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乙型脑炎狗肾细胞14-2PDK-CD株活疫苗于甘肃省武威市(非流行区)45人.接种观察表明,反应轻微,且抗体应答良好.疫苗接种后仅有4.65%的儿童出现低热反应(37.1~37.3℃),48~72小时后消失.儿童接种1针(0.5ml)后其抗体效价≥1∶5者占92.9%、≥1∶10者占42.9%;次年加免1针后,血清中和抗体效价百分之百上升至≥1∶10,GMT为29.3±1.44。成人接种1针(1.0ml),其抗体效价即上升至≥1∶10.与同时进行的乙型脑炎地鼠肾细胞14-2HK株活疫苗比较,其结果均无明显差异,表明两株活疫苗的免疫原性相似。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区带离心法纯化原代地鼠肾细胞乙型脑炎灭活疫苗。方法浓缩的原代地鼠肾细胞乙脑灭活疫苗,经36%和60%不连续蔗糖密度、23 000r/min离心4h后,收取纯化的乙脑抗原组分,制成纯化乙脑疫苗。结果浓缩疫苗经一步区带离心纯化后,抗原效价提高3倍以上,蛋白去除99.5%以上。经稀释制成的半成品疫苗与未经浓缩的原疫苗相比,抗原效价提高4倍以上,蛋白去除99%以上。结论区带离心法可用于纯化地鼠肾细胞乙脑疫苗。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乙脑病毒减毒株SA14-14-2在原代地鼠肾细胞(PHKC)传代后E蛋白基因的稳定性。方法 将乙脑病毒(JEV)减毒株SA14-14-2在原代地鼠肾细胞上传至20代,分析第1代(JEVPHKCKC P1)、第5代(JEVPH-KCP5)、第10代(JEVPHKC P10)、第15代(JEVPHKC P15)、第20代(JEVPHK P20)的E蛋白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并与Genbank的乙脑病毒减毒株(D90195)比较。结果 RT-PCR扩增出的乙脑病毒减毒株E蛋白基因片段大小为1 500bp,与Genbank库中乙脑病毒弱毒株SA14-14-2核苷酸、氨基酸序列比较显示,JEVPHKC P1,P5,P10病毒与GenbankD90195 E蛋白核苷酸和氨基酸完全相同,P15,P20与E425位点核苷酸和E142位点的氨基酸有不同,同源性分别为99.93%和99.8%。结论 乙脑病毒减毒株SA14-14-2的遗传学特性稳定,从分子水平证明了乙脑减毒活疫苗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构建以乙脑疫苗株SA14-14-2为基因骨架的乙脑/登革2型嵌合病毒,并进行初步检定,分析其作为疫苗候选株的可行性。方法用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ENV)减毒株PDK53 prME基因替换乙脑病毒疫苗株SA14-14-2的相应区域,构建乙脑/登革2型嵌合病毒全长克隆质粒,通过体外转录、转染原代地鼠肾(PHK)细胞,拯救出乙脑/登革2型嵌合病毒,并分析该嵌合病毒的蚀斑特征、增殖特征、神经毒力和神经侵袭力、免疫原性及免疫攻击保护作用。结果构建的嵌合病毒比乙脑疫苗株SA14-14-2具有更小的蚀斑,在PHK细胞上具有更低的增殖能力;对成鼠无神经毒力和神经侵袭力;可诱导小鼠产生较高的中和抗体效价,且免疫8周后,中和抗体滴度无明显下降(P 0. 05);能保护小鼠免受致死剂量DENV的脑内攻击。结论本实验制备的嵌合病毒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免疫原性及免疫保护作用,有望作为登革疫苗候选株。  相似文献   

5.
流行性乙型脑炎14-2株病毒在乳狗肾细胞上的适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行性乙型脑炎14-2株弱病毒在乳狗肾细胞上连续传11代,1代的病毒滴度即达6.21LogPFU/ml,1代后各代病毒滴度无显著升高(6.18~6.40LogPFU/ml)。传代后的病毒对3周龄小鼠脑内无毒力,皮下无致病力,经乳鼠脑内传代后的脑内毒力为1.5~3.0LogLD5/0.03ml,与14-2原株的持世无显著差异。用乳狗肾细胞为基质制备的冻干活疫苗,经全面检定完全符合现行《乙型脑炎活疫苗规程》标准。  相似文献   

