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坛紫菜(Porphyra haitanensis)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分析及种质鉴定,获得清晰稳定、重复性好、多态性高的扩增结果,对影响ISSR-PCR扩增的多个因素,包括DNA模板含量、Mg2+浓度、TaqDNA聚合酶含量、引物浓度、dNTP浓度以及复性温度进行了全面比较和优化,建立了坛紫菜种质资源ISSR-PCR扩增的最佳反应体系:25μL的反应体系中含2.5μL 10×PCR缓冲液,5 ng模板DNA,2.5 mmol/L Mg2+,1.5 UTaqDNA聚合酶,200 nmol/L引物,200μmol/L dNTP。最佳PCR扩增程序:94℃预变性7 min;每个循环94℃变性1 min,48℃复性45 s,72℃延伸2 min,共进行35个循环;循环结束后72℃再延伸7 min。  相似文献   

2.
几种海洋微藻基因组DNA的分离提取及PCR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改良CTAB法分别提取6种海洋微藻的基因组DNA,发现提取的DNA纯度、产率高(>100μg.g-1鲜重),DNA完整性好。以6种海洋微藻的基因组DNA为模板,并以5'TTCGAGCCAG3'(OPC-01)为随机引物,对PCR反应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5μl反应体系中,Mg2 、Taq DNA聚合酶、引物、模板DNA和dNTP 5种主要成分的适宜浓度或用量分别是:2.0mmol.L-1、1.6U、20pmol.L-1、50ng和2.5mmol.L-1。扩增程序优化为:94℃预变性5min,94℃变性1min,36℃退火1min,72℃延伸2min,循环45次,最后于72℃再延伸10min。酶切实验结果表明,6种海洋微藻的基因组DNA都能被EcoRⅠ酶切,酶切图谱呈弥散状,满足分子水平操作的要求,可直接应用于进一步的分子生物学实验。  相似文献   

3.
不同保存方法的大黄鱼肌肉样品基因组DNA提取及RAPD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张海琪  薛良义  李明云  何丰  余纪莲 《台湾海峡》2002,21(3):296-299,T004
以-20℃冷藏、70%(V/V)乙醇、含50mmol/dm^3 EDTA的70%(V/V)乙醇和10%(V/V)福尔马林保存等方法处理大黄鱼肌肉样品,进行了DNA的提取及RAPD分析,并与新鲜样品作了对照。实验结果表明,鲜活样品以及冷冻保存、70%(V/V)乙醇以及含50mmol/dm^3EDTA的70%(V/V)乙醇保存的样品均可得到高质量的DNA,大小在21kbp左右,含量为100μm/cm^3左右。而从10%(V/V)福尔马林保存样品也能提到DNA,但其DNA得率低,约10μg/cm^3。分别以上述提取的DNA为模板进行RAPD扩增,未见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赵丽媛  陶翠花  许敏  祝茜 《台湾海峡》2012,31(2):195-201
首次将SRAP(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方法引入中华白海豚(Sousa chinensis)多态性研究中,利用高分辨率的毛细管凝胶电泳分析了模板DNA、Mg2+、dNTP、引物、Taq DNA聚合酶等因素对SRAP-PCR扩增结果的影响.确定了me1-em5为扩增中华白海豚基因组DNA的最佳引物对.并进一步确立了适合中华白海豚的SRAP最佳反应体系:25 mm3体系中,模板DNA浓度为0.8 ng/mm3,Mg2+浓度为1.0 mmol/dm3,dNTP浓度为0.1 mmol/dm3,引物浓度为0.2μmol/dm3,Taq DNA聚合酶浓度为0.04 U/mm3.利用该反应体系对10个白海豚样品进行SRAP分析的结果表明,不同样品间DNA谱带清晰、多态性丰富.证实该体系稳定可靠,可以用于中华白海豚的分子标记研究.  相似文献   

5.
用氯化锂法从眼点拟微球藻(Nannochloropisis oculata)中提取DNA并对其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新鲜藻细胞在提取液(0.6mol/L LiCl,0.8%Sakosyl,20mmol/L EDTA(pH8.0),0.4%PVP,10mmol/L Tris-HCl(pH8.0),5%β—巯基乙醇)中经过55℃温育30min,每mg鲜藻可提取20—40mg DNA,提取的DNA分子量在23kb左右,可用于PCR、限制性酶切等。  相似文献   

