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明确乳腺小叶癌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观察9例小叶癌的细胞、组织和大体特点,分析与细胞学诊断、x线诊断、B超诊断和病理组织学诊断之间的关系。结果本病临床表现特殊,与其细胞、组织结构和发病部位有关。结论乳腺浸润性小叶癌的细胞、组织结构和大体特点是临床表现和诊断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刘华 《当代医学》2013,(22):13-14
目的分析乳腺浸润性小叶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将2010年11月-2012年12月检查并进行手术治疗的50例乳腺浸润性小叶癌(I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将其资料与同期的55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50例患者的影像资料中,进行乳腺彩超检查的病灶34例(68%),乳腺钼靶片为阳性表现的患者37例(74%),彩超或钼靶片检查异常表现的患者45例(90%)。此外,乳腺浸润性小叶癌(ILC)患者在肿瘤大小、年龄分布及月经状况与激素受体表达情况等方面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浸润性小叶癌患者的ER及PR阳性的表达率无明显差异,但比浸润性导管癌患者阳性的表达率高。结论 ILC影像学不典型,应采用彩超及钼靶片进行联合检查可提高对ILC患者的诊断率,更好地明白ILC疾病发病的规律与病理特点,提高临床诊治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张润岐  张冠军  田蓉 《医学争鸣》2006,27(8):706-708
目的:观察4例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MPC)的临床病理学特点,结合文献探讨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病理形态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免疫组化特点和预后. 方法: 采用光镜和免疫组化SP法对4例IMPC进行观察并结合文献分析. 结果: 4例乳腺IMPC与浸润性导管癌相比无特殊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大体检查. 光镜下特征性表现为肿瘤细胞呈桑椹状、微乳头状或小腺管样排列,癌巢与周围间质形成明显的空隙. 微乳头缺乏纤维血管轴心. 免疫组化染色EMA阳性部位在癌细胞巢团或微乳头状、腺管的外表面. 结论: 浸润性微乳头状癌是一种少见类型的浸润性乳腺癌,具有淋巴管侵袭性强、淋巴结转移率高、预后差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4例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MPC)的临床病理学特点,结合文献探讨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病理形态学特征、诊断、及免疫组化特点和预后。方法采用光镜和免疫组化SP法对4例IMPC进行观察并结合文献分析。结果4例乳腺IMPC与浸润性导管癌相比无特殊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大体检查,光镜下特征性表现为肿瘤细胞呈桑椹状、微乳头状或小腺管样排列,癌巢与周围间质形成明显的空隙,微乳头缺乏纤维血管轴心。免疫组化染色EMA阳性部位在癌细胞巢团或微乳头状、腺管的外表面。结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是一种少见类型的浸润性乳腺癌,具有淋巴管侵袭性强、淋巴结转移率高、预后差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乳腺导管内癌伴微浸润(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with microinvasion,DCIS-MI)与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IDC)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对50例T1~2 DCIS-MI患者与73例T1~2 ID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研究,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ER、PR及Her-2染色。结果①DCIS-MI患者ER、PR、Her-2阳性率、腋窝淋巴结阳性率分别为52%、42%、44%、14%;②T1~2 IDC患者ER、PR、Her-2阳性率、腋窝淋巴结阳性率分别为69.86%、65.75%、17.81%、58.90%。两组ER、PR、Her-2及腋窝淋巴结阳性率表达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两组在年龄、绝经状况、肿瘤大小中无差异(P>0.05)。结论 T1~2 DCIS-MI中ER、PR阳性率低于T1~2 IDC,但Her-2表达率高于T1~2 IDC。T1~2 DCIS-MI腋窝淋巴结阳性率低于T1~2 IDC,但其也可以发生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6.
男性乳腺癌是非常罕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仅占全部乳腺癌的1%,但据统计由于人口老龄化,男性乳腺癌的发病率正在上升。男性乳腺癌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极少见,仅占1%,国内有关老年男性乳腺浸润性小叶癌的相关文献报道罕见。本文报道1例老年男性乳腺浸润性小叶癌患者的发病及诊治经过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以期提高对男性乳腺癌的重视,避免漏诊、误诊,提高患者临床获益。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乳腺浸润性小叶癌(invasive lobular carcinoma,ILC)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IDC)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的分析2004年1月~2009年12月新疆肿瘤医院乳腺外科收治的69例ILC及457例IDC临床病理资料。比较二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 ILC组和IDC组肿瘤位于中央区比例分别为34.3%和15.6%(P=0.000);两组多中心多灶性所占比例分别为13.4%、2.4%,ILC组高于IDC组(P=0.000);ILC组和IDC组T4所占比例分别为8.7%、0.9%(P=0.000);淋巴结转移数10以上ILC组占20.6%,IDC组9.3%(P=0.005);ILC组单用超声、钼靶的检出率分别为79.3%、73.6%,IDC组分别为92.0%、84.5%(P〈0.05)。结论 ILC与IDC比较,原发肿瘤位于中央区较多,多灶性,多中心所占比例较高,原发肿瘤较大、淋巴结转移较多,提示ILC较少适合保留乳房手术;ILC影像学表现有时不典型,联合运用超声及X线钼靶检查,明显提高检出率,减少漏诊率。  相似文献   

8.
