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国产精梳锡林已有针片植针锡林、锯齿整体锡林和梳针整体锡林三种形式。其结构、性能各具特点。本文就我们对精梳锡林的试验及分析介绍如下。一、精梳锡林的主要结构和参数针片植针锡林是由带针片的弧形针板座和光面的弓形板、档板等零件组成。梳针按不同的针号及植针密度,用锡焊在针板平面上,将焊上梳针的针片插入针板座,用螺钉固定,形成梳针锡林。梳针整体锡林是参考国外机械设计的。它是在半圆形铁胎上覆以铝合金弧形板,板上预植不同直径、不同密度的梳针孔。孔内插入相  相似文献   

2.
锡林是精梳机上的主要梳理元件,锡林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近几年整体锡林代替手工植针锡林,成为棉精梳机锡林发展的主要趋势。整体锡林从形式上分为梳针式和锯齿式两大类。从针的排列上分有;锯齿式整体锡林、分割式锯齿整体锡林、装配式锯齿整体锡林和梳针式整体锡林等。评价锡林质量的好坏,主  相似文献   

3.
改进梳理元件提高精梳纱质量的实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探讨整体锡林和整体顶梳在A201型精梳机上的使用,对不同型号的锯齿整体锡林和整体顶梳与老式植针锡林和植针顶梳进行了大量对比试验,并针对使用新型锡林和顶梳在生产长绒棉品种时存在的钳板握持力不足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方案.实践证明,改变精梳机梳理元件对提高精梳质量水平具有显著作用,而新型锯齿整体锡林和顶梳则是提高A201型精梳机精梳质量的关键器材.  相似文献   

4.
为了满足纺棉型化纤精梳质量要求,介绍棉型化纤性能、精梳工艺参数设置,通过精梳数学模型计算和设计整体锡林齿数、齿面圆心角和分区数、齿形、纵横向齿密以及顶梳针密等参数,并采用GJX-E-75-TP42型和GJX-E-90-X型精梳整体锡林配用不同齿密顶梳,对棉型涤纶普梳和精梳后纺制的14.6tex成纱质量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表明,GJX-E-75-TP42型整体锡林配套GJD-E-240-P型顶梳,适纺精条指标要求较高及落棉率较低的棉型化纤;GJX-E-90-X型整体锡林配套GJD-E-260-B型顶梳梳理的棉型化纤,成纱质量较高但落棉率略高;在棉型化纤纺纱流程中引入精梳工序,能够提升精梳棉网的清晰度以及纤维的伸直度、平行度和分离度,用户可根据棉型化纤的质量要求进行选配。  相似文献   

5.
目前使用的精梳锡林大体上分两大类:一类是传统的植针锡林,其形式是将圆形梳针焊植在针片上,再将针片用螺钉固定在弧形针片座上,国内大多使用的都是这一形式;另一类习惯上称为整体锡林,近年来由于整体锡林的功效好,发展很快,其形式也多种多样。  相似文献   

6.
探讨精梳植针锡林针号排列对精梳条质量的影响.采用了植针锡林不同针号、不同排列的两种方案,在精梳机上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对于传统A201系列精梳机来说,植针锡林精梳条质量优于整体锡林;植针锡林梳理隔距最紧点处增大针号及降低齿针高度,可减少出现弯针、断针及纵向并针的现象,提高梳理效果.  相似文献   

7.
陈琪 《棉纺织技术》1993,21(10):32-33
精梳机使用的植针锡林存在着锡林易嵌花,梳针易脱落、断裂,使用寿命短等缺点,随着纺织生产对精梳要求的不断提高,植针锡林已不能适应。国外先进精梳机已普遍采用了整体锡林。我国国产精梳机上使用,大多数是国产整体锡林,使用国外先进整体锡林的很少,在FA251型机上使用则更少。1989年8月,我厂在FA251A型精梳机上试用了一套由上海中川精梳技术服务站提供的Unicomb整体锡林,1991年10月又在两套FA251B型精梳机上使用,均取得了满意的结果,现将Unicomb锡林的特性及使用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总结国内外精梳机梳理元件的应用情况。精梳锡林的发展分别经历了植针梳片焊接式锡林、梳针整体式锡林、黏接式锯齿整体锡林、嵌入式锯齿整体锡林及可调节梳理隔距的梳针锯齿整体锡林5个阶段。为了满足精梳机高速化和高产化的要求,通过增大锡林针齿的针密,并增大锡林的齿面角以增加锡林总梳理点。在有足够容纤空间的前提下,通过优化锡林齿条锯齿的几何形状可提高精梳机的梳理效能,通过选择不同的顶梳密度可适应不同档次的产品梳理。认为:增大锡林针密和锡林齿面角以增加锡林总梳理点,优化锡林齿条锯齿的几何形状,合理设计顶梳密度是精梳机梳理元件的研发趋势。  相似文献   

