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熔体共混的方法制备了三种增容剂增容的聚酰胺1010/聚丙烯(PA1010/PP)共混物,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力学性能和差示扫描量热(DSC)测试,对马来酸酐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POE-g-MAH)、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和乙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PTW)对PA1010/PP共混物的增容作用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和非增容体系相比,PP-g-MAH、POE-g-MAH和PTW的拉伸强度分别是非增容体系的125 %、89 %和94 %,冲击强度分别是非增容体系的140 %、200 %和200 %,PTW具有较好的增容效果。  相似文献   

2.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丙烯(PP)/聚酰胺66(PA66)共混物,研究了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PP-g-MAH)和乙烯-辛烯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POE-g-MAH)作为增容剂对PP/PA66共混物力学性能和非等温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PP-g-MAH提高了共混体系的拉伸强度,加入5份POE-g-MAH能显著提高共混物的断裂伸长率;PA66可起到异相成核作用,使PP的结晶峰温度升高;加入PP-g-MAH进一步提高了PP的结晶峰温度;PA66使PP的结晶活化能增大,增容剂的加入则使共混体系中PP的结晶活化能降低。  相似文献   

3.
《塑料科技》2017,(10):111-114
以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MAH-PP)为大分子增容剂,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丙烯/羟基化多壁碳纳米管(PP/HO-MWNTs)纳米复合材料,并研究了MAH-PP对PP/HO-MWNTs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P中添加HO-MWNTs,可以提高PP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冲击强度,但材料的断裂伸长率有所下降。而随着MAH-PP的引入,PP/HO-MWNTs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冲击强度均逐渐提升。  相似文献   

4.
增容PP/回收PET共混物的力学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熔融挤出法制备了聚丙烯(PP)/增容剂/回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r-PET)共混物,研究了r-PET、不同增容剂和混合增容剂对PP/r-PET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r-PET提高了PP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及其模量,但降低了冲击强度;采用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增容,可提高PP/r-PET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及其模量,但使冲击强度稍有降低;马来酸酐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POE-g-MAH)增容或PP-g-MAH/POE-g-MAH混合增容可提高PP/r-PET共混物的冲击强度,且对共混物的拉伸和弯曲强度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5.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丙烯(PP)/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共混物,研究了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和马来酸酐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POE-g-MAH)作为增容剂对共混物力学性能和非等温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PP-g-MAH提高了共混体系的拉伸强度,加入POE-g-MAH则显著提高共混物的断裂伸长率;当PP∶PET∶增容剂质量比为80∶20∶5时,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较好;PET起到异相成核的作用,使PP的结晶峰温升高,半结晶时间缩短;加入增容剂,使PP的结晶峰温降低,半结晶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6.
利用一种含多环氧官能团的扩链剂(ADR)对SMA(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MA-PE(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热熔胶(HMA)进行了反应增容,并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MA-PE/SMA/ADR共混材料。研究结果表明:随着ADR掺量的增加,共混物的断裂伸长率和拉伸强度呈先升后降态势,而分散相(SMA)粒子尺寸呈先小后大态势;当w(ADR)=0.2%(相对于共混物总质量而言)时,增容效果相对最好(断裂伸长率为785%,拉伸强度为18.4 MPa,共混改性后PE-HMA的维卡软化点略有提升)。  相似文献   

7.
聚丙烯和尼龙6(PP/PA6)共混物是热力学不相容体系,其研究和开发的关键是增容技术和机理。本文综述了近年来PP/PA6复合材料增容改性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PP的官能化,马来酸酐型、羧基,羟基型、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型等增容剂以及多单体熔融接枝物在PP/PA6复合材料增容改性中的应用,并对PP/PA6增容改性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4种增容剂氯化聚乙烯(CPE)、高氯化聚乙烯、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MP)和氯化聚丙烯(CPP)对丁腈橡胶/聚丙烯(NBR/PP)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TPE)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PP是NBR/PP的理想增容剂,当CPP用量为6份时,NBR/PP共混体系具有优良的热塑性,拉伸强度13.8MPa,扯断伸长率290%,压缩永久变形32%。共混物的相容性与透射电镜的分析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9.
用固相力化学方法制备的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作增容剂 ,制备了尼龙 6/聚丙烯共混合金 ,研究了尼龙 6/聚丙烯的比例和增容剂用量对共混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通过Molau实验和FT IR分析对增容机理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聚烯烃接枝马来酸酐作为增容剂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民杰  张军 《弹性体》2002,12(5):50-57
聚合物共混改性是制备新型高分子材料极为有交的方法,其中的关键是要解决各种聚合物之间一般相容性很差的问题,通常的解决办法是加入合适的增容剂,聚烯烃接枝马来酸酐(PO-g-MAH)是研究的很多的增容剂。制备聚烯烃接枝马来酸酐的方法有熔融法、溶液法、辐射法和固相法,其中最重要的方法是熔融法,笔者主要介绍了聚烯烃接枝马来酸酐作为增容剂在改性聚酰胺(PA6、PA66、PA12、PA1010)、聚酯(PET、PBT)、热塑性聚氨酯(TPU)等聚合物共混物,聚烯烃/无机填料,聚烯烃/有机纤维,复合增强材料,粘结剂等方面的应用,聚烯烃接枝马来酸酐与其它聚合物原位反应生成共聚物,一方面降低了表面张力,使得分散相在基体中分散得更好;另一方面增强了两相的粘合力,从而达到了增容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PP—gMAH原位反应增容PP/PA—6共混纤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聚丙烯(PP)纤维纺后染色的新途径,将少量尼龙-6(PA-6)与聚丙烯共混,并用马来酸酐枝聚丙烯(PP-g-MAH)对该共混物进行反应性增容,得到了较为满意的结果。本文着重研究了PA-6用量在20%以下时,增容剂用量及不同PP/PA-6共混比对共混物的亚微形态,流变性能,结晶性能等的影响,并对共混物的染色性能和了初探讨。  相似文献   

