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完善的全科医生立法是全科医生制度发展的根本保障。在国家倡导实行分级诊疗、强调基层首诊和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的大环境下,通过立法确立全科医生在医疗体系中的地位,明确其职责、权利及义务,以法律规范全科医生这一职业及其执业过程,才能推进分级诊疗制度的顺利进行。本文梳理了英国、加拿大、匈牙利、瑞典、葡萄牙的全科医生相关立法,发现各国均以卫生法律的形式确定了分层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并且规定了全科医生在卫生服务体系中的定位、准入要求、执业范围及权利和义务。本文以此为基础,对我国全科医生的法律保障提出了具体且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实行乡村医生执业注册制度新出台的《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规定,国家实行乡村医生执业注册制度,乡村医生执业注册工作由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按照这一条例规定,在条例公布之日起,凡进入村医疗卫生机构从事预防、保健和医疗服务的人员,应当具备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不具备这一条件的地区,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允许具有中等医学专业学历的人员,或者经培训达到中等医学专业水平的其他人员申请执业注册,进入村医疗卫生机构执业。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相似文献   

3.
乡村医生承担着农村常见疾病的预防、治疗、保健、健康教育等工作,由于其自身知识与技术水平所限,延误诊断治疗、操作不规范导致医疗差错造成事故的事件时有发生。目前,我国对乡村医生培训的普及率较低、培训的形式和内容不规范、培训与考核的约束力不强,为提高乡村医生的素质,应当规范乡村医生的培训与考核。培训应当体现先进性、针对性和实用性,逐步实现制度化,培训形式应当多样化,乡村医生培训应当作为乡村医生执业注册考核的重要内容,依法实施乡村医生执业考核,促进乡村医生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4.
医药资讯     
我国将采取立法等措施保障全科医生制度建设本刊讯7月7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提出,我国将采取立法、加强培训基地建设、合理规划全科医生的使用和培养等一系列措施,保障全科医生制度的建设。根据《指导意见》,我国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推动修订执业医师法和相关法规,提高医生执业资格准入条件,明确全科医生的执业范围和权利责任,保障全科医生合法权益。研究制定医生多点执业的管理办法,明确自由执业者的职业发展政策,引导医院医生到基层提供  相似文献   

5.
罗红 《广西医学》2021,43(7):906-908,封3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重要场合强调,要在全社会营造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新一轮医改以来,我国从法制、政策措施等多个层面为尊医重卫之良好社会氛围的形成提供了保障,但医患矛盾和医患信任危机仍然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国家和各地出台了一系列关心关爱医务人员的硬核举措,同时医患关系趋向融洽,尊医重卫的社会...  相似文献   

6.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日前签署第386号国务院令,公布《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新华社17日受权全文播发这个条例。制定这一条例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乡村医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加强乡村医生从业管理,保护乡村医生的合法权益,保障村民获得初级卫生保健服务。新出台的《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规定,国家实行乡村医生执业注册制度,乡村医生执业注册工作由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按照这一条例规定,凡进入村医疗卫生机构从事预防、保健和医疗服务的人员,应当具备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条例还规定,对具有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  相似文献   

7.
我国于1994年确定执业药师制度至今已近20年,期间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该制度总体发展缓慢,执业药师难以发挥保障药品安全的重要职责。当前我国执业药师制度存在诸多问题,包括执业药师法律地位不明确、执业药师考试制度有待完善和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制度需要规范等。应该确立执业药师资格为药学人员执业的准入门槛,通过立法提升执业药师法律地位,完善执业药师考试和继续教育制度。  相似文献   

8.
从医患关系的角度,提出了尊医重卫社会风气价值引领的外部与内部路径。外部路径为:引导大众媒体,舆论正面宣传;普及医学知识,拉近医患距离;加强人文关怀,缓解心理压力;树立正面典型,弘扬先进事迹;提高薪酬待遇,体现劳动价值;改善执业环境,落实安全举措。内部路径为:强化专业能力,提升职业素养;提升沟通能力,增进相互理解;重视心理疏导,做好心理防护;树立防范意识,保护人身安全;增强职业信念,营造尊医氛围等对策,以期让尊医重卫蔚然成风。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以下简称“执业医师法”)已于1998年6月26日正式颁布,将于1999年5月1日起实施。执业医师法是规范医师执业活动的重要法律,它的制定和实施填补了我国医师立法的空白,是卫生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对于加强医师队伍的建设,提高医师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保障医师的合法权益,保护人民身体健康,促进和保障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执业医师法”的主要内容有:医师资格考试、执业医师注册、执业医师的权利义务和执业规则以及考核培训制度等。“执业医师法”的第三章是“执业规则…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乡村医生现状调查与执业化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目前河南省乡村医生的基本情况和现阶段向执业(助理)医师过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乡村医生执业过渡提出对策建议。方法:采用典型抽样的方法,选取河南省的两个县长葛县和西峡县,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结果:调查结果表明河南省十分重视农村卫生人员素质的提高,特别是在教育培训、人才引进等方面成绩突出。但是也存在许多困难,比如乡村医生执业考试通过率低,后继乏人,培训费用过高,养老无保障等。结论:结合河南省目前乡村医生执业化面临的主要困难,建议在考试培训的内容和方式,培训费用,养老保险制度等方面做出改革,使河南省乡村医生执业化进程加快。  相似文献   

