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掺杂铈、铁离子纳米TiO_2光催化降解苯酚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Ce4+-Fe3+共掺杂溶胶-凝胶法制备改性TiO2光催化剂降解苯酚废水。试验研究了光催化剂投加量、反应时间、溶液pH值、煅烧温度以及Ce4+的掺杂量度等因素对光催化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苯酚废水初始质量浓度为500 mg/L,调节pH值为3.0,Ce4+-Fe3+-TiO2光催化剂的投加量为10 g/L,紫外灯照射反应240 min后,苯酚去除率达到90%以上。TiO2光催化剂处理苯酚废水效果显著,操作简单,无二次污染,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寻求更好的TiO2改性技术必将成为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2.
对Na-Y分子筛、硅胶和活性氧化铝作为Fe2 固定化载体进行了研究.从负载量、稳定性、催化氧化性能等方面综合比较,认为Na-Y型分子筛是一种理想的载体.研究了非均相催化降解苯酚时H2O2的投加量、溶液初始pH、苯酚初始浓度等因素对苯酚降解率和COD降解率的影响.该催化体系在pH 2.0-9.0范围内都能高效地催化氧化苯酚,在基准条件下,反应时间40 min时,苯酚的去除率达到99.75%,而COD的去除率也达到95.91%.  相似文献   

3.
吴雅睿 《广州化工》2014,(11):59-61,85
以低浓度模拟苯酚废水为处理对象,研究了自制ILs-TiO2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考察了苯酚废水的初始浓度、光催化剂投加量、紫外光照强度等条件对降解效率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其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ILs-TiO2光催化剂对苯酚的光催化降解反应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光催化降解速率随苯酚的初始浓度增加而降低,催化剂的最佳投加量为300 mgTiO2/L,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降解速率增高。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高锰酸钠对水中苯酚的去除作用。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高锰酸钠投加量的增加,水中苯酚的去除率增加,在苯酚初始浓度为10mg/L、温度为18℃、pH值为6.8、反应时间为30min、高锰酸钠投加量为30mg/L时,苯酚的去除率达95.38%。水样的pH值、温度及反应时间对苯酚的去除均有一定的影响。对高锰酸钠氧化苯酚的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5.
悬浮态TiO_2光催化降解腐殖酸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红梅 《应用化工》2009,38(7):970-973,976
在悬浮态TiO2光催化体系中,探讨了光催化氧化降解腐殖酸的规律,考察了催化剂投加量、腐殖酸溶液初始浓度、初始pH值、光强、反应时间等因素对腐殖酸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光催化氧化法降解腐殖酸的效率比直接光解法有显著提高,腐殖酸的去除率从34.73%增加到65.61%(反应时间为3 h);TOC的去除率也大幅度提高,直接光解反应对TOC几乎无去除作用,而光催化氧化对TOC的去除率达37.5%;腐殖酸的初始浓度增加,初始pH值降低,光强增大,光照时间延长均能提高腐殖酸的降解率,其中pH值和光强的影响较为显著。另外,催化剂的投加量存在一个最佳值。  相似文献   

6.
以ClO2/UV工艺对酚醛废水进行催化氧化降解,考察ClO2加入量、初始溶液pH、催化剂投加量、紫外照射时间等因素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确定适宜催化氧化反应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250 mL酚醛废水中,ClO2溶液加入量为35mL,催化剂投加量为3 g,废水初始pH为2,反应时间为40 min时,处理效果较高,苯酚、COD去除率分别为86.87%和71.83%.UV的引入有利于废水的降解,在UV/ClO2联合工艺条件下,反应50 min,苯酚、COD去除率分别达到92.07%和84.46%.  相似文献   

7.
三维电极氧化降解苯酚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自制反应器氧化降解苯酚废水,通过试验分析反应时间、pH、电解电压、Fe2+投加量对三维电极氧化降解苯酚废水中苯酚去除效果的影响,并确定最佳反应条件。试验结果表明,三维电极氧化降解苯酚废水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在最佳反应条件下,即反应时间为90 min,pH=3,电解电压15 V,Fe2+投加浓度为1 mmol/L,对苯酚质量浓度为300 mg/L的模拟废水的最大苯酚去除率达到91.2%。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UV/H2O2/改性海藻酸铁非均相催化降解苯酚时H2O2的投加量、溶液初始pH、苯酚初始浓度、改性海藻酸铁的含铁量等因素对苯酚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非均相体系在pH 2.0~11.1范围内都能高效催化氧化降解不同浓度苯酚废水.在基准条件下,若增加改性海藻酸铁的含铁量,则在反应时间2 min时,苯酚降解率可接近100%;以日光代替紫外光,苯酚降解率仍可达68.9%.  相似文献   

