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通关滋肾丸出自李东垣著的《兰室秘藏》一书中,原名“通关丸”,又名“滋肾丸”。它由知母、黄柏、肉桂三味药组成,主治小便闭、热在下焦血分者。方中知母、黄柏清热泻火,着重清膀胱之热邪,适用于因膀胱热结而致的小便不利病症,故治疗时首选苦寒之药以清其源;配合肉桂温通血脉,补命门之火,以助膀胱之气化,加强了知母、黄柏的利尿力量。知、柏与肉桂同用,在药物配伍上起到“相反相成”的作用,属于“反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知母黄柏药对治疗糖尿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使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筛选知母和黄柏的活性化学成分,通过TTD和OMIM搜索糖尿病靶点。采用Cytoscape3.7.1软件构建知母黄柏药对-活性化学成分-靶点网络图,将有交集靶标上传到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图(PPI),并通过DAVID数据库对靶点进行KEGG PATHWAY通路富集分析和Gene Ontology生物学过程富集分析。结果知母黄柏药对-活性化学成分-靶点网络图得到45个活性化学成分作用于89个靶点,主要作用靶点为PTGS2、TNF、PI3K、TLR4,而靶点主要关联糖尿病胰岛素抵抗、胰岛素信号通路、胰高血糖素信号通路、炎症通路和Ⅰ、Ⅱ型糖尿病通路,这些信号通路揭示了知母黄柏药对治疗糖尿病的潜在作用机制。结论从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揭示了知母黄柏药对治疗糖尿病的潜在作用机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知母黄柏药对治疗糖尿病作用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科学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滋肾丸配伍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中药成方制剂滋肾丸的配伍机制 ,确定方中各药味在处方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全拆方实验设计 ,对不同药味组成的各组方的 50%醇提液进行药理试验 ,选择对小鼠的抗炎实验和对正常小鼠的免疫实验 2项药理指标 ,对所得共 7个组方进行比较 ;采用方差分析、逐步回归分析 (SREG)与典型相关分析 (CCOR)将药理数据和组方的药味、药量相关联 ,探讨滋肾丸的配伍机制。结果 :确定了方中黄柏和知母相须为用 ,肉桂反佐行之 ,三药同用 ,相反相成的配伍关系 ,与对该复方中药的传统诠释相一致。结论 :本研究为探讨复方中药的配伍机制提供了有意义的尝试。  相似文献   

4.
通关丸(又名滋肾丸)出自李东垣《兰室秘藏》。药仅三味,由知母、黄柏、肉桂组成。主治热在下焦血分,不口渴而小便闭者。笔者用此方治疗老年前列腺炎颇有效验。举例如下:刘××,68岁。1988年8月16日诊。一月前因酷暑劳累,后觉小便频数不爽,几天后症  相似文献   

5.
1 滋阴降火 阴阳互根,故阴虚失制,则阳气偏亢,虚热内生。知母苦甘而寒,能滋阴润燥、“益肾水”而滋肾燥,行于下则泻相火,《东垣试效方》谓之“治肾水膀胱不足”;黄柏苦寒坚阴,功擅泻相火、退虚热。二药配伍,可直入下焦,滋肾阴而降虚火,滋阴则虚火得制,虚火退则有益于阴液之复。如“内障眼论”之疗本滋肾丸,由知母、黄柏二味酒炒等份为丸,意在滋肾之阴、清降虚火。然加味滋肾丸则在上方基础上,加肉桂、黄连、姜黄、苦参等,其清热降火之力增强。二物配伍,常用于阴虚血燥、虚热内生之证。  相似文献   

6.
滋肾丸(又名通关丸)出自金代李杲的《兰室秘藏》一书,由黄柏、知母、肉桂三药组成。治疗热结膀胱、小便不利等证。但此方单独使用常觉药力单薄,笔者于临床中将此丸改为汤剂,随证配伍不同方剂治疗水气病,疗效满意。现举治验二例如下:  相似文献   

