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苏航  陈林  郑瑞  魏轶彬 《包钢科技》2021,47(4):63-66
针对我国钢轨使用情况,从轮轨接触关系出发,研究出更适合当下轮轨接触关系的60 kg/m新廓形钢轨.对新廓形钢轨定期进行上道跟踪观测对比,从钢轨外观形貌、钢轨磨耗、廓形尺寸的变化,踏面中心光带等多方面证明新廓形的实用性.对跟踪观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检验分析.  相似文献   

2.
王权 《包钢科技》2003,29(1):17-21,29
包钢轨梁厂生产的50kg/m、60kg/m重轨,在厂家及线路使用中发现轨头踏面存在线纹。线纹长短不等,且沿轨长度方向呈现断续分布。  相似文献   

3.
包钢轨梁厂于1984年3月27日—举试轧成功75kg/m重型钢轨。 75kg/m重轨在1983年选型,经铁道部冶金部批准,定为60kg/m往上晋级的又一个规格。参照苏联标准ГOCT16210-77中的P75,理论重量74.414kg/m,轨型完全相同,只技术条件稍变动。  相似文献   

4.
针对410 mm×320 mm铸坯轧制60 kg/m钢轨存在的轨底线纹缺陷,通过理论计算、计算机仿真分析和现场验证试验,发现产生的原因为箱形孔轧制时形成的凹心过大,在后续道次轧制时局部裹夹的氧化铁皮无法焊合。通过优化950轧机压下规程和孔型参数,成功消除了轨底线纹缺陷。  相似文献   

5.
面临60kg/m和75kg/m钢轨大量投产,有必要同步考虑钢轨的合适钢种。过去曾用攀枝花矿研制过含有残余钒钛的碳素钢轨,但因强度和耐磨寿命的关系,致使攀钢移用中锰钢轨U7lMn,而这仍不是最佳方案。攀钢有条件挖掘自身生产合金钢轨的优势。采用新工艺研制具有资源特色的新钢种。应尽快安排新的含钒耐磨钢轨的研制。强度110kg/mm~2特级耐磨钢轨作为技术储备也可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75kg/m重轨的产品特点、孔型系统的选择、孔型设计特点、轧制、矫直、探伤、加工及淬火工艺。提出了减少轨底裂纹和解决不对称的方法。总结了“低速、低压、小弯曲半径、控制轨高”的矫直操作经验。制定了提高钢轨定尺率的质量措施  相似文献   

7.
轧制变形对重轨脱碳深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钢厂轧制U75V钢(%:0.71~0.80C、0.50~0.80Si、0.70~1.05Mn、0.04~0.12V、0.23Cu)60 kg/m重轨的铸坯尺寸为380 mm×280 mm,经第2架粗轧后坯料的断面面积为18 015 mm2。通过轧制变形试验和显微镜观察测试,结合生产现场技术参数建立了有限元模型,以研究分析轧制变形对脱碳层影响。得出经第1粗轧机架和第2粗轧机架孔型轧制后,轨头脱碳层从1.2mm降至0.53 mm,轨腰脱碳层从1.5 mm降至0.54 mm,轨底脱碳层从1.5 mm降至0.83 mm。实测成品轨头的脱碳层为0.2 mm。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成品孔型的选择、采用全万能成品孑L型轧制60 kg/m重轨生产线的工艺布置方案及主要生产工艺.并对半万能成品孔型和全万能成品孔型轧制60 kg/m重轨的生产工艺就压下系数分配进行了分析和对比,得出使用全万能成品孔型,轧件在万能孔型中轨头与轨底及轨腰的压下系数相差很小,轧件变形均匀,各万能机架间的压下系数分配更合理,有利于提高重轨的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提高轧制效率.  相似文献   

9.
《冶金信息导刊》2007,(1):47-47
1月18日,攀钢第四代高速重载钢轨PG4 75kg/m钢轨在新钢钒轨梁厂万能生产线一次开发获得成功,各项技术指标满足设计要求并具备批量生产能力。PG4 75kg/m钢轨是专门用于高速重载货运铁路线的钢轨,具有高强度、大规格、单重最重等特点。PG4 75kg/m钢轨的成功开发,标志着攀钢实施精品名牌战略再次取得新成果,为攀钢钢轨进一步拓宽国际国内市场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0.
本文总结了攀钢轨梁厂十年来在重轨生产、孔型设计和轧制方面的经验,指出采用矩形钢坯,加大帽形孔垂直压下,能减少钢轨轨底裂纹。对六个轨形孔生产重型钢轨的新工艺进行了论述。提出了解决钢轨轨底不对称的方法和提高轧机小时产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12月15日,中国首批60kg/m 时速350公里的100米长尺钢轨在攀钢万能轧机生产线诞生。12月16日,铁道科学研究院专家来到攀钢,对时速350公里高速钢轨进行了检查验收,认为高速轨表面质量、平直度等各项性能指标均符合要求。攀钢首批生产的1500吨60kg/m 时速350公里高速钢轨即将发往西安,铺设在陇海高速铁路线试验段。未来10至15年是我国铁路大建设、大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2.
通过采用V、Cr微合金化及在线热处理技术,攀钢成功开发出强度级别1 300 MPa,轨型75 kg/m,韧塑性与现有U75V钢轨相当的第四代钢轨新产品。金相组织、常规性能、特殊性能及磨损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钢轨各项指标均满足铁道行业相关标准要求,热处理后在踏面下15 mm处的轨头深层硬度仍保持与踏面处相当的硬度值,有利于延长钢轨的使用寿命。应用结果表明,通过总重5亿t后,钢轨服役状态良好,特别适用于重载铁路小半径曲线使用。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新型60kg/m全长欠速淬火钢轨的化学成分、生产工艺和性能。其成分特征是碳含量在共析点左右的高碳低锰钢轨钢。主要工艺:钢轨经工频电感应整体预热,中频电感应轨头加热,压缩空气欠速淬火,喷雾控翩变形。性能:σ0.2=926.3MPa,σb=1278.8MPa,δs=12.5%,使用寿命较普通热轧钢轨延长3倍。  相似文献   