11.
赵越  刘兰秋 《中国全科医学》2022,25(16):1929-1934
《执业医师法》及近期通过的《医师法》都未明确规定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的相关事项,导致实践中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群体在资格准入和执业中面临着诸多困境,不利于农村基层医疗卫生队伍的建设。本文梳理了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的政策演变,归纳了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在法律地位、执业权利、职业认同感三方面的现实困境,论证了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法制化的可行性,进而提出通过立法健全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制度的路径及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12.
人力资源是公立医院第一资源,推动公立医院人力资源高质量发展,能够有效提升公立医院核心竞争力。笔者从需要层次理论的视角,首先分析了需要层次理论与公立医院人力资源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其次归纳了当前公立医院人力资源高质量发展存在的工作负荷较大、薪酬水平偏低、执业认同感不高等问题。在此基础上,从提升薪酬水平、打造安全执业环境、塑造尊医重卫行业氛围等角度提出了推进公立医院人力资源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健康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人权,国家对乡村医生培训有利于实现?保护公民的健康权?本文从健康权的国家义务角度探析乡村医生培训的理论依据,得出如下结论:乡村医生培训是法律赋予乡村医生的权利和义务,是卫生法保护公民健康原则的体现,符合生命伦理学对医生职业规范的要求,是我国现阶段卫生工作方针和现代医学模式对医学教育影响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4.
2006年6~9月,吉林省卫生厅组织相关人员对全省9个市(州)医疗机构进行监督检查,共检查了558家医疗机构,发现128家有违法行为,占被检机构的22.93%。违法行医内容、危害违法行医内容:①无证行医行为;②医疗机构聘用非卫生技术人员行医的违法行为;③医疗机构出租、承包科室的行为;④医疗机构超范围执业;⑤《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效验不及时;⑥助理医师单独执业;⑦医师执业证书变更注册不及时;⑧消毒管理不规范;⑨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审批不严,科室设置不规范等违法违规行为。违法行医的危害:①威胁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尤其是无证行医,…  相似文献   

15.
香港执业医生的管理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香港执业医生分通科与专科,由香港医务委员会根据<医生注册条例>进行资格考试与管理,考试分专业知识、医学英语、技能水平、临床几个部分,并应在规定期限内循序通过.所颁布的<香港注册医生守则>规范了执业医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有效地保障了执业医生队伍的素质.  相似文献   

16.
医学生的临床实践培养涉及诸多复杂利益,现有法律规制明显不足,实践中也存在一定违法现象,应强化对医学生临床实践活动的法律规制。立法应坚持各主体间权利、义务和责任均衡的原则、公平限制和知情同意原则以及多元化、分层次规制等原则。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全科医生队伍建设是深化医改、构建完善分级诊疗体系的重要内容,本文总结分析安徽省全科医学教育培训工作的实践,对如何促进全科医生队伍建设提出经验参考和政策建议。 方法 回顾分析安徽省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主要政策、基本情况、存在问题等,提出工作建议。 结果 全科医学教育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培训成效难以显现,质量有待提高;全科医生执业制度推进滞后、取得培训合格证书人员注册率较低、流失率偏高;规范化培训在整体培训中比例、报名人数和录取分数呈现"三低";政策宣传不到位,激励措施缺乏,参培积极性不高等。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全科医生队伍总体上数量匮乏、质量不高,全科医生既未得到社会普遍认同,也未得到业内普遍认可(不被重视);对全科医学认识不到位,在全科专业科室设置和人员配备上重视程度不高;全科医生使用激励保障机制不完善,全科医生岗位吸引力差;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分级诊疗制度推进难度大,效果不理想等。 结论 建议从五个方面加强全科医学教育培训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加强组织领导;推进执业注册;强化规范培训;重视学科建设;加强宣传引导。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化分工的不断进行,职业分化也越来越细,医生职业的出现就是社会化分工的结果。不同的职业,其劳动权利和义务的具体内容或者说表现形式是不一样的。我国用法律的形式对多种职业实行了资格准入制度。《执业医师法》便是执业医师准入制度的基本法律规范。一个公民要想成为执业医师,必须按照《执业医师法》的规定,接受必要的医学学历教育和临床实习,  相似文献   

19.
执业医师法是规范医师执业活动的重要法律,它用法律规范调整医患关系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对保障医疗执业活动的顺利进行、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为提高执业医师的法律意识,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将卫生法列入各级各类医师的必考科目。目前很多医学院校开设相  相似文献   

20.
入院记录内容的客观真实性是影响病历作为证据使用的重要因素,入院记录中患方确认签字是保障入院记录真实性的积极探索。目前患方确认签字制度面临法律法规不明确、患者不配合等诸多问题,需要通过加强立法对患方签字权予以确认,通过修订相关规章制度来保障病历资料的客观真实性,为规范诊疗、提高病历证据效力提供法律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