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 我科自1990年至2001年间收治听神经瘤30例,皆经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1·l 一般资料 30例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27~65岁.平均年龄46岁,以35~55岁多见。病程3个月至15年.平均30.3月,病变位于左侧18例,右侧12例。肿瘤直径最小1.5cm.最大7cm.其中2~4cm12例。1·2 症状与体征 主要症状:患侧听力下降20例,耳鸣4例.听力消失6例.头晕头痛10例。颅神经损害:除第Ⅷ颅神经外面神经损害10例.后组颅神经损害3例。小脑症状与体征:走路不稳6例.共济失调20  相似文献   

2.
听神经瘤为颅内神经瘤中最多见的一种良性肿瘤 ,根据听力障碍史及典型的病程发展 ,诊断不难建立。但由于多种原因 ,本病极易误诊。 1998年 3月— 2 0 0 0年 6月我院收治 10例听神经瘤患者 ,误诊为多种疾病 ,原因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本组 10例中 ,男 4例 ,女 6例 ,年龄 31~ 45岁 ,平均 37.9岁 ,均为单侧听神经瘤 ,其中左侧 6例 ,右侧 4例。病程最长 7年 ,最短 3年。1.2误诊疾病 误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2例 ,梅尼埃病、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面神经炎各 2例 ,偏头痛及神经官能症各 1例。1.3临床表现  10例均有不同程度听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面听神经电生理监测在听神经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4月-2014年3月收治的102例听神经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观察组行面听神经电生理监测,对照组未行面听神经电生理监测,对两组患者手术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后3 d对两组患者的听力障碍与面瘫症状分析显示,观察组听力障碍治疗总有效率为84.31%,面瘫症状总有效率为72.55%,对照组听力障碍治疗总有效率为49.02%,面瘫症状总有效率为47.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8个月,观察组听力障碍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面瘫症状治疗总有效率为96.08%;对照组听力障碍治疗有效率为776.47%;面瘫症状总有效率为70.5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听神经瘤手术中行面听神经电生理监测可促进患者听力障碍与面瘫症状康复,更好的保护面听神经。  相似文献   

4.
显微手术切除听神经瘤并面听神经功能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切除听神经瘤并面听神经功能保护的疗效,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年—2005年20例经枕下乙状窦后内听道入路手术切除听神经瘤的临床资料,均使用显微外科技术保留面听神经功能。结果听神经瘤手术全切除19例(95%),次全切除1例;面神经解剖保留17例(85%),手术后4个月面神经功能保留16例(80%);耳蜗神经解剖保留17例(85%),手术后4周有效听力保留10例(占术前存在有效听力患者的50%),有效听力丧失但可测听力保留10例;无1例死亡。结论枕下乙状窦后经内听道入路的听神经显微手术,能够取得较好的肿瘤全切除率和面听神经功能保留率,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正>本科自1974~1994年共收治听神经瘤245例,双侧听神经瘤7例,占同期听神经瘤2.8%,其中4例一次开颅切除双侧听神经瘤.现将手术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手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的经验和技巧 ,以提高肿瘤的全切率及面神经的保留率 ,预防并发症。方法 对我院自 1997年 6月至 2 0 0 2年 6月经乙状窦后入路手术切除 4 2例大型听神经瘤 ,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 本组肿瘤全切 38例 (90 .4 % ) ,近全切除 4例 (9.6 % ) ,面神经解剖保留 31例(73.8% )。结论 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对大型听神经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入路 ,熟悉桥小脑角区解剖和熟练手术技巧是术中保留面神经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告5例保留面、听神经功能双侧听神经瘤全切除的手术疗效。术后双侧面神经功能均恢复到Ⅱ级以上,解剖学保留耳蜗神经的3例中,2例恢复有效听力。熟悉桥小脑角区的解剖,根据正确的影像学定性诊断和肿瘤分期并结合患者术前的面、听神经功能选择不同的手术入路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听神经瘤术后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听神经瘤术后并发症的特征及防治经验,提高听神经瘤的手术成功率.方法:对42例听神经瘤病人中出现并发症的26例病人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术中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干损伤2例,颅神经损伤21例,肺部感染2例,脑脊液漏3例,迟发血肿1例.结论:熟悉桥小脑角的解剖,术前MRI诊断,采用显微技术,提高手术技巧,严密观察可降低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听神经瘤的早期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听神经瘤是桥小脑角常见良性肿瘤 ,但早期无特殊症状 ,确诊比较困难。我院自 1996年以来经磁共振 (MRI)诊断为听神经瘤的 2 1例 ( 2 1耳 )病例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996年 1月~ 1999年 3月共发现听神经瘤 2 1例 ,其中女 11例 ,男 10例 ,左侧 9例 ,右侧 12例 ,年龄 33~ 62岁 ,平均 4 5 4岁 ;病程 2月~ 8年。主诉步态不稳者 5例 ,听力减退者 2 0例 ,头晕、头痛者 3例 ,面部感觉麻木或疼痛者 2例 ,耳鸣者 18例 ,其中1例合并有颅内多发肿瘤 (脑膜瘤 )。在听力减退的2 0例中 ,进行性听力减退 19例 ,突发性耳聋 1例 ,7例轻、中度听力减…  相似文献   

