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7 毫秒
1.
针对通信领域近些年广泛研究和应用的软件无线电技术,为了实现反潜水声信号处理机的数字化,结合浮标接收信号和通信的特点,提出软件无线电应用在声纳接收机中的假设,并给出软件无线电技术在反潜接收机中应用的相关技术。该技术特点是实现信号处理的数字化,降低误差,提高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2.
对软件无线电技术的卫星应用、多载荷多功能卫星、在分布式多功能等软件定义卫星相关国内外研究应用进展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以应用效能、应用效率、应用效费比为牵引,提出多功能可重构系统架构、多任务多功能星座优化设计方法、算法组件化技术和智能化技术等软件定义卫星技术发展展望,给出了初步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3.
软件无线电技术在雷达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胜 《现代电子技术》2005,28(4):70-71,74
软件无线电作为一种新的无线通讯概念,他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于军用通讯以及民用移动通讯领域。随着DDS,DSP,FPGA和ASIC等技术的发展,软件无线电技术在雷达信号的产生及处理等方面的应用已逐渐成熟,软件化雷达的实际应用已变得十分可行。软件无线电技术的应用使雷达系统具有可编程、可扩展、灵活性高的特点。本文将软件无线电的设计思想应用于雷达系统的设计中,并对系统的硬件设计、元器件选择及软件设计流程等进行了简单说明,给出了相应的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软件定义无线电和基于软件定义无线电的RF测量仪器,对矢量信号发生器和矢量信号分析仪的电路结构作了详细介绍,基于软件定义无线电的仪器将成为RF测量的新热点.  相似文献   

5.
短波软件无线电(HF-SR)是软件无线电技术在短波通信领域的应用,它不仅为短波通信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较好的理论基础,而且为了新一代短波通信设备提供了解决的方案,同时软件无线电的功能和特点也能到较好地验证。文中首先引入了软件无线电的概念,接着主要讨论了短波软件无线电的结构和关键技术,并在最后给出了它的应用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赵荣黎 《移动通信》2002,26(7):22-26
本文叙述了软件无线电的定义和体系结构,给出软件无线电的横向和纵向分层组成,以及表征软件无线电的重要参数。讨论了移动通信应用软件无线电技术的重要问题,包括硬件平台与SDR实现、复杂度与成本权衡等。  相似文献   

7.
一种基于软件无线电思想的GMSK调制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骞  邵宝杭 《电子设计工程》2012,20(19):151-153
GMSK在无线通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通信设备半实物仿真器生成的重要信号之一。文中针对仿真器信号源库的构建,在介绍通用通信设备半实物仿真器组成的基础上,分析了GMSK调制的设计,利用Matlab软件仿真了GMSK信号正交分量的生成。提出了一种基于软件无线电思想,在仿真器通用硬件框架下产生GMSK信号的设计方案。为通信设备半实物仿真器信号源库的构建提供了参考,也为通信设备的仿真和通信电磁环境的模拟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8.
不明无线电信号是指在日常监测等工作中发现的,信号频率在本辖区无线电管理机构频率台站数据库中无记录的无线电信号。发现不明无线电信号后,应及时进行查找,查明信号源的性质、方位、使用单位等情况,然后标注在数据库中,为频谱管理提供技术依据和保证。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软件无线电技术以其强大的通用性和灵活性得到了广泛发展和应用。研究了软件无线电中广泛采用的带通采样技术。在给出带通采样定理一般结论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实现无混叠带通采样的条件,得到了边界频率点上4种不同取值情况下带通采样频率的取值范围,并利用时域内插进行了带通采样信号的完全重建。最后,采用Matlab进行了仿真验证。  相似文献   

10.
张炜  杨虎 《通信技术》2003,(12):37-39
在探讨了软件无线电的基本概念,基于软件无线电定义的发射平台结构及多抽样率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内容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软件无线电发射平台中多抽样率数字信号处理的应用,并以单边带调制信号(SSB)为例,指出与传统SSB产生方法不同的结构。  相似文献   

11.

Relying on the past technology radio reception through hardware needs front end tuning which in turn internally changes the frequency of the capacitor. Thus the conventional radio can capture the required frequency by tuning manually. As the technology advances the wireless technology shown the light of cognition through which real time data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are implemented using reconfigurable radio i.e., Software Defined Radio (SDR) whose physical layer functions are mainly or fully defined by software. In this paper, HackRFOne (Software defined Radio SDR) is tuned to the required radio frequency by employing GNU Radio Companion and Gqrx (spectrum viewer), where both GNU Radio and Gqrx are an open ended software. Cognitive Radio have revealed that by varying the software, the hardware adjustment is possible only within a fraction of the time. However, this requires more knowledge on signal processing blocks so that adjusting certain parameters like gain and frequency of filter can be made in the receiver side. The goal of this paper is to focus on the signal processing blocks which plays vital role in implementing the transmitter / receiver for reconfigurab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相似文献   

