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在总结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指标体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广东省自然条件、 经济和社会特点,筛选出50个监测指标,从水土流失因子、 水土流失状况、 水土流失危害、 水土保持措施、 水土保持效果和水土保持管理等6个方面,采用层次分析结构模型,构建了广东省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指标体系,为建立广东省水土保持监测成果质量评价机制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江淮丘陵及下游平原区水保分区防治途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土保持区划是全国水土保持规划的基础。江淮丘陵及下游平原区是全国水土保持区划中太湖流域任务片的重要二级区,在已有的全国水土保持一级、二级区划基础上,依据江淮丘陵及下游平原区自然、社会经济、水土流失概况,进一步提出了该区水土保持三级分区。分析了各三级区的基本情况,指出了各区存在的水土保持方面的主要问题以及水土流失防治途径。研究成果可为平原区水土保持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高速公路作为一种现代化的交通基础设施,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其在建设过程中受取土弃渣、桥涵架设和机械碾压等诸多因素影响,对土壤结构和植被造成破坏,极易引起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以鹤大高速公路小沟岭至抚松段为研究对象,结合工程建设特点及气候环境特征,提出水土保持措施布设原则、措施体系及总体布局和分区防护的具体措施。研究结果有助于补充和完善吉林省高速公路水土保持措施体系,快速恢复和重建水土保持设施,预防水土流失危害,为该区同类工程建设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4.
系统介绍了平泉县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情况,分析概括了水土流失治理成就,总结了该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主要做法。  相似文献   

5.
文中综合性分析了三江平原-兴凯湖生态维护农田防护区的侵蚀环境和水土保持现状,提出该区的水土流失防治途径和水土流失治理技术体系,希望为该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在介绍工程区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工程可能造成的弃渣量、水土保持设施的破坏面积、新增水土流失量,提出了针对性的水土流失分区防治方案。  相似文献   

7.
辽河流域水土保持分区及防治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性分析了辽河流域侵蚀环境,提出辽河流域水土保持分区原则及方法。根据建立的水土保持分区指标体系,将辽河流域分为2个一级区,8个二级区,并提出各个区的水土流失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且水土保持的时间长、恢复慢,因此水利部就全国展开了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存在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不同区域生态修复的条件、范围、治理措施都不同。河南省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水资源短缺、水质污染等生态问题严重制约了河南省的经济发展,针对此类问题,文章以河南省登封市为研究区域,对河南省的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分区设置展开研究,并对修复的策略进行讨论,为生态修复机理研究打下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露天矿产开采项目不同于一般的生产建设类项目,其水土流失情况也有自身特点。对此,以广东省3个露天矿产开采项目水土保持方案为例,论述露天矿产开采项目的水土流失特点、水土保持防治区划及其措施布局情况,以期为其他露天矿产开采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了减小太子河流域防洪治理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水土流失,以太子河防洪治理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确定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划分责任区、采取分区防治措施,达到水土流失防治目标。结果表明水土保持措施中的布置方案和设计措施合理,达到水土保持的目标、防止水土流失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以独木桥河水毁修复工程为例,介绍了该区的水土流失和防治现状,确定了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采用流失率法和土壤侵蚀模数法预测了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状况,划分了水土流失防治分区,提出了相应的水土保持防治措施,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案科学有效.  相似文献   

12.
鞍山市水土保持现状、问题及其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在阐述了鞍山市地质地貌、水文气象、植被基本情况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该市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现状,以及水土流失成因,提出目前水土保持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治理对策,这对该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编制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及编制程序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在50年代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150多万km^2。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6。建国40年来,国家先后颁布了(水土保持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实施条例),并在全国范围内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截至90年代初.全国水土保持面积已达53万km^2。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在减轻水土流失及危害,  相似文献   

14.
小流域综合治理是防止黄土丘陵区水土流失、实现该区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减少入河泥沙的重要途径.阐述了山西省古交市阁上乡狮子河流域采用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及封禁治理进行综合治理的主要做法,分析其产生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这些措施实施后,使流域内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促进了该区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为治理水土流失,提高水土资源利用率,改善生态环境,通过对新疆尉犁县调查、分析和归纳总结,对该区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的重点、工作内容、管理规划与项目监测进行了详细阐述,希望能与广大水土保持工作者分享经验,进行切磋交流。  相似文献   

16.
中小河流河道治理工程是一项综合性工程,占地面积广,弃渣量大,同时具有线型和点型工程的水土流失特点,水土保持方案编写时需明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防治分区,选取合适方法预测水土流失,结合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补充完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并合理安排水土保持监测。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从防治水土流失、促进植被恢复和生产经济发展的角度,以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理论为指导,在平凉市市域范围内多因素复杂条件下应用层次聚类分析方法,研究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分区并得到了较好的结果,为合理配置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措施和投资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受特殊气候、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草原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变得越来越脆弱。从水土流失的危害和水土保持在改善草原生态环境的作用等方面,指出了水土保持是草原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提出搞好水土保持的几个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对伊洛河流域地形地貌、水土流失特点、农业经济发展等因子的综合分析,确定地面物质组成和地形地貌特征为水土保持分区的主导因子。根据主导因子相似性原则、经济发展相适应和便于实施管理的原则,将伊洛河流域划分为伊洛河上游中低山预防保护区、伊洛河中游浅山生态建设区、伊洛河中游丘陵综合治理区和伊洛河下游河川农田防护区四个水土保持分区。结合各分区特点,提出了各区生产发展方向及措施布局,为流域水土保持综合规划治理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20.
赵满 《内蒙古水利》1995,(4):54-54,56
元宝山区位于赤峰市南部,全区水土流失面积480.gkm~2,占总土地面积的54.2%.该区是赤峰市重要的粮食、煤炭生产基地,也是乡镇企业高速发展的先进地区.从1984年建区以来,元宝山区区委、政府就把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科技兴区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组织发动山区人民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治山治水.到1991年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7万hm~2.1992年被自治区水利局列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达标县.为确保实现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达标县的目标,区政府成立了以分管区长任组长的小流域治理领导小组并下设专门办公室.协调水利、林业、畜牧、农业等部门在水土保持工作中投入、投劳以及安排,保持各行各业在治山治水中同步进行.各乡镇也都相应的成立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