7.
朱丹溪滋阴降火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丹溪为金元四大家之一,尊为滋阴降火派代表。探其源,实由张洁古传承而来。从他的大补阴丸一类方剂的应用法总以知母、黄柏为主,追溯上去,乃从张洁古的滋肾丸演化而成的。今就管见所及,探析如下。滋肾丸的方义与应用滋肾丸是李东垣继承张洁古的经验,用黄柏苦寒泻火,燥湿清热为主药,配知母寒凉清热,滋润养阴为辅助药;肉桂辛热温阳,助膀胱气化为反佐。综合成方,具有清化湿热之功。适用于下焦湿热,小便淋闭不通之证。《医学发明》原注云:“前二味气味俱阴,以同肾气,故能补肾而泻下焦火也。桂与火邪同体,故曰寒因热用”之法。《兰室秘藏》引《…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研究知母黄柏盐制前后组成滋肾丸对慢性前列腺炎(CP)的药效,并基于16S rRNA技术探讨盐制缓和知母黄柏苦寒之性对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采用注射角叉菜胶的方法制备CP模型,模型制备成功后,将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盐制滋肾丸5.4 g/kg、1.8 g/kg组、生品滋肾丸5.4 g/kg、1.8 g/kg组,前列康1.5 g/kg组,另设正常对照组,并按所述剂量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或生理盐水,每日1次,连续给药21 d。于末次药后,检测相关指标。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大鼠前列腺组织的病变程度、CD45细胞数量以及前列腺匀浆液中COX-2、LTB4和TNF-α的水平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前列康1.5 g/kg组、盐制滋肾丸5.4 g/kg组、生品滋肾丸5.4 g/kg组的病变程度、CD45细胞数量显著降低(P<0.01),前列腺匀浆液中COX-2、LTB4和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生品滋肾丸1.8 g/kg组的病变程度明显降低(P<0.05),盐制滋肾丸1.8 g/kg组的前列腺匀浆液中COX-2、LTB4和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5);盐制滋肾丸5.4 g/kg组在降低TNF-α水平明显优于生品滋肾丸5.4 g/kg组(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中厚壁菌门和乳杆菌属相对丰度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盐制滋肾丸5.4 g/kg组以及生品滋肾丸5.4 g/kg组均表现出不同的群落组成。与生品滋肾丸5.4 g/kg组比较,盐制滋肾丸5.4 g/kg组乳杆菌属相对丰度显著增加(P<0.01)。但各滋肾丸组大鼠肠道菌群与正常对照组之间仍存在差异,给药后并没有恢复到正常状态。结论:知母黄柏盐制前后组成滋肾丸对CP都有显著的疗效,对CP大鼠肠道菌群发挥不同的调控作用,并且知母黄柏盐制后组方疗效略优。  相似文献   

9.
笔者以益肾活血法治疗前列腺增生,每用滋肾通关丸加味施治,近期及远期疗效颇为理想。滋肾通关丸组成:知母、黄柏、肉桂。前列腺增生多由肾中阴阳俱虚、膀胱气化不利,湿热蕴结,闭塞其流,气血郁滞而成。故以黄柏清热除湿,知母滋肾水而育阴。但顾滋阴,不知助阳,阴终不能生,故辅以肉桂反佐助阳。临床常以此方与六味地黄丸合用调补肾中之阴阳,加活血消坚之品以解其郁滞,如三棱、莪术、桃仁、赤芍等。舌根部苔黄厚腻,脉弦滑数者可加瞿麦、蓄、蒲公英、白花蛇舌草以清热解毒,均可明显提高疗效。病例1:李某,男,60岁,1995年10月8日初诊。小便不畅1…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交泰丸治疗2型糖尿病的配伍与作用机制研究进展。交泰丸常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不同比例的黄连-肉桂配伍,其有效成分的溶出及机体的生物利用度不同,临床疗效也不同。研究表明,交泰丸可通过保护胰岛、提升胰岛素敏感性、抑制胰岛素抵抗、抗炎、抗氧化,发挥降糖作用。  相似文献   

