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随着我国的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综合管廊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市政建设工程中。电力系统既是综合管廊的主要使用对象,又是综合管廊安全使用的重要环节。由于国内还未有综合管廊的设计规范,本文结合工程设计实例,简要总结了综合管廊的电气设计中供配电系统、照明、消防等内容的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2.
当前综合管廊工程在城市规划建设中使用越来越普遍,而断面形式是决定综合管廊造价的重要因素,结合金义都市新区综合管廊工程实例,从设计、技术、造价等方面对管廊断面形式进行研究探讨,通过型式设计的创新为综合管廊技术发展提出新方向。  相似文献   

3.
综合管廊建设前期投资大,且运营维护时间较长,探索综合管廊有偿使用模式,是解决资金问题的关键。通过对比国内外综合管廊在收费定价方面的现状,结合我国现有综合管廊费用分摊模式,分析当前我国在综合管廊收费定价中存在的问题,初步制定我国综合管廊的收费定价模式,并对综合管廊收费定价模式的实施提出相应的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4.
综合管廊工程建于道路下方,是容纳城市工程管线的构筑物及附属设施。在综合管廊中预埋哈芬槽可节省管廊内部空间,预埋哈芬槽是浇筑预埋到管廊墙体内部的,不占用管廊内部空间,这样就可省出空间给其他的管道、线路使用。且哈芬槽预埋后与管廊是一体的,从而安装更牢固,安装强度更大,承载更大的重量也不会使预埋槽变形或拔出。结合工程实例,针对哈芬槽在综合管廊中的预留预埋施工技术,及重难点进行了分析,使哈芬槽在综合管廊中得到更好的使用,创造更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国家出台政策大力发展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并明确提出管线强制入廊和管廊有偿使用的原则。尽管在综合管廊建设进程中其政策制度不断得到完善,但在有偿使用费收费标准方面尚未形成系统的管理,仍处于探索阶段。而国内许多城市正不断探讨适合自身的收费标准及制度。随着广州市成为地下管廊建设的试点城市之一,地下综合管廊项目覆盖范围的不断扩大,在有偿使用制度方面拟探讨"一项目一价"的收费模式。以广州天河智慧城地下综合管廊为例,根据入廊费和日常维护费侧重考虑的因素分析和探讨了综合管廊有偿使用费用的测算方法,并形成收费标准。以"一项目一价"模式确定地下综合管廊有偿使用收费标准,适用于广州地区不同地区、不同地质条件和交通状况等施工环境、不同施工方式下管廊建设工程造价有差异的干支线综合管廊项目,能够充分反映广州市内各个综合管廊项目建设的特点。同时,通过"一项目一价"的研究,可为我国其他城市建立有偿使用制度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帮助逐步培育市场。  相似文献   

6.
政策     
正发改委、住建部印发《关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实行有偿使用制度的指导意见》近日,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印发《关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实行有偿使用制度的指导意见》(发改价格〔2015〕2754号)。意见明确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各入廊管线单位应向管廊建设运营单位支付管廊有偿使用费用,各地应按照既有利于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管廊建设和运营管理,又有利于调动管线单位入廊积极性的要求,建立健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有偿使用制度。有偿使用费包括入廊费  相似文献   

7.
《市政技术》2016,(5):129-132
综合管廊作为高品质的市政基础设施,已在我国大规模的推广应用。结合云南省滇中新区哨关路综合管廊设计实例,重点介绍了综合管廊的总体设计、管线设计、附属设施设计、结构设计等,并提出了综合管廊在设计、使用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马鑫  张娜 《建筑经济》2022,43(1):70-75
综合管廊费用如何分摊是管廊建设运营中较为重要且备受关注的问题。本文在对国内外综合管廊入廊收费情况进行梳理总结的基础上,采用三种测算方法对某市综合管廊案例的入廊费分摊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测算方法的使用建议,以期为其他城市综合管廊入廊费测算及分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现浇和预制拼装是综合管廊最常用的两种结构形式,而综合管廊变形缝的设置和接头的形式是管廊在使用周期内发挥其有效功能的关键节点和重要保障。随着综合管廊工程的大规模建设,明确变形缝和接头设计方法有助于推动综合管廊工程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对现浇管廊结构变形缝、预制拼装结构接头在实际工程中应用的各种形式进行了优缺点分析,指出了不同形式的变形缝和接头在工程环境中的适用条件,为今后综合管廊的设计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0.
城市综合管廊是保障城市运行的关键基础设施之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气候环境的恶劣变化,近年来城市综合管廊面临着地震、洪水、风暴、火灾、地面沉降等各类灾害的严峻挑战,因此提高城市综合管廊的韧性能力意义重大。本文识别选取了20个影响城市综合管廊韧性的因素,并基于DEMATEL方法模型对识别出的影响因素进行因果关系和重要性分析。结果表明,管廊主体结构、管廊地基结构、新技术使用情况、新设备使用情况、地质条件安全性、应急设施响应及时性是影响综合管廊韧性的关键因素,并依此提出相应的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李平  曲东 《山西建筑》2011,37(6):204-205
介绍了综合管廊的概念及其当前国内外发展趋势和现状,阐述了综合管廊的建设意义,针对综合管廊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促进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相似文献   