6.
应用截留分子量10万的超滤系统,将地鼠肾细胞乙型脑炎疫苗浓缩10~20倍,再以差速离心法提纯。所得提纯乙脑疫苗免疫原性及抗原效价均比原制苗明显提高,达到日本提纯苗的水平。经人体接种反应和效果观察表明,提纯苗反应轻微,血凝抗体4倍增长率占100%,GMT258.9,与常规苗相比有非常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应用柱层析法纯化Vero细胞乙型脑炎疫苗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浓缩Vero细胞乙脑疫苗经SepharoseCL-6B柱层析可去除大部分杂蛋白,再经SphacrylS-500HR层析可进一步去除比病毒大的杂质及残余小分子量杂蛋白。经两步凝胶过滤层析纯化后,疫苗总蛋白含量减少约99%,抗原比活性提高87~165倍,抗原回收率达30%~50%,残余牛血清和残余细胞DNA均符合WHO有关规程要求,提纯疫苗的效力达到或超过中国地鼠肾灭活乙脑疫苗和日本提纯鼠脑拔苗的参考苗。  相似文献   

8.
麻疹乙脑二联活疫苗的试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应用麻疹沪191株制备的疫苗原液与乙脑SA14-14-2株制备的疫苗原液混合制成二联疫苗,经试验其病毒滴度与其同批单价苗差异无显著意义(P>0.2),联合苗与相应的标准抗血清均有高度的特异性,免疫小鼠后以乙脑JEP3株强毒攻击的保护效价与其单价乙脑苗差异亦无显著意义(P>0.5)。表明两株病毒无干扰现象。试制3批二联苗,经全面检定,结果完全符合现行规程要求。其中病毒滴度麻疹苗为4.5LogCCID50/ml,乙脑苗为6.11~6.18LogPFU/ml,安全试验表明,二联合苗的弱毒力特性稳定。  相似文献   

9.
蔗糖垫超速离心法提纯乙型脑炎疫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Vero细胞培养的P3株乙脑灭活病毒,以超滤浓缩和硫酸色精蛋白处理后,40%蔗糖垫层在27500r/min离心6小时,收集沉淀制成提纯乙脑疫苗。其蛋白含量在0.012~0.035mg/ml,稀释8倍后其疫苗效价仍能超过日本提纯鼠脑乙脑疫苗参考标准和我国乙脑疫苗参考标准。Vero细胞残余DNA<100pg/0.5ml,残余牛血清<1μg/ml。  相似文献   

10.
用羊脑狂犬病疫苗和地鼠肾狂犬病疫苗,加福氏不完全佐剂或AI(OH)3佐剂,对60匹马进行超免后,检测血清中和抗体,结果表明,羊脑狂犬病疫苗的中和抗体滴度(5726.95±2.365~10028.77±1.559,n=38)显著高于地鼠肾狂犬病疫苗(728.50±2.558~2265.75±1.554,n=32)(p<0.01)。以羊脑狂犬病疫苗作为抗原,加福氏不完全佐剂,血清中和抗体滴度(5726.9±2.365~10028.27±1.259,n=56)明显高于以1%Al(OH)3为佐剂者(655.39±1.357~5369.7±1.606n=60)(P<0.01).加福氏不完全佐剂,羊脑疫苗抗原用量减少1/2,而血清中和抗体滴度仍可达到较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11.
我国狂犬病细胞疫苗的发展和存在问题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正>我国1980年前生产和使用的狂犬病疫苗是经石碳酸灭活的羊脑组织悬液的疫苗,接种后副反应大,特别是由脑组织引起的变态性脑脊髓炎副反应更为严重,同时免疫效果也不够满意。为解决这些问题,由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牵头,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长春、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等单位合作,于1965年开始用北京株狂犬病固定毒株通过原代地鼠肾细胞适应传代,获得aG株适应株,研制成功一种原代地鼠肾细胞培养的狂犬病灭活疫苗。该疫苗是经福尔马林灭活加Al(OH)3佐剂制成,于1980  相似文献   

12.
应用沈阳安迪生物高科技公司生产的人用精制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CIN-1株)进行了Ⅱ期人体临床观察。观察方案由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制定,人体接种后血清抗体检测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负责。观察疫苗的批号(970703)由药品监督管理局指定,并经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检定合格(4.3IU/ml),对照疫苗为法国维尔博疫苗(P1336-2)。 观察对象为未注射过狂犬病疫苗、无过敏史的健康成人。共分4组:0.5ml观察组(33人)、1.0ml观察组(33人)、1.0ml观察组(2…  相似文献   