9.
为了获得良好的成纱质量和原料利用率,分析前进给棉和后退给棉方式对恒速梳理精梳机、变速梳理精梳机以及精梳落棉率的影响;从顶梳质量的要求、齿密配置、操作要点,精梳不同梳理方案对成纱质量的影响、精梳锡林齿面圆心角和总梳理点等方面阐述精梳梳理元件的优选配置。指出:在恒速梳理精梳机上采用前进给棉和后退给棉方式成纱质量基本一致;变速梳理精梳机更适用于前进给棉工艺;在前进给棉工艺中,顶梳影响精梳总落棉率达50%~60%;在齿片不嵌花情况下,尽可能地增加齿密和插入深度,可最大限度地发挥顶梳的梳理效能;在保证容纤空间前提下,尽可能增加精梳锡林总梳理点的关键是采用大齿面圆心角或超大齿面圆心角锡林。  相似文献   

10.
为了降低精梳工序棉结、提高成纱水平,介绍了A201系列精梳机传统梳理器材存在的问题,重点分析了新型锡林、双排顶梳、双口钳唇钳板的规格及发展,并通过试纺表明新型器材的应用加强了对纤维的握持和分梳,能够提高精梳落棉和成纱质量;指出新型梳理器材的应用应遵循配套原则,即梳理器材针密和速度相配套,钳唇型式与梳理齿密相配套,梳理隔距与锡林齿密相配套,顶梳针密度与锡林齿密相配套;一般为密针锡林、双排顶梳、双钳唇相互配套;同时应合理配置精梳准备工序及精梳工艺。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国内外精梳锡林的开发和应用情况。重点介绍了粘接式锯齿整体锡林,梳针式整体锡林,组合式锯片整体锡林以及传统针片焊接锡林等的结构特点、性能、生产厂家、优缺点。最后指出:大力发展国产精梳锡林,使其多品种、系列化,以适应多种纺织品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探讨提高精梳锯齿整体锡林针齿梳理效果的方法。建立了针齿结构参数及排列的数学模型,编制Matlab程序得到棉层横向梳理针齿分布情况,并计算相应的梳理针齿统计参数。通过分布图及统计参数,对锡林针条的梳理效果进行对比与评价,提出了齿片倾斜角的优化方法并加以应用。结果表明:通过齿片倾斜角的优化,可改善棉层横向梳理的均匀性。认为:锯齿整体锡林针齿齿片倾斜角的优化有利于提高精梳梳理质量。  相似文献   

13.
探讨影响精梳机梳理效果的因素及改进途径。从锡林、顶梳和小卷自清洁几个方面分析并阐述了影响精梳机梳理效果的主要因素及改进途径。指出:嵌入式精梳锡林具有较强的适纺性能,有利于保持锡林梳针良好状态;新型精梳机主要应根据纤维长度合理设定弓形板定位;应合理选用顶梳密度、采用齿片式顶梳针,以提高顶梳效果;可通过给棉罗拉前移、合理设定小卷定量、综合考虑精梳及成纱质量、调节分离搭接刻度等途径,发挥小卷的自清洁作用。认为:提高精梳机梳理效果,应全方位考虑生产流程中各种工艺参数对精梳条及成纱质量的影响,注意避免盲目性,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研究棉纺精梳机大弧面锡林对精梳效果及成纱质量的影响。开发了针齿总数分别为50 000齿及60 000齿的两种130°精梳锡林,在JSFA588X型精梳机上试用,并与90°锡林进行了精梳质量及成纱质量的对比。结果表明:采用50 000齿的130°锡林可提高精梳机排除棉结杂质数量,并使成纱的粗节、细节及棉结数量显著减少,成纱断裂强力、成纱条干均匀度指标均有改善。认为:增大锡林梳针弧面角度,选择适当针齿总数,可提高纤维的梳理度,改善梳理效果。  相似文献   

