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出现了大量的老龄化社区。强调关注和服务于老年人的居住区景观设计已经成为一个趋势。重视老年人的居住环境建设,力求为老年人建设一个宜居的生活环境。本文在分析老年人需求的基础上,对人口老龄化居住区景观环境设计的研究,探讨适合老年人的心理、生理和行为需求的人性化景观。为当前人口老龄化的居住区进行景观改造提供参考意见,也为将来老龄化社区的规划和景观建设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以上海圣和静安公馆景观设计为例,研究居住区中消防场地的现状情况,分析其与景观设计用地之间的矛盾,探讨居住区景观中消防场地可能存在的表现形式,提出消防场地在住宅景观中的隐形设计方法,以满足业主对居住环境和消防安全的双重需求。  相似文献   

3.
朱晓萍 《现代园艺》2023,(5):148-150
基于当今社会老龄化日趋加重的背景,以乡村户外活动空间为载体,梳理分析乡村老年人的情感需求,关注场地中景观环境情感需求设计滞后的事实,提出了户外活动空间情感化设计的价值,总结出乡村老年人户外活动空间情感需求在空间中的设计原则和策略,为乡村老年人户外活动空间设计提供方案和思路。研究阐述老年人情感需求体验重要性的同时,挖掘并激活乡村户外活动空间蕴藏的潜在动力,赋予乡村户外活动空间生活空间能量。  相似文献   

4.
从环境与人行为的关系、环境与安全空间、实用空间、宜人空间、私密空间、公共空间等特定空间的营造方面探索人与环境的关系。园林植物与路径、节点、区域、标志、边界等环境意象的形成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在设计这些不同场地的植物配置时,就要考虑到人的生理和心理2方面需求,选择合适的景观树种。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应根据不同特定空间、使用者的多种需求设计出安全、实用、宜人的景观环境。  相似文献   

5.
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21世纪全球最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之一,如何为老年人提供优质的养老方案,让老年人拥有一个舒适的户外环境来满足其休憩、活动、交流的需要变得日益重要。本文从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心理特点和实际需求出发,探究如何运用植物景观中植物的形色味声等特征刺激老年人的视听嗅味触这五种感官,结合植物的医疗保健功能对老年人的身体和心理产生积极影响,从而延缓老年人生理上的老化,缓解由于生理老化导致的心理上的孤独、焦虑等负面情绪,并进一步满足老年人社交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更高的心理诉求。最后概括出既能满足老年人审美需求,又具有养生保健价值的植物景观营造方法。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日驱严重的当下,为满足老龄群体对环境的各类需求,适老化的景观开始迅速纳入各类社区的规划和改造中,目前的适老化景观满足老年群体的基本需求,但忽略了心理需求。从老年人的现状问题着手分析,分析老龄人群的身体和心理两方面问题并得出相应策略,探究关于社会心理学控制力实验结论在适老化景观设计中的运用并提出对应策略。  相似文献   

7.
周敏  杨勇  李莉 《北方园艺》2011,(24):130-132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在未来的几十年中老龄人口的数量将快速增加,老龄问题正在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之一.研究老年人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得出老年人居住环境设计的基本原则,可以为设计符合老年人体能和心理特征的居住环境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
在城市建设发展中,城市景观规划设计成为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而色彩是城市景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色彩运用得当不但可以满足居民的基本心理需求,而且可以营造一个温馨融洽的居住环境。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着手,在阐述色彩给人所带来影响的基础上,探讨如何有效地将色彩设计融入城市景观中,通过这种将色彩与景观设计相结合的方式,更能表现并凸显城市景观的功能,同时进一步表现出城市的发展个性,使城市充满活力、健康发展,为市民提供一个更为舒适优美的休闲娱乐场地。  相似文献   

9.
在2005年的抽样统计中,相关的数据显示我国人口正快速地开始老龄化,因此,相关的研究者一直致力于适合老年人居住的环境设计中。本文分析了现阶段老年人居住环境的现状,并根据老年人的心理与生理特点,深入探究了老龄化社会下老年人的居住的环境。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求为更多的老年人提供舒适、健康居住环境,本文基于人口增长和老龄化的社会背景,以包容性设计的理念,通过对资料的整理收集,阐述国内外适老景观设计的现状与其优劣势等问题,进而提出因地制宜地加强景观的补偿性,探寻便于帮助老年人出外游玩所需的各种能力的景观,力求从满足日益庞大的中国老年人群体使用需求入手,为他们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  相似文献   