双侧乳腺癌包括双侧原发性乳腺癌和双侧转移性乳腺癌。前者指在排除一侧乳腺癌向对侧转移情况下同时或异时发现的双侧腺独立的原发性癌,而后者为由一侧乳腺原发癌转移到对侧乳腺的双侧乳腺癌。本文回顾1例转移性双侧乳腺多形性浸润性小叶癌病例,并结合相关文献分析其组织病理学特征,以提高对其认识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小叶癌的全数字化乳腺摄影特征。方法:20例均采用GE平板2000D全数字化乳腺摄影机检查,体位常规采用头尾位、内外斜位,必要时加摄局部点片,对乳头溢血者行乳管造影。结果:诊断为BI-RADS1-3级患者4例,BI-RADS4-5级16例。浸润性小叶癌FFDM表现以结构扭曲、非对称致密、未见异常以及伴放射状毛刺的肿块多见,可伴发钙化。结论:浸润性小叶癌全数字化乳腺摄影表现不典型,尤其在致密型乳腺,假阴性率较高,运用B超或MRI作为全数字化乳腺摄影的补充手段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0.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MPC)是2003年WHO乳腺肿瘤新分类在乳腺上皮性肿瘤项下增加的一种独立的病理类型,是乳腺癌的一种少见类型,占乳腺癌的3%~6%[1].IMPC具有独特的病理形态学特征,其高淋巴管侵犯、高淋巴结转移的生物学行为已被公认,近年来引起国内外临床及病理医生的高度重视.现将我们遇到的2例IMPC结合文献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赵明彦 《当代医学》2014,(22):51-52
目的探究乳腺叶状肿瘤内的小叶瘤变及微小浸润癌临床病理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4月济南市济阳县中医院收治的乳腺叶状肿瘤内的小叶瘤变及微小漫润癌的患者1例,对患者予以影像学等常规检查,同时予以活体穿刺组织、术中冰片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并结合患者临床病史及乳腺叶状肿瘤内存在小叶瘤变及微小浸润癌临床文献,对患者病理诊断的临床观察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左侧乳腺发现肿物,穿刺活检结果为良性的叶状肿瘤,局部出现小叶瘤变,且存在微小的浸润癌变,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发现叶状肿瘤中的浸润癌以2种肿瘤为来源。结论叶状肿瘤中出现癌变较少,对于良性的叶状肿瘤内部发现灶状的漫润癌,应该被划分成碰撞瘤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小叶癌(ILC)的X线征象。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0例ILC患者的钼靶X线资料。结果 60例ILC钼靶X线表现为肿块37例(其中肿块伴钙化5例),结构扭曲8例,局灶性不对称致密9例,单纯性钙化2例,阴性4例。结论 ILC以浸润性边缘或星芒状边缘的不规则肿块、结构扭曲等改变最常见,结合B超及临床资料,能提高该病的X线诊断率。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小叶癌(ILC)与浸润性导管癌(IDC)在乳腺钼靶X线检查中的表现,以提高两者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准确率。方法选择六安市中医院2013年4月至2016年2月术前行乳腺钼靶X线检查并经病理证实为ILC、IDC的患者43例,回顾性分析并比较患者的X线表现特点。结果 ILC患者6例,表现为结构紊乱扭曲、不对称性致密影4例(66. 67%),肿块伴有毛刺、边缘浸润2例(33. 33%)。IDC患者37例,表现为肿块伴有毛刺、边缘浸润者17例(45. 95%),肿块边界清晰者3例(8. 10%),肿块伴有钙化者13例(35. 13%),单纯钙化者2例(5. 40%),不对称性致密影1例(2. 70%),误诊为可疑结节者1例(2. 70%)。LIC与IDC患者的病变部位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 637,P=0. 007)。结论乳腺钼靶X线检查对提高ILC与IDC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准确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MPC)的病理形态学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和预后.方法:采用光镜和免疫组化SP法对3例IMPC进行观察并结合文献分析.结果:3例乳腺IMPC与浸润性导管癌相比无特殊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大体检查.光镜下特征性表现为肿瘤细胞呈桑椹状、微乳头状或小腺管样排列,癌巢与周围间质形成明显的空隙,微乳头缺乏纤维血管轴心,每个微乳头细胞团和周边的纤维组织均存在无细胞的间隙样结构;瘤细胞CerbB-2、CgA和EMA( ).结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是一种少见类型的浸润性乳腺癌,具有淋巴管侵袭性强、淋巴结转移率高、预后差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16.
