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D·E共沉淀起爆药的性能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叠氮化铅与2,4-二硝基间苯二酚铅共沉淀起爆药的理化和爆炸性能以及在8号工业纸雷管上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2.
三硝基间苯二酚铅发展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介绍了三硝基间苯二酚铅的性质、制备和应用以及为钝化三硝基间苯二酚铅,降低其静电感度,改良其性能所做的一系列改性产品。  相似文献   

3.
叠氮化铅动态载荷下的响应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装置研究了叠氮化铅动态载荷下的损伤特性、受力特点.研究表明:动态载荷下叠氮化铅受压缩作用明显,出现了装药结构破损、碎片厚度减小且密度最大增幅达10%的试验现象.通过分析透射波,可见叠氮化铅药片依次经历了应力增长、平衡、下降3个过程,试样表现出了弹性行为和脆性断裂特征.入射波并没有伞部加...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碱式三硝基间苯二酚铅的制备工艺,测试了合成产物的理化性能以及爆炸性能。  相似文献   

5.
美国海军地面武器中心、白奥克试验室对5—硝基四氮杂茂汞的合成进行了研究,认为这是一种有希望的取代叠氮化铅的起爆药。叠氮化铅是用于雷管装药的最普通的起爆药之一。在过去五十年间,不仅广泛用于美国,而且用于全世界。尽管用途广泛,但由于存在水分及二氧化碳而易于水解,使用寿命常常缩短。水解付产物之一是叠氮化氧,在铜和铜合金存在的情况下,它能生成各种叠氮化铜,有的叠氮化铜的感度特别是静电感度比叠氮化铅还高。认为弹药处置和贮存期间发生的一些事故是生成的叠氮化铜引起的;叠氮化铜也是弹药早炸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6.
为获得微尺寸叠氮化铅驱动飞片的重要结构参数与飞片速度和能量的关系,进行微装药驱动飞片的仿真研究。根据叠氮化铅的爆速与密度关系,拟合出基于γ律方程的叠氮化铅Jones-Wilkins-Lee状态方程参数;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UTODYN建立叠氮化铅驱动飞片的仿真模型,并使用光子多普勒测速系统测得飞片速度-位移关系曲线,仿真与试验曲线的一致性好。使用建立的仿真模型分析装药直径、装药高度、加速膛孔径、飞片厚度与飞片速度和能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装药直径和高度的增加,飞片速度、能量增长速率减小,装药直径变化对飞片速度、能量的影响更显著;随着飞片厚度增大,飞片速度呈指数下降,飞片能量先增后减,存在着使飞片能量最大的飞片厚度;加速膛孔径小于装药直径时,飞片速度、能量略有下降;加速膛孔径大于装药直径时,飞片速度、能量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7.
雷管威力的氮化铅当量描述及其在引信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雨时 《火工品》2002,(3):24-27
为了为引信隔爆和传爆设计提供雷管威力信息,根据铅Shou扩张试验所得到的铅Shou扩大值及其与太安药量的等效关系,得出了雷管常用起爆药和猛炸药的氮化铅当量,雷管的输出威力就可以用氮化铅当量来描述,可相对比较雷管威力的大小。雷管威力的氮化铅当量还可用于雷管系列化以及选择考核雷管威力上、下限的铅板穿孔试验的铅板厚度。  相似文献   

8.
三硝基间苯三酚铅燃烧速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研究了三硝基间苯三酚铅在不同环境压力下的燃烧现象,指出在高密度下,三硝基间苯三酚铅能够稳定燃烧并具有极快的燃烧速度。  相似文献   

9.
本文是Prins Maurits Laboratorium TNO近期为确立单质炸药激光起爆研究所进行的工作的综述报告。文章对此项研究的目的进行了简短描述以后,将对用快速分光镜技术研究炸药激光起爆的实验装置进行描述。将对为什么选用激光器激发物为起爆源和如何用发射光谱学监控起爆过程的第一个相位进行说明。其次,还介绍了若干种起爆药的感应时间和临界能量密度。获得了叠氮化铅,叠氮化银,斯蒂酚酸铅,雷汞和二硝基重氮酚的结果。观察到起爆药在时间分划上有明显差别。感应时间分布在从叠氮化物的亚微秒到雷汞的微秒范围内。这种明显的差别表明,在起爆药的激光起爆中不仅仅是热反应起作用。最后证明:用发射光谱学就能够跟踪起爆过程的第一步骤并可以鉴别起爆过程的分解产物。雷汞的分解产物中有CN,C2,OH和汞原子。对斯蒂酚酸铅来说,在起爆的第一相位形成的铅与氧快速反应面形成PbO。  相似文献   

10.
以硝基胍和甲醛为原料,经缩合反应、硝化反应、肼解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合成了3,5-二硝氨基-1,2,4-三唑铅盐,采用DSC和TG-DTG方法分析了其热性能,并测试了真空安定性、吸湿性、相容性、感度性能、5s爆发点、爆热、爆速等物化性质和爆轰性能。结果表明:3,5-二硝氨基-1,2,4-三唑铅盐的热稳定性、真空安定性以及耐吸湿性良好,与RDX、HMX、太安、特屈儿、铁、铝、铜等材料均相容,撞击感度和摩擦感度较叠氮化铅(LA)和斯蒂芬酸铅(LTNR)钝感,5s爆发点为226~228℃,爆热为2 236J·g~(-1),爆速为5 755 m·s~(-1),有望作为LA和LTNR的替代物使用。  相似文献   

