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光纤中的自相位调制现象.以及应用DC F(色散补偿光纤)进行色散补偿的方法。讨论了自相应调制对色散补偿性能的影响、介绍了应用SPM效应提高色散补偿效果的技术。并给出了模拟结果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数值模拟了强度调制光信号在级联光纤放大器普通单模光纤通信系统中的传输,模拟中主要考虑了自相位调制、群速色散和自发辐射噪声,使用负色散补偿光纤去补偿群速色散和自相位调制。结果表明,若色散得到很好补偿,当放大器间距减少到50km时,无误码2050km传输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自相位调制效应对正、负色散光纤中光脉冲传输的影响 ,并用数值仿真的方法研究了自相位调制效应对采用色散补偿光纤的高速率光纤通信系统性能的影响 ,获得了一些对实际色散补偿系统有参考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本文数值模拟了强度调制光信号在级联光纤放大器常规SMF通信系统中的传输,在模拟中主要考虑了自相位调制、群带色散和ASE噪声。我们使用负色散补偿光纤去补偿群速色散和自相位调制。结果表明如果色散得到很好的补偿,当放大器的间距减少到50kM时,无误码2050km传输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光相位共轭技术对高速光纤通信中产生的光纤波长色散和自相位调制的补偿原理、相位共轭波产生的方法、光相位共轭系统的构成和在高速光纤通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高速率光纤通信系统中自相位调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光纤通信系统中的自相位调制现象,对高速率,长距离光纤通信系统中自相位调制带来的性能劣化进行了讨论。研究了光纤色散和自相位调制的相互作用,并进行了计算机模拟。  相似文献   

7.
陈红霞  曹文华  徐平 《激光与红外》2010,40(11):1234-1240
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比较了时域相位共轭技术和频域相位共轭技术对光纤中由于色散和非线性引起的超短光脉冲传输失真的补偿效果。结果表明,在仅考虑群速度色散和自相位调制效应时,时域相位共轭技术与频域相位共轭技术的补偿效果一致;当需要考虑三阶色散时,频域相位共轭技术的补偿效果优于时域相位共轭技术;当需要考虑脉冲内拉曼散射时,时域相位共轭技术的补偿效果优于频域相位共轭技术;当上述四种效应同时考虑时,频域相位共轭技术的补偿效果略优于时域相位共轭技术。同时还对上述两种补偿技术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增益饱和半导体激光放大器中的自相位调制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了半导体激光放大器处于增益饱和状态下的自相位调制(SPM)效应,以及SPM效应对传输脉冲波形、相位及频谱的影响。指出了利用这种效应可以补偿传输光纤色散。但是,必须仔细选择传输系统的配置和放大器结构参数,以获得最佳色散补偿效果。  相似文献   

9.
文章介绍了一种新的脉冲压缩器.它是在梳状色散光纤压缩器中加入了相位敏感放大器(PSA)而构成的。理论研究表明PSA不但对群速度色散(GVD)引起的脉冲展宽有补偿作用.而且对自相位调制(SPM)引起的脉冲展宽也有抑制作用。因此它能较大程度地改善梳状色散光纤压缩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1550nm光纤长距离传输技术的特点,深入分析了传输中光纤系统中自相位调制等非线性效应及合理的色散补偿等技术问题存在的CSO劣化,同时具体分析了利用1550nm光纤传输长距离有线电视信号技术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自陡峭效应对相位共轭系统脉冲传输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步扬  王向朝 《中国激光》2005,32(4):75-480
光学相位共轭(OPC)技术能够同时且高效地补偿光纤传输过程中色散及非线性效应所导致的信号失真,且该技术同脉冲调制方式无关。从理论上分析了在自陡峭效应(SS)作用下高斯脉冲信号在中距相位共轭系统中的传输演化特性,数值模拟了在其作用下超短飞秒高斯脉冲的动态传输过程,讨论了自陡峭效应对中距相位共轭系统复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自陡峭效应将导致高斯脉冲信号发生峰值漂移和脉冲后沿变陡,相位共轭系统不能补偿由此导致的脉冲失真和畸变。引入合适的色散可以减小这种信号失真,并使得相位共轭系统能够同时补偿由于色散、自相位调制和自陡峭效应而引起的信号失真。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基于商用化的铌酸锂调制器产生超短光脉冲的方法.直流光依次经过相位调制器和强度调制器调制,利用色散补偿光纤(DCF)和梳状色散光纤链(CDPF)对调制产生的光脉冲分别进行啁啾补偿、非线性压缩.压缩后的光脉冲注入高非线性光纤(HNLF),利用其自相位调制效应(SPM)展开脉冲光谱后滤波,可以有效地消除光脉冲的基座,实现光脉冲的整形.获得了10GHz的1.8ps无基座近变换极限光脉冲.  相似文献   

