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介绍了主动式网络和主动网络中的节点操作系统,在此基础上,将Mobile Agent技术引入到主动式网络中,提出一种用Mobile Agent概念代替主动网络中主动包原有的封装(Capsule)的设计.原有的封装设计只能以自身为主动节点,发送的数据包不能对其目的节点进行配置.这种以代理为基础的主动式网络架构的工作模式更具备自主性,改善了网络中节点的被动性,并可以对当前的环境及时做出反应.  相似文献   

2.
为了在Ad hoc网络中提供面向连接的服务,结合MPLS技术中标签交换路径面向连接的特性和多径路由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标签交换的Ad hoc网络多径路由(LSMR)协议。在源节点和目的节点间按需建立多条没有交叉节点的标签交换路径,使得数据包的转发完全在链路层完成,不需网络层的介入,加快了转发速度。仿真结果表明,LSMR协议比AODV协议能够降低端到端时延和路由负载,提高数据包的投递率。  相似文献   

3.
随着计算机网络规模不断扩大、复杂性不断增加以及异构性越来越普遍使得网络管理越来越困难,将主动网络技术应用于网络管理是当前网络管理研究的热点之一。主动网络AN(Active Network)最显著的特点是:主动网络节点ANN(简称主动节点)(Active Network Node)可以执行主动信包中携带的主动代码,即主动节点具有计算处理信包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Ad hoc网络中的ARAN协议存在合谋和重放两种攻击.为了克服ARAN协议中的上述缺陷,给出了一个改进协议eARAN.改进协议在原有协议的基础上,在路由请求数据包中添加了发送该数据包的所有中间节点的身份,即路由路径,而目的节点要对最终得到的完整的路由路径进行签名,并将其作为路由响应数据包的一部分发回给发起节点,...  相似文献   

5.
无线传感器网络角度随机路由协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每个节点到汇聚节点的角度不同,提出一种新的角度路由协议.通过仿真和理论推导,给出了当源节点与目的节点距离固定时以平均路径跳数为指标的协议多跳性能,表明协议能以一半活动邻节点获得和地理位置路由协议相同的路由成功率.在采用载波侦听的介质访问控制(MAC)协议下,理论推导出单跳内传输单个数据包所需的能量消耗和总时间,进而分析了数据包传输时延性能,仿真表明,本协议相对于地理位置路由协议能减少能量和时延,且受优先区域个数的影响小,能有效延长网络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高校网络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提出了总体的设计目标以及设计方案,包括系统运行环境以及系统展现内容.系统采用C/S模式,通过主机与客户机发送数据包,利用网络包截获的相应技术以及包过滤等策略,对特定的数据包进行分析,将各类协议首部用的二进制代码展现,可更直观的看到网络传输的具体方式,同时可将二进制代码转换为十进制,使系统具有更强的可视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节点随机分布的大规模无线传感器网络,提出了一种六边形集中式分簇多跳路由协议(HCCM).基站根据能耗确定簇内平均节点数,并以合适的边长确定六边形完成初步分簇; 根据簇内的节点数进行分簇优化;依据节点剩余能量选择簇头及传输路径,分配合适的时隙以多跳形式完成信息的传输.仿真结果表明,与LEACH协议及其改进的协议(DE-LEACH)相比,在小规模网络中,协议HCCM延长了网络寿命,但接收的数据包数较少,性能略差; 在大规模网络中,协议HCCM提高了网络性能,比改进的协议(EECT)网络寿命延长了15%,接收的数据包增加了9.5%.  相似文献   

8.
针对现有对等(P2P)网络中拓扑调整缺乏对节点自主特性(自私、恶意行为)的考虑,导致自私节点占据网络中心,P2P网络性能低效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历史交易信息,具有本地视角特征的节点互惠贡献能力(RCC)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RCC的拓扑优化方法(RCTO),周期性切断与低互惠节点的连接,聚合互惠合作的节点,并在自私节点对系统造成影响前将其排挤到网络边缘.实验结果表明,RCTO有效缩短了资源查询定位跳数,比同类方法提高了资源的分发效率,且具有更小的网络开销.  相似文献   

9.
一种基于主动网络技术的网络管理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基于主动网络的网络管理系统 ,通过主动代码的动态加载, 可灵活地部署分布式 的网络管理任务,并将传统的“拉”模式网管过渡为“推”模式网管, 从而实现高效、灵活和轻负载的 网络管理. 系统在设计时还充分考虑到对现有 IP 网络环境的支持, 对主动报文的格式、主动网管 的安全性、主动代码的管理等关键的实现技术和方法也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0.
复杂的资源管理调度算法对主动代码的运行并不合适,相反会降低信包的传输速率.提出了一种基于组件的主动节点资源管理体系结构.讨论了主动信包的分类和封装格式.提出了一种多优先级短信包优先算法对信包进行调度,采用基于优先级的低带宽需求优先的算法对带宽资源进行分配管理,利用动态监测和静态限定的方法对内存进行管理.实验结果表明该资源管理机制符合主动网络的特点,能够对主动节点中的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提高主动节点的性能.  相似文献   

11.
Architecture and key technologies of gri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highly efficient and stable collaborative computation platform for geospatial information can be constructed on the basis of Grid computing technology, combined with Peer-to-Peer (P2P) computing technology and geospatial database technology. This paper proposed the architecture and key technologies of the Grid GI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incorporated with P2P structure, and correspondingly a Grid GIS prototype named Nebula was designed and then implemented. Nebula is a suite of middleware for geospatial Grid computing, which could be deployed onto various service nodes in network. Based on Grid protocols and infrastructure, Nebula provides invocation interfaces to users in form of Grid services. By using P2P message based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complex geospatial computation tasks could be accomplished by Nebula in a collaborative way. This paper introduced Nebula’s architecture and key modules, and according to experimental data, we discussed the Grid GIS’s advantages, application scenarios and future directions.  相似文献   