11.
美国多年来主要装备的起爆药是叠氮化铅。由于其不可预测的感度和相容性问题,在制造、处理和贮存中经常发生一些意外事故,因而军方积极寻找叠氮化铅的代用品。  相似文献   

12.
绿色四唑类起爆药研究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光全 《含能材料》2011,19(4):473-478
长期以来,一直沿用叠氮化铅和斯蒂芬酸铅作起爆药,对炮场和射击场造成了铅污染;因此在军事和民用炸药中,含铅起爆药的运用对环境和健康都会造成危害.因此,近来人们一直在寻找绿色环保起爆药,本文综述了四唑类起爆药的研究进展,发现对人体健康不会产生危害、对环境几乎无污染的硝基四唑阴离子亚铁配合物、硝基四唑亚铜适宜于取代含铅类起爆...  相似文献   

13.
何爱军  严楠 《含能材料》2010,18(2):200-204
微尺寸下的压药压力与装药密度的关系是微机电系统(MEMS)引信装药密度、装药量及其爆轰特性研究与设计的基础性能参数。本实验采用容积法对微尺寸0.9mm和常规尺寸5.28mm直径的羧甲基纤维素叠氮化铅(简称羧铅)压药压力与装药密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分别得到两种尺寸装药的拟合公式及其关系曲线,由此得出微尺寸与一般尺寸的压药压力与装药密度关系存在不同,其原因可能为冲头与管壳配合的摩擦力不同,同时得到了两种装药孔隙率和应力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三硝基间苯二酚钡和三硝基间苯二盼铅复盐的晶体结构,用派特逊方法(Patterson)进行了测定。其晶体结构为单斜晶系,空间群P2/c,α=7.529、b=8.077、c=8.681(?)、β=106°44′。对全部原子坐标参数和各向异性温度参数由887个衍射作全矩阵最小二乘修正、最终偏离因子R=0.106。结构测定表明它的结构属于类质同象,重原子(Pb,Ba)的周围有九个氧原子。  相似文献   

15.
几种芳香酸的硝化及其铅盐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魏运洋  王玉 《含能材料》1995,3(3):28-33
研究了对甲基苯甲酸和对氨基苯甲酸等芳香酸的硝化,合成了两种未见报道的含硝基的芳香酸铅盐,由于母体化合物的羧基邻或对位有强供电子的-NH23等基团,故在较高温度下用过量的硝酸可使之发生脱羧基的自位硝化反应,生成三硝基衍生物。  相似文献   

16.
针对常规叠氮化铅(Pb(N3)2,LA,Lead Azide)制备工艺存在自爆风险等问题,采用旋T型微流控芯片提供的微通道作为微反应器,借助其分子间扩散距离短、比表面积大、连续流动等特点,在微通道反应器内制备了微纳米尺度的LA起爆药,并使用聚焦型液滴微流控芯片对制备的LA起爆药进行了球形化改性处理.研究了反应物流速、有...  相似文献   

17.
采用霍普金森杆装置研究了叠氮化铅(LA)、斯蒂芬酸铅(LTNR)、高氯酸.四氨.双(5-硝基四唑)合钴(Ⅲ)(BNCP)三种起爆药抗高加速度过载的能力,提出了50 MPa压制起爆药柱加速度过载下的受力模型。研究表明,LA、BNCP、LTNR药柱抗加速度过载的临界值分别为5000,5000,10000 g,起爆药药柱先经过短历时的弹性变形后发生脆性断裂,整体具有弹脆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马鹏  张琳  朱顺官  陈厚和 《含能材料》2012,20(2):198-201
用半导体桥(Semiconductor Bridge,SCB)研究了点燃两种不同粒度(细化5~15μm和结晶300μm)的叠氮化铅(LeadAzide,LA)所需的电压、电流和光信号。结果表明:细化LA被SCB点燃时,其出光时间早于SCB二次峰结束时间,而结晶LA出光时间要晚于SCB二次峰结束时间。随SCB点火电压增加,SCB二次峰的持续时间以及出光时间均缩短。由D-最优化法所得两种LA点火数据显示:细化LA的最小发火电压是结晶LA的50%。  相似文献   

19.
钝感Ni-Cr金属桥膜换能元的制备及性能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磁控溅射技术设计加工了一种满足钝感电火工品的Ni-Cr金属薄膜桥换能元,在起爆桥区中心涂抹三硝基间苯二酚铅,对其进行了安全电流、抗静电性能、断桥时间、作用时间的测试,并与半导体桥换能元、桥带式换能元进行了性能对比。结果表明,电阻为(1±0.1)Ω时,在相同散热条件下,该Ni-Cr金属薄膜换能元安全性较其他两种换能元裕度大,作用时间、断桥时间介于半导体桥和桥带式换能元之间,采用5 A发火,引爆三硝基间苯二酚铅的作用时间小于1 ms。  相似文献   

20.
采用动态热失重分析方法,计算出三硝基间苯二酚在热分解不同阶段的活化能和一级反应指前因子。动力学计算结果表明,三硝基间苯二酚在150~280℃范围内的热分解机理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