关的有机复合绝缘子、氧化锌避雷器和可控电抗器的研制与应用。 紧凑型输电线路,是指比常规线路尺寸大为紧凑,而输电容量却有较大提高的新结构输电线路。交流输电线路的传输功率受自然功率的限制,当线路传输功率超过自然功率时,必须增加无功补偿以保持无功的平衡,这就需要增加投资。为了提高自然功率,就要求缩短导  相似文献   

20.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特大地震,对四川电网的正常运行造成了巨大影响,致使多座变电站停运,许多变电站设备遭破坏。根据5.12汶川地震变电站震害资料,分析了变电站中的主要建筑物、构支架及电气设备地震损坏机理,对建构筑物及主要电气设备提出了抗震设计原则及设计建议;通过对8度区的某750kV变电站主变压器的抗震计算,说明位于高烈度地震地区的变电站主要电气设备易发生破坏。在此基础上,建议对设备与其基础或支架的连接应经计算确定并选择合理的连接方式,并根据工程实际选择抗震性能较好的电气设备,提高设备的抗震能力和水平,以保证变电站内的电力设施达到"小震不坏,大震不倒"的设防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