12.
针对特殊结构的T 型地下综合管廊,运用FDS 软件模拟不同火源位置及风速条件下管廊内电缆火灾的蔓延情况,分析火灾发生后管廊温度场以及烟气蔓延情况。对T 型管廊内不同位置处起火的火灾危险性进行排序,得到管廊内部风速为1.5m/s 且电缆处于稳定燃烧期时,交叉口处的烟气层高度最低,发现T 型交叉口处的烟气特性,为T 型地下综合管廊消防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城市高度集约化发展的背景下,城市地下空间得到快速发展,但综合管廊与其他类型地下空间的分离导致城市发展遭遇诸多问题。为了实现城市地下空间的集约高效发展,必须将综合管廊纳入城市地下空间实现一体化设计和建设。通过案例研究和资料总结,以建筑设计的视角,研究综合管廊与不同功能地下空间的一体化设计模式,包括综合管廊+地下车道、综合管廊+地下商业+地下停车、综合管廊+地铁+地下商业+地下停车、综合管廊+地铁+地下商业+地下停车+地下车道4种,探讨其适用情况及优缺点,以及与点状、线状、围合式、商业街式4种类型建筑综合体地下空间的3D接口模型。该论文的研究在原有“建筑-城市一体化、建筑-交通一体化”基础上提出了建筑-城市市政一体化理论,在建筑设计方法上提出了管廊与城市地下空间接口的多种模式,对城市空间立体集约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地下综合管廊是推动城市智慧化发展的重要工程,为市政工程提供更为智能安全的运行环境。针对小城镇“规建管”工作特点及不同层级对空间要素的差异,提出“全过程多层次”的地下综合管廊规划建设管理体系。重庆市垫江县结合县城地域特征,从“系统布局、工程建设、运行管理”3个方面开展了地下综合管廊建设:(1)前期以规划设计引导空间要素,形成合理的管廊空间格局;(2)中期对重要区域进行工程性控制建设,同时注重主要节点工程质量及安全保障;(3)后期对管廊的综合运行进行统筹管理。最终达到规划设计科学合理、工程建设质量过关和后期管理运行顺畅的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效果。可为小城镇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工业给排水地下管廊是把各种工业给排水管道集中在一起敷设的地下构筑物。地下管廊能充分利用立体空间优势,是给排水综合管线布置的一种有效措施。文章结合冶金行业特点、对地下管廊的分类及特点、管廊主体设计与相关专业的设计、管廊设计中的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了系统介绍。  相似文献   

16.
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带来了城市配送业务的大量需求,地下物流作为一种服务城市配送的地下公共专用通道,能够更加有效地整合配送需求,提升配送效率,可大幅降低城市配送对地面道路资源的占用,改善城市交通问题,提升城市环境品质.近年来,综合管廊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得到了快速发展,文章以国内某新区综合管廊系统布局为例,尝试将地下物流与...  相似文献   

17.
於陈磊 《今日消防》2022,7(2):69-71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是一种相对密闭的地下构筑物。廊体内很容易沉积大量的热空气和有害气体,发生火灾事故的概率较高。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其产生的危害与损失也难以估量。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必须要进行防火分区的设计。文章重点针对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防火分区设计进行详细的分析,旨在提升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运营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基于Midas软件,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开展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标高地下水位条件下,地下综合管廊的变形、内力和某一截面的安全系数。并将不同条件下的各项力学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随着地下水位不断上升,地下综合管廊主体结构最大弯矩由66.4 kN·m变为106.4 kN·m,最大剪力由134.7 kN变为224.3 kN,出现位置也从中间转变为腋角,同时最大水平位移大幅增加,由0.22 mm变为1.71 mm。某一截面安全系数由8.12降低到7.1,地下综合管廊主体结构虽仍处于安全的稳定状态,但稳定性不断下降。本文综合分析了地下水位升高对地下综合管廊稳定性的影响,为实际工程中不同地下水位条件下地下综合管廊保持稳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梁荐  郝志成 《城市建筑》2013,(14):286-287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用地紧张等诸多问题,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是合理利用地下空间的有效手段,解决上述难题的有效途径。本文主要介绍了国内外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发展现状及我国综合管廊建设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