12.
丛键  苏旸  张海燕 《通信技术》2012,(9):36-38,42
软件无线电是无线通信领域中重要技术,它为新一代无线通信技术指明了方向,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新型战术电台采用软件无线电技术为设计基础,新型战术电台具备宽频段覆盖、多模式多任务支持能力,是美军联合战术无线电系统的主要目标,论文对下一代战术电台的功能目标和主要技术体制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并提出了基于高集成度射频前端、组网波形、软件无线电等技术的新型战术电台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3.
软件无线电技术及其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件无线电的出现是无线电通信从模拟到数字、从固定到移动后,由硬件到软件的第三次变革,被认为是继模拟通信技术、数字通信技术之后的第三代无线通信技术。软件无线电以其极强的灵活性和开放性代表着无线通信系统的发展趋势。本文分别从软件无线电技术特点、关键技术、应用等方面分别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针对低成本、高性能的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ADS-B)系统的设计需求,研究了ADS-B信号接收技术.基于软件无线电技术,设计了基于1090ES模式的ADS-B信号软件接收机;利用廉价的软件无线电平台(RTL-SDR)及Matlab,对设计进行了验证,实现对民航航班ADS-B信号的实际接收.相对于传统的ADS-B接收机,结...  相似文献   

15.
梁世刚 《通信技术》2012,(10):15-17
针对用户对背负式短波数字化抗干扰电台的体积缩小要求,提出了一种采用软件无线电(SDR,Software Defined Radio)技术,通过对中射频全数字化最终形式,设计了一款手持短波软件电台。主要研究了短波数字化抗干扰电台到手持短波软件电台的体系与结构解决方案,解决了手持短波软件电台体系框架建设与结构体积压缩及电磁兼容等问题。实现了手持短波软件电台系统与结构小型化方案,并对系统和结构进行了研究、分析、试制、总结,最终达到了实际使用和开发产品应用目的。  相似文献   

16.
根据国际上的最新进展,本文对软件定义无线电(SDR)进行讨论和介绍。SDR是一个新的概念和体系,它是一个可重编程的可重构的,能支持多种无线通信体制和标准的无线通信设备。本文介绍了美国对SDR设备的要求,此技术为产品开发、制造商、运营商及最终用户带来了好处,以及SDR所面临的挑战。显然,在几年内,SDR技术将广泛使用于新一代通信产品的设计中,基于SDR的无线通信设备将成为市场中的主要部分。  相似文献   

17.
张学毅  谭兮  梁建华 《无线电工程》2007,37(7):14-16,40
基于软件无线电(SDR)基本思想,提出数字前端概念,对数字前端的组成、功能和基于CORDIC算法的数字下变频、多速率滤波等关键技术进行了介绍。设计了一种软件无线电接收系统,实验表明该设计方案扩展性和移植性好,技术性能达到要求。仿照GSM接收系统技术参数,设计了多速率滤波器,仿真表明,数字前端采用多速率滤波器,能节省成本。对SDR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廉敬 《电子技术》2010,47(3):11-12
软件无线电的基本思想是构造一个具有开放性、标准化、模块化的通用硬件平台,通过软件编程来实现无线电台的各种功能。调制方式的多样化必然导致无线电台的多模式化。调制方式多样化的存在,就必须要具备自动识别各种调制方式的方法,所以,信号调制方式的自动识别是软件无线电中必须具备的功能之一。决策理论具有结构简单,识别种类多的优点,这也是本文采用决策理论的主要原因。最后仿真验证了决策理论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胡丽芳 《电声技术》2012,36(2):37-40
基于软件无线电(SDR)的思想,介绍了一种新型FM调制方法———正交调制,并利用Xilinx的高级系统级FPGA仿真工具System Generator for DSP对这种正交调制方法进行建模、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用正交调制的方法可以方便地实现FM调制。用数字方法为实现FM调频广播或超短波FM电台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is intended to discuss hardware setup implementation for realizing the spectrum sensing and communication functionalities of a five‐port integrated ultrawideband and narrowband antenna system. The five‐port integrated antenna system consists of one ultrawideband antenna and four narrowband antennas. The ultrawideband antenna is used for spectrum sensing in cognitive radio, whereas the four narrowband antennas are used for communication. In order to validate functionalities of the antennas, their spectrum sensing and communication performance is verified using an arbitrary waveform generator, real‐time signal analyzer, and Universal Software Radio Peripheral. The ultrawideband antenna is able to sense the various frequencies transmitted by the arbitrary waveform generator. These transmitted signals from the arbitrary waveform generator are treated as busy spectrum channels in the cognitive radio environment. The narrowband antennas are able to perform communication by transmitting the signals at identified spectrum holes. The sensed signals are observed on a real‐time signal analyzer, and the communication signals are viewed in LabVIEW software for which a real‐time signal reception algorithm is used. This signal reception is performed using Universal Software Radio Periphera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