6.
采用CTAB裂解、酚氯仿抽提法,提取了连云港、长乐、北海、胶南等地的西施舌基因组DNA,并从1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了能够显示西施舌种群遗传差异的引物835和847,对模板DNA浓度、镁离子浓度、dNTP浓度、引物浓度和Taq酶浓度等条件进行了优化,初步筛选出适于西施舌ISSR分析的最佳反应体系:在25μL体系中,加模板38ng,10×Buffer 2.5μL,镁离子浓度为3.5mmol/L,引物浓度为0.8μmol/L,dNTP为0.3μl(10mmol/L),Taq DiNA聚合酶2U,退火温度为47.2℃。  相似文献   

7.
针对鲫鱼诺卡氏菌16S-23S rRNA基因内转录间隔序列,设计了四条LAMP引物,在外内引物浓度比1:8、dNTP浓度0.8-1.2mmol/L、Mg<'2>浓度10-14mmol/L、反应温度60-65℃、反应时间60min的优化条件下,扩增产物经电泳后呈现特异性的LAMP梯形条带,建立的LAMP法具有高灵敏度,达...  相似文献   

8.
以海带为原料,考察了消解反应温度、碳酸钠浓度、搅拌速度及海带块尺寸对消解反应动力学、褐藻胶收率及产品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温度、碳酸钠浓度、搅拌速度的升高,消解反应速度明显加快,褐藻胶提取速率随之增大。海带块大小对反应速率也存在一定的影响,海带块越小,褐藻酸钠提取反应速率越快。确定的较佳消解条件为:Na2C03浓度为0.5%,消解温度为60℃,搅拌速度200r/min,海带块尺寸为20mm。在此条件下,产品的产率可超过22%,黏度超过了20000mPa·S。研究结果为优化传统海带消解工艺,节约碱耗,缩短反应时间、提高产品收率和品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采用ISSR-PCR技术对曼氏无针乌贼基因组DNA进行扩增,筛选分析了ISSR—PCR扩增时的主要影响因子,包括Mg^2+浓度、引物浓度、dNTPs浓度、Taq酶浓度以及退火温度,并用8条ISSR引物对舟山养殖群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最终确立的适用于曼氏无针乌贼ISSR扩增的25μl反应体系为:Mg2+1.5mmol...  相似文献   

10.
比较两种从龙须菜中提取总DNA的方法,这两种方法得到的染色体DNA具有较好的完整性,从DNA的产量、蛋白质含量等指标可以看出,CTAB法优于蛋白酶K法。实验对龙须菜RAPD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在25μL反应体系中,含有Mg2+2.5mmol/L,dNTP100μmol/L,总DNA25ng,引物0.2μmol/L和Taq酶1U,经94℃变性1min,35℃退火1min,72℃延伸2min,35个循环,得到稳定的RAPD扩增图谱。  相似文献   

11.
作者提出玉米在有节奏生长全过程中的“双S”动态模型。第一个“S”过程是从出苗到开花授粉阶段,这一过程主要是根、茎、叶以及花器的建成。第二个“S”过程是从开花授粉到籽粒成熟阶段,这一过程光合产物的积累主要用于籽粒的增重。作者认为:“双S”生长模型揭示了玉米生长的内在规律,有助于玉米栽培管理科学化。  相似文献   

12.
对虾红腿病国内最早发现于1981年8月下旬山东潍坊市一养虾场,1988年8月在辽宁庄河、东沟县一带虾场开始流行[2]。此病流行广、发病期短、死亡率比较高,是危害对虾主要病害之一。作者自1990年8月~1992年9月,对大连地区养虾场流行的红腿病进行了调查、采样,并着重作了病原菌的形态及其侵染寄主细胞的病变观察,为虾病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1材料与方法1·1材料来源典型对虾红腿病样品采自大连市金州区重家沟、营城区西小磨两个虾场。1,2样品的处理1.2.1病原菌的分离与菌种鉴定,病原菌的分离分别由辽宁…  相似文献   

