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乳及乳制品作为人们日常消费的商品, 其营养价值十分丰富, 其中以乳脂为代表的一大类营养成分起到重要作用。磷脂作为乳脂重要组成成分, 具有多种生理功能, 与人类健康、疾病密切相关, 在国内外广受关注。磷脂组学是通过定性及定量分析磷脂化合物从而开展相关研究的学科, 而磷脂分析技术是实现磷脂组学研究的关键步骤。基于此, 本文综述了磷脂的分类、结构、作用及检测方法4个方面, 对磷脂的分类和结构做了详细介绍, 对磷脂的功能作用进行了总结论述, 对磷脂的分析检测方法进行了查新及对比研究, 最后展望了乳及乳制品中磷脂类化合物的检测发展趋势, 并阐述了乳及乳制品中磷脂学研究的意义, 即建立乳及乳制品中以磷脂为标示物的指纹图谱便于真假鉴别, 以及缩小婴幼儿配方乳粉与母乳之间的差异以减少对母乳的依赖。  相似文献   

2.
随着乳品市场的不断扩大,用于乳及乳制品中蛋白质的检测方法也越来越多,但方法之间的准确度、灵敏度、稳定性及操作实用性存在差异,从而影响检测方法的适用范围.通过对检测蛋白的不同实验方法进行综述,分别对凯氏定氮法、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超高效液相色谱法、酶联免疫吸附法等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期为准确有效地检测乳及...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乳脂肪分析仪测定乳与乳制品中脂肪的含量,并与国家标准方法比对。方法以国家标准GB5009.6-2016的第三法碱水解法为依据,对样品进行在线碱水解,再用无水乙醚和石油醚抽提样品的水解液,通过蒸馏去除溶剂,最后测定溶于溶剂中的抽提物的质量,用乳脂肪分析仪测定乳及乳制品中脂肪的含量。结果本方法可检测不同食品中脂肪含量,平均回收率为97.5%,其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RSD)值(n=6)分布在0.08%~1.24%之间。用仪器法和国标法同时检测质控样品,其回收率和RSD结果显示仪器法优于国标法。结论乳脂肪分析仪集在线恒温水解、搅拌、分层、抽提于一体,操作简便快捷,结果准确,适用于乳与乳制品中脂肪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乳及乳制品作为一类营养全面的理想食品,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质量和品质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作为影响乳及乳制品质量的重要因素,蛋白质、微生物菌群以及抗生素残留等方面将是人们重点关注的对象。在综合比较各种检测技术优缺点的基础上,重点介绍最新检测技术在乳及乳制品中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乳及乳制品中矿物质元素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乳及乳制品中矿物质元素的种类和含量是评价其营养质量的关键指标,选择出高效、灵敏、快捷的矿物质元素检测方法,在乳及乳制品的科研、生产、贸易等方面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首先讨论乳及乳制品中矿物质元素检测的前处理方法,然后比较乳及乳制品中矿物质元素的检测方法,包括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氢化物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原子发射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免疫分析法、中子活化分析法、伏安溶出法、酶抑制法等方法,最后总结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旨在为乳及乳制品中矿物质元素检测方法的应用、研究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由于一些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常常会在乳与乳制品中掺假,这种行为严重影响了乳品加工企业的产品质量,同时也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损害。在各种乳与乳制品掺假方法中,添加蛋白类掺假物如水解蛋白是比较常见的方法。L-羟脯氨酸是水解蛋白特有的氨基酸,而乳蛋白质中是不含L-羟脯氨酸的,因此检测乳与乳制品中是否含有L-羟脯氨酸是判断乳与乳制品是否掺假的一个重要手段之一。目前,针对L-羟脯氨酸的检测方法主要有分光光度法、液相色谱法、氨基酸分析仪法、液相色谱质谱法等。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国内外乳与乳制品中L-羟脯氨酸的检测技术及其研究进展,对上述几种检测方法各自的优缺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同时对未来的L-羟脯氨酸检测技术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β-内酰胺酶可降解乳及乳制品中的残留抗生素,是国家严格监管的非法添加物质。通过添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可抑制β-内酰胺酶的活性,干扰β-内酰胺酶阳性奶的检出,非法添加行为严重威胁消费者身体健康,降低了群众对乳品安全的信任度。本文综述了β-内酰胺酶抑制剂(克拉维酸、舒巴坦、他唑巴坦)的分类、性质及其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分光光度法、微生物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酶联免疫吸附法、生物传感器等方法,并探讨这些方法在乳及乳制品中的应用及其优缺点,为建立乳品中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标准检验方法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乳与乳制品中细菌总数的检测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各种常用检测乳与乳制品中细菌总数方法的原理、操作、优缺点及应用作了一个较详细的介绍,并对快速检测技术的要求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9.