10.
探讨巨大听神经瘤手术治疗和并发症处理。方法271例直径〉4cm巨大听神经瘤手术治疗,采用经单侧枕下倒钩形切口或旁正中线直切口入路269例,颞枕马蹄形切口2例。肿瘤全切除186例,近全切除32例,大部分节切除48例,部分切除4例,活切1例。结果治愈245例,占90.3%,死亡26例,占9.7%。结论一侧枕下入路是切除巨大听神经瘤最常用和最成熟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听神经疾病的临床特点及听力学特征,以指导临床诊断与诊治。方法分析28例听精神病患者临床表现、纯音测听、声导抗、听性脑干反应(ABR)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检查,并与耳蜗性聋对照。结果听神经病多发于青少年,多为双侧发病,听力损失呈轻、中、重度,以低频区为重,听阈图以低频区阈值升高的上升型为主。同、对侧镫骨肌反射消失。ABR引不出或严重异常,DPOAE幅值均在正常范围。结论听神经病发病以青少年为多,听力损失与语言辨别情况不相符。低频区听阈升高的上升型听阈图对听神经病的早期发现和明确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钟鸣谷  牟永告  张湘衡  赛克  陈忠平 《广东医学》2011,32(11):1370-1372
目的 探讨听神经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技巧及术中无电生理监测辅助时的面/听神经功能保护.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影像学检查诊断,应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行肿瘤切除,术中无电生理监测的40例听神经瘤病例,讨论患者面/听神经功能保护.结果 镜下肿瘤全切38例(95.0%),次全切和大部切除2例(5.0%);术中面神经...  相似文献   

13.
面神经监护在巨大听神经瘤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巨大听神经瘤的手术除了要达到安全地全切除肿瘤的目的外外 ,还要使术后患者面神经功能尽可能保持良好。而即使是一个有经验的耳神经外科医师 ,在听神经瘤手术中鉴别面神经也会有困难 ,尤其是在巨大听神经瘤手术中。作者自 1999年 3月至 12月在 10例巨大听神经瘤切除术中应用面神经监护仪进行面神经监护 ,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10例巨大听神经瘤切除术 ,男性 2例 ,女性 8例 ,年龄 2 0~ 74岁 ,平均 5 1.3岁。其中 1例为神经纤维瘤病 型 ,1例为 14年前经枕下径路手术切除后复发 ,2例为伽玛刀治疗后继续生…  相似文献   

14.
衣志刚  周志武 《陕西医学杂志》2007,36(7):824-825,828
目的:探讨大型听神经瘤显微外科手术中面神经保留技术。方法:采用枕下乙状窦后经内耳道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31例大型听神经瘤,对肿瘤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面神经与肿瘤的病理解剖关系以及显微手术技巧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肿瘤手术全切除26例,次全切除5例,面神经解剖保留24例,术后无死亡病例。结论:应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不仅能全切肿瘤,而且可以使面神经得到解剖与功能保护。  相似文献   

15.
听神经瘤手术保留面神经的显微外科解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观察面神经在脑桥小脑角、内耳道的显微外科解剖 ,为听神经瘤手术保留面神经提供解剖依据。方法 :采用头颅标本 2 0例 ,对 4 0侧脑桥小脑角部位的面神经进行显微外科解剖观察。结果 :在桥延沟 ,面神经运动根在前庭蜗神经根内侧稍上方 ( 1 .98± 0 .1 0 ) mm,展神经根外侧 ( 8.76± 1 .4 2 ) mm,在舌咽神经根出脑干处的上方约 ( 8.1 5± 2 .1 8) mm。在脑桥小脑池 ,4 0侧面神经共有 62支营养血管 ,主要来自小脑前下动脉及其分支 ;在内耳道有营养动脉 1 7支 ,主要来自迷路动脉。 结论 :熟悉面神经在脑桥小脑角及内耳道的显微解剖 ,有助于听神经瘤术中定位面神经 ,提高面神经保留率。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对大、中型听神经瘤面神经术后保留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手术治疗99例听神经瘤患者,其中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外科切除肿瘤过程中使用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监测组)49例,直接显微镜下切除肿瘤(非监测组)50例,观察2组患者术后面神经解剖及功能保留率的情况。结果术后2周内按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标准,监测组与非监测组术后功能保留率分别为21例(42.9%)、12例(24%)。结论术中面神经电生理监测的广泛应用,可显著提高听神经瘤患者术后面神经的解剖保留率和功能保留率。  相似文献   

18.
Familial streptomycin intoxication to the acoustic nerve (author's transl)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Y M Li 《中华医学杂志》1981,61(11):668-669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面神经电生理监测在听神经瘤显微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观察组33例34个听神经瘤在面神经电生理监测下通过枕下乳突后入路,显微镜下切除瘤体;对照组24例24个听神经瘤显微手术切除术中未进行面神经电生理监测;对比观察2组听神经瘤全切除率、面神经解剖保留率和面神经功能保留率。结果观察组听神经瘤全切除率、面神经解剖保留率及面神经功能保留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面神经电生理监测下显微手术切除听神经瘤能有效保留面神经及其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