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针对电石法聚氯乙烯行业现状,通过对氯化汞触媒、含汞废盐酸、含汞废水、含汞废碱等工艺环节进行分析,查定该行业汞污染状况,为汞污染治理工作提供数据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2.
杨超松 《聚氯乙烯》2014,(3):41-42,46
含汞废酸通过盐酸常规解吸和深度解吸装置解吸处理后,不同浓度的盐酸回用至生产系统中,达到含汞废酸零排放的目的,减少了汞污染,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王小艳  李国栋 《聚氯乙烯》2013,(12):36-39,43
阐述了电石法聚氯乙烯生产过程中汞污染类型及国内外含汞废物处理与回收的方法,分别介绍了气相、固相、液相含汞废物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与难点,并提出了汞污染整体防治工作思路及前景。  相似文献   

4.
耿宏霞 《中国氯碱》2015,(4):31-33,37
介绍了聚氯乙烯生产中汞污染治理的几项措施,通过整改,减轻了含汞废水处理的成本压力,保证了含汞废水的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聚氯乙烯行业含汞废酸的来源,阐述了一种含汞废酸深度解吸工艺,并对废酸解吸运行效果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6.
针对电石法PVC生产中的涉汞问题,结合对触媒的日常管理、生产使用、污染防治以及废水治理情况进行了总结。分别通过使用低汞触媒、采用盐酸深度解吸技术、含汞废水处理技术等措施,达到降低汞消耗同时有效处理涉汞工艺的产品,使最终收集的含汞废水经处理后达到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7.
聚氯乙烯单体的合成是借助于活性炭吸附氯化汞的催化剂上完成的。在合成过程中,由于氯化汞的还原、挥发、微量H_2S、PH_3的毒化等原因,渐渐地要降低其催化剂中的氯化汞浓度及其催化能力。当反应气体中乙炔含量达到一定浓度后即使乙炔转化率过低并给单体精馏增加了负荷而不得不更新催化剂。因此如何对废汞催化剂中含汞量加以精确分析从而进行合理利用和处理,这在聚氯乙烯生产中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我们由于工作的需要,进行了废汞催化剂的含汞分析,现将我们的工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 西安化工厂在生产聚氯乙烯(PVC)过程中,氯乙烯单体工段每天约排放200立方米的酸性含汞废水。废水的含汞量高达3.67毫克/升。为了消除汞的污染,我们利用含硫离子和游离碱的电石渣作中和沉淀剂,来治理含汞废水。经治理后,水中汞残留浓度在0.01ppm以下,硫离子浓变在0.5ppm以下,达到了排放标准。一、实验部分 1.酸性含汞废水污染物和电石渣的测定结果(见表1、2)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引进VCM生产技术中,有关含汞污水的处理方法及在生产工艺上所采取的减少汞污染的措施,解决了催化剂的汞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0.
史彦勇  宁小钢 《化学世界》2019,60(12):845-851
介绍了聚氯乙烯(PVC)的合成方法及使用的相关触媒。聚氯乙烯合成工艺按照原料来源分为乙烷法、乙烯法、乙炔法,不同工艺流程使用不同特性触媒。重点介绍了乙炔法(电石法)生产聚氯乙烯用触媒现状。传统乙炔法生产聚氯乙烯采用汞触媒,生产中汞使用量大,汞流失量更大。尽管在后续的含汞废物收集处理方面企业已采取了有效的防控措施,但生产过程中仍有部分汞排放进入环境,汞污染问题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无汞触媒全面取代汞触媒是无法逆转的硬性转变。  相似文献   

11.
电石法聚氯乙烯生产中的汞污染治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电石法生产聚氯乙烯所必需的氯化汞-活性炭触媒造成严重的汞污染,采用合适的治理措施不仅可以消除汞污染,还可实现汞资源的再利用,保障氯化汞触媒的稳定来源。通过采取低汞触媒的使用和废触媒的回收,可消除电石法聚氯乙烯生产过程中的汞污染,几乎全部的汞都能得到回用。  相似文献   

12.
电石法聚氯乙烯含汞废水吸附除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吸附除汞工艺对电石法聚氯乙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汞废水进行处理,通过工业化装置运行考察了除汞效果。结果表明:该工艺脱汞效果好,可以将含汞废水中的汞质量浓度降低到0.005mg/L以下,饱和吸附剂可经脱附处理后重新用于吸附除汞,且装置操作简单,运行稳定,不易产生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13.
电石法PVC生产中汞流向全面分析与污染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电石法PVC生产中VCM合成的工艺流程分析汞的来源与流向,定量计算汞平衡,提出含汞废物的处置方法和污染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我国电石法聚氯乙烯行业汞污染防治现状和相关行业对此问题的关注情况,回顾了近年来汞污染防治方面取得的成绩,提出了进一步做好汞污染防治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冯伟刚 《聚氯乙烯》2010,38(5):19-23
介绍了与粉体流动性有关的理论,分析了PVC树脂、CPE、碳酸钙和冷混工艺对PVC干混料粉体流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乙烯法PVC树脂的粉体流动性一般优于电石法PVC树脂,且波动较小;②某些厂家的冲击改性剂CPE可改善PVC干混料的粉体流动性,并且随着CPE用量的增加,PVC干混料的粉体流动性增加;③不同生产厂家的PVC/CPE体系对PVC干混料粉体流动性的影响规律不同,应不断摸索,找出最佳组合;④随着碳酸钙用量的增加,PVC干混料的粉体流动性降低,特别是在料斗上的表现更为突出;⑤充分冷却后的PVC干混料粉体流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6.
在不对样品进行萃取分离等前处理的条件下,利用凝胶渗透色谱(GPC)示差(RI)-紫外(UV)双检测器连用测定医用PVC粒料中增塑剂的种类及含量.通过RI检测器可以确定粒料中PVC树脂、增塑剂环己烷1,2-二甲酸二异壬酯(DINCH)和环氧大豆油(ESO)的质量分数约分别为70.1%,22.6%和7.3%;通过UV检测器...  相似文献   

17.
PVC树脂质量改进和新产品开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国正 《聚氯乙烯》2009,37(4):7-14
总结了吴华宇航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从提高VCM质量、稳定PVC树脂的黏数、减少杂质粒子数、减少“鱼眼”数、提高表观密度、降低残留VCM含量和建立PVC树脂质量预警机制等7个方面改进PVC树脂质量的具体措施,介绍了低聚合度PVC树脂和HPVC树脂的开发与应用。  相似文献   

18.
对电石法PVC生产过程中汞的流失原因、流失方式及最终去向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思路。  相似文献   

19.
卞大勇 《天津化工》2013,27(5):46-47
本文以盐酸和硝酸在比色管中,在水浴环境下直接溶解样品,最大限度避免元素挥发损失和外界污染。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铜精矿中的有害杂质元素砷和汞。实验结果表明,汞回收率为98%~102%,砷的测定结果与国家标样值吻合。砷相对标准偏差(RSD)(N=11):0.65%,汞相对标准偏差(RSD)(n=11):1.28%。方法操作简单,分析快速,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