9.
利用自制的光催化反应器进行苯酚废水的降解研究,通过改变TiO_2、H_2O_2的投加量、苯酚的初始浓度以及pH等因素,探索各因素对光催化降解苯酚废水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UV/Fenton处理苯酚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UV/Fenton联合体系降解苯酚模拟废水,苯酚的初始质量浓度为300mg/L,COD。的初始质量浓度为760mg/L。探讨了pH值、H202(30%)和FeSO4·7H2O投加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苯酚和CODcr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UV/Fenton联合体系降解苯酚废水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溶液pH值为3、H2O2投加量为2.5mL/L、FeS04·7H20投加量为0.020g/L、反应时间为90min。此时,苯酚的去除率为95%,CODcr的去除率为90%。UV/Fenton联合体系能较好地处理苯酚废水。  相似文献   

11.
以难生化处理的炼厂反渗透(RO)浓水为降解对象,考察反应时间、pH、催化剂投加量等对悬浮体系纳米TiO_2(P25)光催化降解RO浓水的影响,并对光催化降解RO浓水的动力学模型和吸附模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低压汞灯光照8 h,光催化剂投加量为1 g/L,pH为4.5时,CODCr最高去除率达到47.51%;在不同pH下催化剂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平衡吸附量随pH增大而减小;光催化降解过程随反应时间遵循Langmuir-Hinshelwood动力学模型,反应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经光催化处理后,RO浓水B/C值从0.01提高到0.22,可生化性显著提高,为后续生化处理创造条件,也为光催化技术应用于难降解工业污水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以难生化处理的炼厂反渗透(RO)浓水为降解对象,考察反应时间、pH、催化剂投加量等对悬浮体系纳米TiO_2(P25)光催化降解RO浓水的影响,并对光催化降解RO浓水的动力学模型和吸附模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低压汞灯光照8 h,光催化剂投加量为1 g/L,pH为4.5时,CODCr最高去除率达到47.51%;在不同pH下催化剂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平衡吸附量随pH增大而减小;光催化降解过程随反应时间遵循Langmuir-Hinshelwood动力学模型,反应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经光催化处理后,RO浓水B/C值从0.01提高到0.22,可生化性显著提高,为后续生化处理创造条件,也为光催化技术应用于难降解工业污水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采用原位沉淀法制备磁性海藻生物炭复合材料,考察复合材料对水中偶氮染料甲基橙的吸附/氧化去除效果,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傅里叶交换红外光谱、N2吸附脱附仪、X射线衍射仪和磁强计等对复合材料进行表征,考察材料投加量、H2O2投加量、pH和温度等条件对去除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孔隙发达,比表面积达到388.56 m2/g,具有超顺磁性,磁化强度为31.38 emu/g;复合材料去除甲基橙的最佳条件:材料投加量为5 mg,H2O2投加量为50μL,初始pH为3,温度为35℃。磁性海藻生物炭复合材料去除甲基橙表现出催化降解和吸附的协同作用,甲基橙的去除率可达99.4%。制备的磁性海藻生物炭复合材料具有稳定、易磁分离和重复利用性好的优点,有开发成为新型水处理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14.
针对铁碳微电解反应中填料易板结及处理效率低等问题,通过增加内循环装置改进反应器结构,同时将铁碳微电解与H2O2进行工艺耦合,用于处理多晶硅有机废水,考察了Fe-C投加量、初始pH值、H2O2投加量、反应时间等工艺条件对COD去除率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法优化了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各工艺条件对多晶硅有机废水COD去除效果的影响大小为:铁碳投加量>反应时间>H2O2投加量>初始pH值,其最适宜工艺条件为:铁碳投加量250 g·L-1,初始pH值2.8,H2O2投加量112 mL·L-1,反应时间83 min,该反应条件下COD的去除率为71.26%。铁碳/H2O2降解多晶硅有机废水COD的动力学回归方程为Y=0.5273X-0.6347,降解COD的速率常数为0.527 3 min-1。  相似文献   