13.
狂犬病毒地鼠肾细胞适应株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aG株豚鼠脑组织毒种于原代地鼠肾细胞传代适应后,优选出一株感染地鼠肾细胞增殖滴度高,稳定性好并保持原株抗原性的新的适应株,其生物学性状和免疫原性研究结果表明,将有可能取代豚鼠脑毒种,生产出更为安全、有效的狂犬病疫苗。  相似文献   

14.
应用Vero细胞生产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乙脑减毒活疫苗副反应小,注射针次少,但乙脑减毒括疫苗在生产过程中由于使用地鼠肾细胞,存在动物源性的各种污染和变化因素不易控制。所以我们尝试使用传代细胞制备乙脑活疫苗。方法是将乙脑SA14-14-2毒株接种于长成致密单层的Vero细胞瓶中,加入无血清维持液,35℃培养,于  相似文献   

15.
应用 3L瓶和 10 L瓶培养地鼠肾细胞并制成浓缩人用狂犬病疫苗 ,经观察及检定表明 ,两种规格的培养瓶细胞生长差异无显著意义 ,病毒毒力及浓缩疫苗效力 ,3L瓶优于 10 L瓶 ,差异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16.
浓缩Vero细胞乙脑疫苗经SepharoseCL-6B柱层析可去除大部分杂蛋白,再经SphacrylS-500HR层析可进一步去除比病毒大的杂质及残余小分子量杂蛋白。经两步凝胶过滤层析化后,疫苗总蛋白含量减少约99%,抗的比活怀提高87-165倍,抗原回收率达30-50%,残余牛血清和残余细胞DNA均符合WHO有关规程要求,提纯疫苗的效力达到或超过中国地鼠肾灭惭脑疫苗和日本提纯鼠脑疫苗的参考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人用无佐剂狂犬病疫苗的接种反应及免疫效果。方法使用无佐剂CTN-IV株Vero细胞疫苗和无佐剂AG株原代地鼠肾细胞疫苗免疫健康成人,按暴露后全程免疫程序接种,Vero细胞疫苗接种41人,地鼠肾细胞疫苗接种32人,观察其接种反应及免疫效果。结果接种人用无佐剂狂犬病疫苗后,无严重局部或全身不良反应出现。首剂免疫后14d,两组疫苗抗体阳转率均达100%,中和抗体滴度分别为7.29和6.35IU/ml,二者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无佐剂狂犬病疫苗接种后无严重不良反应出现,且免疫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筛选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地鼠肾细胞)生产毒种。方法将原代地鼠肾细胞传毒种(北京固定毒7aG)和豚鼠脑传毒种(北京固定毒6aG4)平行接种于10层细胞工厂培养的原代单层地鼠肾细胞,收获病毒液,共收获8次,1、3、5、7、9号细胞工厂接种脑毒,2、4、6、8、10号细胞工厂接种细胞毒。1次收获(简称1收)培养72h,从2次收获(简称2收)开始,培养24h,收获液经超滤浓缩、柱层析纯化、除菌过滤、再浓缩配制成人用狂犬病疫苗半成品,检测各项指标,筛选最佳毒种。结果6aG4株毒种制备的病毒收获液、浓缩液、纯化液、纯化除菌过滤液、狂犬病疫苗半成品的各项检定指标都优于7aG毒种。结论豚鼠脑传毒种(6aG4)明显优于原代地鼠肾细胞传毒种(7aG),选择豚鼠脑传毒种(6aG4)作为人用狂犬病疫苗(地鼠肾细胞)生产毒种。  相似文献   

19.
狂犬病毒地鼠细胞适应株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aG株豚鼠脑组织毒种于原代地鼠细胞传代适应后,优选聘株感染地鼠肾细胞增殖滴度高,稳定性好并保持原株原性的新的适应株,其生物学性状和和免疫原性研究结果表明,将有可能取代豚鼠脑毒种,生产出更为安全,有效的狂犬疫疫苗。  相似文献   

20.
在研制联合疫苗时,应考虑不同种型疫苗抗原同时注入机体后,其免疫应答反应是否存在相互干扰现象。作者将最近试制的麻脑二联活疫苗,用小白鼠效力试验,检测二联疫苗中乙脑疫苗对小鼠的保护力。以观察麻疹病毒对乙脑疫苗的免疫反应是否存在干扰作用。方法:按现行规程制备麻疹和乙脑活疫苗原液,检定合格后按适当配比混合,加人保护剂冻干制成麻脑二联活疫苗,测定乙脑滴度为7O~73Log**U/(;麻疹病毒液度为40~“2引。(。g-【*1o/ml;对照苗乙脑的价滴度为6.2。~7.35logPFU/n。l。二联苗与同批乙脑对照苗同时进行效力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