13.
海水小球藻脂肪酸组成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Marine’,Chlorella,俗称海水小球藻,是水产养殖中一种常用的饵料微藻。其细胞较小,呈卵形或圆形,在形态上与绿藻纲小球藻属中的许多种类极为相似,因而人们常把它与绿藻纲的小球藻混为一谈。为了澄清人们长期以来对海水小球藻的模糊认识,本文对海水小球藻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研究,并与盐生杜氏藻(Dunaliella salina)及一种微绿藻Nannochloropsis oc-ulata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比较,以明确海水小球藻的分类地位。1材料和方法1.1藻类的培养取刚扩大的海水小球藻和盐生…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出了东海沉积物间隙水中溶解硅酸盐和硫酸盐的“扩散-平流-反应”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由于间隙水受到硅酸盐溶解、吸附和沉淀不同体系的控制,因而间隙水中的硅酸盐具有三种不同形式的垂直分布,并从模式中得到了上述反应的反应常数,其中E柱硅溶解的一级动力学反应常数为0.00l 42a~(-1)。首次发现了东海沉积物间隙水中硅酸盐指数下降的垂直分布规律,并从数学模式上进行了处理。本文还研完了由于有机质还原sO_4~(2-)而产生的硫酸盐指数下降垂直分布,提出其模式,结果表明,SO_4~(2-)还原最大速率发生在沉积物-水界面附近,每年可达lmmo1/dm~3。  相似文献   

15.
中国北方沿海“褶牡蛎”的分类和订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牡蛎的种类繁多,多样性极为丰富,由于其形态变异大,已报道的中国牡蛎物种组成及分布争议甚大,中国北方沿海常见"褶牡蛎"的分类也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这严重阻碍了其他相关研究的进行.作者系统综述了中国北方沿海"褶牡蛎"的分类历史和研究现状,并对中国北方沿海"褶牡蛎"进行了系统的分类研究,取得了最新研究成果.确立了中国北方沿海"褶牡蛎"的分类地位,改变其分类长期混乱的局面,这对于"褶牡蛎"的养殖和其他相关研究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四、“柳夼红层”的物质组成 本文(Ⅰ)所列“柳夼红层”剖面地层层序进行了物相、粒度、X衍射和ESR年代测定,其结果与宏观观察结果相吻合。 “柳夼红层”,剖面序列,层位和时代有所不同,成因有别,而在物质组成上却大同小异,表现出从晚更新世早期至全新世地层,其物源供应基本相同,都来源于燕山期斑状花岗岩的风化破碎产物,属就地近源搬运。  相似文献   

17.
王瑞富  孙凌  张杰  宋平舰 《海洋学报》2006,28(6):158-163
“海洋1号A”卫星(简称“HY-1A”)是我国第一颗海洋卫星,它搭载了水色扫描仪和CCD成像仪,其中CCD成像仪主要应用于海岸带地区.为了对海岸带地区进行准确的信息提取和分析,必须去除云的影响和干扰,因此本文针对“HY-1A”CCD数据的特点,对云检测算法进行了评估、遴选和改造,实现了业务化应用,这也是“HY-1A”卫星CCD成像仪海岸带应用示范系统的重要工作之一.云检测的方法众多,主要可以分为可见光/红外阈值法和聚类法两种,每种方法还可以辅以空间均匀性判识.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不同温盐条件下虫“海孤一号“的存活和生长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温、盐显著影响“海孤一号“的存活与生长,但温盐对存活的交互影响不显著。“海孤一号“的最适存活条件是温度20-25℃,盐度60‰-100‰,在不同温盐条件下,“海孤一号“的生长都经历了一个由慢到快再转慢的过程,Logistic曲线能很好地拟合生长曲线,并把生长过程分为第一慢速生长期、快速生长期和第二慢速生长期。  相似文献   

19.
选取登路北上,在大连地区造成强降水的热带气旋0509"麦莎",对其影响大连地区期间的环境流场、路径特征及物理量场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稳定的副热带高压及非纬向高空急流与低空急流的耦合,使来自东南洋面的丰沛水汽不断输送到大连地区,且有利于"麦莎"的北上。"麦莎"在北上过程中,没有从中纬度西风槽获得斜压能量,并没有变性加强。同时,借助于卫星云图、多普勒雷达资料,分析"麦莎"暴雨的中小尺度系统,结果表明导致大连地区强降水的主要系统是两个中-β尺度系统,暴雨落区在"麦莎"的东北侧。  相似文献   

20.
基于“数字海底”系统的理论基础研究和在海底科学应用中的具体实践,提出了“数字海底”的涵义、系统组成和体系结构,对空间数据管理技术、基于XML的WebGIS空间数据表达技术、复杂海底三维建模技术、多源信息的一体化集成显示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数字海底”系统建模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为从事海底资源研究和开发的人员提供各个层次的参考或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