14.
《包钢科技》2013,(3):24
6月15日,中国铁路总公司运输局副局长康高亮、中国工程院院士翁宇庆率铁科院、特冶公司、呼铁局的专家来包钢指导贝氏体钢轨的科研工作。包钢(集团)公司领导孟志泉、丁志云、李德刚,以及技术中心、技术质量部、销售公司、轨梁厂、炼钢厂等有关单位领导及工程技术人员与专家共同研讨贝氏体钢轨的生产、研发等事宜。2004年,包钢与北京特冶公司和清华大学合作,对空冷贝氏体钢轨成分进行研究。2004年至2007年开展工业试验。从2009年开始,包钢陆续批量生产75 kg/m、60 kg/m、50 kg/m、60AT、50AT等多种贝氏体钢轨,累计完成合同量2万t以上。经过对2012年贝氏体钢轨生产工艺分析总结,2013年继续完善工艺,两次贝氏体钢轨生产试验结果表明,钢轨性能指标、洁净度逐年提高。孟志泉指出,今后,包钢将按照要求,进一  相似文献   

15.
周伟 《四川冶金》2012,34(3):28-32
在某焊轨厂对75 kg/m钢轨进行焊接前,发现多支钢轨在轨底出现裂纹和掉块伤损。经对伤损钢轨取样进行研究分析,钢轨性能、冶金质量均符合相应技术标准要求。针对钢轨裂纹特征,采用某软件对钢轨焊接前堆垛中的受力状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钢轨出现轨底裂纹伤损的原因是:钢轨堆垛时未按要求放平,出现倾斜,造成一侧轨底角局部受力过大,从而产生裂纹伤损。  相似文献   

16.
选用半万能孔型作为60 kg/m钢轨万能精轧机孔型,同时综合考虑标准要求、轧辊使用寿命、矫直以及对成品单重影响等因素设计万能精轧机孔型,所设计的万能精轧机孔型已用于生产实践,经生产实践证明,设计的孔型合理、可行,成品规格尺寸达到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7.
谭嘉陵  俞梦文 《钢铁钒钛》1992,13(6):16-20,37
文章概述了攀钢U71Mn75kg/m重轨的生产工艺流程和具有代表性的孔型设计、缓冷及矫直工艺特点;介绍了试生产钢轨的性能和实验室进行的性能测试研究。  相似文献   

18.
包钢轨梁厂于1984年3月27日首次在我国试轧成功75kg/m钢轨,到年底已生产6500多吨。这说明我国的钢轨生产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近年来,世界各国的铁路运输事业发展很快,铁路技术装备不断向重型化方向发展,其中美国和苏联在主要线路上普遍铺设了60~77kg/m纲轨。目前我国大约有5000公里的线路,年货运量在5千万吨以上,尤其正在筹建的大同到秦皇岛的运煤专线,  相似文献   

19.
任安超 《钢铁》2011,46(1):92-92
 客运专线用100米60kg/m重轨在焊轨厂拼焊后,当四面矫直时发生断裂。采用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镜(TEM)等方法对钢轨矫直时断裂原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钢轨断裂是由于距钢轨端部约100mm轨底边缘处存在凸台缺陷,此凸台在钢轨拼焊后进行除瘤时除瘤刀将其铲平,致使钢轨产生冷裂纹,进而在矫直时断裂。通过控制万能精轧上下辊的辊径差以及调整轧制线高度等方面,使钢轨出轧机时尽量保持平直,避免上翘或扣头,从而消除凸台缺陷的产生。  相似文献   

20.
1990年1月,国家发布优质产品名单,轨梁厂生产的包钢牌60kg/m钢轨获国家金奖。 重型钢轨,是铁路的主要装备材料之一,往往决定并制约铁路运输事业的发展。 60kg/m钢轨,孕育于十年浩劫之中,1976年12月26日一举试轧成功。1984年4月,冶金部铁道部联合组织鉴定,同意正式转产。至1989年,产量已达101万吨。 60kg/m钢轨,除在包钢获奖外,还曾获冶金部科技成果二等奖。1986年评为内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