11.
现代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儿童生理健康的恢复创造了条件,但却忽略了医院外部环境对儿童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儿童康复景观是一类对儿童生理、心理恢复都具有康复作用的花园环境。本文主要从不同阶段的儿童心理特点出发,阐释康复花园对患儿的重要性,探讨儿童康复景观从安全性与可达性、空间类型多样性、趣味性以及植物造景4个方面的设计要点与方法,以期创造一个更加适合患病儿童心理需求的康复景观。  相似文献   

12.
李美玲  栗军 《现代园艺》2014,(2):102-102
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品质要求的日益提高,进一步提高居住区的景观质量,满足人们的心理、生理以及精神生活需求,早已成为现代居住区设计的关键。本文结合个人实践工作经验,从居住区景观设计发展过程入手对其进行粗浅的探讨,并提出做好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几点个人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园艺疗法是一种能够对人体生理和心理产生积极影响的辅助治疗手段,特别是对于在城市居住区养老的老年人来说,充分结合园艺疗法与养老场所,利用植物栽培和园艺操作活动简单、便捷、有效的使老年人通过接触自然环境达到缓解压力、释放心情、有益健康的效果,最终缓解社会养老压力。本文通过研究园艺疗法在居住区老年人活动场地的设计与应用形式,从而对长沙市居住区老年人活动场地的设计提出新的设计看法以及理念。  相似文献   

14.
基于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的社会现实,过往的居住地环境设计已经不能满足更多老人的需求。将适老化设计应用于居住区户外环境具有一定必要性,可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对于优化老年人居家养老的生活环境和居住区适老化环境建设的广泛普及有着重要的意义。从社会老龄化背景调查入手,阐述当前老龄化趋势与现有人居环境之间的冲突,从生理、心理和行为特征角度分析影响老年人健康的主要景观因素,从人际交流、身体环境和心理上阐述绿地建设的重要性;结合上述调查进行分析,为创建适老化居住地绿化环境、改善老年群体身体健康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焦红  曲悠扬 《北方园艺》2016,(11):83-87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居住问题日益凸显,社区养老模式逐渐受到人们的认可,而养老社区室外空间作为改善老年人生活品质的重要因素,也逐渐受到社会的关注。现分析了老年人生理和心理需求,提出养老社区室外景观设计的必要性,并从道路规划设计、活动设施配置和景观植物配置3个方面做出详细阐释,从而解决老年人对室外空间的实际诉求,为营造安全、舒适的养老社区室外景观设计提供可行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6.
养老景观的设计和规划是为了从根本上保证老年人晚年生活的丰富,为老年人提供良好的环境。因此,在养老景观设计中,要体现出人文关怀的特点,保证养老景观设计的合理性、有效性。以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等作为出发点,科学选择养老社区建设地址,合理应用人文关怀,以此为基础,有效提升养老景观设计水平。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老人的生理、心理特征入手,探讨适于老人活动需求的景观要素设计。希望通过对老年社会福利中心景观设计的研究,改善老人居住条件,满足老人特殊居住需求,维护老人尊严,提高老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由于我国园林发展起步较晚,植物景观的设计中只注重春夏季建设,而冬季景观及观赏特色常常被忽略,对城市公园冬季植物景观的研究亦是极少。本文从季节性因素考虑,以城市公园公共游憩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冬季环境下植物景观属性以及结合游人对冬季景观的需求两条主线的研究,探讨如何打造具有吸引力的冬季植物景观。  相似文献   

19.
环境景观在居住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居住区环境景观质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心理、生理以及精神生活。为了创造出有高品质和丰富美学内涵的居住区景观,在进行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时,应注意其地方特色,具有鲜明的个性,并发挥最佳的生态效益,讲究景观的实用性和与艺术性的结合,试图为住户营造优美的居住环境。  相似文献   

20.
连会仁 《现代园艺》2023,(13):145-147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剧,社区公园的环境品质已经难以满足老年人的活动需求,国家针对养老问题提出的“社区养老”“积极老龄观”等一系列养老政策与养老理念不断得到推行与深化,使社区公园这个以老年人活动为主的景观场所面临了更多的不适与挑战。为此,深度剖析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和行为模式,并以此为基础,归纳提炼社区公园的设计原则,提出基于老年人行为心理的社区公园设计策略,以期提升老年人活动空间的环境质量与适宜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