12.
利用JXTA平台实现P2P服务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P2P是一项目前十分热门的网络技术,它在分布式计算和资源共享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JX TA是一套开放的协议,是对P2P的协议的总结概括。首先介绍了P2P网络的概念及其特性、JXTA平台的层次结构;阐述了JXTA主要功能的实现方法,并以餐馆拍卖系统为示例说明如何在JXTA平台上实现P2P服务。  相似文献   

13.
异构P2P网络的分布式查询协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P2P网络节点的异构性出发,考虑了节点物理位置,提出了一种分层的混合路由查询协议。该协议利用时间戳在局部实现了节点逻辑位置和物理位置的统一,并引入超级节点解决了节点负载失衡和性能瓶颈的问题。在仿真平台P2PSim上的性能测试表明,该协议在大规模P2P网络中优于Kademlia、Chord、Tapestry。  相似文献   

14.
蓝牙是一种新型无线通信技术,它在物理层上采用跳频方式,能够使便携设备组成短距离无线自组织网络.但是节点地位不对等性制约着蓝牙技术在Ad Hoc网络中的应用.在研究现有网络形成协议基础上,提出基于轮换簇头思想,利用蓝牙规范中角色转换协议,分时轮换簇头,使每个节点地位完全对等,以克服蓝牙Ad Hoc网络的不对等性。同时,控制节点度数,引入一跳网桥,有效减少了数据转发跳数.详细描述了拓扑构建,微微网形成,微微网互连以及对等网络形成的规则.使用该规则可以不需所有蓝牙节点处于相互传输距离内而形成连通的多跳对等网络.通过对200个节点的仿真,结果表明该协议能够快速形成连通网络,且数据转发次数较少.  相似文献   

15.
针对P2P系统中共享存储资源的搭便车和公共悲剧问题,提出了一种针对存储资源分配的激励机制。节点根据请求者的贡献值分配其资源,以使其获得最大收益,采用P-grid存储节点的贡献值,并且分析了该激励机制涉及的安全问题,仿真实验表明,该激励机制能有效地实现存储资源分配的公平性和效率,达到了激励节点参与资源共享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动态树型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线传感器网络用于在各种环境中监测信息。在聚簇结构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一种节能的动态树型结构。在动态树型结构中,节点周期轮换当选为首领,网络中的大部分节点只与附近的节点通信,并压缩中转数据,以减少与首领的通信量。节点动态地选择路由,不遵循固定路径传输。仿真结果显示动态树型结构与传统的二层结构相比,可以显著地节约能量,并平衡节点能量消耗。  相似文献   

17.
BitTorrent网络中的P2P蠕虫传播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等网络蠕虫(简称P2P蠕虫)是目前P2P网络面临的重大安全威胁之一。由于具有极强的隐蔽性和破坏性,P2P蠕虫能够控制访问感染节点的路由表,获取该节点的邻居信息,构建攻击列表,以实现精确的目标攻击。该文通过仿真的方法,分析了P2P蠕虫在BitTorrent网络中的传播特性,验证了相关参数对P2P蠕虫传播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2P蠕虫的传播与BT网络的状态、蠕虫的攻击能力、初始感染蠕虫节点比例以及单位时间内免疫节点比例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18.
To avoid the scalability of the existing systems that employed centralized indexing,index flooding or query flooding,we proposed an efficient peer-to-peer information retrieval system SPIRS (Semantic P2P-based Information Retrieval System) that supported state-of-the-art content and semantic searches. SPIRS distributes document indices through P2P network hierarchically by Latent Semantic Indexing (LSI) and organizes nodes into a hierarchical overlay through CAN and TRIE. Comparing with other P2P search techniques,those based on simple keyword matching,SPIRS has better accuracy for considering the advanced relevance among documents. Given a query,only a small number of nodes are needed for SPIRS to identify the matching documents. Furthermore,both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SPIRS possesses higher accuracy and less logic hops.  相似文献   

19.
延迟容忍网络是一种链路频繁断裂的无线网络,主要采用“存储-携带-转发”的方式来转发数据分组,不同于传统网络的“存储-转发”方式.然而在这种网络中,由于节点之间的接触时间周期较短,并且节点的缓存空间有限,在不考虑有效的缓存调度策略时,很容易造成网络中传输数据分组丢失.针对网络的这些特点,结合传染路由提出了一种基于当前节点的邻居节点与分组的目的节点之间的接触频率的按序转发数据缓存调度算法,并通过NS-2仿真工具进行性能评估.仿真结果表明,在网络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此算法能较好地提高数据分组交付率,降低传输时延,减少网络开销,使网络性能得到了较好改善.  相似文献   

20.
结合P2P网络的特点,提出了基于节点自杀的P2P蠕虫防治方法。基于主动探测P2P蠕虫检测方法是一套分布式系统,该系统依赖于分散在P2P网络中的探测节点来收集和分析P2P蠕虫流量,从而建立P2P蠕虫的流量特征,并用于对P2P蠕虫的识别。基于节点自杀的P2P蠕虫防治方法首先采用节点污染技术,将具备蠕虫检测和防御能力的节点分散在P2P蠕虫传播网络中。当这些具备检测功能的节点发现可疑的蠕虫传播流量时,采用自杀方式退出P2P网络,并将相关信息向自己的邻居节点进行通告,从而可有效遏制P2P蠕虫的快速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