15.
连念 《当代化工》2021,50(9):2033-2036
在300、500、700℃条件下制备玉米秸秆生物炭(BC300、BC500、BC700),研究了吸附时间、生物炭投加量、溶液初始pH值对Ni(Ⅱ)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秸秆生物炭对溶液中Ni2+的去除率随着吸附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在120 min时,BC300、BC500、BC700去除率分别达到76.1%、81.4%和92.8%,此时生物炭的吸附量分别为9.51、10.18、11.6 mg·g-1,Ni2+的去除率随生物炭投加量以及pH的升高均不断增加,且高温热解的生物炭,其吸附效果更好.正交实验表明,4个因素中pH值对镍的去除率影响最大,其次分别为生物炭投加量、吸附时间和生物炭的制备温度.  相似文献   

16.
采用利蒙LLMO微生物菌剂处理低浓度模拟含铅废水,考察pH值、反应时间、温度、铅离子初始浓度及菌剂投加量等因素对铅离子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铅离子的去除率随反应时间的延长总体上逐渐提高,并在72 h后逐渐趋于稳定;当铅离子初始质量浓度大于5 mg/L时,菌剂对铅离子的去除效果较好且去除率较稳定;在一定条件下LLMO菌剂投加量对铅离子去除效果影响相对较小。在pH值为7,温度为30~35℃,铅离子初始质量浓度大于5 mg/L的条件下,当LLMO微生物菌剂投加量为50~60 mL/L时,其对废水中铅离子的去除效果最佳,反应72 h后铅离子去除率可达73%。  相似文献   

17.
采用零价铁与活性炭协同活化过硫酸盐处理碱性高浓度电镀槽有机废液。在原水COD≥10000 mg/L,pH为碱性的条件下,考察了过硫酸钠、零价铁与活性炭投加量以及反应时间、初始pH等因素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降解最优条件。结果表明:在过硫酸钠投加量为22 g/L,零价铁投加量为4.8 g/L,活性炭投加量为1.2 g/L,初始pH为11,反应时间为3 h的最优条件下,COD去除率达86.40%,TOC、TP去除率分别为66.95%、96.50%。对COD的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小麦秸秆制备的生物炭和零价铁为原材料,考察了生物炭投加量、硝酸盐氮初始浓度、溶液初始pH对硝酸盐氮去除效果和产物选择性的影响,结果如下:生物炭投加量为1g时,硝酸盐氮去除率最高为83.6%,加入生物炭后可以抑制氨氮的生成。硝酸盐氮去除率随着硝酸盐氮初始浓度的升高而降低;酸性条件下更有利于硝酸盐氮的去除。  相似文献   

19.
采用UV/H_2O_2和UV/TiO_2两种工艺降解磺胺甲噁唑(SMX),确定了H_2O_2和TiO_2的最佳投加量,在保持最佳投加量的条件下研究了SMX初始浓度、反应溶液初始pH、叔丁醇投加量对两种方法降解SMX效果的影响,为研究两种方法在降解SMX过程中的矿化程度测定了TOC的去除情况。结果表明,两种方法都对SMX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整体而言UV/H_2O_2对SMX的降解速率高于UV/TiO_2;UV/H_2O_2的降解速率更易受到SMX初始浓度、反应溶液初始pH的影响;UV/H_2O_2对SMX的降解过程中·OH的氧化作用和UV直接降解都是去除SMX的主要作用,而UV/TiO_2中UV直接降解和空穴直接氧化是去除SMX的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以γ-Fe_2O_3为磁源物质,六水合硝酸镍和尿素为原料,无水乙醇为溶剂,采用溶剂热法成功制备了磁性NiO(m-NiO)复合光催化剂。以盐酸四环素为目标污染物,考察了催化剂投加量、盐酸四环素初始浓度、初始pH值和重复使用次数对m-NiO复合材料可见光催化处理盐酸四环素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废水体积为30mL, m-NiO复合材料投加量为1.0 g/L, pH值为8.0的条件下,10 mg/L盐酸四环素废水于氙灯光源照射70 min后,其去除率为93%。碱性环境较有利于m-NiO对盐酸四环素的光催化降解。m-NiO复合光催化剂重复使用4次后,对目标污染物的光催化去除率仍可达58%,该催化剂具有一定的光催化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