13.
作者采用数字模拟和实验的方法对长距离色散补偿常规光纤传输中的光纤非线性,自相位调制和调制不稳定性进行了探讨。并将探讨结果与色散位移光纤传输的结果相比较,阐明了色散补偿传输的显著特性,即波形形变性能和不存在调制不稳定性。作者还讨论了色散补偿的最佳量,并证明,在平均正色散区域存在一可传输数千公里长的色散窗口,且发送器负α参数对DC传输有利。  相似文献   

14.
基于双折射光纤中光脉冲传输方程,详细分析了二阶色散、自相位调制以及交叉相位调制在光脉冲传输过程中引起的啁啾。分析结果显示:通过合理选取入射功率,二阶色散引起的啁啾与自相位调制引起的啁啾在脉冲中心附近可以相互抵消,从而使脉冲展宽最小;交叉相位调制产生的两偏振分量的啁啾引起的频移,可使两偏振分量间产生互束缚,利用这种现象可以抑制偏振模色散。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一种采用基于光学相位分集接收技术实现远程相干光正交频分复用(CO-OFDM)信号的远程光接入方案,并进行了理论研究和仿真验证。在本方案中,没有使用色散补偿光纤(DCF)或者色散补偿模块(DCM)补偿光纤信道色散导致的负面效应,原因是CO-OFDM信号能有效抵抗传输过程中色度色散(CD)和偏振模色散(PMD)引起的负面效应。仿真结果表明,10Gbit/s CO-OOFDM信号在标准单模光纤(SMF-28)传输320km后,采用相位估计技术得到的OFDM电信号,其时域波形的相位抖动幅度更小;与采用光载波自提取技术接收相位调制COOFDM的方案进行比较,测试误差向量幅度(EVM)的结果表明,本文方案可以获得更好的COOFDM信号接收性能,星座图中星座点收敛更加紧凑,接收的CO-OFDM信号质量更高。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强色散补偿高速光通信系统中的自相位调制(SPM)、信道内交叉相位调制(IXPM)和信道内四波混频(IFWM)等非线性效应,分析了SPM所致脉冲对称扰动、IXPM所致定时抖动和IFWM所致振幅抖动的规律,并通过数值仿真实现了强色散补偿系统中1600km的稳定传输。  相似文献   

17.
WDM+EDFA+DCF光纤传输系统中色散补偿方案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在WDM+EDFA光纤传输系统中使用常规单模光纤(SMF)在1550nm窗口的大色散限制了传输距离,采用色散补偿光纤(DCF)进行色散补偿是上前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本文基于光纤WDM+EDFA+DCF的长距离传输系统,讨论了DCF色散补偿对光纤非线性效应交叉相位调制和四波混频(FWM)的影响,提出了采用DCF集总、后置、非完全补偿的色散补偿方案,这种方案可合系统具有更佳的传输性能。  相似文献   

18.
脉冲宽度40 fs,功率1.1 W的载波包络相位(CEP)稳定的飞秒激光脉冲在充氩气的空芯光纤内由于自相位调制频谱展宽,通过啁啾镜和斜劈补偿色散,最终可获得脉冲宽度为6 fs的载波包络相位稳定的强激光脉冲.将之应用到高次谐波实验中得到了脉冲宽度为500 as的单个阿秒脉冲.  相似文献   

19.
通过研究光纤传输系统中激光器初始啁啾、光纤非线性和色散的相互作用,提出了用SPM(自相位调制)补偿激光器的初始啁啾和光纤正色散补偿SPM的原理和方法,并对其在具体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申静  李俊奇 《激光技术》2019,43(5):641-645
为了研究光差分相移键控(DPSK)调制格式在光纤高速传输系统中的色散补偿, 利用色散补偿光纤(DCF)的色散补偿原理, 对40Gbit/s光纤传输系统进行色散补偿, 分析了40Gbit/s单通道光纤传输系统中3种DPSK调制格式信号的频谱特性; 仿真了3种码型的色散容忍度以及3种调制格式在考虑光纤的非线性下的色散补偿方案。结果表明, 光非归零码差分相移键控(NRZ-DPSK)信号具有最好的色散容忍度, 但其受非线性的影响比较大; 33%归零码差分相移键控(33%RZ-DPSK)信号的色散容忍度差, 但其色散补偿后的效果优于NRZ-DPSK; 而载波抑制归零码差分相移键控信号对色散和非线性效应都有较好的抑制; 3种DPSK调制格式均在对称补偿2方案中色散补偿的效果最佳。此仿真研究对光DPSK信号在光纤中的色散补偿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