铅是重金属污染中毒性较大的一种,一旦进入人体很难排除.当铅长期蓄积于人体时,会严重危害神经、造血系统及消化系统,对婴儿的智力和身体发育影响尤其严重.已被列为食品卫生监督的重要元素.测定铅常见的方法有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法和电化学分析法等,其中传统的分光光度法灵敏度不够,若用火焰原子吸收,含量低时不能准确进行测定,为此,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乳与乳制品中的铅,通过一系列实验选出了测定的最佳实验条件,并将检测方法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0.
乳及乳制品的营养价值和安全品质一直是乳品行业关注的重点问题,从乳的生产到加工过程中小分子代谢物等营养成分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选择高效、快速的检测方法对提高乳品安全尤为重要。基于核磁共振、气相色谱-质谱、液相色谱-质谱、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的代谢组学技术已广泛用于乳及乳制品的研究。文章简单介绍了代谢组学的检测方法和数据分析,并重点介绍了代谢组学在乳(不同物种来源、泌乳期、地理纬度和健康情况)及乳制品(灭菌乳、乳粉、酸乳和乳酪)方面的研究进展,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大量研究已经表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可能是种食源性致病菌,而牛、羊乳是其最可能的感染源。食物中较难分离培养出Hp,而聚合酶链式反应相关技术灵敏度高,能检出样品中微量的Hp,可用于检测牛、羊乳中幽门螺杆菌的污染情况,但是与人类临床方面检测Hp技术的多样性、特异性与成熟性相比,食品中Hp快速而有效的检测方法及相关标准还相对缺乏。本文主要就近年来牛、羊乳及其乳制品中幽门螺杆菌污染及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进一步完善Hp传播途径与致病机制等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王聪  费旭  王秀英  刘晓军 《食品科学》2023,44(3):385-392
乳脂肪球膜(milk fat globule membrane,MFGM)是牛乳中脂肪球外表面包裹着的一层膜,在牛乳中的含量非常微小。但由于其具有良好的生理活性以及潜在的食品加工应用潜力,关于其展开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受到广泛关注。本综述介绍MFGM的分离制备技术、结构、组分鉴定分析、生理活性及其应用特性的研究进展,以期为MFGM在食品工业尤其是在功能性食品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3.
石永祺  梁琪  宋雪梅  张炎 《食品工业科技》2020,41(3):321-326,331
乳脂肪是牦牛乳中的主要营养成分,但其易氧化产生酸败。牦牛乳平均脂肪含量为5.51%,脂肪含量高于普通荷斯坦牛乳,且含有普通牛乳所没有的功能性脂肪酸。牦牛乳本身的高脂肪含量易使其乳制品受到各种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影响而发生脂肪氧化。深入分析影响牦牛乳脂肪氧化的因素,可以更好地控制牦牛乳制品的品质。本文综述了抑制牦牛乳制品脂肪氧化的内在和外在因素,并从自动氧化、光敏氧化和水分含量及酶引发的酶促氧化三个氧化途径对外在因素的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研究各种因素如何影响其脂肪氧化的发生,对调控牦牛乳制品脂肪氧化和青藏高原牦牛乳产业化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奶及乳制品中三聚氰胺的含量。色谱条件为:色谱柱:C18 柱(150mm × 4.6mm,5μm);流动相:乙腈:0.202% 庚烷磺酸钠-0.210% 柠檬酸水溶液(10:90,V/V);检测波长:235.8nm;柱温:30℃。结果表明:在0.1~1.6μg/ml 范围内三聚氰胺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73,回归方程为A = 59746C+ 183.48,回收率为98.3%~99.2%,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52%。  相似文献   

15.
