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编辑同志;十年前我没有种过水稻,后来因工作和自家种地的需要,开始学习水稻栽培技术.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农技广播讲座、又听市农业中心、镇办水稻学习班讲课,有了更深的认识。不管什么年景我种的水稻每年都获得650kg/667m’以上的好收成,今年单产达825kg.在不比别人增加多少投入的情况下,取得水稻高产是农民为之奋斗的目标.现实生产费用大、提留较重、粮价又低的情况下水稻不获得650kg以上的单产量,基本上是无利可图的,只有高产才有纯利润.盲目加大投入或氮肥严重超标,不但不能高产,反而呈现报酬递减现象。有的稻农667m’…  相似文献   

2.
通过引种旱稻95-13-5,研究抗旱栽培水稻效果。结果表明,在盘锦新开农场,7月末至9月初灌水1~3次、灌水总量在80~150m3/667m2情况下,施行旱作栽培,可获得625~651kg/667m2产量、生产成本降低100元/667m2以上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小麦秸秆全量还田后机插水稻肥料运筹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试验结果表明,在每667 m2施纯N 18 kg条件下,小麦秸秆全量还田后机插水稻氮肥运筹前后比例以6∶4为宜;实施小麦秸秆全量还田氮肥总量不宜减少,水稻单产600 kg/667 m2以上,每667 m2需施纯N 18 kg。小麦秸秆全量还田机插水稻高产栽培技术重点是把好麦草入土、草泥混合、培育壮秧和保证栽插密度四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4.
北粳沈农265在浙北的生育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县地处浙江省西北部 ,天目山北麓。目前水稻栽培以单季为主 ,粳稻产量水平为 50 0 kg/ 667m2 ,沈农 2 65是沈阳农大选育的北方超级稻品种 ,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于 1 997年引进在我县试种 ,3年试种和大面积示范结果表明 ,沈农 2 65在我县种植表现出高产、稳产、抗性好等优点。一、产量表现3年试种和示范结果表明 ,沈农 2 65稳产高产性好 ,低肥水平可稳产 ,高肥条件能高产。在我县种植产量一般为 60 0~ 650 kg/ 667m2 ,高产田块超 70 0kg/ 667m2 ,比当地同类品种增产 2 0 %左右。二、生育特性1 .生育期适中 全生育期 1 30~ 1 35天 ,在我县…  相似文献   

5.
通过田间试验示范,初步探索出水稻、鱼、木耳共生共育生产模式,实现节本增效,达到效益最大化,可节省防治病虫草害的药剂投入50元/667 m2以上,收入1 458.4元/667 m2,比常规水稻栽培收入1 014.7元/667 m2增收443.7元/667m2,并可以生产出绿色食品稻米。试验示范结果表明,稻、鱼、耳共育栽培,是一种可行的高附加值的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6.
隆阳区2008至2010年,连续承担部、省、市水稻高产创建8片,通过实施良种与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配套运用,取得显著效益,一季产量超750 kg/667 m2,经农业部、云南省农业厅组织专家验收,单片产量754.2~801.2 kg/667 m2,比非项目区增48.4~105.6 kg,增幅6.9%~15.8%。同时降低生产成本30~40元/667 m2,增产值200元/667 m2以上。  相似文献   

7.
张兆麟 《中国稻米》2013,(4):125-128
永胜县于2005年引进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在四类不同海拔稻区进行试验研究,以探索符合当地生态条件的配套技术。至2008年,通过试验示范及推广,四类不同海拔稻区许多品种都获得了高产,出现了历史性的高产突破,海拔1 100 m的涛源创下水稻单产1 287 kg/667 m2的世界高产纪录;海拔14 00 m的期纳创下水稻历史最高单产1 077 kg/667 m2,百亩连片核心样板区平均单产两次超1 000 kg/667 m2。2009-2011年永胜县累计推广该技术2.38万hm2,每667 m2产量平均697.7 kg,比常规栽培增102.1 kg,增17.15%,增产增效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8.
水稻覆膜旱作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有余  姜红  刘凤  马骥  李洪君 《北方水稻》2007,(3):117-117,123
水稻覆膜旱作技术通过3 a的试验、示范获得成功,其全生育期用水量不超过200 m3/667 m2,平均单产达到600 kg以上,与正常水田在产量持平情况下,比水田节支增效145~240元/667 m2左右,如按绿色食品价格计算,可再增效1 200元/667 m2以上。从品种选择、整地、育苗、移秧、施肥(3种配方施肥)、灌水、病虫草害防治几方面介绍了水稻覆膜旱作主要生产技术规程。水稻覆膜旱作是一个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良好产业化生产栽培模式,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前景。  相似文献   

9.
临稻10号是山东省临沂市水稻研究所通过有性杂交 ,系统选育而成的水稻新品种 ,亲本组合为89-7 -1×日本晴。具有产量高、品质优、高抗穗颈瘟的优点。1999~2001年参加山东省水稻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 ,产量居参试品种首位 ,单产700~750kg/667m2,高产田块达800kg/667m2以上 ,产量  相似文献   

10.
机插水稻密度与产量关系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表明,机插水稻不同的栽插密度,对水稻的茎蘖动态、干物质积累、产量构成因素和最终产量影响较大,栽插密度以5.36万/667 m2较好,机插水稻高产是由多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适宜的栽插密度能较好地协调个体与群体间的矛盾,最终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