张旭冉  张亚芬  高润芳 《实用医技杂志》2023,(9):609-613+685-686
目的 探讨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生存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2012年山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325例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患者的病历资料和随访资料。325例患者分为纯合型微乳头状癌及微乳头状癌伴浸润性导管癌(IDC) 2组进行比较分析。定性资料采用χ2检验,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方法和Cox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中,T分期为3期、淋巴结转移(N分期)分期为2~3、雌激素受体(ER)阳性、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表达为无病生存(DFS)的相关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N分期、Ki-67为DFS预后相关因素(P<0.05)。总生存(OS)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肿块大小、淋巴结及ER阳性影响总生存(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和淋巴结转移(N分期)为O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N分期(N2以上)及高表达Ki-67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DFS的独立预后因素,年龄及淋巴结转移分期影响患者OS。  相似文献   

17.
余汉凤  周睿 《当代医学》2010,16(6):91-92
目的探讨乳腺骨肉瘤伴浸润性导管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提高对该肿瘤的诊断水平。方法对1例乳腺骨肉瘤伴浸润性导管癌进行光镜、免疫组化观察,并结合文献讨论。结果大体:左乳腺外上象限可触及3cm×2cm的包块,质较硬,活动度欠佳,与边界不清。镜下:肿瘤性骨质排列紊乱,骨及骨样基质周边被覆于肿瘤细胞,部分区域瘤细胞呈浸润性导管癌样排列。结论乳腺骨肉瘤是一种少见的肿瘤,本例伴浸润性导管癌更为罕见。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化,并应与乳腺癌肉瘤、伴有骨或软骨化的乳腺癌及伴破骨细胞样巨细胞乳腺癌等疾病相鉴别。  相似文献   

18.
25例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 IMP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25例IMPC标本及临床病理资料,对该组病例进行免疫组化研究并分析其与预后关系。结果 腋窝淋巴结转移阳性22例( 22/25, 88% ),平均淋巴结转移率为46.82%;肿瘤组织中IMPC成分大于> 51%的腋窝淋巴结转移率高于IMPC成分小于<50%的腋窝淋巴结转移率(P<0.05)。肿瘤最大径大于等于4cm的腋窝淋巴结转移率高于最大径小于4cm的腋窝淋巴结转移率(P<0.05)。ER、PR、cerbB2、Ki67、P53的表达情况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率和生存预后没有显著性关系(P>0.05)。 结论 IMPC是一种具有特殊形态学表现的高增殖、高转移潜能的浸润性乳腺癌。  相似文献   

19.
李振芬  付茹俊 《中原医刊》2009,(13):F0004-F0004
目的观察乳腺微浸润性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乳腺浸润性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与病理学资料,分析其与浸润性导管癌的不同。结果乳腺浸润性乳头状癌的检出率、淋巴管侵犯率、淋巴结转移率及转移个数均明显高于浸润性导管癌(P〈0.01)。结论淋巴管侵犯和区域淋巴结转移是乳腺浸润性乳头状癌的显著生物学特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女性乳腺小管癌的临床及病理组织学特点,并探讨其鉴别诊断和预后.方法 通过对5例乳腺小管癌进行常规HE染色进行组织学观察,并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乳腺小管癌的组织病理学特征为肿瘤由分化好的小腺体或小管组成,上皮细胞分化较好,轻度异型性,核分裂少见;小管结构缺乏肌上皮细胞,部分小管呈锐角状;小管之间为富于细胞的纤维性间质.病理诊断时应与硬化性腺病、微腺管腺病、分化好的浸润性导管癌、放射状瘢痕等鉴别.结论 乳腺小管癌是一种预后极好、由高分化小管结构所组成的特殊类型乳腺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