11.
肉桂为辛热之品,在临床用药中,常以少量肉桂反佐配伍苦寒药使用。肉桂与苦寒药的配伍不仅影响化学成分的溶出,而且影响药效及主要成分的药代动力学。对近年报道较多的交泰丸及滋肾通关丸在化学成分及药理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全球性增加,严重威胁人类健康。2型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渐进性代谢疾病。常规治疗包括控制饮食、使用口服降血糖药物或皮下注射胰岛素等。目前,除了化学药品如二甲双胍和噻唑烷二酮类以外,研究发现天然药物及传统中药复方具有温和的降糖作用或胰岛素增敏作用,还能够改善糖尿病并发症,在维持血糖稳态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小檗碱主要是从药用植物黄连中提取分离的一种具有多种药理活性的异喹啉类生物碱。目前认为小檗碱是治疗2型糖尿病最具前景的天然降糖药物之一。小檗碱降血糖的机制较为引人关注,该文就近年来小檗碱降血糖的药理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其中包括改善胰岛素抵抗、促进胰岛素及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的分泌、抑制肝脏糖异生、减少肠道细胞对糖的摄取吸收、抑制氧化应激及炎性反应、调控肠道菌群等。阐明小檗碱降血糖作用机制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小檗碱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理作用,并为小檗碱治疗2型糖尿病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正>交泰丸,组方源自《韩氏医通》,全方只有两味药组成,黄连和肉桂,且两药用药比例为10∶1。黄连性味大苦大寒,主入心经,功效为清热泻火,所以能泻过亢之心火,肉桂辛甘大热,主入肾经,能补火助阳,同时又有引火归原之功[1-2]。两药相伍,使心肾相交,水火相济。交泰丸以其药简效佳,常用于治疗失眠﹑抑郁症、更年期综合征、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皮肤病等。笔者就交泰丸的临床应用及药理研究进行综述。1交泰丸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是一种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作为传统的药食两用中药品种之一,具有多种药理活性。近年来,绞股蓝在治疗糖尿病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其作用机制的研究也日趋深入。对2004年以来绞股蓝及绞股蓝皂苷、多糖、粗提物等效应成分群治疗糖尿病的药理作用,以及绞股蓝抑制糖苷酶活性、改善胰岛素抵抗、调节糖脂代谢、调节肠道菌群、抗氧化等几种可能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绞股蓝治疗糖尿病的活性成分及分子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和绞股蓝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小檗碱改善胰岛素抵抗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檗碱是中药黄连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小檗碱能够改善胰岛素抵抗,无论是与其他药物配伍还是单体,都已经在临床上被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但小檗碱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机制还未完全明确,有待深入研究.文章根据目前的研究进展就其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引火归原法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火归原法是治疗肾火上升的一种方法。肾火上升的病机主要有阳虚、阴盛或阴虚。阳虚,治疗可于滋肾药中加附子、肉桂;阴盛,可用桂姜汤;阴虚,《外科正宗·咽喉论》说:“午后痛者即属阴虚,四物汤加黄柏、知母、桔梗、玄参,如服不效者,必加姜附以为引导之用,亦为佐治之法也”。用药法包括内服、外治及噙含。常用方剂有金匮肾气丸加减等,肉桂、附子为引火归原的主药,其用量宜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含有中医经典药对人参-附子的中医方剂组方规律。方法收集《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含人参-附子药对的方剂,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建立数据库,分析其主治疾病频次和用药频次,并分析治疗4种高频疾病的方剂组方规律。结果纳入含有人参-附子药对的方剂1067首,高频主治疾病为厥脱、虚劳、脾虚伤食、中风(脑卒中)等14种(频次≥20),常配伍药物21味(频次≥80),核心配伍药物为当归、肉桂、白术、茯苓、甘草、干姜6味,常用药物组合12组。治疗厥脱方剂中,核心配伍药物为白术、茯苓、甘草3味,常用药物组合6种;治疗虚劳方剂中,核心配伍药物为茯苓、肉桂、甘草、牛膝、白术、五味子、干姜、防风8味,常用药物组合52种;治疗中风方剂中,核心配伍药物为茯苓、肉桂、当归、白术、甘草、干姜、防风、麻黄8味,常用药物组合34种,治疗脾虚伤食方剂中,核心配伍药物为茯苓、当归、白术、陈皮、干姜、肉桂、甘草、木香、厚朴9味,常用药物组合25种。结论利用数据挖掘方法探究含人参-附子药对方剂的组方规律,对其临床运用具有一定指导价值,为开展相关药物研发提供依据,也可为药对的组方规律研究提供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通关丸,又名滋肾通关丸,出自《兰室秘藏》,方由黄柏、知母、肉桂组成,原主治“不渴而小便闭,热在下焦血分也”。李孔定主任医师善用此方化裁,治疗慢性尿路感染、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等,常以小茴香代肉桂,既能通阳化气,又无燥热伤津之弊,疗效颇佳。特选三例如下:1尿道综合征周某,女,44岁。1997年11月6日初诊。2年前患者无明显原因出现尿频、尿急、尿痛之症,服三金片、氟哌酸等药物好转而停药。后因进食羊肉,前述症状复作,继服前药无效,症状逐渐加重,小便不畅,时有烧灼疼痛,并牵扯小腹拘急疼痛,自觉尿道口似有物堵塞,…  相似文献   

19.
桂枝、肉桂是治疗痹证的常用中药,相关的古籍记载众多、繁杂。桂枝气薄,走而不守,温通之力强,可祛风散寒化瘀,常配伍辛温、辛热之品,治疗实痹、初痹;肉桂气厚,守而不走,温补之力强,善温补肾阳,多配伍温补之品,治疗虚痹、久痹。现代药学研究发现二药活性成分大体相同,肉桂的活性成分多于桂枝。其治疗痹证的机制主要体现在:通过抑制核转录因子-κB(NF-κB),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两面神激酶/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JAK/STAT)等信号通路发挥抗炎或免疫调节作用;通过抑制成纤维细胞、破骨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等细胞的增殖,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发挥调节细胞增殖的作用;通过清除氧自由基发挥抗氧化作用;通过调节瞬时感受器电位通道A1和V1亚型(TRPA1,TRPV1)发挥调节疼痛的作用;通过调节肠道激素-1(GLP-1)分泌、改善胰岛素抵抗等发挥增加糖脂代谢、减重的作用。主要活性成分肉桂醛体内代谢不稳定,易被氧化成肉桂酸。二药及其所含成分的毒性相对较小。现梳理二药的古籍记载、中医对二药治痹功效的认识,综述近年来相关药化、药理、药代、毒理的研究成果,并分析相关的问题,旨在为进一步研究与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2型糖尿病是以糖、脂代谢紊乱为主要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目前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当前临床治疗糖尿病以口服降糖药物和胰岛素注射为主,但不能完全预防糖尿病并发症及治愈。临床上需寻找一种安全性高的新型药物。蒙药经典方剂协日嘎-四味汤由黄柏、姜黄、蒺藜、栀子四味单药组成,这四味单药在中药单药研究中均有降血糖的报道,故协日嘎-四味汤可否成为新型、经济、安全高效的降糖药物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研究。为蒙医药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研究提供新思路。本文就协日嘎-四味汤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四味单药防治糖尿病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