15.
江西星火纺织机械专件厂(国营九三四四厂)研制的AJ-1294-I型棉精梳针条式锡林及其配套的AJD-305型夹特式顶梳,已于6月7日通过省级技术鉴定.AJX-127-I型锡林和AJD-305型顶梳,是该厂对产销市场广泛调研后,参照国外八十年代初期推出的针条式和整体式锡林结构,并在近几年国内相继试制的锯齿式、头皮式植针锡林的基础上,博采众长,自行设计研制的新产品.经全国多家棉纺织企业较长时间的试验试用实践证明,该新产品使用  相似文献   

16.
乐峰 《纺织器材》2012,39(6):26-30
讨论精梳锡林的梳理作用,比较了精梳用锡林和顶梳的梳理功能及优劣;重点阐述了锡林高齿密、针排数及梳理隔距大小等工艺调整对精梳条品质的影响,以不同齿密锡林为例对比分析精梳锡林对成纱质量的影响;指出:在一定条件下,精梳锡林齿密增大,梳理效果增强,精梳条品质指标好,成纱指标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17.
探讨合理减少精梳落棉率的技术途径。分析了精梳落棉率与成纱质量的关系。提出了合理减少精梳落棉率的一系列技术措施。认为:合理调控精梳落棉率是优化精梳工艺的重要内容,应正确认识精梳落棉率与成纱质量的关系;应根据用户的质量要求,通过成纱质量快速试纺来获取精梳落棉率的控制指标。通过消除锡林顶梳嵌花、适当提高锡林前区齿条密度、合理设定顶梳齿密和插入深度等技术措施,可以较好地达到减少精梳落棉、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为了保证成纱质量、降低精梳落棉率,从纱线档次的界定、纱线质量指标变化的关系、影响因素方面分析精梳落棉率的控制水平;通过改变精梳落棉率,调整给棉方式、小卷定量、锡林齿面圆心角等16方面的纺纱试验对比,探讨精梳落棉率对成纱质量指标的影响;从生产工艺管控、保持精梳工艺的一致性和梳理器材的调整方面分析精梳落棉率的控制措施。指出:精梳落棉率与成纱质量指标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应针对不同的质量要求合理制定精梳落棉率的内控指标;大小卷合理搭配使用,有效控制落棉台差和眼差,清除锡林和顶梳嵌花,优化配置锡林和顶梳齿密,合理缩小锡林梳理隔距,保持精梳工艺的一致性,采用高速度、重定量、低落棉、前进给棉长度为4.7 mm的工艺配置,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成纱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为了降低成纱棉结、提高成纱质量,介绍USTER AFIS单纤维测试仪与USTER TESTER条干测试仪检测棉结的概念及应用,试验分析生条、精梳条的棉结数与成纱棉结的相关性,探讨优选精梳锡林针布总齿数和齿面圆心角、顶梳、给棉方式、车速、小卷定量和梳理工艺以降低成纱棉结的技术措施。指出:乌斯特单纤维测试仪与条干测试仪测定的棉结数据无线性对应关系,生条、精梳条内的棉结数(粒/g)与成纱棉结(个/km)无必然联系;精梳落棉率与精梳条的棉结数相关性不大,但与精梳条短绒率及成纱常发性纱疵IPI值密切相关;控制成纱棉结的关键在精梳的质量、核心在精梳锡林针布,应优选性价比高的精梳器材以降低成纱棉结;实施前进给棉工艺时,采用圆心角为111°的大齿面精梳锡林、配置4.7 mm的给棉长度、适当提高车速和增加小卷定量,选择齿片质量好、高梳理效能的顶梳,缩小并稳定精梳锡林梳理区隔距,做好工艺调整、梳理器材状态检查、日常清洁并优选原棉,才能实现精梳机的高效高产、优质和低耗。  相似文献   

20.
随着整体锡林在精梳机上的推广使用,整体顶梳的推广使用也势在必行,以彻底取消烦琐的植针工作。1991年4月我厂从江西九三四四厂购进AJD305型夹持式顶梳一台,上机使用时发现其结构设计不够合理,顶梳针条压板靠后分离皮辊侧高出顶梳板约1.5mm,使顶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