12.
采用在乙烯-丙烯共聚物(EPM)中原位聚合己内酰胺成聚酰胺6(PA6)的方法制备了EPM与PA6共混物。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马来酸酐功能化的EPM(EPM—g-MAH)对共混体系的增容作用。结果表明,加入少量的EPM-g-MAH就可对共混体系产生相对较大的增容作用。同时加入少量EPM—g-MAH增容的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与未增容和加入较多量EPM—g-MAH增容的共混物相比较高。加入较多量EPM—g-MAH增容共混物的拉伸性能低于未增容共混物的。  相似文献   

13.
马来酸酐接枝ABS的增容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增容剂马来酸酐接枝ABS对PC/ABS合金、PA6/ABS合金及ABS/GF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增容剂的加入明显提高了PC/ABS合金的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使PA6/ABS合金的各项力学性能均明显提高,使ABS/GF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也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4.
PP-g-MAH原位反应增容PP/PA-6共混纤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聚丙烯(PP)纤维纺后染色的新途径,将少量尼龙-6(PA-6)与聚丙烯共混,并用马来酸酐枝聚丙烯(PP-g-MAH)对该共混物进行反应性增容,得到了较为满意的结果。本文着重研究了PA-6用量在20%以下时,增容剂用量及不同PP/PA-6共混比对共混物的亚微形态,流变性能,结晶性能等的影响,并对共混物的染色性能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以聚丙烯(PP)为原料,通过熔融接枝法制备长支链聚丙烯(LCBPP),将LCBPP分别加入到PP/聚苯乙烯(PS)、PP/苯乙烯-丙烯腈嵌段共聚物(SAN)和PP/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共混体系里。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和拉伸流变仪对LCBPP进行表征。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共混物的断面进行观察。结果表明,LCBPP对分散相具有一定极性的体系表现出良好的增容效果;在组分比为70/30的PP/SAN 和PP/PET体系中加入5%的LCBPP后,体系分散相尺寸明显细化且分散均匀,但是其增容效果没有枝马来酸酐接聚丙烯(PP-g-MAH)的增容效果明显;LCBPP对于PP/PS体系的相容性有轻微的改善。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三乙烯四胺(TETA)、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MP)和羧基丁腈橡胶(XNBR)对NBR/PP共混胶增容效果的影响,采用SEM分析了共混胶的相态结构,并通过红外光谱表征了其增容机理。结果表明,TE-TA/MP/XNBR是NBR/PP共混胶较为理想的增容体系,TETA/MP/XNBR在170℃下生成PP~NBR嵌段共聚物起到增容效果;通过双螺杆挤出机预先混合TETA/MP,再与XNBR反应生成增容剂的过程较为稳定;当预混物/XNBR用量为5/5~8/8份时增容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PP-g-MAH和SMAH增容PP/PA11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用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和(苯乙烯/顺丁烯二酸酐)无规共聚物(SMAH)作增容剂,对聚丙烯(PP)/尼龙11(PA11)共混体系的拉伸性能、缺口冲击性能进行了研究。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表明,SMAH的增容机理与PP-g-MAH不同。比较了两种增容体系的差示扫描量热曲线,PP-g-MAH增容体系中PP的熔融温度向更高温度移动。  相似文献   

18.
以聚丙烯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PP-g-MAH)、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EVA-g-MAH)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ABS-g-MAH)为增容剂,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不同组成比例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与聚乳酸(PLA)共混物,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失重分析仪(TG)、X射线衍射仪(XRD)等多种手段测试了共混物,详细研究PBT/PLA质量比、增容剂种类和用量对共混物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共混物PBT/PLA为不相容体系,质量比为90/10时混合相对均匀;选择共混物PBT/PLA质量比为70/30时加入3种增容剂,发现增容剂对PBT/PLA共混物的增容效果中EVA-g-MAH优于PP-gMAH和ABS-g-MAH,且EVA-g-MAH含量为5%时共混物的相容性较好,对共混物的结晶行为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9.
使用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PE-g-MAH)作为乙烯-辛烯共聚物(POE)增韧聚酰胺(PA)66的增容剂,研究了PE-g-MAH用量对PA 66/POE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和形态影响。随着PE-g-MAH用量的增加 PA 66和POE的相容性显著改善,共混物中各组分的熔融峰温下降;共混物的缺口冲击强度显著提高,断裂伸长率成倍增大,韧性也有提高。当w(PE-g-MAH)为8%时,增容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聚酰胺1010/聚丙烯(PA1010/PP)共混物,通过扫描电镜、力学性能和差示扫描量热等方法研究了剪切作用下马来酸酐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POE-g-MAH)和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对PA1010/PP共混物的增容作用。结果表明,同样条件下,PP-g-MAH增容体系的相区尺寸较小,相界面更模糊,PP相的结晶温度和结晶度明显提高,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均高于非增容体系。而POE-g-MAH增容体系的相区尺寸相对较大,PP相的结晶温度和结晶度明显降低,共混物只有冲击强度明显高于非增容体系,拉伸强度略低于非增容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