骨质疏松症困扰着全球2亿患者,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骨质疏松发病率将不断增加,预防骨质疏松成为公共卫生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乳制品基质、矿物质、维生素、乳蛋白、乳脂和乳糖调节肠道菌群对钙吸收和骨骼健康的作用机制,综述了强化添加VD、益生元和益生菌的乳制品对不同人群的干预效果及降低骨质疏松风险的研究进展,比较了乳制品与植物基替代品的干预功效,为乳制品精准干预改善骨骼健康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6.
高静压技术在乳及乳制品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在人们热衷于开发更高安全性、营养质量和具有独特物化特性的新型乳制品。高静压技术对产品赋予特殊的功能性质的潜力巨大 ,从而有助于开发更高营养和更好感观质量的新型乳制品 ,形成新的组织形态 ,并提高了产品货价期 ,所以在乳及乳制品中的应用逐渐增加。这篇文章总结了高静压技术在乳及乳制品中的应用进展 ,并就压力的潜在作用———导致乳制品的修饰改性 ,深入探讨了压力处理条件下乳脂肪和乳蛋白质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The composition of human milk has served as a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nfant formulas, which are used when breastfeeding is not possible. Among the human milk nutrients, 50% of the total energetic value corresponds to fat, with a high level of fatty acids and 0.2–2.0% present in the form of phospholipids (PLs). The PL contents and fatty acid distribution in PL specie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as bioactive elements for the production of infant formulas, since they offer potential benefits for the optimum growth and health of the newborn infant. The differences in the amount of PLs and in fatty acid distribution in PL species between human milk and infant formulas can imply biolog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for newborn infants fed with infant formulas versus human milk–mainly due to the greater proportion of sphingomyelin with respect to phosphatidylcholine in infant formulas. The limited information referred to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fatty acid distribution in PL species in infant formulas or in ingredients used to enrich them merits further research in order to obtain products with benefits similar to those of human milk in terms of infant growth, visual acuity, and neurological development. The present review establishes the scientific basis for helping to adjust formulations to the requirements of infant nutrition.  相似文献   

18.
山羊乳及相关制品由于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良好的健康功效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关注。山羊乳属于一种资源稀缺型特种乳,与牛乳相比,其干物质含量较高、易消化,且致敏性较低,还是多种生物活性成分的良好来源。因此,山羊乳可用于加工制作适合各种人群的保健性能产品,也可作为益生元和益生菌等功能成分的载体。本文就山羊乳营养成分、功能特性以及加工处理等研究领域的前沿成果进行综述,着重介绍山羊乳相关制品预防与缓解多种疾病的作用与机制,为山羊乳高值化产品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绵羊奶是我国乳制品工业的"新增量",养殖规模和产奶量快速上升,然而,我国目前的绵羊奶产业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规模化加工制品几乎为零.绵羊奶营养价值高,总固形物在各种乳源中含量最高,除了具有较高含量的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以外,绵羊奶的活性功能因子丰富,乳铁蛋白、活性肽、乳脂肪球膜及低聚糖的组成、含量和生物活性与牛...  相似文献   

20.
乳及其制品是目前不可缺少的饮品,品类众多且气味独特。乳中奶香味、果香味、甜味、酸味等特征风味由挥发性物质决定。挥发性物质包括醇类、醛类、酮类、酸类、酯类、内酯类、含硫、氮化合物及萜类等,主要由生物体内微生物降解以及成熟过程中生化反应产生。风味组学为组学技术中的新兴领域,是跟踪鉴定食品风味化合物的组学技术,可探究挥发性物质对食品风味的贡献程度以及影响机制。该综述乳中的主要风味物质、成分及其来源,从风味组学技术方面鉴别乳的品质和质地,为乳及其制品风味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